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气势磅礴-《大唐:开局救下李二,曝光我身份》

  烛火骤亮,照得满堂生辉。

  红绸掀开,晶莹剔透的琉璃瓶折射出七彩光晕。

  "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......"

  "果然是琼浆玉液!"

  房玄龄听着四周此起彼伏的惊呼声,嘴角微扬,从容揭开酒瓶泥封。

  "嗤——"

  馥郁醇厚的酒香顿时喷薄而出,转眼就充盈了整个厅堂。

  "这香气!"

  "何等醇烈的酒味!"

  "光是闻着就让人醺然欲醉啊!"

  人群中忽然晃出个面红耳赤的汉子,踉跄着扶住案几。也不知是真醉还是安排好的戏码,那副醺醉姿态倒引得满堂宾客愈发躁动,纷纷踮脚引颈。

  "快开始竞拍!"

  "如此琼浆,必是稀世珍品!"

  "莫说酒液,单是这琉璃瓶就价值万金!"

  房玄龄睨着沸腾的人群,指节轻叩案面。他原以为精心拟定的价码已算大胆,此刻却暗道失算。

  "翻倍!必须翻倍!"

  他霍然起身环视全场:"天赐琼浆独此一樽,圣上都未忍独享。"声调陡然拔高:"此等仙酿岂容铜臭 ?起拍价——黄金三百两!"

  话音刚落,喝彩声反而更盛。

  "正该如此!"

  "三百两算什么?我出五百两!"

  房玄龄喉结滚动。按先前孜然拍卖的行情,这价格已是五倍溢价。可当太原王氏喊出"一千五百两"时,他握锤的手都在发抖。

  木槌落定的闷响里,房玄龄两腿发软地挪 阶,官袍后背早已汗透。

  库房里,堆积如山的钱帛映得长孙无忌两眼发亮。李世民却盯着晃动的烛影,指节捏得格格作响。

  "好个豪族!"

  "朕只在典籍中读过石崇与绿珠斗富的旧事,今日才算见识何为富甲天下!"

 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垂首屏息,不敢发出丝毫声响。

  从李世民咬牙切齿的语调中,他们明白这位 此刻只怕已经怒不可遏。

  幸而李世民终究保持着理智,没有因一时震怒而置社稷于不顾。

  但那冲天的怒火,已然深深刻在他的心中。

  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钱财,李世民没有丝毫留恋,干脆利落地挥手道:

  "长孙爱卿,这些钱财就交由你处置!"

  "朕要你在最短时日内,将金银铜钱尽数换成粮草!"

  还有万千大唐子民等着朝廷赈济!

  留下这句话,李世民便阔步离开府库,返回皇宫。

  他要去好生研读李沐呈递的那些物件。

  "那小子说得不错!"

  "大唐要振兴图强,就绝不能容这些世家大族继续作威作福!"

  "朕要用他们的血来浇灌大唐的根基,换取盛世繁华!"

  ......

  山间小院。

  李沐浑然不知自己送去的孜然与美酒,还有那几句无心之言,竟会引起如此轩然 。

  此刻他正在院中指挥着村民们劳作。

  "麻秆再多浸泡些时辰,这样纤维才能分解得更细腻,造出来的纸张才会柔软!"

  "石灰池要勤加搅拌,漂白效果才会理想!"

  "竹筛要编织得再细密些,免得漏了纸浆!"

  不错。

  李沐正在尝试造纸。

  不过他研制纸张倒并非为了书写,纯粹是再也无法忍受竹片的使用。

  要说穿越到大唐后最令李沐难以忍受的事,非如厕莫属。

  虽然说来有些羞于启齿,但李沐实在无法接受用竹片清洁的方式。

  "卫生纸!一定要造出卫生纸!"

  "今天我非得把卫生纸造出来不可!"

  "再也受不了那些重复使用的竹片了!"

  李沐对卫生纸的执念近乎偏执。

  先前因隆冬时节天寒地冻,各项准备难以进行。

  如今春回大地,各种前期工作都已就绪,手头也不缺银钱,他便召集村民开始造纸。

  巨大的池子里,麻秆纤维、麦秆、树皮等原料早已在石灰水中浸泡松软。

  村民们将纤维捞出切碎,放入大锅中蒸煮。

  经过漂白固色等工序后,这些纤维就能捞出晾晒,成为洁净的纸张。

  在蒸腾的热气中,侍女小翠跟在李沐身旁,满眼都是好奇与期待。

  "公子,用这些下脚料真能造出纸来吗?"

  "公子当真要用纸张来做那等用途?"

  小翠满脸纠结,完全无法理解自家公子的想法。

  纸!

  那可是珍贵的纸张啊!

  无论旁人如何,李沐始终难以认同。光是听闻就让他面红耳赤。

  "想必李二身旁,不会有这般宦官......"

  李沐思绪飘远,随即摇头甩开这些不堪的念头。

  他凝望着忙碌的村民,等待最终成果。

  竹筛上已铺就一层浅浅的纸浆,在春日和煦的暖阳下渐渐风干。

  "轻些!再轻些!"

  "当心别撕破了!"

