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欲要取之,必先予之-《大秦咸鱼皇太子,天道显示我第一》

  原本的文字渐渐隐去,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,缓缓展开。

  画面之中,是连绵的军营,是招展的旌旗。

  【大明建国之初,太祖朱元璋与汉王陈友谅于鄱阳湖一带展开决战。】

  【陈友谅号称六十万大军,战船巨舰,遮天蔽日,气势滔天。】

  【反观大明一方,兵力不过二十余万,且多为步卒,水师孱弱,处于绝对劣势。】

  画面一转,来到了朱元璋的中军大帐。

  帐内,气氛凝重到了极点。

  蓝玉、徐达等一众悍将个个面色焦急,盔甲上还带着血迹。

  “陛下!不能再等了!”

  蓝玉率先开口,声音洪亮如钟。

  “陈友谅那厮欺人太甚,仗着船坚炮利,天天在咱们门口叫阵!”

  “弟兄们的火气都快压不住了!”

  “末将请战!定要挫一挫他们的锐气!”

  “末将附议!”徐达也站了出来,“再这么被动挨打,我军士气就要泄了!”

  朱元璋眉头紧锁,看着沙盘上敌我悬殊的兵力对比,心中也是一片焦灼。

  他将目光投向了帐中一个始终沉默不语的文士。

  “伯温。”

  “你怎么看?”

  刘伯温缓缓抬起头,他神色平静,与帐内焦躁的气氛格格不入。

  他先是安抚性地对蓝玉等人摆了摆手。

  “诸位将军稍安勿躁。”

  随后,他走到沙盘前,拿起一根木杆,指向了陈友谅大军的位置。

  “陈友谅坐拥五十万大军,兵力数倍于我,其战船更是冠绝天下。”

  “此等形势,硬碰硬,乃是取死之道。”

  他顿了顿,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弧度。

  “陈友谅此人,虽有枭雄之姿,却性情骄狂,刚愎自用。”

  “他现在最想要的,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,一举击溃我们。”

  “既然如此,我们何不……顺了他的意?”

  “什么?”

  众将领都是一愣。

  刘伯温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

  “我们要让他赢,让他小赢几场,让他觉得我们不堪一击,让他彻底放松警惕。”

  “欲要取之,必先予之。”

  画面飞速流转。

  果不其然,在接下来的几次交锋中,明军节节败退,丢盔弃甲。

  陈友谅大喜过望,认定朱元璋已是强弩之末,随即下令全军出击,乘胜追击。

  浩浩荡荡的大军,追着“溃败”的明军,一头扎进了一处狭长的山谷之中。

  就在陈友谅的先头部队即将冲出谷口时,异变突生!

  只见原本四散奔逃的明军,竟通过山谷两侧的无数隐秘暗道,悄无声息地撤离了山谷。

  紧接着,随着震天的轰鸣,无数巨石和滚木从山顶落下,瞬间堵死了狭窄的谷口与谷尾!

  五十万大军,成了一支被装进口袋里的鱼。

  山谷之上,刘伯温一袭青衫,迎风而立,冷漠地看着谷中乱作一团的敌军。

  “围!”

  刘伯温只下了一个字。

  一个冷酷到极点的命令。

  蓝玉、徐达、常遇春等悍将,率领着近三十万大明将士,如同最精密的机器,开始疯狂运转。

  他们没有选择强攻。

  而是选择了最稳妥,也最残忍的办法。

  围困。

  三个狭窄的山谷出入口,被巨石和土方彻底堵死。

  近三十万大军,将整个山谷围得水泄不通。

  时间一天天过去。

  山谷之内,陈友谅从最初的暴怒,到尝试突围,再到最后的绝望。

  他那号称六十万的大军,在狭长的地形里根本施展不开,成了真正的瓮中之鳖。

  三个月后。

  谷内粮草断绝,疫病横行,哀鸿遍野。

  曾经不可一世的汉王陈友谅,披头散发,双目赤红,带着最后的亲卫,做着困兽之斗。

  他想拼死突围。

  然而,迎接他的,是一支早已等待多时的利箭。

  噗嗤。

  利箭穿心而过。

  陈友谅瞪大了双眼,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悔恨,轰然倒下。

  主帅身死,余下残军,尽数投降。

  鄱阳湖之战,以大明全胜告终。

  这一战,奠定了大明王朝的根基。

  画面至此,缓缓消散。

  …………

  大明,应天府。

  皇宫大殿之内,一片寂静。

 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,看着天穹上消失的画面,眼神中满是复杂。

  有怀念,有感慨,更有那份独属于帝王的霸气。

  “鄱阳湖……”

  他喃喃自语,将目光投向了站在百官之首的那道青衫身影。

  “伯温啊。”

  朱元璋的语气充满了感慨。

  “若无你,咱的大明,恐怕还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!”

  “若无你,咱哪能这么顺利地坐上这龙椅!”

  这番话,发自肺腑。

  当年的凶险,当年的绝境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。

  正是刘伯温,在所有人都主张决一死战的时候,力排众议。

  定下了那条“诱敌深入,聚而歼之”的绝世妙计。

  刘伯温闻言,立刻出列,跪倒在地。

  “陛下谬赞。”

  “此乃陛下天命所归,将士用命,臣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。”

 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,没有丝毫居功自傲。

  朱元璋看到他这副模样,却是哈哈大笑起来,从龙椅上站起,亲自走下台阶,将刘伯温扶起。

  “伯温,你就别谦虚了!”

  “在咱心里,你,就是这天下第一的谋臣!”

  朱元璋拍着刘伯温的肩膀,语气斩钉截铁。

  “什么狗屁天道谋臣榜,排了个第六,简直是有眼无珠!”

  “咱不管他前面还有谁,在咱这,你就是独一无二的!”

  这番话,说得霸气无比,也说得情真意切。

  “陛下!”

  刘伯温眼眶微微泛红,再次深深一拜。

  “臣,愿为大明,肝脑涂地!”

  “好!”

  朱元璋龙颜大悦。

  “众卿听着!”

  他环视一周,声音传遍大殿。

  “伯温,乃我大明定鼎天下第一功臣!”

  “谁若不服,就是跟咱朱元璋过不去!”

  “吾皇圣明!”

  “刘大人智谋无双,天下第一!”

  徐达、蓝玉等一众武将率先高呼,他们对刘伯温是发自内心的敬佩。

  其余文武百官也纷纷跪倒,山呼万岁。

  一时间,整个大殿气氛热烈到了极点。

 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,重新将目光投向天穹,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。

  “咱倒要看看!”

  “这天道金榜,到底能排出些什么牛鬼蛇神,敢排在咱的伯温前面!”

  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