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野之战后,刘备军声威大振,但兵员短缺的问题依旧严峻。诸葛亮每日在帅帐中对着沙盘愁眉不展,感觉比当年写毕业论文还累。
这天,一名亲兵兴冲冲地跑进大帐:“报!军师,帐外有一猛将前来投奔,自称……呃……自称刘关张!”
“什么?”诸葛亮正端着茶杯,手一抖,热水洒在了手背上。他以为自己听错了,“你说他叫什么?”
“他说他叫刘关张!”亲兵重复道,一脸的“我没听错”。
诸葛亮眉头紧锁,心道:这年头什么人都有?为了博眼球,连我们主公和二位兄弟的名字都敢一起用?这是碰瓷还是行为艺术?
“让他进来,我倒要看看,是何方神圣。”
帐帘一掀,一个身高八尺、腰大十圆的壮汉走了进来。此人身穿一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铁甲,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,手里提着一柄比门板还宽的巨斧。
“参见军师!”壮汉“扑通”一声单膝跪地,声如洪钟,“俺叫刘关张,前来投军,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!”
诸葛亮仔细打量着他,越看越迷惑。这人既没有刘备的仁德之气,也没有关羽的傲然之风,更没有张飞的彪悍之威。他……他看起来就像个卖烧饼的壮汉。
“你……当真叫刘关张?”诸葛亮试探性地问。
“是啊!俺爹说,俺生下来就哭声嘹亮,力大无穷,是块好材料。他希望俺能像刘皇叔、关将军、张将军一样,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,所以给俺起了这个名字!”壮汉一脸自豪。
诸葛亮差点一口气没上来。这爹也太有才了!
“那你……有何本领?”诸葛亮继续问。
刘关张一听,立刻来了精神,他站起身,拍了拍胸脯,发出“砰砰”的闷响。“军师,俺的本领就是能打!特别能打!俺一个人,能打一百个!”
张飞当时正好在帐内,一听这话,豹眼一瞪:“吹牛!俺老张一人能敌万人,你小子敢在俺面前夸口?”
刘关张看了看张飞,憨厚地笑了笑:“张将军,俺不是说你。俺是说,俺一个人,能打一百个……正在吃饭的士兵!”
众人绝倒。
就在这时,探子来报:曹操派大将曹仁领五千精兵,在城外十里坡安营扎寨,意图攻取新野。
刘备军满打满算才三千人,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。众将都面露难色。
唯独刘关张,兴奋地搓着手:“军师!让俺去吧!俺保证把曹军打跑!”
诸葛亮看着这个活宝,一个荒诞绝伦的计策突然在他脑中形成。他决定赌一把。
“好!”诸葛亮羽扇一摇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,“刘关张听令!”
“末将在!”
“我命你为先锋,领五百兵马,前去迎敌!”
“得令!”刘关张扛起巨斧就要走。
“且慢!”诸葛亮叫住他,附耳过去,低声嘱咐了几句。刘关张听得连连点头,脸上露出了“原来如此”的表情。
第二天,两军对垒。
曹仁在阵前一看,差点笑出声。对面就几百人,为首的还是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壮汉。
“对面的莽夫,报上名来!”
刘关张骑着一匹同样壮硕的黄马,往前一拱手,声如洪钟地吼道:“俺乃……刘、关、张!”
曹仁愣住了:“什么?刘关张?三个人怎么报一个名字?你们刘备没人了吗?”
刘关张也不解释,只是按照诸葛亮的吩咐,大喝一声:“看俺的厉害!”
说罢,他催马冲向曹军。但他的冲锋路线非常诡异,呈一个“之”字形。他左手挥舞巨斧,虎虎生风,嘴里还模仿着三个人的声音大吼:
“俺乃燕人张翼德!谁敢与俺决一死战!”——这是张飞的声音,粗犷豪迈。
“关某在此,尔等休得放肆!”——这是关羽的声音,沉稳威严。
“汉室皇叔在此,贼将受死!”——这是刘备的声音,仁厚中带着威严。
曹军士兵全看傻了。只见一个壮汉,在战场上左冲右突,时而发出张飞的咆哮,时而发出关羽的冷喝,时而又变成刘备的劝降。他一个人,硬是打出了三个人的气势。
“快看!他一会儿用长矛的招式,一会儿又用大刀的劈砍,现在又用起了双股剑!”一个曹军小兵惊恐地指着。
“天哪!难道……难道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个人合体了?!”
