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章:科研突破与暗流的新动向(庚子年季冬·续五)
郑学寿的坐镇,如同给南津关这艘在风浪中飘摇的破船打下了一根坚实的锚链。钦差的手书果然管用,邻近州府虽不情愿,但也不敢公然违抗,第一批修复关防急需的木材、石料和部分粮草很快被运送过来,虽然数量有限,且质量参差不齐,但总算解了燃眉之急。
关内军民士气大振,在韩奔的指挥下,修复关墙的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。流民们也被组织起来,参与运输和辅助工作,以工代赈,关内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同心协力的景象。
朱福友则一头扎进了他的“科研攻关”中。巨蟒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,驱寒药粉效果有限,必须找到更有效的方法。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两方面:一是进一步优化针对阴寒属性的药剂,二是尝试与孙海兵建立更稳定的“沟通渠道”。
优化药剂方面,他拉着郑学寿和胡医官一起研究。郑学寿学识渊博,尤其对药理和天地阴阳学说有独到见解,提供了不少思路。朱福友则将现代化学的某些概念(如氧化还原、能量中和)用古代能理解的方式(阴阳相克、五行生克)包装后提出,三人竟能碰撞出不少火花。
他们尝试在药粉中加入更多阳性烈性的药材,如雷击木炭末、至阳之地出产的赤石脂等,甚至朱福友还异想天开地提议试试硝石和硫磺的更剧烈反应(被郑学寿以“过于凶险,恐伤及自身”为由坚决制止)。最终,他们改良出了“烈阳驱寒散”,药性更猛,但制作也更困难,且对使用者有一定要求,无法大规模配备。
而真正的突破,来自于和孙海兵的“沟通”。
或许是那晚精神冲击消耗过大,或许是“破障丹”的后续效果,孙海兵之后几天异常安静,但朱福友能感觉到,他体内那种脆弱的平衡更加稳固,那残存意识对外界的感知也越发清晰,只是依旧如同惊弓之鸟,拒绝深度接触。
朱福友改变了策略,不再强行用精神力“敲门”,而是采取了“温水煮青蛙”的方式。他每天定时来到铁笼前,不做什么,就是自言自语地“汇报”关内的情况,比如关墙修到哪了,流民安置如何,今天伙食怎么样,甚至包括他对巨蟒的分析和担忧,就像对着一个沉默的战友聊天。
“兄弟,今天老韩又催我了,问有没有对付那大长虫的新招儿,我头都大了……你说它怕啥呢?火效果一般,音攻好像有点用,但郑大人那箫声也不能整天吹啊……”
“咱们那‘烈阳驱寒散’试制出来了,效果还行,就是成本太高,要是你能给点内部消息,比如那家伙有没有啥命门弱点,就帮大忙了……”
“对了,今天伙食不错,炖了肉,给你留了碗汤,虽然你现在可能喝不了,但闻闻味儿也好……”
起初,孙海兵毫无反应。但几天下来,朱福友敏锐地察觉到,当他提到“巨蟒”、“阴寒”、“弱点”等关键词时,孙海兵的精神波动会出现细微的涟漪。当他絮絮叨叨说起关内琐事,甚至插科打诨时,那波动会略显平静。
有门儿!朱福友心中暗喜,继续坚持这种“情感倾诉式”沟通。
这天夜里,朱福友照例来“唠嗑”,说到巨蟒可能含有与石碑同源的力量时,孙海兵的精神波动突然剧烈震荡起来!一段更加清晰、却依旧破碎的意念,断断续续地传递了过来:
“……非蛇……乃……蚀心魔蛟……残蜕……”
“……惧……至阳……雷火……纯……念……”
“……其逆鳞……颌下三寸……破之……可伤……”
“……碑文……记载……封印……”
信息量巨大!朱福友心中狂震!
蚀心魔蛟?残蜕?听起来这巨蟒还不是完全体,只是某个更恐怖存在的褪下的皮或分身?这就更吓人了!
至阳雷火,纯念?是指至阳之物、雷电之火以及纯净的精神力量?这是弱点?
颌下三寸逆鳞?这是具体命门!
最关键的是,它竟然和石碑记载的封印有关?
