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给我杀!-《大唐:开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》

  李沐背着手站在营帐外,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
  “逃走的几千残兵不足为虑。”他淡淡道,“眼下重要的是查清敌军主力还剩多少。”

  李云抱拳回禀:“斥候来报,敌方尚有十万兵马驻扎在三十里外的山谷中。”

  听到这个数字,李沐的眉头舒展开来。他手下的兵力占据绝对优势,这场仗已是胜券在握。

  “传令下去。”他突然转身,铠甲在暮色中泛着冷光,“我要亲自传授你们一套战阵之法。”

  李云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。谁不知道陛下精通兵法?他立即召集所有将领前来听令。

  李沐用树枝在地上划出几道复杂的轨迹:“此阵讲究首尾呼应,左翼佯攻时右翼必须......”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,将领们聚精会神地记着每个细节。

  当最后一处阵眼讲解完毕,李沐扔下树枝,溅起几点尘土:“练熟此阵,破敌易如反掌。”

  众将士轰然应诺,很快四散开去操练。篝火映照下,他们挥舞兵器的身影在营帐间交错闪动。

  李云正要离开,却被叫住。

  “你当真领悟了?”李沐审视着这位心腹将领。

  “末将早年研读过《八阵图注》,陛下的改良之法更显精妙。”李云胸有成竹地答道。

  李沐点点头:“让他们昼夜操练。记住——”他的声音突然变得锋利,“战场上一个疏漏,赔上的就是袍泽的性命。”

  这句话让周围的士兵们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脊背。他们比谁都清楚,这套阵法不仅是制胜法宝,更是保命符。

  “誓死练成战阵!”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,随即引来山呼海啸般的回应。

  李沐望着士气高涨的军营,嘴角微微上扬。他仿佛已经看到敌军的旗帜在火海中倾倒的样子。

  夜风卷着沙尘掠过辕门,战鼓声渐次响起。

  "好,那现在开始训练!"

  李云话音一落,校场上的士兵齐声应答,迅速结阵操练。沙尘扬起间,李云突然抬手示意:

  "改为两队对抗演练。分成两个小阵互相切磋,这样更能磨练实战技巧。"

  新学的阵法需要磨合,纸上谈兵终究不如实际操演。士兵们立即分成两批,在场地两侧列阵。双方目光交汇的刹那,战意已燃。

  李云站在高台不断调整两队阵型。相同的阵法碰撞激出金石之声,演练持续数个回合仍难分高下。望着旗鼓相当的对抗,李云露出满意的神色——这阵法果然精妙,假以时日必成利器。

  "别停!继续练!"

  士兵们喘着粗气重新列阵,兵器再次铿锵相击。从午后到日暮,校场上的呼喝声始终未歇。当最后一道阳光掠过旗杆时,终于有人瘫坐在地——白日刚经历恶战,此刻又高强度操练,铁打的身躯也支撑不住了。

  李沐踩着暮色走来时,正看见横七竖八休息的士卒。李云慌忙起身相迎,脸上带着不安。这副模样让李沐忍不住摇头:

  "朕若是暴君,早该治你们怠惰之罪。练到力竭方休,何须这般惶恐?"

  这番话让众人紧绷的神经松了下来。李沐转而看向那些挣扎着要行礼的士兵,抬手制止:

  "都坐着吧。今夜好好休整,明日再练一天,后日便要杀上战场了。"

  "陛下,这阵法我们尚未纯熟......"

  "朕创的阵法自有玄机。"李沐负手而立,衣袂在晚风中翻飞,"纵使敌军十万,此阵亦可破之。"

  士兵们交换着眼神,最终抱拳齐呼:"遵命!"

  李沐看着一众士兵,淡淡开口:“今日就到此为止,回去吧。”

  士兵们面面相觑,往常训练总需熬至深夜,今日尚早,天边还是橘红色的晚霞,竟已让他们歇息。

  他未多解释,转身回了营帐。

  李云随后跟了进来。

  李沐抬了抬手,示意他近前:“看这幅地图。”

  李云走近,低头细看。

  “敌军驻扎在此处。”李沐指尖点在地图上某处,“明日从此处进攻。”

  “臣明白。”李云略微沉吟,“可需分兵几路?”

  “不必。”李沐摇头,“此阵需全军合力,方能发挥最强威力。况且,他们破不了。”

  峡谷地势险峻,易守难攻,但李沐的阵法更为精妙。除非敌军能同时从四面八方攻入,否则只能正面迎战,而一旦接触,便会落入陷阱,有来无回。

  李云很快领会,目露敬佩。李沐功于心计,谋定而后动,的确非常人能及。

  李沐早预料敌军会进入峡谷,此阵便是为他们量身定制。

  “明 需带领士兵再演练一番,务必熟练。”李沐说道。

  “臣领命。”李云点头,随即提出建议,“不如派二人随陛下同去探查?”

  李沐摇头:“不必,人多反而碍事。况且,我若想隐匿,无人能察觉。”

  李沐望着李云,眉头微蹙。

  “即便被发现,独自脱身也容易。但若带着旁人,反倒束手束脚。”

  那些士兵虽算得上精锐,可在李沐眼中仍不值一提。他实在不觉得需要这些人跟随保护。

  李云踌躇片刻,终是无奈颔首。比起上次潜入敌城的凶险,此番探查敌情倒确实不必兴师动众。见兄长松口,李沐不再多言,利落地收拾起行装。

  “去歇着吧,明日还有得忙。”

  听着弟弟的逐客令,李云长叹一声,转身踏出房门。待脚步声远去,李沐方才吹灭烛火合衣而卧。

  天光未亮,李沐已整装出发。他换上轻便劲装,如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接近敌军关卡。这道屹立在峡谷间的雄关,被他从侧翼山径轻易绕至峰顶。

  ......

