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回 功名利禄都是浮云-《儒林外史大白话》

  人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,有无数条路可以走。就是那些当大官的、做神仙的,也都是从普通人开始的。千百年来朝代更替就像早晚吃饭一样平常,那江风一吹,前朝的树说倒就倒了,朝代更替是如此的方便。

  功名富贵是世间最不靠谱的东西,有多少人拼了老命去追求,结果往往不如意还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。还不如喝几杯小酒醉一场,就像那落花一样,谁知道最后会漂到哪里去呢?

  这些话虽然是老生常谈的道理,但说的却都是大实话: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之物。可世人一看到功名,就跟疯了一样拼命去追求,等真的得到了,又会觉得索然无味、内心空虚。从古至今,有几个人能真正悟透这个道理呢?

  不过话说回来,元朝末年还真出了个与众不同的牛人,叫王冕。他家住在浙江诸暨的农村,他七岁时爹就去世了,全靠老娘做针线活供他上了三年学。到他十岁那年,老娘就把他叫到跟前说:"儿啊,现在不是娘不想让你读书,而是自从你爹走后,咱家只出不进,如今年景不好,柴米都很贵,旧衣服旧家具都当的当卖的卖,如今光靠娘做针线活实在供不起你了。现在没办法,明天你就去隔壁秦老家放牛吧,好歹还能挣几个钱,而且还有现成饭吃。"

  王冕也特别懂事,就细声说到:"娘说得对,我在学堂坐着也闷得慌,不如去放牛快活,要是想读书,我带几本书去读就是了。"娘俩当天晚上就这么说定了。

  第二天,王冕娘就带着他去隔壁秦老家。秦老很热情,留他们吃了早饭,然后就牵出一头水牛交给王冕,指着门外说:"从我家大门往前走不远就是七泖湖,湖边草地很肥,别人家的牛都在那儿休息。那儿还有几十棵大柳树,待在底下特别凉快。牛要是渴了,就带它到湖边喝水。你就在这一片玩儿,可别跑太远昂。我这儿一天两顿饭是少不了你的,每天早上还给你两个铜板买点心。不过人要勤快些,也别嫌我招待不周。"

  王冕娘谢过秦老就要回家,王冕送她到门口。老娘给他整理衣服的同时,还不忘嘱咐道:"儿啊,你在这儿要懂规矩,别让人说了闲话,早上去晚上回,别让娘担心。"王冕点头答应,看着娘抹着眼泪走了。

  从此之后,王冕就在秦家放牛,每天傍晚回家和老娘一起住。有时候秦家给他腌鱼腊肉吃,他就用荷叶包好带回家给老娘吃。每天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,攒上一两个月,就抽空去村学堂找卖旧书的小贩买几本书。每天把牛拴好以后,他就坐在柳树下看书。

  一晃三四年过去,王冕也读了不少书,长了不少见识。有年黄梅天,天气闷热,王冕放牛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息。忽然乌云密布,下了一场大雨。雨过天晴之后,黑云边镶着白云慢慢散开,阳光照得湖面通红。湖边的山色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,树叶也被雨水洗得发亮,显得格外清新。湖里有十几支荷花,花苞上还挂着水珠,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。王冕看得入了神,心想:"古人说'人在画中游',真是一点不假。可惜这儿没有画师,要不把这荷花画下来该有多好。"他转念又一想:"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?我为什么不自己试着画呢?"

  他正在沉思,就看见大老远有个粗人,挑着一担食盒,手里还提着一瓶酒,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。待这人走到柳树下,就把毡条铺好,随后打开了食盒。这时,从那边又走过来三个人,他们头上戴着方巾,一个人穿着宝蓝色的夹纱直裰,另外两个人穿着黑色直裰,他们看上去都有个四五十岁的样子,手里还摇着白纸扇,慢悠悠地走过来。

  那个穿宝蓝色直裰的是个胖子,他走到树下后,就让那个穿黑色直裰的长胡子坐在上位,另一个瘦子坐在对面,看样子他像是主人,就坐在下面开始倒酒。喝了一会儿酒,那个胖子开口说:“危老先生回来了,他新买了住宅,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,值两千两银子。因为老先生要买,房主人就让了几十两银子卖给他,就图个有名望、有面子。上月初十搬的家,知府大人、知县大人都亲自上门庆贺,还留着一起喝酒,一直喝到了后半夜。街上的人,哪个不敬重他。”

  那个瘦子说:“知县大人是壬午年的举人,是危老先生的门生,本来就该来庆贺的。”胖子接着说:“我的亲家也是危老先生的门生,现在在河南做知县。前些日子我女婿来家里,还带了二斤干鹿肉送给我,这盘子里的就是。等这一回我女婿再去,我托我亲家写封信,去拜见拜见危老先生。要是他肯下乡来回拜,也能让那些乡下人家吃一回好的,到时就别再把驴和猪放到你我家田里吃粮食了。”瘦子说:“危老先生也算是个有学问的人了。”那长胡子说:“听说前几天从京城出来的时候,皇上亲自把他送到城外,还拉着手走了十几步呢,危老先生再三鞠躬告辞,才上轿回去。看这情形,说不定要做官了。”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,说个没完。

  这边王冕看到天色晚了,就牵着牛回家了。从这以后,他攒的钱不再用来买书,而是托人从城里买了些胭脂铅粉之类的东西,开始学画荷花。刚开始画得不好,画了三个月之后,他画的荷花,精神头和颜色没有不像真的,就好像只多了一张纸,看上去就像是湖里长的一样,又像是刚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。

  乡里人见他画得好,就有人拿钱来买。王冕得了钱,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。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,就导致诸暨全县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画没骨花卉的高手,都争着来买他的画。等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,王冕就不在秦家做事了,每天画几笔,再读些古人的诗文,生活渐渐也就不愁吃穿了,他母亲心里也很高兴。

  王冕天性聪明,年纪还不到二十岁,就已经对天文、地理,还有经史上的大学问,十分的精通了。但他的性情跟别人不一样,他既不去求什么官爵,也不结交什么朋友,而是整天闭门读书。他在楚辞图上看到画的屈原的衣帽,就自己做了一顶特别高的帽子和一件特别宽大的衣服。遇到天气好、景色美的时候,他就用牛车拉着母亲,自己戴着高帽子,穿着宽衣服,拿着鞭子,嘴里唱着歌,在乡村、镇上还有湖边到处玩耍,乡下的孩子们也成群结队地跟着他笑,他也毫不在意。只有隔壁的秦老,虽然是个农民,却是个有见识的人。因为从小看着王冕长大,觉得他与众不同,所以敬重他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