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9章 《三国大导演:天下一盘棋》-《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》

  荆州一役,三方分地,形成了一种诡妙的平衡。但诸葛亮深知,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曹操在襄阳养精蓄锐,西凉马腾、韩遂虎视眈眈,西川刘璋暗弱无能,天下依旧是一盘乱棋。

  在帅帐中,诸葛亮展开一幅巨大的地图,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着各方势力。他看着地图,眼中闪烁着棋手般的光芒。

  “主公,如今我们有了荆州,但四面受敌,不可不察。我有一计,可让天下群雄,皆为我所用,为我大业铺路!”

  刘备等人立刻围了上来。

  “此计,名为‘四路并进,天下归心’。”诸葛亮羽扇一摇,开始了他的导演阐述。

  **第一路:雍州防线——定海神针**

  “黄忠、魏延听令!”

  “末将在!”两位猛将出列。

  “命你二人率三万精兵,镇守雍州,构筑防线。雍州乃我军根基,绝不可有失。你们的任务不是进攻,而是防守。像一根钉子,死死钉在那里,让曹操不敢西顾!”

  黄忠、魏延领命。这两人一个老成持重,一个勇猛无匹,组合起来,是完美的防守搭档。

  **第二路:西川攻略——江东的“远征”**

  “接下来,是东吴的戏份。”诸葛亮微微一笑,写了一封信,派刘关张(壮汉版)亲自送去柴桑。

  周瑜收到信,拆开一看,只见上面写着:

  “都督别来无恙。荆州一役,你我合作愉快。今亮有一更大买卖,欲与都督共谋。西川刘璋暗弱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此乃天赐都督之基业。亮愿为主公与都督做媒,促成两家‘秦晋之好’。都督若取西川,则东吴可成霸业,与我家主公南北呼应,共讨曹操。亮已算定,曹操必被凉州之事牵制,无暇西顾。此乃天时地利人和,请都督切勿错过。另,附上《西川地形详图》及《刘璋性格弱点分析报告》各一份。”

  周瑜看着这份比他自己情报部门还详细的“攻略包”,心情复杂。他一方面嫉妒诸葛亮的神机妙算,另一方面又无法抗拒取下西川的巨大诱惑。

  “这诸葛亮……又想让我当先锋?”周瑜自语。

  鲁肃在旁劝道:“都督,此乃良机啊!取下西川,我东吴国力将大增,再也不必看刘备脸色。孔明虽是算计,但这次,我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!”

  周瑜被说动了。他点了江东最豪华的阵容——周泰、韩当、吕蒙、丁奉、太史慈、甘宁,率领五万水陆大军,浩浩荡荡地向西川进发。他发誓,这次一定要抢在刘备前面,把西川这块肥肉吞下。

  **第三路:西凉之战——主力军的“狩猎”**

  “主公,二将军,三将军,子龙,元直!”诸葛亮看向刘备核心团队。

  “我等在!”

  “此战,乃我军兴衰之关键!我命你五位,率领我军全部主力,共计五万,伪装成商队,秘密西进,直扑西凉!”

  张飞大喜:“好!俺老张早就想会会那马腾、韩遂了!”

  诸葛亮摇头:“不,此战不是硬拼,而是‘收服’。西凉铁骑虽勇,但各部离心离德。主公以仁德感之,云长以威名慑之,子龙以武勇服之,元直以计谋分化之,三弟则以……嗯,三弟负责喝酒结交,展现我军的豪迈!”

  他顿了顿,严肃地说:“你们的任务,是打一场‘政治仗’,将西凉各部收编,为我军所用。届时,我们将拥有一支能与曹军骑兵正面抗衡的强大力量!”

  刘备等人领命,踏上了征途。

  **第四路:徐州之行——导演的“个人秀”**

  安排完所有大军,诸葛亮自己却换上了一身儒生袍,只带上了刘关张(壮汉版)和几个亲兵,向徐州进发。

  刘备大惊:“军师,您亲赴徐州,何等危险!徐州士人皆属曹操,您此去岂不是羊入虎口?”

