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 古镜藏魂引奇祸 妙法解厄续前缘-《活佛济公第四部》

  灵隐寺的清晨,总是被大雄宝殿的晨钟唤醒。济公昨夜宿醉未醒,此刻正歪躺在禅房的破榻上,怀里还抱着半只啃剩的鸡腿,鼾声如雷。广亮端着一碗粥,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,“师父!都日上三竿了,您还睡!今日是寺里的祈福法会,香客们都快挤满山门了,您身为住持,怎能如此懈怠!”

  济公翻了个身,揉了揉惺忪的睡眼,打了个哈欠,笑道:“广亮啊,急什么?祈福法会有你和必清主持就够了,为师再睡会儿,养足精神,才能应付接下来的麻烦事。”话音刚落,禅房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必清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,“师父,不好了!山下的富户沈老爷带着家丁来了,说他家出了怪事,非要请您下山不可!”

  济公闻言,无奈地叹了口气,坐起身来,拍了拍身上的灰尘,“看来这觉是睡不成了。走,为师去看看,究竟是哪家的富户,这么大清早的就来扰为师清梦。”说罢,济公跟着广亮和必清,来到了灵隐寺的山门前。只见山门外,一个身穿锦袍、面色憔悴的中年男子,正焦急地来回踱步,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家丁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惶恐之色。

  中年男子看到济公,连忙上前跪拜,“济公活佛,您可算出来了!我是山下沈家庄的沈万堂,我家近日接连出事,还请您救救我的家人!”济公扶起沈万堂,笑道:“沈老爷莫慌,有话慢慢说。你家究竟出了什么事,让你如此焦急?”

  沈万堂叹了口气,说道:“活佛有所不知,半个月前,我从一个古董商人手中,买了一面唐代的古镜。那面古镜做工精美,镜面光滑如镜,我十分喜爱,便将它挂在了我的书房里。可谁知,自从那面古镜挂在书房后,我家就开始怪事频发。先是我的妻子,整日精神恍惚,茶饭不思,说总感觉有人在背后盯着她;接着是我的儿子,半夜睡觉时,总是被噩梦惊醒,说梦见一个身穿古装的女子,向他索命;更可怕的是,昨晚我的管家,竟然在书房里上吊自杀了,而他的尸体,正好对着那面古镜!”

  济公闻言,眉头微微一皱,“哦?竟有此事?看来这面古镜,并非普通的古董,里面恐怕藏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。沈老爷,你带为师去你家看看,为师倒要瞧瞧,这面古镜里,究竟藏着什么妖魂鬼魅。”沈万堂连忙点头,“多谢活佛!多谢活佛!请随我来!”

  一行人坐上沈万堂的马车,浩浩荡荡地向沈家庄驶去。沈家庄位于钱塘城外十里处,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庄园,庄园内亭台楼阁,雕梁画栋,十分气派。可此刻,庄园内却死气沉沉,看不到一个笑脸,下人们一个个小心翼翼,生怕惹祸上身。

  来到沈万堂的书房,济公一眼就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古镜。那面古镜高约三尺,宽约两尺,镜框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,镜面虽然光滑,但却透着一股淡淡的阴寒之气。济公走上前,伸出手指,在镜面上轻轻一点,口中念道:“尘归尘,土归土,妖魂鬼魅,速速现身!”

  话音刚落,古镜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光芒,镜面开始扭曲、变形,一个身穿唐代宫装的女子,从镜中缓缓走了出来。那女子容貌绝美,却面色苍白,眼神中带着一丝哀怨和愤怒。她看到沈万堂,冷哼一声,“沈万堂,你好大的胆子,竟敢将我的魂魄困在这面古镜之中,还让你的家人惊扰我的清梦!今日,我定要让你血债血偿!”

  沈万堂吓得脸色苍白,连连后退,“妖女!你究竟是谁?为何要缠上我的家人?”女子冷笑一声,“我乃唐代玄宗时期的贵妃,名叫杨玉环。当年安史之乱,我被赐死在马嵬坡,一缕魂魄不散,被封印在了这面古镜之中。千百年来,我一直沉睡在镜中,直到半个月前,你将这面古镜买下,打破了封印,我的魂魄才得以苏醒。可你的家人,却整日在书房外吵闹,惊扰了我的清梦,我自然要让他们付出代价!”

  “什么?你是杨贵妃?”沈万堂大吃一惊,“可杨贵妃不是早已死了吗?怎么会变成妖魂,困在古镜之中?”济公笑道:“沈老爷有所不知,这杨贵妃虽然身死,但她心中怨气太重,一缕魂魄不散,被封印在了古镜之中。千百年来,她的怨气越来越重,如今封印被打破,她自然要出来作祟。”

  杨贵妃闻言,转头看向济公,冷笑道:“济公活佛,没想到你竟然能看出我的来历。不过,你今日既然来了,就休怪我不客气!我被困在古镜之中千年,受尽了折磨,今日,我定要让沈家庄的人,为我陪葬!”说罢,杨贵妃双手结印,口中念念有词,书房内瞬间阴风大作,烛火摇曳,一股强大的怨气向济公和沈万堂等人扑来。

  “雕虫小技,也敢在为师面前班门弄斧!”济公冷哼一声,从怀里掏出一把桃木剑,口中念道:“佛光普照,妖魂退散!”一道金色的佛光从桃木剑上散发出来,瞬间将怨气笼罩。怨气遇到佛光,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,随后便化作黑烟,消失不见。杨贵妃见状,大吃一惊,“不可能!你的佛光怎么会这么厉害?”

