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啧啧,倒是小瞧你了。”李沐甩了甩发麻的手腕,枪尖一抖挽出个森冷银花,“再来!”
刀光枪影瞬间绞作一团。 头领骤然变招,刀刃贴着枪杆削向李沐手指,口中狞笑:“让某家看看,大唐皇帝有没有资格坐那把龙椅!”
“找死!”李沐沉腰拧腕,枪杆如蟒蛇般弹开大刀,顺势一记横扫逼得对方踉跄后退。两人呼吸都已粗重,却谁都不肯先露疲态。
当啷!
第十次兵器相撞时,李沐突然变刺为挑,枪尖在对方肩头划出血线。 头领非但不退,反而像是被激怒的猛兽,抹了把血迹放声狂笑:“痛快!接着来!”
“冥顽不灵!”李沐飞身而起,右腿如钢鞭般抽中其胸口。 头领炮弹般砸向后方山岩,呛出一口鲜血。
尘埃中,李沐缓缓收势,枪尖点地:“这般身手,何必落草为寇?”
李沐实在想不通,以他的本事做什么不行,偏要留在这里干这种勾当!
"若是真有别的选择,谁愿意沦落至此?"
听到这话,李沐眉头一挑,抬眼打量着他。
"听你这意思......以前确实做过别的行当?"
沉默片刻,他终于望向李沐。
"可曾听过北魏的魏文康?"
李沐点头。
"自然听过。都说魏文康治军有方,常打胜仗。可惜后来犯事,被北魏皇帝处置了。"
"犯事?"魏文康冷笑一声,"不过是遭人构陷!可笑那皇帝问都不问,就直接给我定罪!"
李沐猛地一惊,重新审视眼前之人。
"你就是魏文康?"
得到肯定的答复后,魏文康抱拳道:"我这也是走投无路,才带着弟兄们逃到这里落草......"
若非万不得已,他断不会做这等营生。
李沐恍然,又问道:"既然清白,为何不另谋出路?"
"这世道,哪还有什么出路?"魏文康长叹一声。
李沐沉吟片刻,郑重道:"若不嫌弃,不如带着弟兄们跟我。我给你将士之位,若能建功,还可晋升。"
他早闻魏文康之才,若能收归麾下,日后攻打北魏必是一大助力。
魏文康却皱起眉头:"我已心灰意冷,再不入朝为官。"
"未必人人都如北魏皇帝。"李沐劝道,"不妨先跟着我看看。若到时候还想离开,我绝不阻拦。"
见魏文康神色松动,李沐又正色道:"不过,之前劫掠的钱财必须归还。落草为寇已是无奈,但不可一错再错。"
魏文康深吸一口气,郑重抱拳:"愿为陛下效劳!"
众人压根不知晓,魏文康已与对方达成和解,仍交锋愈烈。
"诸位且住手!"
魏文康一声令下,激战瞬间静止,众人不解地望向他。
"从今日起,我愿归顺大唐皇帝!"
此言一出,四座皆惊。
魏文康猛然转向自己的心腹,伸出手:"把先前劫掠的银票交出来。"
那人愣了一下,随即取出银票递过去。作为魏文康最信任的部下,他深知主上的脾性——魏文康从来不甘于做个草寇首领。
接过银票,魏文康郑重地呈给南卓,双膝跪地:"这些不义之财,请陛下处置。我虽劫掠财物,但从未伤人性命。"
李沐微微颔首:"你虽情有可原......"
"但劫掠终是不可饶恕。从今往后,须得洗心革面。"
魏文康应声而诺。他明白,跟随李沐便不能再行旧事。曾经他对这世道心灰意冷,而今李沐给了他新的希望。
李沐将银票收起,转向李云道:"李云是员良将,你先在他麾下听令。他会拨给你兵马,随我一同征讨北魏。"
"我竟要对故国刀兵相向......"魏文康神色复杂。毕竟是北魏将领出身。
"想想北魏皇帝的所作所为,"李沐目光如炬," ,建立清平世道,这才是大义。"
魏文康猛然抬头。是啊,那个听信宦官的昏君,连自己的兄弟都要斩首......
