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沐揉着太阳穴叹息:“罢了,这种货色……”话到嘴边,终究没说完。
顾元宝尴尬地别过脸,心底懊恼。他何尝不想严惩几个立威?可对这些世家子弟而言,惩戒如同隔靴搔痒。他们骨子里认定,天下人都该让着他们——连李二也不例外。
世家盘踞朝堂多年,确有傲慢的资本。但长此以往,终会自掘坟墓。
李沐垂眸不语,李二亦面色铁青。空荡的教舍前,唯有顾元宝愁眉苦脸地搓着手。
他知道,烂摊子迟早落回自己头上。即便眼下无需插手,后续的麻烦也逃不掉。当务之急,是寸步不离跟着李沐——否则以这位的手段,自己根本招架不住。
想到那雷厉风行的作风,顾元宝后背发凉,转念又释然:能学得真本事,耗些时日又何妨?
顾元宝的话让李沐愣了半晌,随后他立即拽着顾元宝去寻那名学生。
此刻崔明楼正站在族人中间,细说着今日在教师办公楼里的遭遇。底下众人听得怒火中烧,纷纷拍案而起。
"校领导简直给脸不要脸!咱们这般抬举他们,他们竟毫不领情。早知如此,当初何必费劲打通上头的关系?"
"可不是嘛!咱们各大家族联手要闯出名堂,招揽些人才,他们倒好,处处使绊子。莫不是见不得咱们好?"
"依我看,干脆别在这破学校待了。拉批学生出去另立门户,回头和家里长辈们合计合计。"
"妙啊!凭咱们多年积攒的人脉,随便捧个哈门都能让他成学术泰斗。"
......
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,崔明楼瞧着群情激愤的同伴,嘴角扬起满意的弧度。待众人稍静,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:
"话虽如此,但咱们还得悠着点。那位校长可是传奇人物,据说副校长与李二交情匪浅。真要硬碰硬,胜负难料啊。"
这番话说得众人面露不悦。有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当场抱臂嗤笑:
"崔兄此话差矣!既然决心要干,就得放开手脚。"
----
"万事开头难。只要先撬些好苗子过来,往后自然有源源不断的资源。还怕咱们世家在这新时代站不稳脚跟?"
待得久了,他们敏锐察觉到这里的与众不同——李沐传授的新学问确实能栽培专精人才,若肯下苦功,甚至能教出全才。
千年世家的底蕴,让他们对家族传承充满傲气。
崔明楼深吸口气,攥紧拳头眼神一厉:"那咱们分头行动,各自挑选本学科优等生。许他们丰厚报酬,免其学费。成绩拔尖者,连其家眷的开销咱们都包了!"
这话顿时引来一片附和。自古以来人为财死,若能保全家衣食无忧,让人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。解除后顾之忧,还愁他们不乖乖投效?
用金银资源栽培寒门子弟,既得他们感恩戴德,日后家族有需必当效死力。这般稳赚不赔的买卖,何乐而不为?
说到底,若非李沐步步紧逼,世家岂会放下身段?若不顺应时势,只怕迟早要被淘汰。这可不是他们愿见的结果。
众人散去时,崔明楼转身走向自己学科,盘算着该笼络哪些好苗子。
崔明楼猛然发现前方立着三道身影,瞳孔骤然收缩。他指节发白地攥紧拳头,喉间滚出几声压抑的喘息,最终扯出个没有温度的笑:"诸位倒是好耐性。"
李沐唇角挂着闲适的弧度:"谈不上久等,不过该听的都听见了——崔兄的胆识,实在令人叹服。"
崔明楼的视线在李沐脸上逡巡片刻,忽而轻笑:"饿殍遍地时,活下来的总是敢剖虎腹的莽夫,这道理李兄应当最明白?"