  “哼,你这妖魂,虽然怨气深重,但终究是邪不压正。今日,为师就要替天行道,超度你的魂魄,让你早日投胎转世,不要再在这里残害无辜百姓!”济公说罢,纵身一跃,举起桃木剑,向杨贵妃刺去。杨贵妃连忙躲闪,同时从袖中掏出一条红色的丝带,向济公甩去。红色丝带在空中化作一条毒蛇,张开血盆大口,向济公咬来。

  济公冷笑一声,举起桃木剑,一剑将毒蛇斩断。毒蛇化作一缕黑烟,消失不见。杨贵妃见状,更加愤怒,她双手一挥,书房内的桌椅板凳瞬间飞起,向济公砸来。济公身形一闪,轻松躲过了桌椅板凳的攻击,随后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符咒,口中念道:“乾坤无极,道法自然,收!”符咒化作一道金光,向杨贵妃飞去。

  杨贵妃想要躲闪,却发现自己的身体被金光困住,无法动弹。她挣扎着,怒吼道:“济公,你放开我!我不甘心!我不甘心就这样被你超度!”济公叹了口气,说道:“杨贵妃,你本是一代贵妃,身份尊贵,却因怨气太重,沦为妖魂,残害无辜百姓。如今,你若能放下心中的怨气,为师便超度你,让你早日投胎转世,重新做人。若是你执迷不悟,为师只能将你打得魂飞魄散!”

  杨贵妃沉默了片刻,眼中的愤怒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哀怨和悔恨。她想起了当年在宫中的荣华富贵,想起了唐玄宗对她的宠爱,也想起了马嵬坡的惨死。她叹了口气,说道:“济公活佛,我知道我错了。这些年来,我被怨气蒙蔽了双眼,残害了不少无辜百姓。今日,我愿意放下心中的怨气,还请活佛超度我,让我早日投胎转世。”

  济公闻言,点了点头,笑道:“好!既然你愿意放下心中的怨气,为师便超度你。你且闭上眼睛,跟随为师的咒语,前往西方极乐世界。”说罢,济公盘腿坐下,双手结印,口中念起了超度经文。随着经文的念诵,一道金色的佛光笼罩着杨贵妃的魂魄,杨贵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,她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,最终化作一缕青烟,消失不见。

  杨贵妃的魂魄被超度后,书房内的阴寒之气也随之消散,烛火恢复了正常。沈万堂连忙上前跪拜,“多谢活佛救命之恩!多谢活佛超度了妖魂,救了我的家人!”济公扶起沈万堂,笑道:“沈老爷不必多礼,为民除害,是为师的本分。这面古镜,乃是不祥之物,你还是将它销毁吧,以免日后再惹祸端。”

  沈万堂连忙点头,“多谢活佛提醒!我这就让人将这面古镜销毁!”说罢,沈万堂吩咐家丁,将古镜取下来,拿到后院销毁。随后,沈万堂设宴款待济公和广亮、必清。宴席上,沈万堂拿出重金,想要感谢济公,却被济公婉拒了。“沈老爷,为师乃是出家之人,四大皆空,钱财对为师来说,毫无意义。你若是真想感谢为师,就多做一些善事,帮助那些穷苦百姓,这比什么都强。”

  沈万堂闻言,深受感动,他点了点头,说道:“活佛所言极是!我日后一定会多做善事,帮助那些穷苦百姓,以报答活佛的救命之恩!”宴席结束后,济公带着广亮和必清,离开了沈家庄,返回了灵隐寺。

  回到灵隐寺,广亮感慨道:“师父,这次多亏了您,不然沈家庄的人可就遭殃了。没想到,那面古镜里,竟然藏着杨贵妃的魂魄,真是太不可思议了!”济公笑道:“广亮啊,这世间之大,无奇不有。只要我们心中有佛,有善念,就能破除一切妖邪。好了,不说了,为师要去喝口酒,吃个鸡腿,好好休息一下了!”说罢,济公又掏出酒葫芦,喝了起来,广亮和必清看着济公的背影,无奈地摇了摇头,脸上却露出了笑容。

  夜色降临,灵隐寺内,香火袅袅,济公的笑声和酒葫芦的碰撞声,回荡在整个寺庙之中,温暖而祥和。而沈家庄的百姓们,也永远铭记着济公活佛的救命之恩,他们在沈万堂的带领下,开始做善事,帮助那些穷苦百姓,沈家庄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繁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