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领导层的反应是迅速而无奈的。
在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确保医护人员安全的考虑下,他们不得不给季凛放了长假,名义上是“让他好好休息,调整状态”,实则是一种变相的隔离和保护。
看着季凛那副魂不守舍、形销骨立的样子,没有任何人忍心再去苛责他,只剩下无尽的叹息和心痛。
向朝阳办理了滑雪场的长期休假,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季凛上。
他看着季凛如同失去提线的木偶,整日蜷缩在沙发角落,对周遭的一切失去反应,眼神空洞地望着不知名的远方,心就像被钝刀一遍遍地凌迟。
向朝阳私下里找了点关系,花了一笔钱,将那几条悬挂在热搜榜上的噬人视频撤了下来。
热度似乎暂时被压下去了一点。
接着,他求助于父亲向志伟。
向志伟是本市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,素来以严谨公正着称。
听闻此事原委,尤其是得知儿子和其伴侣正遭受如此不白之冤和网络暴力,向律师震怒不已。
他立刻以事务所的名义,起草并发布了一份措辞严谨、逻辑清晰的律师函,严正驳斥了郑明远视频中的不实指控,详细说明了郑伟康教授病情的复杂性和手术的高风险性,强调了季凛医生的专业资质和尽责,并明确指出郑明远的行为已构成诽谤和侵犯名誉权,要求其立即删除不实视频并公开道歉,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市一院也在同一天发布了官方情况说明公告,内容与律师函相互印证,客观陈述了医疗过程的复杂性,表达了对郑教授逝世的深切哀悼,并对不实信息的传播表示遗憾,呼吁公众尊重医学、理性看待。
然而,他们低估了网络戾气的顽固和盲目。
短暂的沉寂后,是更加凶猛的反扑。
“呵呵,热搜果然被撤了!资本的力量牛逼啊!”
“律师函?吓唬谁呢?有钱请大律师洗地了不起?”
“向志伟律师事务所?我知道,牛逼得很,专门给有钱人打官司的,果然官官相护!”
“看来这季凛背景不简单啊,又是撤热搜又是发律师函,好像还有军方背景?黑恶势力保护伞吧?”
“医院公告就是甩锅!联合起来欺负死者家属!恶心!”
“以为发个律师函就能堵住悠悠众口?我们不吃这一套!”
愤怒的网友如同被激怒的蜂群,将矛头一部分转向了向家父子。
向志伟律师事务所的官网和社交账号瞬间被攻陷,充满了各种辱骂和质疑。
甚至有人开始人肉向志伟的过往经历,捕风捉影地编造其“以权谋私”、“勾结权贵”的“黑历史”。
季凛和向朝阳的个人信息被彻底“开盒”了。
他们的电话号码、家庭住址、甚至一些过往并不算清晰的照片都被扒了出来,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。
噩梦开始了。
第二天清晨,向朝阳下楼想买点早餐,刚出单元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浑身冰凉——楼道口、他们所在的楼层防盗门上,被人用鲜红的油漆喷满了触目惊心的大字:“杀人犯!”“庸医偿命!”“白眼狼去死!”……
甚至还有一个歪歪扭扭的花圈被扔在门口,白色的挽联在晨风中飘荡,像恶魔的嘲讽。
向朝阳气得浑身发抖,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物业清理。
但他刚清理干净,第二天又会出现新的。
他甚至不敢让季凛出门,生怕他看到这炼狱般的景象。
他们的手机开始被无数陌生号码的骚扰电话和短信轰炸。
铃声和提示音不分昼夜地疯狂响起,每一声都像催命符。
短信内容不堪入目。
“季凛,你什么时候以s谢罪?”
“s人医生,祝你全家xx!”
“向朝阳,护着那种人渣,你也不是好东西!”
“地址我们已经知道了,等着收‘大礼’吧!”
