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-《三国:拿捏人心,林阳与程昱的粮》

  此刻竟与白发老卒战得难分轩轾?

  「汉升之勇,冠绝当世!」

  林阳负手而立,眼底尽是激赏之色。

  这是你的

  赤焰战马疾驰而过,刀光与画戟碰撞出刺目火花!

  青石地面被马蹄踏出深深凹痕,两员虎将已在阵前厮杀两百余招。

  "好个黄汉升!"观战的孙策不由握紧手中长枪,眼中迸发灼热战意。他亲身体会过吕布的恐怖——七十回合内必分生死。

  城头突然响起收兵号角,赤兔马长嘶一声调转方向。

  "老将军且养精蓄锐!"吕布回马横戟,红锦披风在沙尘中猎猎作响,"来日再决高下!"

  黄忠抚须大笑,九凤朝阳刀在烈日下折射出耀目光芒。这位本该在十八年后才出山的名将,此刻正值春秋鼎盛。

  阵前烟尘未散,太史慈望着那道逐渐远去的火红身影,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箭囊中的白羽箭。

  "温候确实..."年轻的孙伯符突然出声,又戛然而止。所有人都明白他未说完的话——那柄方天画戟下,至今未逢敌手。

  黄忠曾与吕布激战两百余合,难分高下!

  这般惊人实力,令孙策等人对黄忠愈发敬重!

  “哈哈!若老夫年轻十岁,定与吕布那厮大战五百回合!”畅快之下,黄忠豪迈大笑。

  他深知吕布武艺超群,虽能与之匹敌,但若战至三百合后,自己必会力竭。

  自古拳怕少壮!

  吕布正值盛年,气力更胜一筹。

  然而三百合内,黄忠有十足把握与之平分秋色!

  “有汉升坐镇,此番合肥之战,绝不让吕布逃脱!”

  林阳特意调遣黄忠前来,正是为了压制吕布。

  有黄忠在,吕布休想再轻易脱身!

  孙策、黄盖等人闻言,眼中精光闪动。

  不让吕布逃走?

  莫非主公有破敌良策?

  周瑜眉头紧锁。

  他已知晓林阳军中投石车与猛火油之威,但想以此攻破合肥,仍非易事。

  猛火油之秘早已传开,吕布军师陈宫或已寻得 ** 之法。

  单凭猛火油,难以一举攻克合肥。

  “奉孝,主公所言‘炮战’究竟是何意?”

  郭嘉同样摇头不解。

  即便他智谋过人,也猜不透这“炮战”之意。

  但林阳胸有成竹,他们身为谋士,自当全力配合,依计而行!

  林阳究竟藏着怎样的后手!

  有些事不该问就别多嘴!

  合肥城头

  “公台,非叫我回来作甚!”吕布怒气冲冲走来,脸上写满不快,“再拼杀两百回合,定能斩了那老匹夫!”

  他从不认为自己会败,即便对手是黄忠这等猛将,依然有必胜把握!

  “主公,为将者不可逞匹夫之勇。”陈宫淡淡瞥了一眼。

  让吕布撤回理由很简单——他绝不能有闪失!

  若林阳麾下太史慈、孙策等人一拥而上,后果不堪设想。黄忠已能拖住吕布,再加上太史慈、孙策、程普、黄盖等人联手,吕布危矣!

  “哼!”

  虽不满陈宫之言,但吕布也清楚——自己确实不能出事,否则麾下必将大乱!

  合肥城外这一战,令黄忠名震天下。

  与吕布酣战两百余回合不分胜负,这般战绩经林阳刻意宣扬,迅速传遍大汉十三州!

  扬州汝南郡固始城

  “林子远帐下真是猛将辈出!”

  阎象听闻又一名将能与吕布平分秋色,不由感慨。

  那可是吕布!当世武艺巅峰之人!

  庐江孙坚麾下有孙策、黄盖、程普等将领,仍被吕布杀得大败,连孙坚和祖茂都命丧其手。

  能与吕布交锋的诸侯方算一流——而林阳麾下,足足有三员这等猛将!