  在李沐的指导下,村民们屏息凝神,终将一张巨大雪白的纸页完整揭下。

  这纸色如新雪,触之轻柔似羽,令小翠瞪圆了双眼。

  "这...这真是纸?"

  "是咱们造出来的?"

  "莫不是摘下了天上的云朵?"

  纸面澄净更胜白云,质地轻盈仿若云雾。不仅小翠难以置信,参与全程的村民们也啧啧称奇。

  "神物啊!"

  "这哪是凡间纸张,分明是天赐之物!"

  "公子真乃神人也!"

  众人景仰之情如江河奔涌,仿佛目睹仙人临凡。李沐却无心理会,指尖轻抚纸面,倏然开怀大笑。

  "成了!"

  "卫生纸!总算造出来了!"

  "往后再也不必用竹片了!"

  他抄起利刃将纸裁成长条,缠绕木棍之上,转眼便成卷纸。望着与记忆中分毫不差的成品,李沐不禁唏嘘。

  "穿越至今,总算办成这件大事!"

  "不行,得赶紧试试!"

  话音未落已疾步奔向茅房。丫鬟小翠在原地急得转圈,欲言又止。

  半晌,李沐神清气爽归来。

  "痛快!"

  见公子满面春风,小翠便知那如云似雪的纸张已遭毒手。

  "公子..."

  "您真用那纸擦..."

  "自然!"

  李沐斩钉截铁:"造它就是派这个用场!"

  "你不知有多舒坦!"

  他兴致勃勃转向作坊,指导村民调整工艺。

  "纤维要粗细相间,纸张方能柔韧有度。"

  "留意蒸煮火候与灰水配比。"

  "最后记得添些胶质..."

  原来只要稍改工序,这造卫生纸的作坊,便能产出洁白挺括的宣纸。

  在李沐的指导下,一张洁白平整的宣纸很快制成。

  这宣纸如雪般纯净,光滑如镜,轻轻一弹,发出清脆的声响,却毫无破损之虞。

  相比市面上的纸张,不知强了多少倍。

  小翠捧着纸张,眼中满是欣喜。

  “好!真是好纸!”

  “公子所造的纸,世上无人能比!”

  造纸成功,李沐心情大好。

  他安排村民继续赶工。

  “日后村里的造纸坊便固定运转!”

  “你们每日来做工,我给工钱,年底另有分红!”

  “卫生纸少造些,多产宣纸,囤积起来,未来必定畅销!”

  “只要勤劳肯干,人人皆可致富!”

  从小翠的反应来看,卫生纸擦屁股一事,恐怕还需时日让人接受。

  因此,卫生纸只需供他自用即可。

  而洁白平整的宣纸,天下读书人皆需,不愁售卖,再多也不嫌多。

  村民们欣喜若狂,纷纷应允。

  “是!”

  “我们愿追随公子!”

  李沐颔首,对村民的态度颇为满意。

  在他的带领下,这小山村已家家温饱,不再为生存发愁。

  接下来,便是迈向富裕之路。

  以李沐的本事,只需稍稍点拨,便能让村民富足。

  这小小山村,未来说不定会成为大唐工业的摇篮!

  望着不断产出的洁白宣纸,李沐心中升起期待。

  “老李带走孜然和白酒已有段时日。”

  “不知他卖得如何,是否学了拍卖之法?”

  “若他带回足够利润,日后宣纸的买卖也可交予他!”

  想起老李,想起长安,李沐忽然心念一动。

  他来大唐已有些时日,却只在山村附近活动,未曾到过长安。

  “长安!”

  “这大唐都城,究竟是何种模样?”

  “若不来大唐便罢,既来了,岂能不去长安?”

  李沐清楚,此时的长安虽未达鼎盛繁华,但底蕴必然不凡。

  如今诸事步入正轨,手头也不缺银钱,于是他决定启程一游。

  “长安?”

  “公子,我们要去长安?”

  小翠听闻,立刻坐不住了,满脸雀跃。

  “长安可是大唐都城,据说有十万人口,不知何等热闹……”

  “公子稍等,我这就去梳妆打扮!”

  李沐没想到小翠竟会如此兴奋。

  “不急,今日天色已晚,明日一早再出发!”

  翌日清晨,李沐亲自将长乐和王婉送到村中私塾,交给教书先生。

  “师父师父,带我们一起去长安嘛……”

  两个小丫头撒娇不停,眼泪汪汪,攻势猛烈。

  好在李沐坚定回绝。

  “为师初次去长安,不知情况,怕有危险,这次就不带你们了!”

  “你们还小,日后有的是机会!”

  “到时,为师带你们逛遍长安城!”

  安抚好两个叽叽喳喳的小丫头后,李沐收拾妥当,终于启程出发。

  马车吱呀作响,小翠一路说个不停。

  直到一座巍峨的城墙映入眼帘。

  那城墙高耸入云,如同山岳般矗立在眼前,气势磅礴。

  "天哪!"

  "这城墙比山还高!"

  "这就是长安吗?"

  小翠目瞪口呆,她从没出过几次村子,何曾见过如此雄伟的城池?

  李沐走下马车,抬头望去,先是略显惊讶,随即露出不屑的神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