"末将谨遵陛下旨意!"
李沐满意地点点头,对李云嘱咐道:"魏文康就交给你了。"
"末将领命!"
眼看李沐将魏文康的兵马交到自己手上,李云心中却有几分踌躇。他思量着恐怕难以真正统领魏文康,索性分出部分兵权给对方。毕竟论带兵之能,魏文康丝毫不逊于自己,确实也没资格对其发号施令。
见他们达成共识,李沐微微颔首,随即策马朝远处那群惊魂未定的掌柜们奔去。方才交战之地刀光剑影,这些手无寸铁的商人自是不敢靠近。
"这些银票原就是你们的。"李沐翻身下马,将一叠银票递到众人面前,"前路凶险,不如就此返程。"
"那座城池你们更为熟悉,留在那里至少性命无虞。"李沐此话一出,商贾们面面相觑,纷纷点头称是。当初离城本是担忧李沐劫财,未料反被乱军所抢。如今钱财失而复得,倒显得他们多虑了。
"陛下恕罪,先前您命我召集他们......"有人惴惴不安地请罪。李沐摆手道:"无妨,当务之急是你们回去振兴城邑经济。待我平定北魏,自会另有安排。"
嘱咐完毕,李沐转向李云与魏文康:"整顿各自兵马,做好开拔准备。"二人得令而去。
李沐仔细检阅魏文康的部属,虽人数不多,却个个骁勇。虽说先前交战伤了不少自己人,但那也是情有可原。这些精锐日后必成平定北魏的利器。
"这些都是你的亲信?"李沐问道。魏文康答:"曾经统率千军万马,遭人构陷后,就剩这数百弟兄了。不过他们个个能以一当十。"
"甚好。"李沐满意道,"收拾行装,准备进军下一座城池。"
李沐转身离去,他召集了所有弟兄,带上了武器和贵重物品。
虽然跟随李沐未必用得上这些,但他们早已习惯,不带反而不安心。收拾妥当后,李沐便率领众人向下一座城池进发。
------------
李沐为众人分发了特制的铠甲与武器。
这些装备由他改良打造,材料特殊,既轻便又坚固,防御力远超寻常。魏文康抚摸着身上的铠甲,难掩惊讶。
“陛下,这铠甲是您的设计?”
李沐点头:“偶然寻得的材料,轻盈且坚韧,便制成铠甲。”
魏文康欣喜不已。过去的装备笨重且脆弱,远不如李沐所赐。
“准备就绪,全军出击!”李沐一声令下,队伍浩浩荡荡压向前方城池。
很快,他们包围了目标,李沐令李云安营扎寨。
此时天色渐晚,今日未必能攻下城池,但足以消耗敌军意志。敌人兵力不足,迟早会被彻底击溃。
李沐环视众人,下令道:“分三路进攻!魏文康率左翼,李云攻右翼,我亲自正面突进!”
魏文康领命,立刻带人行动。三路人马同时发动攻势,城内守军匆忙应战。
双方激战数时辰,直至夜幕降临。李沐命令收兵,休整一夜。敌军装备落后,明日必能一举攻破。
------------
今日奔波终日,全军暂歇养精蓄锐。
李沐召回众人后,立即带着李云和魏文康来到军帐中。他凝视着案几上那张简陋的布防图,沉声道:"这是我派人侦察后绘制的敌军布防。"
魏文康与李云凑近细看,不约而同地颔首。
"明日仍从既定方向发起攻势。"李沐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。两人肃然应命,经过今日侦查,他们对敌情已了然于胸。照此态势,攻克这座城池指日可待。
年轻的统帅忽然加重语气:"午时之前必须破城!入城后不得惊扰百姓分毫。"锐利的目光在两位将领脸上扫过,看到他们郑重的表情才稍显满意。
魏文康暗自心惊。他见过太多破城后烧杀掳掠的军队,却从未见过如此约束部众的主帅。这样仁义的主公,值得他誓死追随。这个念头在他心底生根发芽。
"今日就到这里,养精蓄锐。"李沐挥退二人后,独自凝视着地图上蜿蜒的标记。攻克此城只是开端,北伐之路依然漫长。他合衣而卧时仍在思忖:待平定北魏,定要推行仁政,让这里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。
翌日黎明,三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。敌军防线在雷霆攻势下节节败退,正午未至,城门便轰然洞开。李沐率铁骑长驱直入,对负隅顽抗的守军毫不留情——既然不肯投降,就绝不能留下祸患。
战报传至北魏皇宫,惊怒交加的皇帝掀翻了御案,咆哮声震彻大殿:"饭桶!连座城都守不住!"