……
向朝阳不得不第一时间将两人的手机都设置成只接听通讯录来电,但那些恶毒的短信还是会想方设法地钻进来,像跗骨之蛆。
外面的世界狂风暴雨,家里的气氛却压抑得如同坟墓。
季凛的状态越来越差。
郑伟康教授的去世带来的巨大自责和负罪感,如同沉重的枷锁,日夜拷问着他的灵魂。
而外界铺天盖地的否定、辱骂、诅咒,更是彻底摧毁了他仅存的一点点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对外界的信任。
他几乎不再开口说话,吃得极少,整日整夜地睁着眼睛,无法入睡。
即使偶尔因为极度疲惫而恍惚片刻,也会立刻被噩梦惊醒,浑身冷汗淋漓,瞳孔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。
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心悸、手抖、呼吸困难的躯体化症状。
向朝阳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。
他试遍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:温柔劝慰、耐心开导、甚至强行带他出门散心……
但都收效甚微。
季凛像是把自己彻底封闭在了一个透明的、坚硬的壳里,外界的一切,包括向朝阳的爱,都无法触及。
最终,在向朝阳的苦苦哀求下,季凛才勉强同意去医院开了安眠药。
只有借助药物的强制力量,他才能获得几个小时的、并不安稳的昏睡。
每当这时,向朝阳才能稍微喘口气。
但他看着季凛在药物作用下终于沉睡过去的苍白面容,心中没有半分轻松,只有更深的恐惧和心疼。
他会坐在床边,久久地凝视着季凛。手指小心翼翼地、一遍遍拂过他深陷的眼窝,消瘦的脸颊,轻触他即使睡着也微微蹙起的眉头。
那么优秀的一个人,那么温柔善良的一个人,此刻却被折磨得只剩下一副脆弱不堪的躯壳。
巨大的心痛如同潮水般淹没向朝阳。
他每晚都会在确认季凛“睡着”后,做出一个连自己都觉得害怕的举动——他会屏住呼吸,手指颤抖地探到季凛的鼻下,去感受那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温热气流。
只有感受到那一点点气息,他那颗被揪紧的心脏才能暂时落回实处,才能确认他的季凛,还活着,还在他身边。
然后,无声的眼泪就会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。
他不敢发出一点声音,只能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,任由滚烫的泪水滑过脸颊,滴落在床单上,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。
他为自己无法保护好爱人而痛苦,为这个世界施加在季凛身上的不公和恶意而愤怒,为看不到尽头的黑暗而绝望。
他擦干眼泪,轻轻躺下,从背后将季凛冰冷的身体小心翼翼地拥入怀中,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他,仿佛这样就能将他从那个冰冷绝望的世界里拉回来一点点。
窗外,也许还有好事者徘徊的脚步声,手机上或许还有新的诅咒短信闯入。
但屋内,只剩下两个人依偎在深渊边缘,依靠着彼此那微弱得几乎要熄灭的体温,艰难地呼吸着,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天明。
---
外界的风暴并未停歇,反而因为向家的介入而变得更加诡谲复杂。
郑明远像一条嗅到血腥味的鲨鱼,死死咬住不放。
他迅速地将年迈悲伤的师娘梁丽蓉送往了国外,美其名曰“让她远离是非之地,静心休养”,实则彻底隔绝了她发声的可能,剥夺了她为季凛、为真相辩解的机会。
向朝阳试图联系师娘,电话永远无法接通,消息石沉大海。
面对郑明远不断升级的骚扰、网络上持续发酵的恶意,以及最关键的——季凛每况愈下的精神状态,向朝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和疲惫。
他父亲的律所虽然强大,但面对海啸般的网络暴力和郑明远胡搅蛮缠式的死缠烂打,法律程序显得缓慢而被动。
每一天的拖延,都是对季凛生命的消耗。
最终,在极度的痛苦和挣扎中,为了保护季凛不再受到更深的伤害,为了尽快结束这场闹剧,向家做出了妥协。
他们动用了家里相当可观的一笔资产,通过中间人,向郑明远支付了一笔数额巨大、堪称“天价”的所谓“抚慰金”。
钱到手后,郑明远果然“守信”地发布了一则声明。
声明措辞阴阳怪气,含糊其辞,表面上“澄清”手术存在风险,不再追究具体责任,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暗示与引导,明里暗里表示自己是因为“受到多方压力”和“为了家庭安宁”才不得不“忍痛”接受和解,塑造出一个被强权压迫、不得不屈服的悲情形象。
这则声明如同火上浇油,再次引发了舆论的哗然,坐实了网友心中“黑幕重重”、“权钱交易”的猜想。
但对向朝阳而言,外面的骂声他已经不在乎了,他只想筑起一道高墙,将所有的风雨都挡在外面,只求墙内的人能有一丝喘息之机。
他几乎切断了季凛与外界的所有联系。
收起了家里的电子设备,严格控制网络,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刺激到季凛的信息源。
他细心安排着季凛的饮食起居,陪着他看一些轻松的纪录片,给他读一些舒缓的诗歌,笨拙地尝试着各种心理疏导的方法,用尽全力营造一个看似安全、平静的假象。
在向朝阳无微不至、耗尽心血的陪伴和守护下,季凛的情况似乎真的出现了一丝微弱的曙光。
他不再整日枯坐,偶尔会对向朝阳的努力报以极其微弱的回应,虽然依旧沉默寡言,但眼神中的死寂似乎淡化了一点点。
时间蹉跎,来到了十一月。
一个阳光算不上灿烂,但风还算温和的午后。
季凛坐在窗边的躺椅上,看着窗外凋零的树枝。
忽然,他转过头,看向正在一旁轻声整理书籍的向朝阳,眼神是许久未有的清晰和平静。
他缓缓站起身,走到向朝阳面前,然后伸出双臂,轻轻地、主动地拥抱住了他。
向朝阳整个人都僵住了,手中的书滑落在地都浑然不觉。
这个拥抱如此突然,又如此珍贵,让他几乎要落下泪来。
他小心翼翼地回抱住季凛,感受着怀中人单薄却真实的体温。
“朝阳……”季凛的声音很轻,带着久未说话的沙哑,却清晰地传入向朝阳的耳中,“这些天……辛苦你了。”
向朝阳瞬间红了眼眶,用力摇头,声音哽咽:“不辛苦,一点都不辛苦!你好了就好,你好了比什么都强!”
