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以徒弟之名,行相伴之实-《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》

  三日后,朱雀门前旌旗猎猎。

  周生辰身披玄铁重铠,腰间先帝亲赐的\"山河令\"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。

  三十万王军列阵整齐,长枪如林,战马嘶鸣声响彻云霄。

  萧宴骑着一匹通体漆黑的战马立于他身侧,玄甲上镶嵌的银丝在风中闪烁,手中握着那把南萧皇室特有的鎏金错银剑。

  \"我已派人联络南萧暗线,只要战事顺利,南萧绝不会轻举妄动。\"

  萧宴低声道。

  周生辰微微点头,目光突然扫向城门方向。

  只见皇帝携太子刘子行与时宜前来送行,时宜穿着一袭浅青色劲装,未绾的长发用同色发带松松束起,发间只别着一支竹制簪子,清丽而素净,与这肃杀的出征场景倒有几分契合。

  \"皇叔当真执意出征?\"

  刘子行向前半步,语气带着不满。

  \"如今朝中局势未稳...\"

  \"太子殿下,陛下已准臣出征。\"

  周生辰打断他的话,转而看向时宜,目光温柔却坚定。

  \"只是臣还有个不情之请,恳请陛下恩准时宜随我一同出征。\"

  此言一出,城楼上顿时一片哗然。

  刘子行脸色骤变,急忙挡在时宜身前。

  \"皇叔!时宜乃本太子未婚妻,怎能随你去那凶险之地?\"

  时宜抬眸看向周生辰,眼中闪过一丝期待,却又很快低下头去。

  周生辰上前一步,声如磐石。

  \"太子殿下,时宜先是我南辰王府的徒弟,后才是您的未婚妻。自古师父出征,徒弟哪有不从之理?况且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,臣需时宜在侧协助处理文书军务。\"

  \"简直胡闹!\"

  刘子行怒拍栏杆。

  \"时宜一介女流,战场刀剑无眼,出了事谁担待得起?\"

  周生辰神色平静,却字字铿锵。

  \"殿下,时宜聪慧过人,熟读兵书,她在南辰王府时,便常为臣出谋划策。若有她相助,此战胜算更大。\"

  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刘子行身后赵太师得意的神色,继续道。

  \"再者,京城暗流涌动,臣恐有人借时宜牵制于我,带在身边反而安全。\"

  时宜突然跪下行礼。

  \"陛下,太子殿下,臣女愿随师父出征,一来可助师父处理军务,二来...南辰王府的训诫,臣女从未敢忘。\"

  皇帝看着对峙的两人,又看向时宜决绝的神色,沉吟片刻。

  \"皇叔,你可确保时宜安全?\"

  \"臣愿以性命担保!\"

  周生辰郑重行礼。

  刘子行还欲争辩,却被皇帝抬手制止。

  皇帝看着周生辰,微微颔首。

  \"准了。但战事一毕,即刻送她回京。\"

  \"谢陛下!臣定不负所托!\"

  时宜转身跑下城楼,翻身上马,来到周生辰身侧。

  她抬头看向师父,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。

  \"师父,我准备好了。\"

  周生辰嘴角微微上扬,抬手为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带。

  \"此去凶多吉少。\"

  周生辰说。

  萧宴轻笑。

  \"殿下忘了?当年在西洲,我们以三万兵力击退北魏十万大军。这次也定能凯旋而归。\"

  周生辰望着远方的山峦,轻声道。

  \"待天下太平那日,我定要与你痛饮三百杯。\"

  \"一言为定。\"

  萧宴握紧缰绳,眼中燃起斗志。

  马蹄声起,大军浩浩荡荡向着边境进发。

  周生辰回头看了眼巍峨的皇宫,想起先帝临终前的嘱托,心中愈发坚定。

  这场仗,他不仅要守住北陈的江山,更要为逝去的兄弟,为天下百姓,讨一个公道。

  而此时的皇宫深处,赵太师望着远去的王军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
  他不知道的是,这场看似普通的请战,实则是周生辰与萧宴精心布局的第一步。