  诸葛亮笑道:“主公放心。前三路棋已经布下,曹操的注意力全在雍州、西川和西凉。徐州此刻,是天下最安全的地方。而且,这出戏,必须我亲自导演。”

  徐州,陈登府。

  陈登,字元龙,乃是徐州名士之首,虽心向汉室,但迫于曹操压力,只得委曲求全。他听说“卧龙先生”来访,心中既惊又疑,便召集了徐州所有名士,准备来一场“徐州版舌战群儒”。

  宴会上,众人发难。

  “孔明先生,你辅佐刘备,名为兴复汉室,实则攻城略地,与曹操何异?”

  “先生自称高士,为何却让那名为‘刘关张’的莽夫随行,岂不有辱斯文?”

  诸葛亮面对群儒的诘问,不慌不忙,羽扇轻摇。

  他先是引经据典,从《孟子》的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讲到高祖刘邦的“约法三章”,阐述刘备“仁德之师”与曹操“霸道之师”的本质区别,说得众人哑口无言。

  接着,他话锋一转,看向刘关张(壮汉版),笑道:“诸位先生误会了。这位将军,正是我大汉仁德的体现。”

  众人不解。

  诸葛亮缓缓道:“他本是一介布衣,因感怀主公仁德,前来投奔。主公感其力大无穷,便赐名‘刘关张’,是希望他能兼具主公的仁、关将军的义、张将军的勇,成为我军的楷模。此名,非是僭越,而是期许!”

  这番话,简直是神来之笔!直接把一个碰瓷的名字,升华到了精神象征的高度。

  陈登等人听得目瞪口呆,心中对诸葛亮的敬佩油然而生。

  最后,诸葛亮站起身,目光扫过全场,声音铿锵有力:“诸位,曹操在北,虎视眈眈;孙权在东,心怀鬼胎;西凉马腾,割据一方。天下大乱,徐州独善其身,可能乎?如今,我家主公已取荆州,主力正收服西凉,江东周瑜已攻取西川,天下大势,已见分晓!徐州乃四战之地,依附曹操,则与民为敌;独立自主,则必为强邻所吞。唯有与我主结盟,方为上策!我主承诺,联军入城,秋毫无犯,徐州政务,仍由元龙先生及诸位主持。我等只要一个‘同盟’之名,共讨国贼!”

  这番话,有理有据,有威逼,有利诱,更有对未来的清晰描绘。陈登当场被说服,起身拜倒:“元龙愿随先生,迎皇叔入主徐州!”

  至此,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,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徐州。

  **尾声:天下棋局**

  数月后,消息传来:

  周瑜大军攻克成都,尽得西川之地,虽然累得吐血,但总算实现了人生理想。

  刘备大军成功收服西凉,马超、庞德等猛将归顺,刘备军实力暴涨。

  而曹操,在得知西川、西凉、徐州接连“易主”后,在许昌的宫殿里,彻底崩溃了。他指着地图,上面原本属于他的地盘,现在被不同颜色圈占,像一块块补丁。

  “刘备……诸葛亮……周瑜……你们……你们这是在演戏吗?把我当猴耍吗?!”

  他不知道,他确实在演戏,而且是这盘大戏里,唯一一个被蒙在鼓里的“观众”。

  此时,诸葛亮站在徐州城楼上,与刘备并肩而立。他身后,是归顺的徐州名士;远方,是不断传来的捷报。

  他轻轻摇着羽扇,对刘备说:“主公,您看。天下棋局,已然布下。周瑜得了西川,会满足于当一方诸侯;我们得了西凉和徐州,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本;而曹操,被我们挤压在中原,动弹不得。接下来,就是我们与曹操的最终对决了。”

  刘备感慨万千:“军师神算,真是鬼神莫测。只是……我们让周瑜占了那么大便宜,他日后会不会……”

  诸葛亮笑了,那笑容里充满了自信与掌控一切的魅力。

  “主公放心。演员,总是要听导演的。现在,第一幕已经落幕。该请他们来看第二幕的开场了。”

  整个天下,都成了诸葛亮的舞台。而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们,都在他的剧本里,扮演着各自的角色,共同推动着历史,走向他预设的方向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本章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