那天下午,季凛的情绪显得格外的“好”。
他甚至同意和向朝阳一起玩了一会儿简单的电子游戏,虽然反应依旧有些迟缓,但脸上偶尔会浮现出极淡极淡的、几乎看不出的笑意。
他向朝阳说了比过去一个月加起来还多的话,虽然大多是简短的回应,却足以让向朝阳欣喜若狂。
傍晚时分,季凛看着在厨房忙碌的向朝阳,忽然轻声说:“朝阳……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了。就是……第一次给我送饭时做的那种。”
向朝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
季凛已经很久没有主动提出过想吃什么了!
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,连忙应道:“好!好!我马上就做!家里的肉好像不够新鲜了,我这就去楼下超市买最好的五花肉!你等着我,我很快回来!”
他兴奋地套上外套,拿起钱包,再三叮嘱:“你累了就去床上躺一会儿,我很快就回来,半小时,不,二十分钟就好!”
季凛看着他,轻轻点了点头,嘴角似乎还弯起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弧度。
向朝阳像一只快乐的小狗,几乎是飞奔着出了门。
他精心挑选了最新鲜的食材,还特地买了季凛以前
在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确保医护人员安全的考虑下,他们不得不给季凛放了长假,名义上是“让他好好休息,调整状态”,实则是一种变相的隔离和保护。
看着季凛那副魂不守舍、形销骨立的样子,没有任何人忍心再去苛责他,只剩下无尽的叹息和心痛。
向朝阳办理了滑雪场的长期休假,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季凛上。
他看着季凛如同失去提线的木偶,整日蜷缩在沙发角落,对周遭的一切失去反应,眼神空洞地望着不知名的远方,心就像被钝刀一遍遍地凌迟。
向朝阳私下里找了点关系,花了一笔钱,将那几条悬挂在热搜榜上的噬人视频撤了下来。
热度似乎暂时被压下去了一点。
接着,他求助于父亲向志伟。
向志伟是本市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,素来以严谨公正着称。
听闻此事原委,尤其是得知儿子和其伴侣正遭受如此不白之冤和网络暴力,向律师震怒不已。
他立刻以事务所的名义,起草并发布了一份措辞严谨、逻辑清晰的律师函,严正驳斥了郑明远视频中的不实指控,详细说明了郑伟康教授病情的复杂性和手术的高风险性,强调了季凛医生的专业资质和尽责,并明确指出郑明远的行为已构成诽谤和侵犯名誉权,要求其立即删除不实视频并公开道歉,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市一院也在同一天发布了官方情况说明公告,内容与律师函相互印证,客观陈述了医疗过程的复杂性,表达了对郑教授逝世的深切哀悼,并对不实信息的传播表示遗憾,呼吁公众尊重医学、理性看待。
然而,他们低估了网络戾气的顽固和盲目。
短暂的沉寂后,是更加凶猛的反扑。
“呵呵,热搜果然被撤了!资本的力量牛逼啊!”
“律师函?吓唬谁呢?有钱请大律师洗地了不起?”
“向志伟律师事务所?我知道,牛逼得很,专门给有钱人打官司的,果然官官相护!”
“看来这季凛背景不简单啊,又是撤热搜又是发律师函,好像还有军方背景?黑恶势力保护伞吧?”
“医院公告就是甩锅!联合起来欺负死者家属!恶心!”
“以为发个律师函就能堵住悠悠众口?我们不吃这一套!”
