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6章 入宫见漼妃-《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》

  漼广点点头,走到绣绷旁,弯腰仔细看着嫁衣上的绣纹。

  阳光透过梨花树的缝隙落在他身上,在朝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他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细密的针脚,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。

  “三娘的手艺还是这般好,只是也别太劳累,嫁衣慢慢绣便是。”

  “多谢兄长关心,”

  漼三娘说道。

  “我心里有数,定不会误了时宜的婚期。”

  时宜站在一旁,看着阿舅与母亲的对话,忽然想起方才母亲说的话,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
  她知道阿舅和母亲都是为了她好,可她总觉得,周生辰不该是他们口中需要防备的人。

  她正想开口说些什么,却见漼广转过身,目光落在她身上,语气忽然变得郑重起来。

  “时宜,明日我带你去见一个人。”

  时宜愣了一下,疑惑地问道。

  “见谁?”

  “你文玥姐姐在宫中受了些委屈,想找你说说话,”

  漼广说道,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,

  “顺便,也让你看看宫中的情形,知晓往后该如何与你文玥姐姐相互照应。”

  时宜心中一紧,连忙问道。

  “文玥姐姐怎么了?是不是宫中有人欺负她?”

  漼广轻轻摇了摇头,语气缓和了些。

  “也不算欺负,只是后宫之中,口舌是非多,她初得圣宠,难免会被人盯上。你去看看她,陪她说说话,也让她宽宽心。”

  漼三娘在一旁补充道。

  “明日去宫中,你要谨言慎行,不可多言,更不可随意站队。后宫不比府中,一句话说错,便可能引来大祸。”

  时宜重重点头,

  “我记住了,阿娘、阿舅放心,我定不会给家里惹麻烦。”

  漼广看着外甥女坚定的模样,心中微微叹气。

  他知道时宜性子单纯,不谙世事,可这场婚事早已不是儿女情长那般简单。

  漼家如今站得越高,面临的风险便越大。

  他必须让时宜明白,往后她不仅是周生辰的王妃,更是漼家的支撑,她的一言一行,都牵动着整个家族的安危。

  夕阳渐渐西沉,将梨花树的影子拉得很长,落在那身大红的嫁衣上,像是为其镀上了一层金边。

  漼广看着眼前的景象,忽然想起多年前,他第一次抱时宜的时候,她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,闭着眼睛,小手紧紧攥着他的手指。

  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,她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,即将嫁入王府,承担起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责任。

  “时辰不早了,你们也早些歇息,”

  漼广说道,转身朝着院门外走去。

  “明日辰时,我让人来接你。”

  时宜和漼三娘送他到院门口,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,才缓缓转过身。

  晚风拂过,带来阵阵梨花的清香,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忧虑。

  漼三娘拿起绣绷,重新坐下,绣花针再次穿梭在云锦之间,只是这一次,她的动作似乎比之前更慢了些,每一针都带着沉甸甸的心事。

  时宜坐在母亲身旁,看着那些不断延伸的针脚,忽然觉得,这件嫁衣不仅绣着百子千孙的祝福,更绣着漼家的期望与担忧,绣着她未来人生的未知与挑战。

  她轻轻握住母亲的手,低声说道,

  “阿娘,明日去宫中,我会好好听文玥姐姐说话,也会记住您和阿舅的话,不惹事,不多言。”

  漼三娘停下手中的活,看着外甥女认真的模样,眼中泛起一丝暖意。

  她知道,时宜终究要学会独自面对这一切。

  而她能做的,便是为她绣好这件嫁衣,为她撑起一片能遮风挡雨的天,直到她真正长大,能够独当一面。

  夜色渐深,太傅府的西跨院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绣绷上的银针偶尔闪过一丝微光,在寂静的夜里,诉说着一段关于爱与守护、阴谋与成长的故事。

  而这场故事的主角们,还不知道,明日宫中的相见,将会揭开更深的暗流,将他们卷入一场更大的风暴之中。

  辰时的钟声刚过,太傅府的马车便驶离了朱漆大门,车轮碾过清晨微湿的青石板路,留下两道清晰的辙印。

  时宜坐在车厢内,指尖轻轻摩挲着裙摆上绣着的缠枝莲纹样,目光透过车窗向外望去。

  街道两旁的店铺刚卸下门板,伙计们正忙着洒扫门前的落叶,偶有提着食盒的小贩走过,吆喝声在晨光里散开,带着市井特有的鲜活气。

  可这份热闹,却像是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,与她即将前往的那座巍峨宫城格格不入。

  “小姐,您别紧张,有太傅大人在,咱们今日只是来见漼妃娘娘,不会有事的。”

  贴身丫鬟云溪见她神色紧绷,轻声安慰道,手中捧着的暖炉还带着余温。

  “您要是冷,就先暖暖手。”

  时宜接过暖炉,温热的触感从掌心蔓延至四肢,稍稍驱散了些许寒意。

  她微微点头,目光重新落回车窗上。

  “我知道,只是……总觉得宫里的气氛,让人有些喘不过气。”

  昨日阿娘的叮嘱还在耳边回响,那些关于“谨言慎行”“不可站队”的话语,像是细密的网,将她心头的期待轻轻裹住。

  她既盼着见到许久未见的文玥姐姐,又怕自己言行有失,给家族惹来麻烦。

  马车行至朱雀门外,远远便看到两队身着明光铠的禁军肃立在两侧,银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,手中的长戟斜指地面,每一道目光都锐利如鹰,扫视着进出的车马。

  时宜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,看着马车缓缓驶入宫门,车轮碾过汉白玉铺就的路面,发出“咯噔咯噔”的声响,像是敲在人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