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借一步说话-《大唐:开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》

  李沐朗笑着掀袍入座,蟒纹腰带上的玉佩与案几相撞,发出清脆声响。"今夜定要与公主痛饮三百杯!"他眼底蛰伏的欲念在酒气中翻涌,抬手斟满的琥珀酒液溅出几滴在象牙筷上。

  吕阳仰颈饮尽杯中酒时,殿内宫女们也跟着默默吞咽。她们盯着公主腰间晃动的龙纹香囊,仿佛已经看见御赐的绫罗绸缎在眼前铺开。

  "沙场最痛快莫过于饮酒 。"李沐面颊泛起酡红,突然压低声音:"不过比起刀剑,更妙的是..."他故意拖着长音,指尖划过酒壶鎏金的鸩鸟纹饰。

  "怎么?"吕阳忽然捏紧了手中酒杯,骨节泛白:"李大人已将我豢养的猎鹰烤了下酒?"鎏金护甲在案几划出刺耳声响。

  "公主说笑了。"李沐晃着脑袋大笑,腰间玉带钩碰得叮当作响:"末将连弓都拉不开,方才不过是酒醉胡言。"他浑浊的视线扫过吕阳案前未动的 脍,喉结动了动。

  "醉?"吕阳突然踢翻脚边鎏金痰盂,酒液在地毯上洇开暗红痕迹:"李大人这醉态,倒像市井泼皮摔进了酒缸。"

  珠帘骤然晃动,李沐踉跄起身时撞翻了青铜冰鉴。"惭愧惭愧..."他胡乱作揖,袖中掉出半块虎符:"今日实在...改日再向公主赔罪..."蹒跚背影消失在描金屏风后,留下一串泥泞的脚印。

  吕阳盯着地上融化的冰片,突然冷笑出声。青瓷碗里的醒酒汤还冒着热气,她扬手泼向殿角铜雀灯台,嗤啦腾起一阵白烟。

  "来人。"她摩挲着袖中冷硬的 ,忽然瞥见镜中自己发间歪斜的九凤步摇——这步摇是皇后昨日刚赏的。少女储君的眼神突然暗了暗,转身时十二幅绫罗裙摆扫落了满案银箸。

  冷风拂过宫墙,吕阳公主独自站在廊下,手中的酒杯泛着琥珀色的光泽。她凝视着杯中晃动的液体,思绪却飘向那个不该惦念的人。"若是未嫁入皇家..."这个念头刚起便被她掐灭了。纤长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杯壁,指节泛出青白。

  "该去应付那些命妇了。"她仰头饮尽杯中酒,喉间 的灼烧感让她稍稍回了神。转身时裙裾划出凌厉的弧度,脸上已换上完美的笑容。

  "愿诸位早日为陛下诞下龙嗣。"她举杯示意,殿内命妇们纷纷回礼。觥筹交错间,没人注意到公主袖口沾着的酒渍。

  月影西斜时,城南官道传来车轮辘辘之声。守城卫兵举着火把拦住车队,火光在玄铁甲胄上跳动着。"李府车驾。"为首的侍卫亮出令牌,守将却狐疑地盯着垂落的车帘。

  "奉太子命护送贵人。"侍卫不动声色地挡住守将探究的视线。当听到"李沐"二字时,守将瞳孔骤然收缩,握着刀柄的手松了又紧。

  踏进李府大门时,夜风卷起落叶打着旋儿。有人缩在马车角落,攥着绢帕的手指节发白。府门开合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寒鸦。

  访客来到太子府邸前,为首的侍卫恭敬说道:"我等特来拜谒太子殿下,不知可否入内?"

  守门的侍卫上下打量着眼前数百人,目光在他们衣着上巡视一番后,冷冷答道:"此地并无李沐殿下,太子也已就寝,不便见客。"

  李沐眉头一皱,追问道:"不知太子现下在何处?"

  "恕难奉告。"侍卫态度坚决。

  李沐神色略显焦急,再次恳切道:"我乃太子故交,此番专程送来药材,绝不会打扰太久,请行个方便。"

  "实在抱歉,"侍卫摇头,"若确为送药而来,不如改日再访。不过在下可代为通传,看太子是否愿意见诸位。"

  "也好。"李沐只得应允。

  ---

  不多时,侍卫匆匆折返,恭敬地做了个"请"的手势:"太子殿下宣诸位入内。"

  见此情形,其他守卫暗自惊讶,看来这位访客身份非同寻常,否则侍卫长不会如此礼遇。

  一行人跟随指引穿过庭院,目光警觉地扫视四周,最终来到后花园的凉亭。侍卫将闲杂人等都屏退至亭外,只留几名亲兵把守,而后单膝跪地禀报:"启禀太子殿下,李沐侍卫求见。"

  "速请。"亭内传来回应。

  李沐见到来人,立即询问:"深夜急召,可是皇兄出了什么状况?"

  侍卫神色凝重:"方才在街市遭遇行刺,对方身份成谜,武艺诡谲,属下怀疑有细作潜入,故特来请殿下定夺。"

  李沐沉思片刻,缓缓道:"此事我自有主张,你不必多虑。"

  "可若太子殿下真遇不测..."侍卫仍不放心。

  看着对方忧虑的神情,李沐轻叹一声,眼中闪过一丝无奈。

  片刻的沉默后,李沐深深吸了一口气,抬眼看向身旁的侍卫,皱眉问道:“这件事你是怎么发现的?按理说,你们一直在我左右,刺客不可能轻易接近,更别说伤到你们吧?”

  侍卫挠了挠头,迟疑道:“属下也不太清楚……但那些刺客似乎是冲着您来的,而且他们手中的兵器十分特殊,不似寻常人用的。属下猜测,他们真正盯上的可能是您身边的那位公子,他身手不凡,或许刺客的目标是他。此事绝非偶然,还望太子殿下多加警惕。”

  李沐神色微凝,沉声道:“你是说,他们的目标是我?”

