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这娄家的三公子和四公子正在船上坐着,从后面突然追上来一艘大官船,这艘大官船停稳后,有个人就上了他们的小船,来邀请他们过去。两公子仔细一瞅,原来是同乡鲁编修家的管家,于是就问:“你家老爷啥时候回来的?”管家说:“我家老爷告假回老家,现在还没到呢。”三公子又问:“你家老爷现在在哪儿呢?”管家回答说:“我家老爷就在我们这艘大船上,他想请二位老爷过去聊聊。”于是,两公子就走到大官船上,看到船身贴着“翰林院”的封条,鲁编修正戴着头巾、穿着便服,站在船舱门口迎接。鲁编修以前是太保的学生,这时见了两公子上船来,就笑着说:“我刚才远远瞧见船头站着四公子,还纳闷你们咋坐这么小的船,没想到三公子也在,真是巧了!快进舱里坐!”进舱后,大家互相行礼拜见,然后才坐下。这时三公子开口说:“自从在京城一别,不知不觉都已经过去半年了。世伯您为啥告假回家呀?”鲁编修叹了口气说:“老弟啊,我们这些穷翰林,就盼着能捞几个好差事。可现在肥差都被别人托关系抢走了,我在京城干坐着,还净往里搭钱。再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,还没儿子,就一个女儿,也没许配人家,想来想去,不如告假回家,先把家里的事儿处理好,再做其他打算。你们俩为啥坐着小船在河上晃悠?一个随从都没带,是出来办啥事儿?”四公子说:“我闲着没事儿,看到天气暖和,就和哥哥出来随便逛逛,也没别的事儿。”鲁编修一听,就来了兴致:“我今早去镇上拜访一个老朋友,他想留我吃饭,我由于急着回家就推辞了,结果他把一桌酒菜都送到了我船上。今天正好碰上你们兄弟俩,不如一起喝点小酒,叙叙旧!”接着,他就转头问随从:“二号船到了吗?”船家回说:“现在还没到,离得还远着呢。”鲁编修说:“那就不等了他们了。”随即就吩咐手下:“把二位老爷的行李搬到咱船上来,让他们原来坐的小船回去吧。”等酒菜摆好,三人就边喝边聊,说起京城各个衙门里的新鲜事儿。聊着聊着,鲁编修又问起老家的收成,还有最近有没有新出的名人。三公子一听,就提起一个叫杨执中的人,说这人品行特别高尚,还掏出杨执中的诗给鲁编修看。鲁编修看完就皱起眉头,说:“老弟啊,像你这样礼贤下士,简直跟古代的信陵君、春申君一样,是难得的贤公子。但这种人啊,多半是徒有虚名,真有学问的没几个。说实在的,他要是真有本事,咋没考上功名呢?就这么几句诗,能证明啥?你这么看重他,对他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机会了,可他还两次躲着不见你,这里头肯定有猫腻。依我看啊,这种人不用花太多心思去交往。”娄家两公子听了这话,一时也不知道说啥,只好闷头喝酒。几人又闲聊了好一会儿,船就到城里了。到城里后,鲁编修坚持要先把两公子送回家,自己再回去。
娄家两公子回到家后,看门的就跑来报告:“蘧小少爷来了,现在正在太太房里坐着呢。”两公子走进内堂,就看见蘧公孙在那儿,由三太太作陪。蘧公孙瞧见两位表叔,赶忙起身行礼,两公子连忙扶住,随后把他请到书房。到书房后,蘧公孙就拿出祖父写的信,还有带来的礼物和刻印的诗话,给两位表叔每人一本。两公子随手翻了几页诗话,忍不住夸赞:“贤侄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才华,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都得甘拜下风啦!”蘧公孙谦虚道:“我不过是瞎写着玩,还得请表叔多指点指点。”两公子听了特别高兴,当晚就摆了酒席给蘧公孙接风,还留他在书房住下。
第二天一早,两公子见过蘧公孙,换好衣服,就让仆人拿着拜帖,坐着轿子去拜访鲁编修。两公子拜访完回家,就马上吩咐厨房准备宴席,还发了请帖,打算明天再请鲁编修来家里吃顿饭,好好招待招待他。然后两公子就走进书房,笑着对蘧公孙说:“明天我们要请个客人,麻烦贤侄作陪啊。”蘧公孙问请的是谁,三公子说:“就是我们的同乡鲁编修,他当年还是我父亲做会试主考官时选拔出来的。”四公子却撇嘴说:“说到底就是个俗人。不过因为我们是世交,前几天在船上又先吃了他一顿酒,所以明天请他来聚聚。”正说着,看门的又来报告:“绍兴有位姓牛的牛相公,叫牛布衣,在外面等着见二位老爷。”三公子赶紧说:“快快把他请到客厅坐!”蘧公孙突然问:“这位牛布衣先生,是不是在山东范学台的幕府里做过事?”三公子惊讶道:“没错没错!不过你怎么知道?”蘧公孙解释:“他和我父亲以前是同事,所以我知道。”四公子一拍脑袋:“瞧我们这记性,都忘了你父亲在那儿做事了!”随后,两公子就出去见了牛布衣,聊了好长时间,又一起带着牛布衣进了书房。蘧公孙赶忙上前拜见,牛布衣感慨道:“刚才见到你表叔,才知道你父亲已经去世,我心里难受得很。不过现在看到世兄这么风度翩翩,蘧家后继有人,我又高兴起来了。”接着他又问:“你祖父身体还好吧?”蘧公孙回答:“托您的福,现在还算安康。祖父也常常念叨您呢。”牛布衣又聊起在范学台幕府时,查看童生考卷的事儿,还提起蘧公孙父亲当时引用何景明典故的那段精彩言论,忍不住称赞:“真是一语中的,尽显名士风采!”说完,还把那段话原样复述了一遍。两公子和蘧公孙听了,都忍不住笑起来。这时三公子对牛布衣说:“牛先生,咱们几十年的交情,向来不拘小节。今天又高兴能让我表侄听您教诲,干脆在这儿待到晚上再走!”没过多久,酒席就摆好了,四个人一边喝酒,一边谈论诗文,一直吃到太阳落山,牛布衣才起身告辞。两公子问清楚他住哪儿后,就把他送了出去。
