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金荣下落不明-《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》

  上一世,周生辰入中州时,满朝猜忌,民间流言,最终落得剔骨的下场。

  而这一世,只因刘徽一句“皇叔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”,他便能在朝堂上大刀阔斧地清除奸佞,能让百姓真心称颂。

  “姑娘,你看那是什么?”

  成喜指着前方,时宜抬头,见几个孩童举着木枪,在街上追逐打闹,嘴里喊着“我是南辰王”“我要杀北狄”。

  她忽然笑了,眼角的泪却滑了下来。

  原来,被信任、被称颂、被百姓放在心尖上的感觉,是这样的。

  回到王府时,周生辰已从宫里回来,正坐在书房看卷宗。见她进来,抬头笑道。

  “去哪了?脸上还带着红。”

  时宜把桂花糕放在桌上,轻声道。

  “去街上听了段书。”

  “哦?说的什么?”

  “说的是……西洲大战,说的是你。”

  时宜走到他身边,看着他鬓角的碎发。

  “他们说,你是北陈的福气。”

  周生辰握住她的手,掌心温热。

  “那是因为,现在陛下,信我。”

  他顿了顿,翻开一本卷宗。

  “李嵩招了,供出刘子行在禁军里还有个心腹,叫王腾。明日早朝,该办他了。”

  时宜望着他专注的侧脸,忽然明白。

  他要的从不是称颂,而是肃清这朝堂,让刘徽能坐稳这龙椅,让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。

  就像他说的,不负天下。

 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,落在卷宗上,也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。

  时宜轻声道。

  “我等你回来用晚膳。”

  周生辰抬头,眼里盛着笑意。

  “好。”

  这一次,他没有说“军务繁忙”,她也没有说“何时归来”。

  因为他们都知道,往后的日子,会一天天好起来,会有无数个晚膳,等着他们一起吃。

  晚膳时,烛火摇曳,映得满桌菜肴暖意融融。

  周生辰刚用了半碗粥,便听时宜轻声问道。

  “师父,今日朝堂上扳倒的那些人,都是刘子行的亲信吗?”

  “是。”

  周生辰放下玉筷,给她夹了块清蒸鱼。

  “刘子行经营多年,党羽遍布各部,需一一清剿。”

  时宜用银匙拨着碗里的米粒,忽然抬头。

  “那……金荣呢?”

  这两个字出口,周生辰的动作微不可察地一顿。

  金荣,契胡出身,当年先帝平叛时立下战功,被封为太原王,手握一方兵权,也是刘子行最得力的臂助,手上沾过不少忠良的血。

  自刘子行倒台后,此人便称病闭门,虽未销声匿迹,却也行踪诡秘。

  “你怎么想起问他?”

  周生辰看着她,眼底带着一丝探究。

  “前几日在别院整理旧物,看到他送的帖子。”

  时宜避开他的目光,声音轻得像羽毛。

  “总觉得此人野心勃勃,他的女儿如今还是宫中的金嫔,若不加以提防,怕是后患无穷。”

  她没说的是,此刻握着银匙的手指正在微微发颤。

  上一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

  金荣当年帮着刘子行,从来不是为了效忠,而是看中了刘子行对权势的渴望,更想借着扶持新帝,让自己的女儿金嫔登上后位,届时他便能以国丈之尊掌控朝政。

  那个雪夜,刀光映着他狰狞的笑,他对被押的周生辰说。

  “小南辰王,你护的这江山,不如让我金家坐坐,我女儿日后可是皇后。”

  周生辰看着她紧绷的下颌线,温声道。

  “你不必担心。”

  他放下碗筷,起身走到窗边,望着庭院里的白梅。

  “我已让人盯着他,此人虽称病在家,府中却频频有密使出入,定在谋划什么。”

  时宜望着他的背影,心里五味杂陈。

  上一世,金荣正是借着女儿在宫中的势力,一边让金嫔吹枕边风拉拢刘子行,一边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。

  刘子行对帝位的野心,在金荣“助女成后”的诱惑下,才一步步膨胀,最终与周生辰反目。

  “他会不会……联合藩王异动?”

  时宜轻声问。

  金荣与几位手握兵权的藩王素有往来,这是她上一世临死前才看清的布局。

  周生辰转过身,眸色深沉。

  “藩王若敢异动,便是谋逆。”

  他走到她身边,指尖轻轻拂过她鬓边的碎发。

  “放心,他的一举一动,都在我眼皮底下。”

  时宜点点头,却仍有些不安。

  她知道金荣的隐忍,上一世此人能在刘子行倒台后迅速接管部分势力,甚至逼得幼帝下旨封其为太师,绝非易与之辈。

  晚膳后,周生辰去了书房处理军务,时宜坐在灯下看书,却总也看不进去。

  成喜端来安神茶,见她频频走神,忍不住道。

  “姑娘,您是在担心金荣吗?王爷那么厉害,肯定能镇住他的。”

  “我知道。”

  时宜合上书卷,望着窗外的月色。

  “只是觉得,此人狼子野心,不除难安。”

  她想起上一世,金荣最后是被周生辰的旧部斩杀的,可那时周生辰早已不在,金嫔也被废为庶人,天下动荡了数年才安定。

  这一世,她绝不能让悲剧重演。

  正思忖着,周生辰推门进来,身上带着夜露的寒气。

  他拿起桌上的卷宗,指着其中一页。

  “刚收到消息,金荣府中密使,多去往青州方向,那里有他早年安插的旧部。”

  时宜凑近一看,忽然想起什么,道。

  “金嫔近日频频向陛下进言,说青州灾荒需派人赈灾,会不会是想借机调他的旧部回京?”

  “已经拦下了。”

  周生辰指尖点在卷宗上的名字。

  “我让杨邵去了青州,接管当地防务,断他臂膀。”

  看着他胸有成竹的模样,时宜的心稍稍安定。

  她忽然想起一事,抬头道。

  “师父,上一世……”

  话说到一半又咽了回去,她不能让周生辰知道那些过往。

  周生辰疑惑地看着她。

  “怎么了?”

  “没什么。”

  时宜摇摇头,掩饰道。

  “我是说,金嫔在宫中,会不会成为他的眼线?”

  周生辰的眼神沉了沉。

  “太后那边已盯着金嫔,她若敢传递消息,自有处置之法。”

  他收起卷宗,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
  “刘子行的势力要拔,金荣的爪牙要斩,后宫也不能成为前朝的延伸。这天下,该是陛下的天下。”

  时宜望着他,忽然觉得心安。

  有他在,那些上一世的阴谋诡计,或许真的能一一化解。

  夜深时,周生辰歇在书房旁的偏殿。时宜躺在床上,却辗转难眠。

  她想起刘子行临死前的眼神,疯狂而绝望,嘴里反复念着“时宜,我若能登上皇位,定封你为后”。

  那时她才明白,刘子行的野心,不过是金荣利用的工具,真正可怕的,是那个躲在女儿身后的太原王。

  金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

  仅仅是国丈之尊吗?

  还是想效仿外戚专权,架空幼帝?

 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,像极了上一世皇宫里的那些阴谋暗箭。

  时宜攥紧了被子,在心里暗暗发誓。

  这一世,她不仅要护着周生辰,还要护着刘徽,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安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