“一定是妖术!是诸葛亮妖师的妖术!”
曹仁也懵了,他揉了揉眼睛,只见那“刘关张”所到之处,曹军人仰马翻,仿佛真的有三名绝世猛将在同时作战。他手下的士兵士气瞬间崩溃,纷纷大喊:“合体怪来了!快跑啊!”
曹仁军阵脚大乱,被刘关张带着五百人冲得七零八落,最终溃不成军,狼狈逃窜。
此战,刘关张以一人之力,吓退五千敌军,立下不世之功。
当刘关张拖着疲惫的身体和缴获的一大堆物资回到新野时,整个城池都沸腾了。士兵们看他的眼神,就像在看神。
刘备激动地握着他的手:“壮士真乃天神下凡!备感激不尽!”
张飞和关羽也围了上来,张飞拍着他的肩膀,哈哈大笑:“好兄弟!你这招‘精分’打仗,比俺老张还厉害!”
关羽抚着长髯,丹凤眼中满是赞许:“将军一人,能现出我兄弟三人之神威,此乃‘形意合一’之最高境界也。”
只有诸葛亮,站在城楼上,看着下面被众人簇拥的刘关张,轻轻摇着羽扇,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微笑。
他喃喃自语:“兵法云,兵不厌诈。但我这……好像是兵不厌‘傻’啊……不过,这傻福,来得正好。”
从此,三国战场上多了一个传说。传说刘备军中有一位名叫“刘关张”的神秘将军,他一人即是一军,能化身三影,是曹军挥之不去的噩梦。而曹仁在战报里,也只能战战兢兢地写道:“敌将刘关张,一人三貌,神鬼莫测,非人力能敌也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章完。
这天,一名亲兵兴冲冲地跑进大帐:“报!军师,帐外有一猛将前来投奔,自称……呃……自称刘关张!”
“什么?”诸葛亮正端着茶杯,手一抖,热水洒在了手背上。他以为自己听错了,“你说他叫什么?”
“他说他叫刘关张!”亲兵重复道,一脸的“我没听错”。
诸葛亮眉头紧锁,心道:这年头什么人都有?为了博眼球,连我们主公和二位兄弟的名字都敢一起用?这是碰瓷还是行为艺术?
“让他进来,我倒要看看,是何方神圣。”
帐帘一掀,一个身高八尺、腰大十圆的壮汉走了进来。此人身穿一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铁甲,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,手里提着一柄比门板还宽的巨斧。
“参见军师!”壮汉“扑通”一声单膝跪地,声如洪钟,“俺叫刘关张,前来投军,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!”
诸葛亮仔细打量着他,越看越迷惑。这人既没有刘备的仁德之气,也没有关羽的傲然之风,更没有张飞的彪悍之威。他……他看起来就像个卖烧饼的壮汉。
“你……当真叫刘关张?”诸葛亮试探性地问。
“是啊!俺爹说,俺生下来就哭声嘹亮,力大无穷,是块好材料。他希望俺能像刘皇叔、关将军、张将军一样,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,所以给俺起了这个名字!”壮汉一脸自豪。
诸葛亮差点一口气没上来。这爹也太有才了!
“那你……有何本领?”诸葛亮继续问。
刘关张一听,立刻来了精神,他站起身,拍了拍胸脯,发出“砰砰”的闷响。“军师,俺的本领就是能打!特别能打!俺一个人,能打一百个!”
张飞当时正好在帐内,一听这话,豹眼一瞪:“吹牛!俺老张一人能敌万人,你小子敢在俺面前夸口?”
