第59章-《三国:拿捏人心,林阳与程昱的粮》

  此前徐州之战,林阳麾下两大凶器名震天下——铁浮屠重骑与漆黑如水的猛火油。此物用于城墙防御后,早已无从遮掩。

  后军中,袁公路见中军大乱,厉声嘶吼:“莫乱!全军撤退!”

  他不知行踪何以暴露,此刻唯有一念:逃!亲卫与张勋护其疾退,乱军中箭雨骤倾——

  “放箭!”

  火焰焚天

  袁公路刚退,林阳的令旗已落。

  漫天火矢如雨倾泻,山谷瞬间化作炼狱!

  “轰——”

  烈焰爆燃,猛火油与枯草交织,火舌舔舐着每一寸土地。

  哀嚎四起,三万大军乱作沸粥。

  “逃!这火根本扑不灭!”

  “让开!别挡路!”

  “救命!拉我一把——”

  前军五千人尚能自保,余者两万五千人如溃堤蝼蚁。万人陷于火海,余众在郭嘉指挥下狼狈闪避箭石滚木,却仍自相践踏。

  林阳静立山巅,火光映亮冷峻眉眼。

  他曾于徐州夜战用过猛火油,却不及此刻这般惨烈——

  活人在火中翻滚,焦臭混着热风扑面而来。这才是史书所言“水火无情”的 ** 。

  什么精锐铁骑,什么名将坐镇?

  烈焰面前,皆为笑话。

  没有信仰的兵卒,终究只是惧死的凡人。谁能在血肉焦灼时沉默如铁?

  袁公路的三万雄兵,不过半日,便在山谷中烧成灰烬。

  “主公,林阳竟在此处设下埋伏!”

  袁公路与张勋带领残兵逃出山谷,身边仅剩不足三千兵卒,其余人马已然溃散四逃。

  “可恨的林阳,他是如何识破的?”袁公路怒骂不止,百思不得其解——自己的计谋怎会被对方察觉?

  “袁公路!太史子义在此,纳命来!”

  一声暴喝骤然响起,只见太史慈率五千精兵从山侧杀出,直扑袁公路军阵。

  “主公速退!”张勋面色剧变,厉声喝道:“末将断后!”当即护着袁公路往豫州方向疾驰,同时令亲兵统领三千残卒迎战太史慈。

  “休想逃!”太史慈长枪如龙,寒光闪过便洞穿一名亲卫手臂,枪锋回旋间已割断其咽喉。血雾喷涌中,他纵马追击,却遭数百亲兵以命相阻。纵使战力超群,终究难敌众兵纠缠。

  “猖獗!”太史慈怒喝挑枪再斩敌首,率军冲杀。不及半日,三千溃卒尽数降服。残阳染血的山谷中,唯余遍地狼藉。

  “主公,末将未能完成使命,让袁术逃脱!”

  太史慈见林阳、郭嘉等人走来,抱拳低头,满脸自责。

  他领兵五千埋伏山谷一侧,本该截住袁术溃军,却让对方突围而去,心中懊悔不已。

  “无妨,子义此战击溃袁术万余兵马,已是大功一件!”

  袁术脱逃,林阳早有预料。

  归根结底,猛火油储备不足。

  若有充足火油,袁绍两万五千大军必全军覆没,何至于放走半数溃兵,干扰太史慈追击?

  “主公,袁术往豫州方向逃窜,恐将全线撤军。”

  郭嘉望向远处烟尘,冷静分析。

  此战虽歼敌万余,俘获八千降卒,瓦解袁术三万主力,却未动摇其根基。此前特意放走的五千前锋已奔赴彭城,纪灵闻讯定会火速退兵。而夏丘留守的三万袁军,恐怕也不会给林阳可乘之机。

  细算下来,不过折损袁术三万人马而已。

  “江淮地势平坦,非险峻要塞,难求全胜。”

  林阳环顾山谷,无奈叹息。

  此处已是江淮平原罕见的设伏地点。若在蜀地崇山峻岭间,一道滚木礌石便能成就奇谋,一如当年葫芦谷火烧司马懿数万雄兵。

  这里地势平坦开阔,纵使诸葛孔明亲临,也难以将袁公路的军队一网打尽!

