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 皇帝得军心-《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》

  南辰王军的军营扎在中州城外的十里坡,庆功宴的喧闹还没散,这里的篝火已燃得比星子还亮。

  卸了甲的将士们围坐在火堆旁,光禄寺送来的酒坛堆成了小山,烤肉的油星溅在火上,滋滋地冒着香气,混着西洲带来的烈酒气息,在雪夜里酿出别样的热辣。

  “来!干了这碗!”

  陈书举着粗瓷碗,酒液顺着下巴往下淌,他却毫不在意,一把抹掉后对着秦严大笑。

  “老子在西洲啃了半年冻麦饼,今儿个非得把御膳房的酒喝光不可!”

  秦严刚啃完一块烤得流油的羊排,闻言举起碗和他撞了个脆响。

  “喝光?你小子去年在西洲偷喝王爷的行军酒,被按在雪地里罚站的事忘了?”

  周围的将士们哄堂大笑,有人拍着陈书的肩膀打趣。

  “陈将军这记性,怕是被敌兵的刀砍了一下,把怂事都忘了!”

  陈书脖子一梗,刚要反驳,却被角落里一个年轻士兵的哭声打断。

  那士兵叫小石头,去年刚从军,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,此刻正捧着碗酒,眼泪掉在酒里溅起小水花。

  “哭啥?”

  陈书走过去,往他碗里又倒了些酒。

  “御赐的好酒,别糟践了。”

  小石头抹了把脸,声音哽咽。

  “俺……俺想家了。”

  他望着火堆对面的西南方。

  “俺在西洲驻军三年,临走时娘的咳嗽还没好,不知道……不知道她现在咋样了。”

  火堆旁的喧闹忽然静了些。

  将士们大多是西洲或北境人,谁不是三五年没回过家?

  陈书的手顿在半空,想起自己那个刚满周岁的儿子,至今还没见过爹的模样。

  秦严望着跳动的火苗,想起妹妹出嫁时,他正在北境打仗,连杯喜酒都没喝上。

  “傻小子,哭啥。”

  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拍了拍小石头的背,他左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,是十年前在西州平乱时留下的。

  “没听见陛下说吗?这两天给咱们放假!”

  小石头猛地抬头,眼里还挂着泪。

  “真……真的能回家?”

  “陛下金口玉言,还能有假?”

  老兵灌了口酒,声音洪亮。

  “老子在军中待了十五年,头回遇上这样的陛下。不仅赏银赏布,还让咱们回家看看!”

  他指着营外的方向。

  “天亮了我就骑马回西州,我那老婆子要是知道我能回去,指定得杀只老母鸡给我炖汤!”

  “俺也回去!”

  小石头猛地站起来,擦了擦眼泪。

  “俺得给娘带两匹陛下赏的布,让她做件新棉袄,今年冬天就不冷了!”

  “我也回去看看我那小崽子。”

  陈书摸了摸下巴。

  “得让他认认爹,别到时候见了面,把我当敌兵砍了。”

  “哈哈哈哈!”

  营地里又热闹起来,笑声震得树枝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。

  有人从行囊里翻出给家人带的礼物。

  北境的狼毫笔,西州的蜜饯,还有人揣着攒了半年的军饷,想给媳妇扯块好布料。

  “说起来,咱们能有这日子,得谢谢王爷。”

  秦严忽然开口,目光望向主营的方向,那里的灯还亮着。

  “当年在西州,要是没有王爷带着咱们冲锋陷阵,咱们这些人骨头都烂成泥了,哪还有机会回家看老娘?”

  “对!谢王爷!”

  “谢王爷!”

  将士们纷纷举杯,对着主营的方向遥遥一敬,酒液洒在雪地上,瞬间渗了进去。

  他们敬的不仅是周生辰,更是那个能让他们安心打仗、还能惦记着让他们回家看看的朝廷。

  “不光谢王爷,还得谢陛下。”

  老兵又开口了,他望着天上的星星。

  “老话说‘伴君如伴虎’,可咱们这位陛下,虽年轻,却懂咱们当兵的苦。”

  他想起方才在庆功宴上,刘徽给周生辰斟酒时,特意说了句“将士们的家人,也是北陈的百姓,该疼”,那一刻,他这把老骨头都觉得暖烘烘的。

  小石头捧着酒碗,忽然朝着皇宫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。

  “俺以前总听人说,京城的皇帝离咱们远得很,可现在才知道,陛下心里装着咱们呢。”

  他抹了把脸,笑得眼泪直流。

  “俺真幸运,能做北陈的百姓,能跟着王爷打仗,还能遇上这样的好陛下!”

  “说得好!”

  陈书举起碗。

  “为了陛下,为了王爷,为了家里的老娘和媳妇,干了这碗!”

  “干!”

  粗瓷碗碰撞的脆响在雪夜里回荡,酒液入喉,辣得人眼眶发热,心里却暖得像揣了个小火炉。

  营地里燃起更多的篝火,将士们围着火堆唱歌,唱北境的牧歌,唱西州的小调,唱着唱着就有人哭了,哭着哭着又笑了。

  天快亮时,雪停了。

  东方泛起鱼肚白,营地里已有将士牵着马往外走。

  小石头背着行囊,手里攥着那两匹新布,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。

  老兵勒着马缰绳,回头望了眼军营,眼里满是期待。

  陈书把给儿子买的小木马揣进怀里,催着秦严快点,说要赶在晌午前到家。

  主营的灯还亮着。

  周生辰站在窗前,望着营外陆续离去的身影,手里握着一杯未凉的茶。

  时宜给他送来的那包松子就放在桌上,散发着淡淡的清香。

  他想起昨夜刘徽说的“让他们回家看看”,想起将士们举杯时眼里的光,忽然觉得这半年的辛苦都值了。

  “王爷,天凉了,该歇息了。”

  侍从轻声提醒。

  周生辰点点头,目光却依旧望着营外。

  那里,第一缕阳光正越过雪坡,照在将士们远去的背影上,像给他们镀了层金。

  他忽然想起时宜说的“师父,下次别再冒险了”,此刻才明白,他冒险打下的每一场仗,守下的每一寸土地,都是为了让这些将士能平安回家,让他们的老娘能穿上新棉袄,让他们的孩子能认得出爹的模样。

  “是啊,该歇息了。”

  他轻声说,转身吹灭了灯。

 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,照得雪地泛出金红的光,像极了西州春天的花海。

  营地里渐渐安静下来,只剩下几个守营的士兵。

  风卷着烤肉的香气和淡淡的酒香,在雪地里弥漫。

  远处传来马蹄声,那是归心似箭的将士们,正朝着家的方向奔去。

  他们知道,等过两天回来,又要跟着王爷上战场,但此刻,他们只想快些见到娘的笑容,摸到孩子的脸蛋,喝一口家里的热汤。

  因为他们是北陈的将士,是南辰王军的兵,更是有人惦记、有人疼的儿子、丈夫和爹。

  而这份惦记,来自紫宸殿里的少年天子,来自帐中那位沉默的王爷,更来自这片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。

  雪地里的马蹄声越来越远,却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,踏实而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