第二天早上,娄家两公子就派仆人去请鲁编修,一直等到中午他才来。鲁编修头戴纱帽,身穿华丽的蟒衣,一进客厅,就要进去祭拜两公子父亲(先太保)的牌位,两公子再三推辞,他这才脱下外衣坐下,随后仆人就端上茶来。喝完茶后,蘧公孙就出来拜见。三公子介绍说:“这是我的表侄,南昌太守家姑丈的孙子。”鲁编修忙说:“久仰,久仰!”大家互相客气着坐下,闲聊了几句家常,仆人就摆上了两桌酒席。鲁编修一看,赶紧说:“老世兄,你这样就见外了!咱们是世交、知己,何必搞这些排场?依我看,这客厅太宽敞冷清,不如到你书房去,摆上一桌酒,咱们四个人挨着坐,说说话,那才痛快!”两公子觉得他说得在理,就把他请到书房。鲁编修走进书房,看到花瓶、鲜花、香炉、茶几摆放得十分雅致,心里特别
        娄家两公子回到家后,看门的就跑来报告:“蘧小少爷来了,现在正在太太房里坐着呢。”两公子走进内堂,就看见蘧公孙在那儿,由三太太作陪。蘧公孙瞧见两位表叔,赶忙起身行礼,两公子连忙扶住,随后把他请到书房。到书房后,蘧公孙就拿出祖父写的信,还有带来的礼物和刻印的诗话,给两位表叔每人一本。两公子随手翻了几页诗话,忍不住夸赞:“贤侄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才华,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都得甘拜下风啦!”蘧公孙谦虚道:“我不过是瞎写着玩,还得请表叔多指点指点。”两公子听了特别高兴,当晚就摆了酒席给蘧公孙接风,还留他在书房住下。
第二天一早,两公子见过蘧公孙,换好衣服,就让仆人拿着拜帖,坐着轿子去拜访鲁编修。两公子拜访完回家,就马上吩咐厨房准备宴席,还发了请帖,打算明天再请鲁编修来家里吃顿饭,好好招待招待他。然后两公子就走进书房,笑着对蘧公孙说:“明天我们要请个客人,麻烦贤侄作陪啊。”蘧公孙问请的是谁,三公子说:“就是我们的同乡鲁编修,他当年还是我父亲做会试主考官时选拔出来的。”四公子却撇嘴说:“说到底就是个俗人。不过因为我们是世交,前几天在船上又先吃了他一顿酒,所以明天请他来聚聚。”正说着,看门的又来报告:“绍兴有位姓牛的牛相公,叫牛布衣,在外面等着见二位老爷。”三公子赶紧说:“快快把他请到客厅坐!”蘧公孙突然问:“这位牛布衣先生,是不是在山东范学台的幕府里做过事?”三公子惊讶道:“没错没错!不过你怎么知道?”蘧公孙解释:“他和我父亲以前是同事,所以我知道。”四公子一拍脑袋:“瞧我们这记性,都忘了你父亲在那儿做事了!”随后,两公子就出去见了牛布衣,聊了好长时间,又一起带着牛布衣进了书房。蘧公孙赶忙上前拜见,牛布衣感慨道:“刚才见到你表叔,才知道你父亲已经去世,我心里难受得很。不过现在看到世兄这么风度翩翩,蘧家后继有人,我又高兴起来了。”接着他又问:“你祖父身体还好吧?”蘧公孙回答:“托您的福,现在还算安康。祖父也常常念叨您呢。”牛布衣又聊起在范学台幕府时,查看童生考卷的事儿,还提起蘧公孙父亲当时引用何景明典故的那段精彩言论,忍不住称赞:“真是一语中的,尽显名士风采!”说完,还把那段话原样复述了一遍。两公子和蘧公孙听了,都忍不住笑起来。这时三公子对牛布衣说:“牛先生,咱们几十年的交情,向来不拘小节。今天又高兴能让我表侄听您教诲,干脆在这儿待到晚上再走!”没过多久,酒席就摆好了,四个人一边喝酒,一边谈论诗文,一直吃到太阳落山,牛布衣才起身告辞。两公子问清楚他住哪儿后,就把他送了出去。
第二天早上,娄家两公子就派仆人去请鲁编修,一直等到中午他才来。鲁编修头戴纱帽,身穿华丽的蟒衣,一进客厅,就要进去祭拜两公子父亲(先太保)的牌位,两公子再三推辞,他这才脱下外衣坐下,随后仆人就端上茶来。喝完茶后,蘧公孙就出来拜见。三公子介绍说:“这是我的表侄,南昌太守家姑丈的孙子。”鲁编修忙说:“久仰,久仰!”大家互相客气着坐下,闲聊了几句家常,仆人就摆上了两桌酒席。鲁编修一看,赶紧说:“老世兄,你这样就见外了!咱们是世交、知己,何必搞这些排场?依我看,这客厅太宽敞冷清,不如到你书房去,摆上一桌酒,咱们四个人挨着坐,说说话,那才痛快!”两公子觉得他说得在理,就把他请到书房。鲁编修走进书房,看到花瓶、鲜花、香炉、茶几摆放得十分雅致,心里特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