【重写版】
北魏皇帝冷哼一声,锐利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。
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,却无人敢开口。眼下圣上盛怒,多说多错,谁都不想触这个霉头。
见无人应答,他重重跌坐在龙椅上,手指敲击着扶手。"听说,魏文康那叛贼投了大唐?"
逃回的士兵们忙不迭叩首称是。他们拼死杀出重围,就是为了将这个消息带回。
"好得很!"皇帝一拳砸在案几上,震得茶盏叮当乱跳,"先前抗旨出逃已是死罪,如今竟敢投敌——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寻死!"
阶下将领们交换着眼色。事到如今还谈什么活路?从魏文康出逃那日起,陛下就没打算给他生机。
"臣...臣请释放杨将军回营。"一名文 战兢兢提议,眼角偷瞄着皇帝神色。伴君如伴虎,这话搞不好要掉脑袋。
果然,皇帝霍然起身,袖袍带翻了一地奏折。"放他?那阉奴早禀报过,这逆贼口出狂言意图谋反!难道就因战事吃紧,朕便要纵虎归山?"
见龙颜震怒,进言的大臣顿时匍匐在地。紧接着又有几名官员出列跪谏:"陛下明鉴,若无杨将军坐镇,怕是难以抵挡唐军啊。"
刀光枪影瞬间绞作一团。 头领骤然变招,刀刃贴着枪杆削向李沐手指,口中狞笑:“让某家看看,大唐皇帝有没有资格坐那把龙椅!”
“找死!”李沐沉腰拧腕,枪杆如蟒蛇般弹开大刀,顺势一记横扫逼得对方踉跄后退。两人呼吸都已粗重,却谁都不肯先露疲态。
当啷!
第十次兵器相撞时,李沐突然变刺为挑,枪尖在对方肩头划出血线。 头领非但不退,反而像是被激怒的猛兽,抹了把血迹放声狂笑:“痛快!接着来!”
“冥顽不灵!”李沐飞身而起,右腿如钢鞭般抽中其胸口。 头领炮弹般砸向后方山岩,呛出一口鲜血。
尘埃中,李沐缓缓收势,枪尖点地:“这般身手,何必落草为寇?”
李沐实在想不通,以他的本事做什么不行,偏要留在这里干这种勾当!
"若是真有别的选择,谁愿意沦落至此?"
听到这话,李沐眉头一挑,抬眼打量着他。
"听你这意思......以前确实做过别的行当?"
沉默片刻,他终于望向李沐。
"可曾听过北魏的魏文康?"
李沐点头。
"自然听过。都说魏文康治军有方,常打胜仗。可惜后来犯事,被北魏皇帝处置了。"
"犯事?"魏文康冷笑一声,"不过是遭人构陷!可笑那皇帝问都不问,就直接给我定罪!"
李沐猛地一惊,重新审视眼前之人。
"你就是魏文康?"
得到肯定的答复后,魏文康抱拳道:"我这也是走投无路,才带着弟兄们逃到这里落草......"
若非万不得已,他断不会做这等营生。
李沐恍然,又问道:"既然清白,为何不另谋出路?"
