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耐脏布的诞生-《青娘的商业智慧》

  夜雨如注,城隍庙前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发亮。青娘被一阵滴水声惊醒,披衣起身,只见院中一片狼藉——几匹刚染好的布被雨水浸透,颜色深浅不一。

  青娘想: 这雨来得真不是时候。可既然发生了,就看看能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。

  她蹲下身子,用手轻轻抚摸着被雨水浸泡的布面,感觉到一种不同寻常的质感——比普通染布更挺括,也更顺滑。

  青娘说: \"阿福,拿块干净的湿布来。\"

  阿福不解地问:\"老板娘,这布都成这样了,还能用吗?\"

  青娘想: 能不能用,要试过才知道。

  她用湿布在浸雨的布上擦拭了几下,惊讶地发现污渍很容易就被擦掉了。再看旁边一块没有被雨水浸泡的布,同样擦拭后,污渍痕迹却明显得多。

  青娘说: \"阿福,你去取些草木灰来。我想试试一个想法。\"

  阿福疑惑地挠挠头:\"草木灰?那不是用来清洁灶台的吗?\"

  青娘想: 草木灰有收敛作用,也许能让布面更耐脏。如果真是这样,这雨倒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。

  她将草木灰与清水混合,制成灰水,然后将几块染好的布放进去浸泡。阿福在一旁看着,满脸疑惑。

  青娘说: \"做生意就是这样,很多好点子都是从意外中得来的。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。\"

  布在灰水中浸泡了一个时辰后,青娘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出,拧干,然后挂在通风处阴干。她特意嘱咐阿福:\"记住,不能暴晒,要让它们慢慢变干。\"

  青娘想: 细节决定成败。同样的布,不同的处理方式,结果可能天差地别。

  两天后,布匹完全干透。青娘邀请了几位常来做活的大婶来店里,想听听她们的意见。

  青娘说: \"各位婶子,我新做了一种布,想请你们帮忙试试,看看好不好用。\"

  一位大婶疑惑地问:\"不就是布嘛,还能有什么特别?\"

  青娘想: 让事实说话,比任何解释都有力。

  她当场做了个小实验,用同样的脏水分别倒在两块布上,然后用湿布擦拭。结果很明显——用灰水处理过的那块布,污渍几乎被完全清除,而普通染布则留下了明显的痕迹。

  大婶惊讶地说: \"哎呀,这布真是耐脏!擦两下就干净了,比我家那块强多了。\"

  青娘想: 太好了!这就是我们的特色产品。

  她笑着说:\"这布我打算叫'家用耐脏布'。既实用,又好记。\"

  阿福担心地说:\"老板娘,这么好的东西,如果被别人学去了怎么办?\"

  青娘说: \"做生意不是怕别人学,而是要不断创新,让别人永远只能跟在后面跑。\"

  青娘想: 真正的竞争力是持续创新的能力,而不是保守秘密。

  她开始思考如何推广这种新产品。首先,她设计了一个简单明了的招牌:\"家用耐脏布——米黄浅青,嫁妆喜布,染绣一体\"。

  青娘说: \"招牌要让人一眼就明白我们卖的是什么,有什么好处。\"

  其次,她决定在城隍庙前做一个小型展示。她让阿福搬了一张桌子,铺上几块耐脏布,旁边放了一盆脏水和一块抹布。

  青娘想: 眼见为实。让顾客亲自体验,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效。

  展示当天,围观的人络绎不绝。一位中年妇人半信半疑地走上前,亲自试验了一下,惊讶地发现污渍真的很容易就被擦掉了。

  妇人说: \"这布真好!我家那口子天天在灶前忙活,围裙一天要洗好几次。有了这布,我就省心多了。\"

  青娘想: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。要让更多这样的人知道我们的产品。

  她笑着说:\"您要是喜欢,可以先买一小块回去试用。好用再来,不好用您来找我。\"