"可惜莽夫常常死得最早。"李沐遗憾似的摇了摇头,朝顾元宝抬了抬下颌。后者会意,立刻有三五个壮汉自阴影中窜出,铁钳般扣住崔明楼双臂。
"尔等安敢!"崔明楼挣得衣袍猎猎作响,脖颈暴起青筋,"顾元宝!你可想清楚动我的后果!"嘶吼声随着拖拽渐渐消散在长廊尽头。
李沐掸了掸袖口不存在的灰尘,转向眉间凝着倦色的顾元宝。檐角铜铃在风里叮当乱响,衬得庭院愈发寂静。
"防不住的。"顾元宝突然开口,"就像春草总要钻透石板。"
李沐的掌心落在他肩头,体温透过布料:"石板压不住漫天野火,但能护住脚下三寸净土。"
顾元宝鼻尖倏地发红,垂首盯着青砖缝隙里探头的蒲公英。李沐别过脸去,喉结动了动。
"我有话说。"李二突然横 来,指节捏得咔咔作响,"副校长之位......"他顿了顿,目光灼灼射向顾元宝,"该给真正以校为家的人。"
风卷起满地柳絮,迷了人眼。
以顾元宝的能力担任副校长再合适不过,他的手腕与声望足以服众。
“李沐,这事你倒是可以考虑。”李二双手负于身后,目光扫过学堂檐角,“我虽顶着副校长的虚衔,原不过是想在此处留个名字罢了。”
“留名的方式多得很。”李沐失笑摇头,又望向顾元宝。待对方颔首应允,他当即拍板将副校长的印信递了过去。
李二凝视顾元宝接过职权的背影,眼底浮起一丝欣慰。这所学府的未来,或许真能如他所愿。
“放心,历史会记住你的名字。”李沐突然说道,“千百年后,人们提起这所学堂时,必会提及李二二字。”
——
李二闻言先是一怔,继而朗声大笑。
青史留名?他本就不缺这一笔。作为缔造贞观盛世的 ,即便没有这座学府,李世民三字也早已铭刻汗青。
“倒要多谢你美意。”他摩挲着腰间玉佩,半真半假地叹道,“只盼后世莫骂我沽名钓誉才好。”
“荒唐!”李沐猛然拔高嗓音,“若无你在朝堂周旋,这学府早被权贵撕碎了——民间呼声再高,终究得圣旨朱批,得朝廷点头接纳学子。”
他说着压低声音:“谁敢绕过天子来此选才?说到底是李二亲自定的章程。”
李二指节骤然发白。
他望进李沐坦荡的眼睛,忽然郑重点头:“既如此,这名分我便收下了。”稍作停顿,又补上一句,“日后若遇官场刁难,尽管来寻我。”
“自然找你!”李沐大笑着拍他肩头,“放着现成的关系不用,岂非痴人?”
李二摇头苦笑。这话虽直白得刺耳,却莫名叫他心头熨帖。横竖被这小子揶揄惯了,由他去吧。
李沐向来待身边之人宽厚,尤其对顾元宝更是倾心栽培。
顾元宝自追随李沐至今,早已今非昔比,权术谋略运用得心应手。若非如此,又怎会在此处游刃有余?
待诸事安排妥当,李沐凝视众人,心中泛起一丝异样。他难以预料众人未来如何,但确信大唐必将因此事愈发强盛。
只要这些学院生员学成出仕,大唐官场格局必将天翻地覆。届时世家大族终将没落,沦为寻常富户。到那时再想收拾他们,易如反掌。
思及此处,李沐不禁纵声大笑。李世民见他状若癫狂,只得摇头叹息,未发一言。
顾元宝此刻亦为新身份恍然。他原只是暂代副校长之职,未料竟真被擢升为正式副校长,日后将全权执掌学府事务。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令他啼笑皆非,一时难以适应。
李世民见李沐出神,轻抿嘴唇道:"小子,此后你有何打算?须知这些学子大多出身寒门,皆盼学成改命。若不良风气蔓延,只会害了他们。"
正如他所言,若师长们放任自流,这与外间有何区别?纵使学生可自学成才,又岂比得上名师指点?届时朝廷如何交待?
李沐顿感头疼,揉按太阳穴良久,终是冷声道:"既是他们自寻死路,就休怪我们心狠手辣。"
二人闻言面面相觑,倒是顾元宝最先会意。毕竟跟随李沐多年,他当即试探道:"莫非要将他们逐出学府?可他们都是正经考进来的..."
仅因此事便驱逐学子,未免不近人情。李沐听罢只觉荒谬,丢给他一个看傻子的眼神。
顾元宝被瞪得不知所措,正尴尬间——
李沐忽开口道:"找几个手脚麻利的暗卫..."话音未落,顾元宝已惊得瞪圆了眼。
“赶他们离开不过是小事一桩,若非要找个理由,那便是不守校规。即便强留,也只会拖累其他学生,总不能因几人耽误整座学堂吧?”
