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被骗了-《大秦咸鱼皇太子,天道显示我第一》

  咸阳宫。

  章台殿内。

  嬴政的狂笑声,依旧在殿宇的梁柱之间回荡不休。

  那笑声穿透了宫墙,传遍了整座咸阳城。

  他们的目光,还死死地黏在天穹之上。

  画面中,那支被称作“赤甲军”的军队,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打扫战场。

  他们行动间令行禁止,纪律严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。

  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,精准而高效。

  匈奴人留下的尸山血海,在他们面前,仿佛只是寻常的田地。

  没有一个人脸上露出不忍或者畏惧的神色。

  冰冷。

  肃杀。

  仿佛一群从地狱深处爬出来的战争机器。

  而统领着这支恐怖军队的,正是他们那位一直以来,被认为是“咸鱼”的太子殿下。

  赢钧。

  “嘶……”

  不知是谁,倒吸了一口凉气,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。

  终于,有人从那极致的震撼中,找回了自己的声音。

  上将军蒙恬,这位大秦的军方砥柱。

  他的双眼死死地盯着画面中赤甲军的每一个细节。

  他的喉结上下滚动,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沙哑。

  “陛下,您看到了吗?”

  “这支军队……这支赤甲军,其军容之鼎盛,军纪之严明,末将生平未见。”

  蒙恬的目光中,充满了军人对于强者的敬畏与欣赏。

  “他们的甲胄,他们的兵刃,皆是闻所未闻的制式。”

  “尤其是那种能够喷吐火舌的武器,威力……威力简直骇人听闻。”

  “一轮齐射,便能让数万匈奴铁骑人仰马翻。”

  “这……这已经不是凡间的力量了。”

  蒙恬越说越激动,这位常年驻守北疆,与匈奴人厮杀多年的老将,最清楚匈奴骑兵的恐怖。

  可就是那样一支让他麾下黄金火骑兵都感到棘手的力量。

  在太子殿下的赤甲军面前,却脆弱得如同纸糊一般。

  另一边,九卿之一的章邯,同样是满脸的不可思议。

  他的嘴唇微微哆嗦着,目光中除了震撼,更多的是一种狂热。

  “蒙恬将军所言极是。”

  “但末将以为,这支军队最可怕的,并非是他们精良的装备。”

  章邯的声音,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。

  他深吸一口气,指向天穹。

  “是他们的统帅。”

  “是太子殿下。”

  “你们看,从始至终,太子殿下只下达了寥寥数个命令。”

  “但每一个命令,都精准地抓住了战场的关键。”

  “诱敌深入,侧翼包抄,中心开花,一气呵成。”

  “这等指挥艺术,已经臻至化境。”

  “这说明,太子殿下对这支军队的掌控,已经达到了如臂使指的地步。”

  “更说明,太子殿下……乃是天生的帅才。”

  “不,是帅才中的帅才。”

  章邯的话,如同又一记重锤,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上。

  是啊。

  他们只看到了赤甲军的强大,却忽略了指挥这支军队的人。

  他们的太子殿下。

  那个平日里在东宫晒太阳,钓鱼,一副与世无争模样的咸鱼太子。

  原来……

  原来他不是不会。

  他只是不屑。

  嬴政的笑声,渐渐停歇。

  他听着两位上将军的分析,胸中的那股骄傲与自豪,几乎要满溢出来。

  他缓缓地收回指着天穹的手,目光扫过下方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。

  “都起来吧。”

  他的声音,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与威严。

  “朕的儿子,为大秦,立下了不世之功。”

  “为朕,为大秦,挣来了天大的颜面。”

  “此等功绩,当昭告天下。”

  丞相李斯,此刻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。

 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,恭恭敬敬地向前一步,躬身行礼。

  “陛下圣明。”

  “太子殿下深藏不露,一鸣惊人,此乃天佑我大秦。”