  阎象内心倍感压抑。

  林阳的实力越是强悍,他们的前景就愈发黯淡!

  尽管双方暂时休战,但林阳在沛国郡部署了赵云、张辽、高顺、鲁肃、臧霸等众多将领,以及六万大军。这般部署的用意,可谓昭然若揭。

  "哼!就算林子远再厉害,想攻下吕布也绝非易事!"袁公路冷哼一声,满脸不屑。林阳帐下有猛将又如何?吕布如今凭城固守,区区几万兵马想攻陷城池简直痴心妄想!

  须知攻城之战,兵力损耗至少三倍有余。稍有不慎,林阳还可能重蹈其夏丘城外的覆辙,落得大败而归的下场。若当真如此,便是他袁公路 ** 的良机。

  "主公,当务之急是恢复实力。"眼下豫州境况堪忧。袁公路不仅连失五郡,更折损大量人口。更要紧的是粮草问题——时值寒冬腊月,豫州储粮已现短缺。先前大旱之际出兵徐州,本为夺取粮草,谁料惨败而归,折损兵马不说,粮草更是颗粒无收。而今汝南郡内饥民遍地,若再不作为,恐有两成百姓熬不到来年春收。

  "你是说要赈济灾民?"袁公路皱眉瞥向杨弘,让他救济那些贱民?

  "主公,如今兵力受损,这批灾民断不可舍弃!"倘若放在从前...

  杨弘怎能这样!

  袁公路如今急需补充兵力!

  这些灾民一个都不能放走!

  再这样下去,袁公路就要无兵可征了!

  "明白,就照你说的办!"

  袁公路瞥了眼杨弘,虽心中不快,但还是勉强应允了。

  眼下兵力折损严重,必须尽快补充!

  "主公,还有一事,汝南郡爆发了瘟疫。"

  阎象缓步上前,低声禀报。

  "瘟疫?"袁公路眉头一皱,"按老规矩处理便是!"

  在这个时代,对付瘟疫无非就是——发现一处,屠灭一村,付之一炬!

  救治?

  根本不可能!

  也无力救治!

  "主公,属下有个计策......"

  阎象的声音越来越低,附耳细说。

  就在袁公路这边商议之时,兖州陈留郡那边也不太平

  "林子远动作可真快!"

  由于粮草不足,曹孟德攻下半个南阳后也不得不退兵。

  没办法!

  毕竟不是人人都像林阳那样,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。

  兖州刚经历过旱灾蝗祸,粮草本就吃紧。

  就算劫掠了徐州,也没抢到多少粮食。

  郭嘉的坚壁清野之策,让曹孟德获得的粮草仅够维持,根本没有余裕。

  在攻占颍川、陈国后扩军五万,粮草供应立即捉襟见肘。

  现在只能省吃俭用,退守陈留。

  "主公,这林子远是我们最大的威胁!"

  戏志才神色凝重地对曹孟德说道。

  在他眼中,林子远的威胁,甚至超过了北方的袁本初!

  袁绍出身名门,掌控并州、冀州及幽州大部,手下猛将谋士众多,却不懂用人,错失统一北方的良机。这给了林阳崛起的机会!

  若非如此,一旦袁绍整合四州之力,偏居徐州的林阳根本无力进犯扬州。戏志才对林阳把握时机的远见深感震撼。

  "林阳曾说天下英雄唯我二人,此言甚合我意。"曹操凝视九江郡方向,眼中闪过复杂神色。他当即吩咐戏志才联络世家,准备趁林阳攻九江之机有所行动。

  徐州下相城内,贾诩突然中止行程。老仆不解为何距徐州城仅半月路程却要停留。"且观合肥战局。"贾诩把玩着写满拼音的竹简——越靠近徐州城,他越发现这套注音体系暗藏玄机。救济灾民表面下,以拼音为饵的布局让他警觉。

  时值初平四年寒冬,合肥城战云密布。

  吕布立于城头,望着远处不断垒起的土堡,脸色阴沉:“这林子远只顾筑垒,为何始终不攻?”