朱福友强压激动,尝试追问更多关于石碑和封印的细节,但孙海兵的精神力似乎消耗过度,波动迅速减弱,再次陷入了沉寂,任凭朱福友如何呼唤都不再回应。
但得到的这些信息,已经至关重要!
朱福友立刻找到韩奔和郑学寿,将(经过修饰的)信息分享出来,只说是自己多方查证古籍和根据孙海兵呓语推测得出的结论。
“蚀心魔蛟?惧至阳雷火与纯念?逆鳞在颌下三寸?”郑学寿面色凝重,“若此信息为真,我们或许真有了一线生机!至阳之物可寻找,雷火虽难引,但可尝试制作类似之物。纯念……或可集合将士浩然正气,或借用法器经文。只是这逆鳞……想要攻击到那魔蛟颌下要害,谈何容易?”
韩奔却目光坚定:“知道弱点就好办!总比之前瞎打强!老子就不信,集合全关之力,还奈何不了它一片鳞甲!福友,你需要什么至阳材料,尽管开口!郑大人,这纯念之法,还需您多费心!”
有了明确方向,应对策略立刻开始调整。韩奔下令搜集关内所有可能蕴含至阳之气的物品,如烈酒、雄鸡血、铜铁等。朱福友则开始设计一种能爆发出类似“雷火”效果的简易装置(思路来自炸药,但不敢轻易尝试,只能先研究燃烧和爆鸣)。郑学寿则准备挑选一批心志坚定的士兵,演练简单的凝神聚气阵势,并书写一些蕴含正气的经文符箓。
南津关,如同一台精密机器,开始围绕新的目标高速运转起来。
【青州城·黑水帮密室】
张新泉听着手下关于南津关最新动向的汇报,指尖一缕漆黑的蚀心内劲如同活物般缠绕游走。
“搜集至阳之物?演练阵势?看来他们从那个孙海兵身上得到了关于魔蛟弱点的信息。”张新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,“郑学寿和朱福友,果然都不是易与之辈。”
“帮主,我们是否要设法阻止?或者……将信息透露给那魔蛟?”手下低声建议。
张新泉摇了摇头:“不必。让他们去斗。我们正好可以看清那魔蛟的虚实,也看看朱福友到底有多少底牌。而且……‘蚀心魔蛟’、‘残蜕’、‘封印’……这些信息,与我们查到的古籍记载逐渐吻合了。”
他走到一幅刚刚送来的、临摹自某处深山古洞壁画残片的拓本前,上面描绘着古老的先民与恐怖的魔物战斗,最终用石碑将其封印的场景。
“石碑是钥匙,也是封印……魔蛟残蜕现世,意味着封印可能已经松动……这天下,恐怕要乱了。”张新泉的语气中,没有恐惧,反而带着一丝隐隐的兴奋。“乱世,才是英雄崛起之时。”
他沉吟片刻,下令道:“让我们的人,想办法弄到南津关正在制作的‘至阳之物’和那种‘雷火’装置的样品。另外,加快对‘纯念’之力记载的搜寻。或许,这种力量,也能为我的‘蚀心内劲’所用。”
【南津关外百里·幽深洞穴】
那条巨大的蚀心魔蛟残蜕,正盘踞在洞穴深处,吞吐着阴寒的气息。它颌下那片与其他鳞片逆向生长的、颜色更深的逆鳞,在黑暗中散发着微弱的乌光。
它清晰地记得关隘内那个让它渴望的生机源头,也记得那个用箫声干扰它、以及那个用奇特灼热力量刺痛它的小虫子。更让它隐隐不安的是,关内似乎还有一丝与它同源却又带着敌意的微弱气息。
上次袭击,它有些轻敌,也被那突如其来的同源敌意干扰了心神。这次,它不会大意了。它在积蓄力量,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。那个生机源头,它志在必得!吞噬了它,或许本尊就能更快挣脱封印,而它这道残蜕,也能获得更强大的力量!