愤怒的网友如同被激怒的蜂群,将矛头一部分转向了向家父子。
向志伟律师事务所的官网和社交账号瞬间被攻陷,充满了各种辱骂和质疑。
甚至有人开始人肉向志伟的过往经历,捕风捉影地编造其“以权谋私”、“勾结权贵”的“黑历史”。
季凛和向朝阳的个人信息被彻底“开盒”了。
他们的电话号码、家庭住址、甚至一些过往并不算清晰的照片都被扒了出来,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。
噩梦开始了。
第二天清晨,向朝阳下楼想买点早餐,刚出单元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浑身冰凉——楼道口、他们所在的楼层防盗门上,被人用鲜红的油漆喷满了触目惊心的大字:“杀人犯!”“庸医偿命!”“白眼狼去死!”……
甚至还有一个歪歪扭扭的花圈被扔在门口,白色的挽联在晨风中飘荡,像恶魔的嘲讽。
向朝阳气得浑身发抖,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物业清理。
但他刚清理干净,第二天又会出现新的。
他甚至不敢让季凛出门,生怕他看到这炼狱般的景象。
他们的手机开始被无数陌生号码的骚扰电话和短信轰炸。
铃声和提示音不分昼夜地疯狂响起,每一声都像催命符。
短信内容不堪入目。
“季凛,你什么时候以s谢罪?”
“s人医生,祝你全家xx!”
“向朝阳,护着那种人渣,你也不是好东西!”
“地址我们已经知道了,等着收‘大礼’吧!”
……
向朝阳不得不第一时间将两人的手机都设置成只接听通讯录来电,但那些恶毒的短信还是会想方设法地钻进来,像跗骨之蛆。
外面的世界狂风暴雨,家里的气氛却压抑得如同坟墓。
季凛的状态越来越差。
郑伟康教授的去世带来的巨大自责和负罪感,如同沉重的枷锁,日夜拷问着他的灵魂。
而外界铺天盖地的否定、辱骂、诅咒,更是彻底摧毁了他仅存的一点点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对外界的信任。
他几乎不再开口说话,吃得极少,整日整夜地睁着眼睛,无法入睡。
即使偶尔因为极度疲惫而恍惚片刻,也会立刻被噩梦惊醒,浑身冷汗淋漓,瞳孔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。
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心悸、手抖、呼吸困难的躯体化症状。
向朝阳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。
他试遍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:温柔劝慰、耐心开导、甚至强行带他出门散心……
但都收效甚微。
季凛像是把自己彻底封闭在了一个透明的、坚硬的壳里,外界的一切,包括向朝阳的爱,都无法触及。
最终,在向朝阳的苦苦哀求下,季凛才勉强同意去医院开了安眠药。
只有借助药物的强制力量,他才能获得几个小时的、并不安稳的昏睡。
每当这时,向朝阳才能稍微喘口气。
但他看着季凛在药物作用下终于沉睡过去的苍白面容,心中没有半分轻松,只有更深的恐惧和心疼。
他会坐在床边,久久地凝视着季凛。手指小心翼翼地、一遍遍拂过他深陷的眼窝,消瘦的脸颊,轻触他即使睡着也微微蹙起的眉头。
那么优秀的一个人,那么温柔善良的一个人,此刻却被折磨得只剩下一副脆弱不堪的躯壳。
巨大的心痛如同潮水般淹没向朝阳。
他每晚都会在确认季凛“睡着”后,做出一个连自己都觉得害怕的举动——他会屏住呼吸,手指颤抖地探到季凛的鼻下,去感受那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温热气流。
只有感受到那一点点气息,他那颗被揪紧的心脏才能暂时落回实处,才能确认他的季凛,还活着,还在他身边。
然后,无声的眼泪就会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。
他不敢发出一点声音,只能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,任由滚烫的泪水滑过脸颊,滴落在床单上,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。
他为自己无法保护好爱人而痛苦,为这个世界施加在季凛身上的不公和恶意而愤怒,为看不到尽头的黑暗而绝望。
他擦干眼泪,轻轻躺下,从背后将季凛冰冷的身体小心翼翼地拥入怀中,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他,仿佛这样就能将他从那个冰冷绝望的世界里拉回来一点点。
窗外,也许还有好事者徘徊的脚步声,手机上或许还有新的诅咒短信闯入。