  "好了,奉孝,现在还不是彻底击溃袁公路的时候,此人暂且留有大用!"

  望向袁公路溃逃的方向,林阳眼中闪过一丝轻蔑。在他看来,袁公路不过尔尔,纵然此番险些吃亏,但比起曹孟德和吕布、陈宫,袁公路的威胁根本不值一提。

  眼下曹孟德正与吕布、陈宫在兖州激战。若此时挥师豫州,将袁公路打得一蹶不振,反倒是为曹孟德做了嫁衣——富庶的豫州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他们?

  林阳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。

  "也对,袁公路此番折损三万兵马,想必暂时无力再犯。"

  郭嘉微微颔首。三万兵马虽不算伤筋动骨,但若加上即将传来的军报——袁本初攻占青州齐国郡的消息,恐怕会让袁公路寝食难安。

  原来曹孟德割让两郡,本是为了诱使袁公路出兵徐州牵制林阳。

  谁知袁公路尚未发兵,袁本初却先下手为强,放弃了北海郡和东莱郡,全力攻取曹孟德让出的那两郡。算算时日,袁公路很快就要收到这个"惊喜"了。

  "呵,若我是袁公路,定不会贪图青州那两块飞地。"

  青州与豫州并不接壤,要想接管那两郡,还得向兖州"借道"。眼下曹孟德被吕布拖住,自然无暇顾及。可一旦曹孟德收拾完吕布,必然会出兵切断豫州与青州的联系,轻松收复失地。

  这等鞭长莫及的飞地,远不如挥师南下夺取庐江郡来得实在!

  袁公路若得了庐江郡,立时便可出兵攻打孙坚的豫章郡!

  如此一来,孙文台便如刀俎下的鱼肉,任人宰割!

  扬州其余几郡,哪里还有机会染指?

  待那时,袁公路便可逐步吞并扬州剩余三郡,积蓄大军!

  可惜!

  如今一切都迟了!

  "整合降兵,全军开赴彭城!"

  袁公路三万大军溃败,彭城、下邳之围自然解除!

  林阳须整顿兵马,为后续战事筹划!

  而今已是二月中旬,春日将至,大军必须行动!

  时机紧迫!

  袁公路之愚钝,反令孙坚实力大增,几乎拿下整个庐江郡!

  若再拖延,扬州必失!

  林阳号令一出,全军再度拔营!

  一面遣人告知赵云袁公路分兵之事,一面传令典韦、臧霸备战!

  两日后,豫州沛国相县——

  "主公,残部收拢完毕,仅得两千降兵!"

  张勋神情狼狈,三万大军,竟被一场大火烧得灰飞烟灭!

  除纪灵带回五千前锋,余下两万五千人死的死、逃的逃!

  "可恨!林子远真该千刀万剐!"

  袁公路怒不可遏,周全大计竟毁于林阳之手!

  三万精锐,付之一炬!

  他双目赤红,几欲喷火!

  "报!青州急报!"

  恰在此时,传令兵匆匆呈上竹简。

  袁公路眉头一皱,接过青州战报细看。

  袁公路一见信上内容,登时怒发冲冠,将书信狠狠掷于地上!

  "袁本初,林子远,尔等欺人太甚!"

  初平三年三月

  屯兵豫州相县的袁公路突然挥师北上。此番出兵竟非徐州,而是直指青州地界!