"这世道,哪还有什么出路?"魏文康长叹一声。
李沐沉吟片刻,郑重道:"若不嫌弃,不如带着弟兄们跟我。我给你将士之位,若能建功,还可晋升。"
他早闻魏文康之才,若能收归麾下,日后攻打北魏必是一大助力。
魏文康却皱起眉头:"我已心灰意冷,再不入朝为官。"
"未必人人都如北魏皇帝。"李沐劝道,"不妨先跟着我看看。若到时候还想离开,我绝不阻拦。"
见魏文康神色松动,李沐又正色道:"不过,之前劫掠的钱财必须归还。落草为寇已是无奈,但不可一错再错。"
魏文康深吸一口气,郑重抱拳:"愿为陛下效劳!"
众人压根不知晓,魏文康已与对方达成和解,仍交锋愈烈。
"诸位且住手!"
魏文康一声令下,激战瞬间静止,众人不解地望向他。
"从今日起,我愿归顺大唐皇帝!"
此言一出,四座皆惊。
魏文康猛然转向自己的心腹,伸出手:"把先前劫掠的银票交出来。"
那人愣了一下,随即取出银票递过去。作为魏文康最信任的部下,他深知主上的脾性——魏文康从来不甘于做个草寇首领。
接过银票,魏文康郑重地呈给南卓,双膝跪地:"这些不义之财,请陛下处置。我虽劫掠财物,但从未伤人性命。"
李沐微微颔首:"你虽情有可原......"
"但劫掠终是不可饶恕。从今往后,须得洗心革面。"
魏文康应声而诺。他明白,跟随李沐便不能再行旧事。曾经他对这世道心灰意冷,而今李沐给了他新的希望。
李沐将银票收起,转向李云道:"李云是员良将,你先在他麾下听令。他会拨给你兵马,随我一同征讨北魏。"
"我竟要对故国刀兵相向......"魏文康神色复杂。毕竟是北魏将领出身。
"想想北魏皇帝的所作所为,"李沐目光如炬," ,建立清平世道,这才是大义。"
魏文康猛然抬头。是啊,那个听信宦官的昏君,连自己的兄弟都要斩首......
"末将谨遵陛下旨意!"
李沐满意地点点头,对李云嘱咐道:"魏文康就交给你了。"
"末将领命!"
眼看李沐将魏文康的兵马交到自己手上,李云心中却有几分踌躇。他思量着恐怕难以真正统领魏文康,索性分出部分兵权给对方。毕竟论带兵之能,魏文康丝毫不逊于自己,确实也没资格对其发号施令。
见他们达成共识,李沐微微颔首,随即策马朝远处那群惊魂未定的掌柜们奔去。方才交战之地刀光剑影,这些手无寸铁的商人自是不敢靠近。
"这些银票原就是你们的。"李沐翻身下马,将一叠银票递到众人面前,"前路凶险,不如就此返程。"
"那座城池你们更为熟悉,留在那里至少性命无虞。"李沐此话一出,商贾们面面相觑,纷纷点头称是。当初离城本是担忧李沐劫财,未料反被乱军所抢。如今钱财失而复得,倒显得他们多虑了。
"陛下恕罪,先前您命我召集他们......"有人惴惴不安地请罪。李沐摆手道:"无妨,当务之急是你们回去振兴城邑经济。待我平定北魏,自会另有安排。"
嘱咐完毕,李沐转向李云与魏文康:"整顿各自兵马,做好开拔准备。"二人得令而去。
李沐仔细检阅魏文康的部属,虽人数不多,却个个骁勇。虽说先前交战伤了不少自己人,但那也是情有可原。这些精锐日后必成平定北魏的利器。
"这些都是你的亲信?"李沐问道。魏文康答:"曾经统率千军万马,遭人构陷后,就剩这数百弟兄了。不过他们个个能以一当十。"
"甚好。"李沐满意道,"收拾行装,准备进军下一座城池。"
李沐转身离去,他召集了所有弟兄,带上了武器和贵重物品。
虽然跟随李沐未必用得上这些,但他们早已习惯,不带反而不安心。收拾妥当后,李沐便率领众人向下一座城池进发。
------------
李沐为众人分发了特制的铠甲与武器。
这些装备由他改良打造,材料特殊,既轻便又坚固,防御力远超寻常。魏文康抚摸着身上的铠甲,难掩惊讶。
“陛下,这铠甲是您的设计?”
