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 彻底打倒戚氏-《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》

  这话看似是对百官说,实则是在为漼广树立威信。

  几位老臣脸色更加难看,却不敢反驳。

  他们清楚,如今漼广有皇帝撑腰,又有漼家的势力做后盾,若是公然与他作对,无异于自寻死路。

  “陛下。”

  户部尚书李大人硬着头皮站出来。

  “昨日臣等提及的赈灾折子,不知陛下可有定论?”

  他试图转移话题,避开漼广复职的事。

  皇帝拿起御案上的折子,扔到李大人面前,语气冰冷。

  “定论?李大人倒是说说,太后理政多年,熟知民情,这话是谁教你说的?”

  李大人脸色一白,连忙跪倒在地。

  “陛下恕罪!臣只是觉得太后经验丰富,或许能为赈灾之事出些力,并无他意。”

  “是吗?”

  皇帝冷笑一声。

  “可朕怎么听说,前日戚氏的人私下联系你,让你在朝堂上为太后说话?”

  李大人身子一颤,额头瞬间冒出冷汗。

  “陛下明察!臣绝无此事!定是有人造谣陷害!”

  皇帝没有再追问,只是目光扫过另外几位替戚真真说话的老臣,语气带着警告。

  “朕知道,有些人心里还惦记着太后的恩宠,想着能借着戚家的势力往上爬。但朕今日把话放在这,往后谁再敢私下与太后联络,干预朝政,休怪朕不念旧情!”

  殿内鸦雀无声,百官都低着头,不敢与皇帝对视。

  谁都没想到,少年天子竟如此直接,丝毫不给戚真真留面子。

  这无疑是在宣告,戚家的时代已经过去,如今的朝堂,由他说了算。

  漼广站在队列中,看着皇帝威严的模样,心中暗暗点头。

  昨日他还担心皇帝太过年轻,难以镇住朝堂,如今看来,这三年的隐忍,早已让他学会了如何掌控局面。

  “赈灾之事,朕已有定论。”

  皇帝的语气缓和了些。

  “着太子少师漼广牵头,联合户部、工部,尽快制定出赈灾方案。朕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,不是敷衍了事的空话。”

  漼广躬身领命。

  “臣遵旨。”

  散朝后,百官走出太和殿,神色各异。

  几位老臣匆匆离去,显然是在琢磨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。

  而那些原本观望的官员,则纷纷围到漼广身边,拱手道贺。

  “漼大人,恭喜恭喜啊!”

  礼部侍郎笑着说。

  “有您在朝堂上主持大局,咱们这些做臣子的,也能安心不少。”

  “是啊,漼大人,往后还请您多多指点。”

  漼广一一回应,语气平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  他心里清楚,这些人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,不过是见风使舵罢了。

  但只要他们能站在皇帝这边,对稳定朝堂便是有利的。

  走到宫门外,漼广看到周生辰正站在马车旁等他。

  周生辰身着银色盔甲,身姿挺拔,眉宇间带着武将的刚毅。

  看到漼广,他拱了拱手。

  “漼太傅。”

  “小南辰王。”

  漼广颔首。

  “今日早朝之事,王爷想必已经知道了。”

  周生辰点头。

  “陛下此举,是在向所有人宣告,他才是这天下的主人。只是戚家在军中还有些势力,恐怕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
  “这点我明白。”

  漼广说。

  “往后朝堂之上,还需王爷在军中稳住局面,咱们内外配合,才能确保陛下的安危。”

  周生辰目光坚定。

  “漼太傅放心,只要有我在,定不会让戚家的人动陛下分毫。”

  两人相视一笑,心中都清楚,接下来的路不会好走。

  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,定能帮助皇帝稳住这风雨飘摇的朝堂。

  马车缓缓驶离宫门,漼广坐在车内,望着窗外渐渐融化的积雪,心中感慨万千。

  他想起昨日皇帝说的话,“朕等了你三年”,又想起今日早朝时皇帝威严的模样,忽然觉得,自己这把老骨头,还能为这北陈王朝,为这位少年天子,再拼上一把。

  而此刻的太和殿内,皇帝正站在窗边,望着漼广远去的方向。

  王伴伴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,大气不敢喘,方才在殿内听到皇帝敲打李大人的话语,让他愈发心惊胆战,生怕自己的事被揭发。

  “陛下,漼太傅已经出宫了。”

  王伴伴轻声说,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拂尘。

  皇帝点了点头,语气平静。

  “今日早朝,那些人的反应,你都看到了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王伴伴连忙应道。

  “百官们都很敬畏陛下,往后定不敢再与太后暗中勾结。”

  他刻意避开昨日被追问的话题,只想尽快转移皇帝的注意力。

  皇帝冷笑一声。

  “敬畏?他们不过是敬畏朕手中的权力,敬畏漼家的势力罢了。”

  他转过身,目光落在王伴伴身上,却并未提及昨日之事,只道。

  “你伺候朕多年,该知道什么话能说,什么事能做。下去吧,朕要独自待会儿。”

  王伴伴如蒙大赦,连忙躬身退下,走出殿门时,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。

  他不知道皇帝为何没有继续追问,但心中的恐惧却丝毫未减,只想着尽快将今日早朝的情况告知戚真真,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。

  待王伴伴走后,玄一从暗处走出,躬身行礼。

  “陛下,沈太尉那边传来消息,说已加强京畿防务,密切关注戚氏族人的动向。”

  皇帝嘴角扬起一抹笑意,眼底闪过一丝了然。

  沈玉微果然没有让他失望,沈家的动作如此之快,足以说明沈太尉已完全明白他的意图。

  “很好。”

  皇帝走到御案前,拿起那份赈灾折子,眼神愈发坚定。

  “戚真真以为靠着几个老臣和宫中的眼线就能动摇朕的根基,她太天真了。”

  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

  戚真真不会善罢甘休,朝堂上的风浪还会继续。

  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,有漼家在前朝支撑,有沈家在军中坐镇,还有周生辰在外保驾护航,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他都能牢牢握住这天下权柄。

  窗外的阳光愈发耀眼,照在太和殿的琉璃瓦上,泛着金色的光芒。

  少年天子站在殿内,望着远方,心中充满了力量。

  他相信,只要坚持下去,终有一天,这朝堂会安定下来,这天下的百姓,都能过上好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