  “以雷霆之势,尽灭二十万匈奴主力,更是为我大秦扫平了北方的巨大威胁。”

  “经此一役,百年之内,胡人再不敢南下牧马。”

  “臣,为陛下贺。”

  “为大秦贺。”

  “为太子殿下贺。”

  李斯的话音刚落。

  满朝文武,再次齐刷刷地跪了下去。

  这一次,他们的声音,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,都要真诚。

  “臣等,为陛下贺。”

  “为大秦贺。”

  “为太子殿下贺。”

 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,在大殿中激荡。

  嬴政听着这发自肺腑的恭贺声,只觉得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了。

  爽。

  太爽了。

  他回想起过去的那些年。

  为了赢钧这个儿子,他操碎了心。

  他怕他性格太过咸鱼,太过与世无争,将来无法继承这偌大的帝国。

  他怕他镇不住朝堂上的这些虎狼之臣。

  他怕他守不住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江山。

  为此,他甚至一度动过更换太子的念头。

  可现在。

  所有的担忧,所有的疑虑,都在这一刻,烟消云散。

  什么咸鱼。

  什么扶不起的阿斗。

  全都是伪装。

  这小子,藏得太深了。

  深到连他这个做父亲的,都被骗了过去。

  嬴政的嘴角,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。

  原来,朕的麒麟儿,早已经成长为了一头可以翱翔九天的真龙。

  他不需要朕的庇护。

  他甚至,已经拥有了超越朕的力量。

  一块心头大石,轰然落地。

  嬴政只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。

  “传朕旨意……”

  他下意识地开口,想要宣赢钧入殿,接受百官的朝拜,接受他这个父亲的褒奖。

  可话到嘴边,他却又停住了。

  不。

  不对。

  朕的儿子,立下了如此盖世奇功。

  朕,怎么能还高高在上地坐在这里,等着他来觐见。

  该去见他的,是朕。

  是朕这个父亲,亲自去迎接朕的英雄。

  这个念头一起,便再也无法遏制。

  嬴政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。

  他身上的黑龙王袍,因为他起身的动作,而带起了一阵劲风。

  “不必了。”

  他大手一挥,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  “摆驾。”

  “朕,要亲自去东宫。”

  …………

  与此同时。

  大唐,长安。

  太极殿。

  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。

  空气中,弥漫着一股名为“屈辱”的味道。

 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,脸色铁青。

  天穹之上的画面,还在继续。

  但对于他和他的文武百官而言,接下来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。

  重要的是,他们看到了。

  看到了那支让大唐最精锐的玄甲军,都束手无策的神秘军队,是如何被另一支军队摧枯拉朽般击溃的。

  而那支军队的统帅,正是他们最看不起的那个暴君的儿子。

  这简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,狠狠地抽在了他们所有人的脸上。

  火辣辣的疼。

  李世民的目光,缓缓地从天穹之上移开,落在了下方站立的武将队列中。

  他的声音,冰冷得不带一丝温度。

  “程咬金。”

  “秦琼。”

  被点到名字的两人,身子皆是一震。

  程咬金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憨笑的脸,此刻写满了凝重。

  他握着混铁巨斧的手,因为太过用力,指节都有些发白。

  秦琼则是微垂着头,双拳紧握,沉默不语。

  “朕问你们。”

  李世民的声音,一个字一个字地从牙缝里挤出来。

  “朕的玄甲重骑,对上大秦太子的那支赤甲军。”

  “胜算,几何?”