  缘由是袁本初强占了本该归属袁公路的齐国郡。

  盛怒之下,袁公路亲率八万大军北上讨伐,誓要夺回失去的青州两郡。

  徐州下邳郡睢陵县

  "禀主公,此地早稻播种已全面展开。"

  趁着袁公路退兵之机,林阳率部南下抵达睢陵。视察完稻作情况,他满意地颔首。

  "子龙,徐州防务托付于你了。"

  此次进兵扬州,林阳特意留下赵云镇守徐州。

  原本黄忠是最佳人选,奈何其正驻守青州北海郡。如今能担此重任者,唯有常山赵子龙。

  "袁公路北上与袁本初交战,短期内难分胜负。"

  "你留守徐州,首要之务是配合程昱推广水稻种植。"

  在场皆是心腹:赵云、郭嘉、典韦、太史慈、李刚等人。林阳便直言心中谋划。

  "主公莫非想借水稻 ** 世家之弊?"

  郭嘉不愧谋士之首,早已洞悉林阳用意。历代王朝更迭,根源多在世家兼并土地,致使民不聊生。

  秦失其鹿,豪杰并起争锋!

  真正要命的,是黎民百姓填不饱肚子!

  "王侯将相,难道都是天生的贵种吗!"

  这分明是在向世家大族发出怒吼!

  "奉孝觉得,当今天下这些世家门阀如何?"

  林阳没有正面回应,反倒将问题抛回给郭嘉。

  此言一出,可谓直指要害!

  要知道郭嘉出身颍川郭氏,也是名门望族。

  他比谁都清楚世家的危害,但更明白大汉的世家势力何等根深蒂固。

  "主公若现在对世家动手,徐州必乱!"

  郭嘉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林阳。

  光是徐州本地的世家,就足以动摇林阳在徐州的根基。

  林阳闻言微微颔首。

  前世那些三国小说里,主角动不动就血洗世家满门的情节,现在想来只觉得可笑。

  在这个时代,若真以这般理由大肆屠戮世家,无异于自取 ** !

  要世家吐出兼并的土地和人口?简直痴人说梦。

  强如曹操都不敢轻易动世家,天策上将那般人物,照样被五姓七望压得喘不过气。

  世家牢牢掌控着天下最要紧的两样东西——土地与人材。

  土地就是命根子,没有地就种不出粮,种不出粮就要饿肚子。这道理简单,却足以要人性命!

  与现代截然不同——如今有钱未必买得到粮,可那时候,愿意卖粮的人多得是!

  然而,在门阀望族面前,一旦触怒他们!

  纵有万贯家财,也买不到世家一粒米!

  若胆敢对抗豪族!

  所有门阀必将联手剿杀!

  这些世家大族,粮仓堆满粟米,门客尽皆英才,朝堂遍布党羽!

  当今天下看似群雄割据,烽烟四起!

  实则不过是门阀间的博弈!

  幽州公孙瓒虽母族卑微,初为刀笔小吏——

  可终究流着世家的血!

  并州冀州袁本初更不必言——

  四世三公的贵胄,簪缨世家的嫡脉!

  兖州曹孟德乃太尉曹嵩之子——

  其宗族夏侯氏,更是汉初功臣夏侯婴苗裔!

  豫州袁公路,同样承袭四世三公之荣!

  荆州刘表身为汉室宗亲——

  本就是天字第一号的世家分支!

  即便席卷扬州的孙坚——

  亦是吴郡豪族之后!

  遍观十三州,除司隶流寇郭汜等——

  各路诸侯谁不是世代簪缨?

  若想铲除世家——

  必先遭其反噬!

  敢发动佃农?敢均分田宅?

  翌日便有十八路联军血洗徐州!

  汉代田制颇有玄机——

  虽明禁民间买卖阡陌——

  却默许世族私相授受!

  正因如此——

  连年天灾人祸后——

  百姓失尽立锥之地——

  终酿成黄巾之祸!

  如今兼并愈演愈烈——

  林阳欲破此局——

  难如登天!

  "确实,触动世家利益,便是与天下士人为敌!"

  《铁腕》

  暮色四合,林阳负手望天。万里河山尽归汉室,却逃不过朱门砚台的把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