李沐点头:“偶然寻得的材料,轻盈且坚韧,便制成铠甲。”
魏文康欣喜不已。过去的装备笨重且脆弱,远不如李沐所赐。
“准备就绪,全军出击!”李沐一声令下,队伍浩浩荡荡压向前方城池。
很快,他们包围了目标,李沐令李云安营扎寨。
此时天色渐晚,今日未必能攻下城池,但足以消耗敌军意志。敌人兵力不足,迟早会被彻底击溃。
李沐环视众人,下令道:“分三路进攻!魏文康率左翼,李云攻右翼,我亲自正面突进!”
魏文康领命,立刻带人行动。三路人马同时发动攻势,城内守军匆忙应战。
双方激战数时辰,直至夜幕降临。李沐命令收兵,休整一夜。敌军装备落后,明日必能一举攻破。
------------
今日奔波终日,全军暂歇养精蓄锐。
李沐召回众人后,立即带着李云和魏文康来到军帐中。他凝视着案几上那张简陋的布防图,沉声道:"这是我派人侦察后绘制的敌军布防。"
魏文康与李云凑近细看,不约而同地颔首。
"明日仍从既定方向发起攻势。"李沐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。两人肃然应命,经过今日侦查,他们对敌情已了然于胸。照此态势,攻克这座城池指日可待。
年轻的统帅忽然加重语气:"午时之前必须破城!入城后不得惊扰百姓分毫。"锐利的目光在两位将领脸上扫过,看到他们郑重的表情才稍显满意。
魏文康暗自心惊。他见过太多破城后烧杀掳掠的军队,却从未见过如此约束部众的主帅。这样仁义的主公,值得他誓死追随。这个念头在他心底生根发芽。
"今日就到这里,养精蓄锐。"李沐挥退二人后,独自凝视着地图上蜿蜒的标记。攻克此城只是开端,北伐之路依然漫长。他合衣而卧时仍在思忖:待平定北魏,定要推行仁政,让这里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。
翌日黎明,三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。敌军防线在雷霆攻势下节节败退,正午未至,城门便轰然洞开。李沐率铁骑长驱直入,对负隅顽抗的守军毫不留情——既然不肯投降,就绝不能留下祸患。
战报传至北魏皇宫,惊怒交加的皇帝掀翻了御案,咆哮声震彻大殿:"饭桶!连座城都守不住!"
【重写版】
北魏皇帝冷哼一声,锐利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。
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,却无人敢开口。眼下圣上盛怒,多说多错,谁都不想触这个霉头。
见无人应答,他重重跌坐在龙椅上,手指敲击着扶手。"听说,魏文康那叛贼投了大唐?"
逃回的士兵们忙不迭叩首称是。他们拼死杀出重围,就是为了将这个消息带回。
"好得很!"皇帝一拳砸在案几上,震得茶盏叮当乱跳,"先前抗旨出逃已是死罪,如今竟敢投敌——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寻死!"
阶下将领们交换着眼色。事到如今还谈什么活路?从魏文康出逃那日起,陛下就没打算给他生机。
"臣...臣请释放杨将军回营。"一名文 战兢兢提议,眼角偷瞄着皇帝神色。伴君如伴虎,这话搞不好要掉脑袋。
果然,皇帝霍然起身,袖袍带翻了一地奏折。"放他?那阉奴早禀报过,这逆贼口出狂言意图谋反!难道就因战事吃紧,朕便要纵虎归山?"
见龙颜震怒,进言的大臣顿时匍匐在地。紧接着又有几名官员出列跪谏:"陛下明鉴,若无杨将军坐镇,怕是难以抵挡唐军啊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