  整个大殿,落针可闻。

  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程咬金和秦琼的身上。

  程咬金张了张嘴,想要说几句场面话。

  比如“陛下放心,俺老程的斧子也不是吃素的”。

  可话到嘴边,他却怎么也说不出口。

  天穹上的那一幕,给他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。

  那铺天盖地的火光。

  那撕裂钢铁的轰鸣。

  那支赤甲军所展现出来的,是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,降维打击般的力量。

  他的玄甲军,固然勇猛。

  可再勇猛的战士,冲向一片钢铁风暴,结果也只有一个。

  粉身碎骨。

  最终,还是秦琼,这位性情更为沉稳的门神,艰难地抬起头。

  他的声音沙哑而干涩。

  “陛下……”

  “若是不计伤亡,以命相搏……”

  “我大唐玄甲军,或许……能与之一战。”

  或许。

  能与之一战。

  这已经是秦琼所能说出的,最乐观的评估了。

  但这个评估,听在李世民的耳朵里,却无异于承认了失败。

  “呵……”

  李世民发出了一声冷笑。

  笑声中,充满了无尽的怒火与不甘。

  “好一个或许能与之一战。”

  他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。

  “哐当”一声巨响,让所有大臣的心都跟着一颤。

  “先是昭名榜上,朕的大唐,屈居于一个亡了数百年的暴秦之下。”

  “再是天道赏赐,他嬴政得国运千年,朕却只有区区百年。”

  “现在,就连朕最引以为傲的玄甲军,都被他儿子的军队,比得一文不值。”

  李世民霍然起身。

  他双目赤红,死死地盯着咸阳的方向,仿佛要将那座城池洞穿。

  “嬴政。”

  “赢钧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“好得很啊。”

  “天道榜是吗?”

  李世民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,一股磅礴的帝王之气,从他身上轰然爆发。

  “朕倒要看看,你大秦,还能得意多久。”

  “传朕旨意。”

  “从今日起,大唐全国,进入战备状态。”

  “朕要让这天下人都知道,谁,才是这世间真正的主宰。”

  “这昭名榜第一,朕的大唐,要定了!”

  …………

  遥远的大明。

  应天府,皇宫。

 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面沉如水。

  他的手指,在龙椅的扶手上,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。

  “笃。”

  “笃。”

  “笃。”

  每一声,都敲在殿下文武官员的心坎上。

  和李世民的暴怒不同。

  朱元璋的脸上,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震惊与忌惮。

  他看着天穹之上,那个叫赢钧的年轻人。

  看着那支战力恐怖的赤甲军。

  一个念头,在他的脑海中,疯狂地滋生。

  “咱,被骗了。”

  “咱和全天下的人,都被那嬴政老儿给骗了。”

  朱元璋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让人心悸的寒意。

  “隐藏得真深啊。”

  “把一个天纵奇才的儿子,硬生生雪藏了这么多年,让他背上一个‘咸鱼太子’的名声。”

  “更是偷偷摸摸地,练出了这么一支神鬼莫测的军队。”

  “这嬴政,他到底想干什么?”

  朱元璋自问自答,眼神变得愈发锐利。

  他从一个最底层的乞丐,一路打拼到九五之尊。

  他见过的阴谋诡计,比许多人吃过的盐都多。

  他第一时间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。

  大秦,绝对在图谋着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
  而这天道榜的出现,只是一个意外,将他们的图谋,提前暴露在了阳光之下。

  “陛下,那现在……我们该当如何?”

  下方,有大臣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。

  朱元璋没有立刻回答。

  他的目光,落在了那天道榜上,关于大秦的奖励上。

  朱元璋的眼中,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火热。

  国运。

  气运。

  这些东西,谁不眼馋?

  谁不想要?

  他朱元璋,更想要。

  他辛辛苦苦建立大明,为的是什么?

  不就是为了让这朱家的江山,能够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吗?

  一千年的国运啊。

  这比任何灵丹妙药,都要来得实在。

  “如何?”

  朱元璋缓缓地收回目光,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弧度。

  “静观其变。”

  “他大秦能上榜,我大明,难道就上不了?”

  “传令下去,让锦衣卫和东西两厂,给咱把眼睛都放亮点。”

  “这天下的奇人异事,给咱一件不漏地报上来。”

  朱元璋的眼中,燃烧着熊熊的野心。

  “咱大明,怎么也得争个前三回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