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章 棋盘上的鬼才,人心中的裂痕-《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》

  关中平原的冬夜,寒气逼人。蜀汉大营之内,却是暖意融融。魏延与姜维的对弈,已经持续了三个时辰。棋盘上,黑白子犬牙交错,正如眼前的天下大势。

  “伯约,”魏延落下一子,截断了姜维的一条大龙,“你我想的,都是如何吃掉对方的子。但真正的国手,想的,是如何让对方的棋子,为我所用。”

  姜维看着被围困的棋子,眉头微蹙:“文长公何出此言?司马懿老谋深算,曹魏上下齐心,我军虽胜一筹,但想让他内部生变,何其困难。”

  “难,才值得一试。”魏延笑了笑,从棋盘上拈起一枚白子,却没有落下,而是在指尖把玩,“司马懿难对付,但他的同僚,他的手下,未必都像他一样铁板一块。”

 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:“我听说,雍州有一位青年才俊,名叫钟会。此人才智过人,却心高气傲,与邓艾素来不睦,更对司马懿的压制心怀不满。伯约,你说,这样一个人,是一把好剑,还是一柄会伤到自己的凶器?”

  姜维心中一震,瞬间明白了魏延的意思:“文长公是说……招降钟会?”

  “不是招降,是‘请’他来。”魏延将那枚白子,轻轻放在了棋盘的死角,看似无用,却让整个棋局的态势,都为之一变。“我有一计,可让雍州之地,不战而得大半。”

  **第一幕:三管齐下,裂痕初现**

  魏延的计划,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网,缓缓撒向了远在雍州的钟会。

  **其一,火上浇油。** 魏延派出最擅长模仿笔迹的谋士,伪造了几封邓艾写给心腹的信件。信中,邓艾大肆吹嘘自己平定羌乱的功劳,并对钟会的“纸上谈兵”极尽嘲讽。这些信件,通过巧妙的渠道,“恰好”被钟会的人截获。

  钟会本就与邓艾不和,看到这些信件,勃然大怒,对邓艾的恨意,又加深了一层。

  **其二,高官厚禄。** 魏延亲自写了一封密信,用重金买通了一个在雍州经商的蜀人,务必亲手交到钟会手中。信中,魏延对钟会的才华大加赞赏,言辞恳切,并许诺:“若公能弃暗投明,我愿上奏陛下,封公为‘雍王’,与我和伯约,共掌雍凉。天下三分,你我各据其一,岂不快哉!”

  “雍王”!这个封号,如同一道惊雷,在钟会的心中炸响。他在曹魏,再努力也只是司马懿的下属,但在蜀汉,却能成为一方之王!

  **其三,疑君之心。** 这是最毒辣的一招。魏延让之前策反东吴的谋士,再次出手,在洛阳散布流言:“司马懿在关中拥兵自重,屡战屡败,实则是在与蜀汉暗通款曲,意图效仿曹操,行不臣之事!”

  为了增加可信度,魏延还故意让前线与司马懿打了几场“莫名其妙”的小败仗,败得恰到好处,既不伤筋动骨,又显得司马懿“指挥失当”。

  流言传到曹丕耳中,他本就对司马懿心存忌惮,如今更是疑心大起。他虽然没有立刻发作,却下了一道圣旨,命司马懿“速战速决”,并派了自己的心腹监军,前往大营“协助”。

  **第二幕:进退两难,毒计求生**

  司马懿的大营,气氛压抑到了极点。

  前线,邓艾和钟会互相掣肘,屡屡错失战机。后方,皇帝的猜忌如影随形。司马懿一生谨慎,何曾陷入过如此内外交困的境地?

  他看着那份催促进兵的圣旨,又看了看监军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脸,心中冷笑。他知道,自己若再不取胜,曹丕的刀,就会架到自己的脖子上。

  但取胜,谈何容易?对面的魏延和姜维,如两只猛虎,根本不给机会。

  “进,则可能兵败,被皇帝问罪;退,则会被皇帝认为是拥兵自重,更是死罪。”司马懿在帐中踱步,他那颗深不可测的心,第一次感到了棘手。

  老谋深算的他,立刻想到了一个办法:找替罪羊。

  谁的功劳最大,谁最容易被猜忌,谁就是最好的替罪羊。

  邓艾?他是个粗人,但战功赫赫,杀了他,会寒了前线将士的心。

  那么,只有钟会了。

  一个才华横溢却心高气傲,与同僚不和,又深得皇帝赏识的年轻人。把他推出去,当做“通敌”的罪魁祸首,既能向皇帝交代,又能除掉一个潜在的威胁,还能让邓艾安心打仗。

  一石三鸟。

  司马懿的眼中,闪过一丝冷酷的光芒。他开始暗中搜集钟会“通敌”的证据。

  **第三幕:绝境反击,献城来投**

  钟会,何等聪明人物。他很快就察觉到了司马懿的杀意。那些莫须有的罪名,那些暗中监视他的眼睛,都让他不寒而栗。

  他知道,一旦司马懿的“证据”备齐,自己必死无疑。到那时,百口莫辩,家族覆灭。

  “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放手一搏!”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钟会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。

  他打开了自己镇守的城门,同时,将一封亲笔信射向了蜀汉大营。

  信上只有一句话:“我愿献上雍州,为陛下牵制司马懿,只求‘雍王’之诺!”

  魏延收到信,与姜维相视一笑。

  “鱼,上钩了。”

  **终幕:三方合力,雍州可定**

  钟会的反叛,如同一场地震,让整个雍州防线瞬间崩塌。他不仅献出了自己的城池,还凭借自己的威望,说服了附近几座城池的守将一同归降。

  魏延立刻兑现承诺,上奏刘禅,刘禅大喜过望,当即下旨,册封钟会为“雍王”。

  紧接着,魏延开始了他的雷霆一击。

  他命钟会及其手下为先锋,从正面攻击司马懿。又命朱异从江东两郡,率领新附的吴军,从侧翼牵制。自己则与姜维率领主力,直插司马懿的中军大营。

  司马懿做梦也没想到,自己的“替罪羊”计划,竟然逼反了钟会,更没想到,魏延的反应如此之快,竟然联合了三方兵力,向他发动了总攻。

  他精心布置的防线,在内外夹击之下,土崩瓦解。

  此战之后,司马懿被迫退守长安一线,雍州大半,尽归蜀汉。

  成都,皇宫。刘禅看着地图上新增的大片疆土,激动得无以复加。他知道,这一切,都源于魏延那堪称“鬼才”的计策。

  他不仅得到了土地,更得到了钟会这样一位顶尖的谋士,以及他麾下的精锐兵马。

  而魏延,在庆功宴上,只是淡淡地饮了一杯酒。他知道,击败司马懿的军队,只是第一步。真正让他感到兴奋的,是击溃了司马懿的心。

  老谋深算如司马懿,一旦心生裂痕,便再也无法回到过去。

  这盘棋,他赢得很漂亮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本章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