但屋内,只剩下两个人依偎在深渊边缘,依靠着彼此那微弱得几乎要熄灭的体温,艰难地呼吸着,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天明。
---
外界的风暴并未停歇,反而因为向家的介入而变得更加诡谲复杂。
郑明远像一条嗅到血腥味的鲨鱼,死死咬住不放。
他迅速地将年迈悲伤的师娘梁丽蓉送往了国外,美其名曰“让她远离是非之地,静心休养”,实则彻底隔绝了她发声的可能,剥夺了她为季凛、为真相辩解的机会。
向朝阳试图联系师娘,电话永远无法接通,消息石沉大海。
面对郑明远不断升级的骚扰、网络上持续发酵的恶意,以及最关键的——季凛每况愈下的精神状态,向朝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和疲惫。
他父亲的律所虽然强大,但面对海啸般的网络暴力和郑明远胡搅蛮缠式的死缠烂打,法律程序显得缓慢而被动。
每一天的拖延,都是对季凛生命的消耗。
最终,在极度的痛苦和挣扎中,为了保护季凛不再受到更深的伤害,为了尽快结束这场闹剧,向家做出了妥协。
他们动用了家里相当可观的一笔资产,通过中间人,向郑明远支付了一笔数额巨大、堪称“天价”的所谓“抚慰金”。
钱到手后,郑明远果然“守信”地发布了一则声明。
声明措辞阴阳怪气,含糊其辞,表面上“澄清”手术存在风险,不再追究具体责任,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暗示与引导,明里暗里表示自己是因为“受到多方压力”和“为了家庭安宁”才不得不“忍痛”接受和解,塑造出一个被强权压迫、不得不屈服的悲情形象。
这则声明如同火上浇油,再次引发了舆论的哗然,坐实了网友心中“黑幕重重”、“权钱交易”的猜想。
但对向朝阳而言,外面的骂声他已经不在乎了,他只想筑起一道高墙,将所有的风雨都挡在外面,只求墙内的人能有一丝喘息之机。
他几乎切断了季凛与外界的所有联系。
收起了家里的电子设备,严格控制网络,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刺激到季凛的信息源。
他细心安排着季凛的饮食起居,陪着他看一些轻松的纪录片,给他读一些舒缓的诗歌,笨拙地尝试着各种心理疏导的方法,用尽全力营造一个看似安全、平静的假象。
在向朝阳无微不至、耗尽心血的陪伴和守护下,季凛的情况似乎真的出现了一丝微弱的曙光。
他不再整日枯坐,偶尔会对向朝阳的努力报以极其微弱的回应,虽然依旧沉默寡言,但眼神中的死寂似乎淡化了一点点。
时间蹉跎,来到了十一月。
一个阳光算不上灿烂,但风还算温和的午后。
季凛坐在窗边的躺椅上,看着窗外凋零的树枝。
忽然,他转过头,看向正在一旁轻声整理书籍的向朝阳,眼神是许久未有的清晰和平静。
他缓缓站起身,走到向朝阳面前,然后伸出双臂,轻轻地、主动地拥抱住了他。
向朝阳整个人都僵住了,手中的书滑落在地都浑然不觉。
这个拥抱如此突然,又如此珍贵,让他几乎要落下泪来。
他小心翼翼地回抱住季凛,感受着怀中人单薄却真实的体温。
“朝阳……”季凛的声音很轻,带着久未说话的沙哑,却清晰地传入向朝阳的耳中,“这些天……辛苦你了。”
向朝阳瞬间红了眼眶,用力摇头,声音哽咽:“不辛苦,一点都不辛苦!你好了就好,你好了比什么都强!”
那天下午,季凛的情绪显得格外的“好”。
他甚至同意和向朝阳一起玩了一会儿简单的电子游戏,虽然反应依旧有些迟缓,但脸上偶尔会浮现出极淡极淡的、几乎看不出的笑意。
他向朝阳说了比过去一个月加起来还多的话,虽然大多是简短的回应,却足以让向朝阳欣喜若狂。
傍晚时分,季凛看着在厨房忙碌的向朝阳,忽然轻声说:“朝阳……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了。就是……第一次给我送饭时做的那种。”
向朝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
季凛已经很久没有主动提出过想吃什么了!
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,连忙应道:“好!好!我马上就做!家里的肉好像不够新鲜了,我这就去楼下超市买最好的五花肉!你等着我,我很快回来!”
他兴奋地套上外套,拿起钱包,再三叮嘱:“你累了就去床上躺一会儿,我很快就回来,半小时,不,二十分钟就好!”
季凛看着他,轻轻点了点头,嘴角似乎还弯起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弧度。
向朝阳像一只快乐的小狗,几乎是飞奔着出了门。
他精心挑选了最新鲜的食材,还特地买了季凛以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