  侍卫点头:“正是。”

  侍卫退下后,李沐又吩咐道:“立刻派人监视此处,不仅是你们,更要留意周围所有人的动向。切记,一旦发现异常,立刻向我汇报。”

  “是,属下这就去安排!”侍卫恭敬地应声,随后快步退下。

  待侍卫离开,李沐起身走回自己的厢房,对守在门口的护卫沉声道:“守在这里,有任何风吹草动,马上通知我。”

  “遵命!”护卫们齐声回应。

  李沐推门入内,顺手将门关上。方才那名侍卫悄悄躲在门外,侧耳倾听房内的动静。

  凉亭处,另一名侍卫向李沐提议:“李侍卫,是否需要增派高手保护太子殿下?”

  “不必。”李沐摇头,“这里是李府,安全自有保障,况且此事不宜声张,越低调越好。”

  侍卫垂首应道:“属下明白。”

  “你去休息吧。”李沐淡淡道。

  侍卫见再无吩咐,便道:“那属下先行告退。”

  待侍卫离开后,李沐转向李昊,眉头紧锁:“昊儿,你究竟招惹了什么人?竟有人敢对你下手?”

  李昊神色困惑:“爹,我真不知他们是谁,更不曾得罪过谁。”

  李沐沉思片刻,又问道:“昨日除了与我一同外出,可曾与人争执?”

  李昊摇头:“没有,我从未与人结怨。”

  李沐见他说得诚恳,便不再多问。

  李沐依然想不通,李昊究竟得罪了谁。

  他再次询问:"你认为那些人会是谁?"

  "我也猜不到,但直觉告诉我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否则家族不会遭遇查封,我们也险些丧命。"李昊回答。

  听到这番话,李沐沉默良久,终于开口:"有查清 的把握吗?"

  "暂时没有。"李昊说。其实他已有推测,但选择隐瞒。

  "不必勉强。终有一天会水落石出,在此之前务必小心。"李沐叮嘱道。

  "父亲放心,我会注意。"李昊应允。

  "早些休息吧,明日还有要事,今晚就别练功了。"李沐说道。

  "父亲也早点安歇。"李昊起身离开凉亭,走向自己的居所。

  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,李沐暗自叹息。在他心里,李昊永远都是需要呵护的孩子,只是这份疼爱,如今只能深藏心底。

  他默默祈祷李昊能平安无事。

  随后,李沐将李昊叫进屋中。

  "可愿从军?"李沐眼中闪过期待。作为大唐太子,他想提携这位后辈。

  李昊露出惊喜:"当真?"

  "为兄何曾骗你。"李沐淡然一笑。

  李昊欣然应允。

  李沐随即面见父皇李泰。听闻儿子要从底层士兵做起,李泰十分欣慰。军中虽苦,却是历练的好地方。

  "甚好!日后重逢,你就会明白为父的苦心。"李泰开怀大笑。

  李沐平静地应下。他计划在军中磨炼三四年,甚至更久。这不仅为增长实战经验,更是为培养统帅之才。

  离开皇宫时,坐在轿中的李昊心潮起伏。

  "真的要开始军旅生涯了..."他既期待又忐忑。前方或许有强敌,也可能邂逅佳人。想到李沐挺拔的身姿,李昊心跳加速,紧张与期待交织。

  李昊的神情落入李沐眼中,他暗自叹息一声。

  他清楚弟弟此刻的忐忑,但这是必经之路,谁也无法代劳。

  "沐儿,务必当心。"

  李泰投来关切的目光。

  李沐嘴角微扬:"父亲不必忧心,这些年我何曾失手过?"

  "谨慎为上,如有不测,速回京畿,切莫莽撞。"

  这番嘱咐让李沐心头泛起暖意,眼中浮现温柔之色。这些年在外闯荡,虽历经艰险,却始终感念父母庇护之恩。若非如此,他早遭奸人所害,更遑论今日成就。

  "父王安心,孩儿自有分寸。"

  李沐展露自信的笑容。

  李泰阖目养神,不再多言。

  踏入大唐军营时,李沐环顾四周,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。

  "这便是我的新战场么?"

  他扬起一抹浅笑,坚信能在此处习得真本事,闯出一片天地。

  "沐公子,请。"

  守卫恭敬地引路。

  甫入营地,便见数百将士正在操演。这些普通士兵挥汗如雨,与寻常农人无异。

  李沐的到来立刻引来众多目光。

  众人纷纷投来狐疑的视线——何人胆敢擅闯军事重地?

  "站住!来者何人?"

  名叫李虎的守将大步走来,怒目圆睁,浑身散发着彪悍之气。

  "李将军,在下李沐,大唐二皇子。"

  李沐从容不迫地报上身份,温润如玉的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  此言一出,整个校场鸦雀无声。

  所有人的动作都凝固了,难以置信地望着这位突然出现的皇子。

  "二...二皇子?"

  李虎结结巴巴地确认,额头渗出冷汗。

  李沐淡然颔首:"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?"

  他语气谦和,眸中却隐含锋芒。

  作为皇子,他更渴望以将帅之姿统率三军,而非仅以身份服人。

  李沐不愿在此耽搁时间,他迫切需要一个能帮他提升实力的人。

  “原来是二殿下,失礼了。”李虎连忙抱拳致意。

  他心中惊讶万分,没想到自己效命的上司,竟是大唐帝国的二皇子。

  二皇子乃未来储君,威势极重,若能与他交好,日后必定平步青云,甚至有望得陛下青睐。

 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。

  “有劳李将军带我去军营巡视一番。”李沐澹然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