  一场关乎天下归属的博弈,才刚刚拉开帷幕。

  而此刻,在奔赴战场的途中,周生辰望着满天星斗,想起与萧宴的对话。

  他握紧手中的兵符,暗暗发誓:定要让这天下,重归太平。

  这一夜,北陈的天空格外清朗,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。

  时宜翻身上马的瞬间,掌心触到缰绳上冰凉的纹路,恍惚间竟与上一世的记忆重叠。

  那时她也是站在这座城楼上,嫁衣的金线硌得锁骨生疼,而此刻浅青色劲装随风扬起,带来久违的自由气息。

  马蹄声震动大地,她望着前方周生辰笔直的背影,忽然想起上一世在此处纵身跃下时,风灌入耳膜的轰鸣与绝望。

  \"姑娘?\"

  亲兵的问询打断思绪。

  时宜这才发现自己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,望着城楼飞檐上垂落的铜铃,那曾是她坠落时最后的视觉印记。

  而如今,这些铜铃在风中摇晃,发出清脆声响,像是某种命运的嘲弄。

  \"没事。\"

  她低声回应,策马跟上队伍。

  阳光穿过旌旗的缝隙洒在她脸上,温热的触感让她恍惚。

  这一世的转折来得如此突然。

  本以为会重蹈覆辙,困在宫墙内成为刘子行的傀儡,却被周生辰一句\"她先是我徒弟\"从深渊中拉回。

  队伍行至护城河时,时宜下意识回望。

  刘子行仍立在城楼原处,身影逐渐缩成小点,而他身后的赵太师,正用袖口掩着嘴角的冷笑。

  这个画面与上一世如出一辙,却因周生辰的存在有了天壤之别。

  她的目光重新落在前方那道玄色身影上,想起昨夜在王府,周生辰为她整理行囊时说的话。

  \"明日随为师出征,可别怕吃苦。\"

  那时他垂眸专注收拾兵书的模样,让她心跳漏了一拍。

  与上一世不同,这一世的周生辰会在议事时询问她对兵法的见解,会在她誊写战报时默默添上一盏热茶。

  这些细微的关怀,像是春日细雨,润物无声却又刻骨铭心。

  \"在想什么?\"

  萧宴策马并行,目光带着洞悉的笑意。

  时宜慌忙低头,却见自己发间那支竹簪。

  是周生辰三日前亲手所赠,说战场上金属器物容易反光,竹制的最是轻便。

  \"在想...师父为何坚持带我走。\"

  她轻声道,话音未落便觉脸颊发烫。

  萧宴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。

  \"殿下的心思,你若不懂,这世间便无人懂了。\"

  风卷着黄沙掠过军旗,时宜握紧缰绳。

  她忽然想起南辰王府藏书阁的那个雨夜,周生辰教她辨认兵符时,指尖不经意间的触碰。

  想起他教她骑马时,环在腰间的手臂,温热得让人心颤。

  这些记忆在过去的日子里被她小心翼翼地藏起,此刻却如潮水般涌来。

  \"跟上!\"

  前方传来周生辰的声音。

  时宜抬头,见他勒马回望,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唯有看向她时,眉眼间的冰霜会化作春水。

  那一刻,她忽然明白,所谓师徒情谊,从来不是枷锁,而是周生辰跨越千年的守护。

  队伍逐渐远离京城,时宜望着天边晚霞,心中泛起酸涩与欣喜交织的涟漪。

  上一世,她用生命挣脱了与刘子行的婚约。

  这一世,周生辰用一句话,便将她从宿命的牢笼中解救。

  原来有些缘分,即便历经生死轮回,也终会找到重逢的路。

  \"师父!\"

  她扬声唤道。

  周生辰闻声回头,她突然展颜一笑,眼中泛起泪光。

  这一笑,既是对过去的告别,也是对未来的期许。

  这一世,她终于可以站在他身边,以徒弟之名,行相伴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