洞穴内的温度,因它的存在而持续下降,岩壁上凝结了厚厚的冰霜。
风雪似乎永无止境,青州的冬天格外漫长。南津关内灯火通明,军民同心,为生存而备战。青州城中,各方势力暗中角力,谋划着各自的未来。而遥远的京城,郑学寿那封关乎边关安危的密奏,正在快马加鞭传递的路上,它的内容,或将决定许多人的命运。
郑学寿的坐镇,如同给南津关这艘在风浪中飘摇的破船打下了一根坚实的锚链。钦差的手书果然管用,邻近州府虽不情愿,但也不敢公然违抗,第一批修复关防急需的木材、石料和部分粮草很快被运送过来,虽然数量有限,且质量参差不齐,但总算解了燃眉之急。
关内军民士气大振,在韩奔的指挥下,修复关墙的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。流民们也被组织起来,参与运输和辅助工作,以工代赈,关内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同心协力的景象。
朱福友则一头扎进了他的“科研攻关”中。巨蟒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,驱寒药粉效果有限,必须找到更有效的方法。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两方面:一是进一步优化针对阴寒属性的药剂,二是尝试与孙海兵建立更稳定的“沟通渠道”。
优化药剂方面,他拉着郑学寿和胡医官一起研究。郑学寿学识渊博,尤其对药理和天地阴阳学说有独到见解,提供了不少思路。朱福友则将现代化学的某些概念(如氧化还原、能量中和)用古代能理解的方式(阴阳相克、五行生克)包装后提出,三人竟能碰撞出不少火花。
他们尝试在药粉中加入更多阳性烈性的药材,如雷击木炭末、至阳之地出产的赤石脂等,甚至朱福友还异想天开地提议试试硝石和硫磺的更剧烈反应(被郑学寿以“过于凶险,恐伤及自身”为由坚决制止)。最终,他们改良出了“烈阳驱寒散”,药性更猛,但制作也更困难,且对使用者有一定要求,无法大规模配备。
而真正的突破,来自于和孙海兵的“沟通”。
或许是那晚精神冲击消耗过大,或许是“破障丹”的后续效果,孙海兵之后几天异常安静,但朱福友能感觉到,他体内那种脆弱的平衡更加稳固,那残存意识对外界的感知也越发清晰,只是依旧如同惊弓之鸟,拒绝深度接触。
朱福友改变了策略,不再强行用精神力“敲门”,而是采取了“温水煮青蛙”的方式。他每天定时来到铁笼前,不做什么,就是自言自语地“汇报”关内的情况,比如关墙修到哪了,流民安置如何,今天伙食怎么样,甚至包括他对巨蟒的分析和担忧,就像对着一个沉默的战友聊天。
“兄弟,今天老韩又催我了,问有没有对付那大长虫的新招儿,我头都大了……你说它怕啥呢?火效果一般,音攻好像有点用,但郑大人那箫声也不能整天吹啊……”
“咱们那‘烈阳驱寒散’试制出来了,效果还行,就是成本太高,要是你能给点内部消息,比如那家伙有没有啥命门弱点,就帮大忙了……”
“对了,今天伙食不错,炖了肉,给你留了碗汤,虽然你现在可能喝不了,但闻闻味儿也好……”
起初,孙海兵毫无反应。但几天下来,朱福友敏锐地察觉到,当他提到“巨蟒”、“阴寒”、“弱点”等关键词时,孙海兵的精神波动会出现细微的涟漪。当他絮絮叨叨说起关内琐事,甚至插科打诨时,那波动会略显平静。
有门儿!朱福友心中暗喜,继续坚持这种“情感倾诉式”沟通。
这天夜里,朱福友照例来“唠嗑”,说到巨蟒可能含有与石碑同源的力量时,孙海兵的精神波动突然剧烈震荡起来!一段更加清晰、却依旧破碎的意念,断断续续地传递了过来:
“……非蛇……乃……蚀心魔蛟……残蜕……”
“……惧……至阳……雷火……纯……念……”
“……其逆鳞……颌下三寸……破之……可伤……”
“……碑文……记载……封印……”
信息量巨大!朱福友心中狂震!
蚀心魔蛟?残蜕?听起来这巨蟒还不是完全体,只是某个更恐怖存在的褪下的皮或分身?这就更吓人了!
至阳雷火,纯念?是指至阳之物、雷电之火以及纯净的精神力量?这是弱点?
颌下三寸逆鳞?这是具体命门!
最关键的是,它竟然和石碑记载的封印有关?
