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5章 真假刘关张,分兵定天下-《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》

  夏口大捷后,刘备军虽然士气高涨,但依旧是块夹缝中的小饼干。诸葛亮在帅帐里对着地图,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。

  “主公,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。”诸葛亮羽扇一摇,眼神锐利如刀,“我有一计,可分兵两路,让曹操和孙权都猜不透我们的动向!”

  刘备、关羽、张飞立刻围了上来。

  诸葛亮指着地图上的东吴方向:“如今,我们最大的威胁是曹操,而能牵制曹操的,唯有江东孙权。我们必须说服孙权,联合抗曹。”

  “派谁去?”刘备问。

  “此人需有辩才,能言善道,且深得孙权集团信任。”诸葛亮看了一眼旁边的徐庶,“元直兄,你在荆州名望甚高,与江东名士亦有交集,此去东吴游说,非你莫属。”

  徐庶慨然应诺:“军师放心,庶万死不辞!”

  “好,”诸葛亮点点头,然后话锋一转,“但是,光凭口舌,未必能让孙权那小子下定决心。你必须带一份‘厚礼’去。”

  说着,他朝帐外喊道:“刘关张!”

  帐帘一掀,那个身高八尺、腰大十圆,提着门板巨斧的壮汉走了进来,憨厚地笑道:“军师,叫俺啥事?”

  张飞一看,立刻就不乐意了:“喂!军师,你叫俺名字也就罢了,咋连俺大哥二哥也一起叫了?”

  刘关张(壮汉版)赶紧摆手:“不不不,张将军,俺就叫刘关张。”

  张飞瞪着眼:“俺知道你叫刘关张!俺问你,你咋跟俺大哥二哥一个名儿?”

  诸葛亮扶额,赶紧解释:“三弟,休得无礼!我派元直兄去东吴,必须带一位猛将震慑场子。而这位刘关张将军,一人可敌三军,威名远播,是最佳人选。”

  徐庶一听要带这个“活宝”去,头都大了:“军师,这……这合适吗?”

  “非常合适!”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“元直兄,你想想,你带着一个叫‘刘关张’的猛将去东吴,孙权会怎么想?他会以为我们把最强的王牌都派去当使者了,这是何等的诚意!他一定会好奇,我们的大本营里,还藏着什么更厉害的人物。这叫‘虚实结合’,懂吗?”

  徐庶似懂非懂,但看着诸葛亮不容置疑的眼神,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。

  接着,诸葛亮转向真正的刘关张三人。

  “主公,二将军,三将军,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”

  他指着地图上的荆州腹地:“荆州虽有大半落入曹操之手,但仍有不少郡县和豪强心怀汉室,只是畏惧曹军势力,不敢轻举妄动。我等亲自前往,收拢这些力量,然后趁曹操主力被东吴牵制之际,奇袭他的老巢——兖州!”

  张飞一听要打曹操老家,兴奋得哇哇大叫:“好!还是军师你够劲!俺老张早就想杀到许昌去了!”

  关羽抚着长髯,丹凤眼微眯:“此计甚好。攻其必救,可使曹军首尾不能相顾。”

  刘备也激动地点头:“若能夺下兖州,我等便有了真正的根基!”

  于是,一个堪称三国史上最迷惑人的分兵行动开始了。

  **东吴线:**

  徐庶带着刘关张(壮汉版)乘坐一艘大船,抵达了东吴的柴桑。

  孙权和周瑜听说刘备派使者来了,还带了一个叫“刘关张”的猛将,好奇心爆棚。

  在宴会上,孙权故意刁难:“久闻刘关张将军威名,不知将军与关将军、张将军相比,如何?”

  刘关张(壮汉版)啃着鸡腿,含糊不清地说:“俺……俺跟他们……没比过。不过俺一个人,能打他们三个……的饭量!”

  满座皆惊。

  周瑜眯着眼,试探道:“听闻将军在博望坡一人化三身,吓退曹军,不知是何等神通?”

  刘关张(壮汉版)擦了擦嘴,憨厚地笑道:“那不是神通,是军师教的。他说这叫‘角色扮演’,能造成心理冲击。俺就是嗓门大,一会儿学张将军吼,一会儿学关将军冷笑,再装一下主公的仁厚……”

  徐庶在一旁冷汗直流,拼命咳嗽,想打断他,但刘关张(壮汉版)越说越来劲:“军师还说,这叫‘KpI考核’,只要把曹军吓跑,就算完成任务!”

  “KpI……考核?”孙权和周瑜、鲁肃等人面面相觑,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  他们看着这个能把“一人我饮酒醉”的气势和“子曰诗云”的憨厚结合在一起的壮汉,再想想他背后那个能想出这种“KpI考核”战术的诸葛亮,顿时觉得刘备集团深不可测。

  “一个使者都如此……那他们主力得有多恐怖?”孙权后背发凉,当即拍板:“联合!必须联合!这刘备军,惹不起!”

  **荆州线:**

  与此同时,诸葛亮带着真正的刘备、关羽、张飞,悄悄潜入荆州境内。

  他们拜访了长沙太守韩玄、桂阳太守赵范等摇摆不定的势力。

  这些太守们一开始都很犹豫:“曹军势大,你们就这点人马,如何能成事?”

  诸葛亮微微一笑,也不多言,只是对刘备使了个眼色。

  刘备立刻上前,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匡扶汉室的理想,仁德之心感天动地。

  太守们听得动容,但仍有疑虑。

  这时,张飞站了出来,豹眼一瞪:“你们这些墙头草,再犹豫,俺老张一矛一个戳死你们!”

  太守们吓得一哆嗦。

  最后,关羽缓缓起身,抚着长髯,目光如电,淡淡地说:“主公仁德,三弟莽撞。但顺我主者,加官进爵;逆我主者,神人共戮。诸君,请自便。”

  那股不怒自威的霸气,瞬间让所有太守冷汗直流。

  “仁德” “威吓” “霸气”,三管齐下,效果拔群。太守们纷纷倒戈,表示愿意追随皇叔。

  很快,刘备军兵不血刃地整合了荆州南部的数郡兵力,实力大增。

  一个月后,当曹操还在东吴边境与孙权对峙,猜测刘备主力究竟藏在何处时,一则军报如晴天霹雳般传来:

  “报!丞相!刘备亲率大军,已攻破兖州数座城池!”

  曹操一口老血喷了出来:“什么?!刘备不是在夏口吗?他的主力不是被孙权牵制了吗?他哪来的兵?!”

  他不知道,诸葛亮用一招“真假美猴王”,完美地迷惑了所有人。

  而在兖州前线,诸葛亮站在城楼上,看着下方意气风发的刘备、关羽、张飞,又想起了远在东吴的徐庶和那个“活宝”刘关张,不禁摇着羽扇,得意地笑了。

  “兵法云,兵者,诡道也。有时候,最好的诡道,就是派一个最实在的‘傻子’,去办最聪明的事。”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本章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