  林阳按兵不动的举动令吕布百思不得其解。

  陈宫凝视城外工事,一语道破:“主公,林阳必是想用投石车抛射猛火油破城。”

  猛火油攻城——这招林阳已屡试不爽。

  昔日吕布兵败夏丘,正是葬身于猛火油的火海之中。

  “猛火油?!”吕布闻言骤然变色,那段惨痛记忆再度涌上心头。

  陈宫拱手道:“主公勿忧。猛火油虽不能用水浇熄,却可用沙土掩埋。”

  他早已洞悉猛火油的弱点。

  只需以土覆之,烈火立熄。如此,林阳的猛火油攻势便不攻自破。

  “好!公台既有良策,我便安心了!”吕布闻言大笑。

  只要 ** 了猛火油之危,凭借坚城精兵,足以固守。至于粮秣?待军粮耗尽,城中尚有数万百姓可充饥。

  只要拖到林阳退兵,胜利终将属于他吕布!

  与此同时,城外军营中——

  周瑜望着即将完工的投石车阵地,向林阳请示:“主公,明日工事便可完备,这炮攻之法究竟...”

  明日就要攻城,众将对所谓的"炮攻"仍一无所知。

  如此情形,明日如何调兵遣将?

  林阳遥望合肥城墙,淡淡道:“明日按投石车常规战法行事。”

  有些杀招,不到关键时刻岂能轻易示人?

  陈公台此人确实足智多谋!

  若不能一举攻破合肥,林阳便要陷入被动!

  “遵命,主公!”

  周瑜领命后迅速部署常规攻城战术。

  而林阳暗中准备的炮火攻势——

  那将是扭转战局的杀招!

  必须留到生死关头方可启用!

  待周瑜离去调度军务,郭嘉见林阳仍伫立原地,不禁心生疑虑。

  “主公可是担忧合肥战事?”

  郭嘉发问后暗自摇头——

  何故如此凝重地凝视着敌城?

  “此战若动用火炮,必伤及无数生灵。”

  林阳沉重叹息。

  这一记杀招祭出,定将尸横遍野!

  此刻他分外怀念程昱——

  若仲德在此,何须忧虑伤损阴德?

  (承接段落保留关键情节,

  时值兴平元年正月,益州刘焉联合西凉马腾、韩遂,集十五万大军剑指司隶,誓要诛灭李傕郭汜二贼迎回天子。

  二贼震怒率军迎战,更改年号“兴平”昭示野心。

  (后续内容精简

  九江郡合肥城头,幕僚向林阳进言:

  “刘焉等人出兵,可见天下仍有汉室忠臣。”

  林阳却意味深长地摇头——

  他深知这场讨伐终将以失败收场。

  刘焉之子命丧战场,刘焉遭此丧子之痛后便病倒不起,最终追随其子而去!

  大汉最后一位忠心的州牧,就此陨落!

  "哦?主公认为刘州牧他们会败?"

  郭嘉眉头微扬,似笑非笑地等着林阳的见解。

  "胜败皆不足论!"林阳摆了摆手,指向豫州、兖州方向,"在这天下黎民心中,大汉早已名存实亡!"

  此言虽显大逆不道,却道出了实情。

  黄巾之乱已撼动大汉根基,随后虽被平定,却又历经宦官之祸、大将军何进之乱,再到董卓祸国,群雄割据、互相攻伐。

  百姓早已心灰意冷。

  对饱受战乱流离之苦的百姓而言,所求不过温饱生存。

  至于大汉统治?

  呵呵!

  在这乱世之中,面对大旱、蝗灾、易子而食的惨状,朝廷又做了些什么?

  "主公曾说'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',可谓深谙其中真谛。"郭嘉颔首,心中已然明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