朱福友强压激动,尝试追问更多关于石碑和封印的细节,但孙海兵的精神力似乎消耗过度,波动迅速减弱,再次陷入了沉寂,任凭朱福友如何呼唤都不再回应。
但得到的这些信息,已经至关重要!
朱福友立刻找到韩奔和郑学寿,将(经过修饰的)信息分享出来,只说是自己多方查证古籍和根据孙海兵呓语推测得出的结论。
“蚀心魔蛟?惧至阳雷火与纯念?逆鳞在颌下三寸?”郑学寿面色凝重,“若此信息为真,我们或许真有了一线生机!至阳之物可寻找,雷火虽难引,但可尝试制作类似之物。纯念……或可集合将士浩然正气,或借用法器经文。只是这逆鳞……想要攻击到那魔蛟颌下要害,谈何容易?”
韩奔却目光坚定:“知道弱点就好办!总比之前瞎打强!老子就不信,集合全关之力,还奈何不了它一片鳞甲!福友,你需要什么至阳材料,尽管开口!郑大人,这纯念之法,还需您多费心!”
有了明确方向,应对策略立刻开始调整。韩奔下令搜集关内所有可能蕴含至阳之气的物品,如烈酒、雄鸡血、铜铁等。朱福友则开始设计一种能爆发出类似“雷火”效果的简易装置(思路来自炸药,但不敢轻易尝试,只能先研究燃烧和爆鸣)。郑学寿则准备挑选一批心志坚定的士兵,演练简单的凝神聚气阵势,并书写一些蕴含正气的经文符箓。
南津关,如同一台精密机器,开始围绕新的目标高速运转起来。
【青州城·黑水帮密室】
张新泉听着手下关于南津关最新动向的汇报,指尖一缕漆黑的蚀心内劲如同活物般缠绕游走。
“搜集至阳之物?演练阵势?看来他们从那个孙海兵身上得到了关于魔蛟弱点的信息。”张新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,“郑学寿和朱福友,果然都不是易与之辈。”
“帮主,我们是否要设法阻止?或者……将信息透露给那魔蛟?”手下低声建议。
张新泉摇了摇头:“不必。让他们去斗。我们正好可以看清那魔蛟的虚实,也看看朱福友到底有多少底牌。而且……‘蚀心魔蛟’、‘残蜕’、‘封印’……这些信息,与我们查到的古籍记载逐渐吻合了。”
他走到一幅刚刚送来的、临摹自某处深山古洞壁画残片的拓本前,上面描绘着古老的先民与恐怖的魔物战斗,最终用石碑将其封印的场景。
“石碑是钥匙,也是封印……魔蛟残蜕现世,意味着封印可能已经松动……这天下,恐怕要乱了。”张新泉的语气中,没有恐惧,反而带着一丝隐隐的兴奋。“乱世,才是英雄崛起之时。”
他沉吟片刻,下令道:“让我们的人,想办法弄到南津关正在制作的‘至阳之物’和那种‘雷火’装置的样品。另外,加快对‘纯念’之力记载的搜寻。或许,这种力量,也能为我的‘蚀心内劲’所用。”
【南津关外百里·幽深洞穴】
那条巨大的蚀心魔蛟残蜕,正盘踞在洞穴深处,吞吐着阴寒的气息。它颌下那片与其他鳞片逆向生长的、颜色更深的逆鳞,在黑暗中散发着微弱的乌光。
它清晰地记得关隘内那个让它渴望的生机源头,也记得那个用箫声干扰它、以及那个用奇特灼热力量刺痛它的小虫子。更让它隐隐不安的是,关内似乎还有一丝与它同源却又带着敌意的微弱气息。
上次袭击,它有些轻敌,也被那突如其来的同源敌意干扰了心神。这次,它不会大意了。它在积蓄力量,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。那个生机源头,它志在必得!吞噬了它,或许本尊就能更快挣脱封印,而它这道残蜕,也能获得更强大的力量!
洞穴内的温度,因它的存在而持续下降,岩壁上凝结了厚厚的冰霜。
风雪似乎永无止境,青州的冬天格外漫长。南津关内灯火通明,军民同心,为生存而备战。青州城中,各方势力暗中角力,谋划着各自的未来。而遥远的京城,郑学寿那封关乎边关安危的密奏,正在快马加鞭传递的路上,它的内容,或将决定许多人的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