  立于绝巅,峡谷尽收眼底。李沐眯起眼睛,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下巴。此处地势堪称绝佳,可惜正被他的阵法所克。

  他忽地勾起嘴角,身形一闪便沿着背坡滑下。几个起落间,主营帐的轮廓已在晨雾中显现。贴帐而立的瞬间,激烈的争执声清晰传来。

  “堂堂大军竟敌不过李沐!明明都拿到城防图了!”主将的拳头砸得案几震颤。

  “逃回的士兵说...那图是假的。”副将的声音发涩。

  帐内骤然死寂。

  “处决令昨夜就到了。”有人低声道出更可怕的消息,“圣上亲手用朱笔勾的。”

  众人不由得感到一阵唏嘘,要怪也只能怪那人咎由自取,竟连真假都没辨明就贸然将那物呈给了北魏皇帝。

  可事到如今又能如何?终归是他自己的选择,与他人无甚干系。

  "可陛下此举未免太过冒失,即便那是叛徒伪造的假物,与城主又有何关联?"

  说话之人长叹一声,显然对北魏皇帝的决定颇有微词。

  "就算心有不忿又能怎样?诸君又不是不知陛下的性子。"

  "正是,咱们这位陛下向来我行我素,何曾听取过臣下谏言?说这些不过是徒劳。"

  众人面面相觑,皆是暗自叹息。既然多说无益,倒不如就此作罢。

  略作沉吟,他们将目光重新投向面前的地图。

  "既然眼下无计可施,不如先仔细研究这份地图。"

  一位将军凝视着地图说道:"敌人既已出手,想必不日便会兵临城下,我等须早作准备才是。"

  另一位将领闻言颔首:"若非陛下贸然出手,对方也不会拼死反抗。若是按兵不动......"

  "事已至此,多说无益,还是抓紧时间商议对策吧。"

  众人纷纷点头,不再多言,专心研究起布防之事。

  隐于暗处的李沐听到这番对话,嘴角泛起冷笑。时至今日对方仍束手无策,看来注定难逃此劫。

  思及此,李沐满意地转身离去,悄然返回城中。刚踏入城门,李云便迎上前来。

  "启禀陛下,不知前线战况如何?"

  "局势大好。你们训练得怎样?可曾进行实战演练?"

  李云立即答道:"请陛下放心,这两日将士们已操练纯熟,随时可供陛下检阅。"

  李沐略一沉吟,点头道:"既然准备妥当,便让朕看看你们的成果。"

  李云领命转身,对列阵以待的将士们高声道:"奉陛下口谕,即刻列阵演武!"

  军士们齐声应诺,转眼间便摆开战阵。两军对垒,攻防有序,演练得煞是精彩。

  观此场景,李沐不由颔首赞许:"甚好。明日拂晓,随朕出征!"

  敌军此刻尚在商议对策,正是趁其不备的大好时机。

  李沐暗自思忖,或许不等对方察觉,自己就能将其一举击溃。

  他微微颔首,随即轻舒一口气,转身离去。

  虽未亲自督训,但今日依旧疲惫不堪。回到营帐休整一夜,次日清晨他便再度现身。

  营前,李云已率领一众士兵整装待发。他们的士气高昂,李沐对此颇为满意。

  "即刻出发,直取敌城!"

  大军率先朝关卡挺进。不多时,众人抵达目的地。

  李沐眉梢一挑——此处竟有敌军驻守。然而区区守卫,岂能阻挡他们?

  他冷笑一声,回首下令:"列阵!一举破关!"

  士兵们齐声应和,迅速变换阵型。见状,李沐嘴角微扬,目光如炬地望向对面。

  北魏守军慌忙回报。如今主将被囚,押往皇都,生死未卜。面对敌军压境,他们只得仓促应战。

  一名将领上前喝道:"两国素来相安,尔等何以无故来犯?"

  李沐闻言大笑:"荒谬!前日袭我城池, 城防图,策反我军将士——这便是你们的'相安无事'?"

  他厉声斥责:"假图又如何?尔等暗中勾结,意图不轨,今日定要讨个说法!"

  满腔怒火在胸中翻涌,李沐对这等卑劣行径深恶痛绝。当初他们肆意进犯时,何曾想过今日?

  如今他们兵力大减,却还在这里义正言辞地讲道理,难道不觉得羞愧吗?

  李沐嘴角扬起一抹讥讽的弧度,目光如炬地逼视着对方。

  "但凡还有半分廉耻之心,都说不出这等话来。当初攻打我们城池时,可不是这般嘴脸!"话音未落,李沐猛然转身,锐利的目光扫过身后将士。

  "大唐的儿郎们,还等什么?给我杀!"

  刹那间,军阵中爆发出震天吼声。士兵们迅速列阵,利刃出鞘,摆出一个前所未见的古怪阵型。

  敌军将领们面面相觑,额头上沁出冷汗。这诡异的阵型,他们从未见过,更不知 。

  "到底要怎样才肯议和?"一名将领终于按捺不住,嘶声问道。昨夜众将已商定,若实在不敌,便主动求和。

  李沐闻言挑了挑眉,露出玩味的笑容:"议和?你们可曾请示过北魏皇帝?那位昏君竟会同意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