刘关张看了看张飞,憨厚地笑了笑:“张将军,俺不是说你。俺是说,俺一个人,能打一百个……正在吃饭的士兵!”
众人绝倒。
就在这时,探子来报:曹操派大将曹仁领五千精兵,在城外十里坡安营扎寨,意图攻取新野。
刘备军满打满算才三千人,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。众将都面露难色。
唯独刘关张,兴奋地搓着手:“军师!让俺去吧!俺保证把曹军打跑!”
诸葛亮看着这个活宝,一个荒诞绝伦的计策突然在他脑中形成。他决定赌一把。
“好!”诸葛亮羽扇一摇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,“刘关张听令!”
“末将在!”
“我命你为先锋,领五百兵马,前去迎敌!”
“得令!”刘关张扛起巨斧就要走。
“且慢!”诸葛亮叫住他,附耳过去,低声嘱咐了几句。刘关张听得连连点头,脸上露出了“原来如此”的表情。
第二天,两军对垒。
曹仁在阵前一看,差点笑出声。对面就几百人,为首的还是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壮汉。
“对面的莽夫,报上名来!”
刘关张骑着一匹同样壮硕的黄马,往前一拱手,声如洪钟地吼道:“俺乃……刘、关、张!”
曹仁愣住了:“什么?刘关张?三个人怎么报一个名字?你们刘备没人了吗?”
刘关张也不解释,只是按照诸葛亮的吩咐,大喝一声:“看俺的厉害!”
说罢,他催马冲向曹军。但他的冲锋路线非常诡异,呈一个“之”字形。他左手挥舞巨斧,虎虎生风,嘴里还模仿着三个人的声音大吼:
“俺乃燕人张翼德!谁敢与俺决一死战!”——这是张飞的声音,粗犷豪迈。
“关某在此,尔等休得放肆!”——这是关羽的声音,沉稳威严。
“汉室皇叔在此,贼将受死!”——这是刘备的声音,仁厚中带着威严。
曹军士兵全看傻了。只见一个壮汉,在战场上左冲右突,时而发出张飞的咆哮,时而发出关羽的冷喝,时而又变成刘备的劝降。他一个人,硬是打出了三个人的气势。
“快看!他一会儿用长矛的招式,一会儿又用大刀的劈砍,现在又用起了双股剑!”一个曹军小兵惊恐地指着。
“天哪!难道……难道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个人合体了?!”
“一定是妖术!是诸葛亮妖师的妖术!”
曹仁也懵了,他揉了揉眼睛,只见那“刘关张”所到之处,曹军人仰马翻,仿佛真的有三名绝世猛将在同时作战。他手下的士兵士气瞬间崩溃,纷纷大喊:“合体怪来了!快跑啊!”
曹仁军阵脚大乱,被刘关张带着五百人冲得七零八落,最终溃不成军,狼狈逃窜。
此战,刘关张以一人之力,吓退五千敌军,立下不世之功。
当刘关张拖着疲惫的身体和缴获的一大堆物资回到新野时,整个城池都沸腾了。士兵们看他的眼神,就像在看神。
刘备激动地握着他的手:“壮士真乃天神下凡!备感激不尽!”
张飞和关羽也围了上来,张飞拍着他的肩膀,哈哈大笑:“好兄弟!你这招‘精分’打仗,比俺老张还厉害!”
关羽抚着长髯,丹凤眼中满是赞许:“将军一人,能现出我兄弟三人之神威,此乃‘形意合一’之最高境界也。”
只有诸葛亮,站在城楼上,看着下面被众人簇拥的刘关张,轻轻摇着羽扇,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微笑。
他喃喃自语:“兵法云,兵不厌诈。但我这……好像是兵不厌‘傻’啊……不过,这傻福,来得正好。”
从此,三国战场上多了一个传说。传说刘备军中有一位名叫“刘关张”的神秘将军,他一人即是一军,能化身三影,是曹军挥之不去的噩梦。而曹仁在战报里,也只能战战兢兢地写道:“敌将刘关张,一人三貌,神鬼莫测,非人力能敌也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章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