  青娘想: 给顾客一个无风险的试用机会,是建立信任的好方法。

  当天就有不少人下单购买。消息很快传开,不仅普通百姓来买,一些商贩也闻风而至。

  一位商贩说: \"青娘姑娘,你的耐脏布很有特色。我想批量进货,带到乡下卖,你看行不行?\"

  青娘想: 这是扩大市场的好机会。但要注意保持品质,不能因为量大而降低标准。

  她点头说:\"可以。但我有个条件——所有耐脏布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。我不希望我的名字出现在不合格的产品上。\"

  商贩笑着说:\"那是自然。我看重的就是你的名声。\"

  青娘想: 名声是生意的基石。失去了它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

  随着耐脏布的热销,青娘的染坊在县城渐渐有了名气。有人悄悄打听她的制作方法,也有人试图模仿。

  阿福气愤地说: \"老板娘,他们又在学我们!\"

  青娘说: \"学是学不完的。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改进,让产品越来越好。\"

  青娘想: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。与其担心别人模仿,不如加快创新的步伐。

  她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耐脏布的品质。她尝试用不同的植物灰做实验,比较它们的效果。经过多次试验,她发现用桑木灰处理的布面不仅更耐脏,还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。

  青娘说: \"阿福,以后我们就用桑木灰。虽然成本高一点,但品质更好。\"

  阿福不解地问:\"为什么要增加成本呢?\"

  青娘想: 短期看是增加了成本,长期看却是在积累口碑和竞争力。

  她解释道:\"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。好的品质能带来回头客,这才是长久之计。\"

  傍晚时分,顾云舟来访。他看到院中晾晒的耐脏布,眼中满是赞赏。

  顾云舟说: \"青娘,你又想出了好点子!这耐脏布真是县城里独一份。\"

  青娘想: 能得到他的认可,真好。

  她笑着说:\"这都是意外带来的灵感。有时候,困难反而能成为创新的动力。\"

  顾云舟点头:\"你这是'化危为机'。做生意就需要这种眼光和智慧。\"

  青娘想: 有他在身边,我更有信心去尝试新事物。

  她邀请顾云舟一起品尝新泡的茶,顺便讨论下一步的计划。

  青娘说: \"我想把耐脏布做成我们的招牌产品,同时继续推广'染 绣'套餐。你觉得怎么样?\"

  顾云舟思考片刻:\"我觉得可以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把你的产品推广到更远的地方?\"

  青娘想: 他的眼光总是比我看得更远。

  她问:\"你的意思是?\"

  顾云舟解释道:\"比如和行商合作,把你的耐脏布带到其他县城去卖。这样,你的生意就能突破地域限制。\"

  青娘想: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。虽然有风险,但值得一试。

  她点头说:\"你说得有道理。不过,我需要先确保我们有足够的产能,才能考虑扩张。\"

  顾云舟微笑:\"你总是这么稳重。这正是我欣赏你的地方。\"

  青娘想: 稳重不是保守,而是为了走得更远。

  夜深了,青娘坐在灯下,翻看着账本。虽然耐脏布的利润不如嫁妆布高,但销量稳定,客户群不断扩大。

  青娘想: 这正是我想要的多元化经营。既有高利润的产品,也有稳定现金流的产品。

  她在纸上写下未来的计划:

  - 继续改进耐脏布的工艺,提高品质

  - 扩大\"染 绣\"套餐的影响力

  - 寻找可靠的行商合作,逐步扩大市场

  青娘说: \"一步一个脚印,慢慢把生意做大做强。\"

  窗外,城隍庙的钟声传来,清脆而悠远。青娘望着窗外的夜色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

  青娘想: 从漏雨的铺面到今天的局面,一路走来不容易。但我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

  她轻声道:\"明天,又是新的一天。我要让'家用耐脏布'成为我们县城的特色,让'青娘染坊'的名字传遍四方。\"

  灯光下,青娘的眼神坚定而明亮。她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只要保持这份初心和智慧,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她前行的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