李沐话音落下,顾元宝沉默片刻,与李二交换眼神。李二耸耸肩,翻了个白眼,懒得开口。
他向来支持李沐的一切决定。若非李沐,何来今日的大唐?李二心知肚明,只要坚定站在李沐身后,前路自会明朗。
这份近乎盲目的信任从何而生?连他自己也说不清。
相较之下,顾元宝顾虑更深。他拧眉思索片刻,沉声道:“话虽如此,可世家必然激烈反对。他们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,若狗急跳墙……”
话音未落,李二已轻笑出声。他拍拍顾元宝肩膀,眯眼道:“怕什么?他们能使手段,我们亦有对策。朝中又不是无人,若他们不识趣,休怪我们不留情面。”
顾元宝一时语塞,最终摇头作罢,转而带二人巡视其余教舍。
不多时,李沐二人已摸清状况,索性自行探查,独留顾元宝处理琐务。身为书院实际执掌者,他既要打理新唐商盟,又得统管书院诸事。
令人称奇的是,学生们竟无半句怨言——顾元宝铁腕治学,众人心服口服。
顾元宝尴尬地别过脸,心底懊恼。他何尝不想严惩几个立威?可对这些世家子弟而言,惩戒如同隔靴搔痒。他们骨子里认定,天下人都该让着他们——连李二也不例外。
世家盘踞朝堂多年,确有傲慢的资本。但长此以往,终会自掘坟墓。
李沐垂眸不语,李二亦面色铁青。空荡的教舍前,唯有顾元宝愁眉苦脸地搓着手。
他知道,烂摊子迟早落回自己头上。即便眼下无需插手,后续的麻烦也逃不掉。当务之急,是寸步不离跟着李沐——否则以这位的手段,自己根本招架不住。
想到那雷厉风行的作风,顾元宝后背发凉,转念又释然:能学得真本事,耗些时日又何妨?
顾元宝的话让李沐愣了半晌,随后他立即拽着顾元宝去寻那名学生。
此刻崔明楼正站在族人中间,细说着今日在教师办公楼里的遭遇。底下众人听得怒火中烧,纷纷拍案而起。
"校领导简直给脸不要脸!咱们这般抬举他们,他们竟毫不领情。早知如此,当初何必费劲打通上头的关系?"
"可不是嘛!咱们各大家族联手要闯出名堂,招揽些人才,他们倒好,处处使绊子。莫不是见不得咱们好?"
"依我看,干脆别在这破学校待了。拉批学生出去另立门户,回头和家里长辈们合计合计。"
"妙啊!凭咱们多年积攒的人脉,随便捧个哈门都能让他成学术泰斗。"
......
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,崔明楼瞧着群情激愤的同伴,嘴角扬起满意的弧度。待众人稍静,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:
"话虽如此,但咱们还得悠着点。那位校长可是传奇人物,据说副校长与李二交情匪浅。真要硬碰硬,胜负难料啊。"
这番话说得众人面露不悦。有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当场抱臂嗤笑:
"崔兄此话差矣!既然决心要干,就得放开手脚。"
----
"万事开头难。只要先撬些好苗子过来,往后自然有源源不断的资源。还怕咱们世家在这新时代站不稳脚跟?"
待得久了,他们敏锐察觉到这里的与众不同——李沐传授的新学问确实能栽培专精人才,若肯下苦功,甚至能教出全才。
千年世家的底蕴,让他们对家族传承充满傲气。
崔明楼深吸口气,攥紧拳头眼神一厉:"那咱们分头行动,各自挑选本学科优等生。许他们丰厚报酬,免其学费。成绩拔尖者,连其家眷的开销咱们都包了!"
这话顿时引来一片附和。自古以来人为财死,若能保全家衣食无忧,让人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。解除后顾之忧,还愁他们不乖乖投效?
用金银资源栽培寒门子弟,既得他们感恩戴德,日后家族有需必当效死力。这般稳赚不赔的买卖,何乐而不为?
说到底,若非李沐步步紧逼,世家岂会放下身段?若不顺应时势,只怕迟早要被淘汰。这可不是他们愿见的结果。
众人散去时,崔明楼转身走向自己学科,盘算着该笼络哪些好苗子。
崔明楼猛然发现前方立着三道身影,瞳孔骤然收缩。他指节发白地攥紧拳头,喉间滚出几声压抑的喘息,最终扯出个没有温度的笑:"诸位倒是好耐性。"
李沐唇角挂着闲适的弧度:"谈不上久等,不过该听的都听见了——崔兄的胆识,实在令人叹服。"
崔明楼的视线在李沐脸上逡巡片刻,忽而轻笑:"饿殍遍地时,活下来的总是敢剖虎腹的莽夫,这道理李兄应当最明白?"
"可惜莽夫常常死得最早。"李沐遗憾似的摇了摇头,朝顾元宝抬了抬下颌。后者会意,立刻有三五个壮汉自阴影中窜出,铁钳般扣住崔明楼双臂。
"尔等安敢!"崔明楼挣得衣袍猎猎作响,脖颈暴起青筋,"顾元宝!你可想清楚动我的后果!"嘶吼声随着拖拽渐渐消散在长廊尽头。
李沐掸了掸袖口不存在的灰尘,转向眉间凝着倦色的顾元宝。檐角铜铃在风里叮当乱响,衬得庭院愈发寂静。
"防不住的。"顾元宝突然开口,"就像春草总要钻透石板。"
李沐的掌心落在他肩头,体温透过布料:"石板压不住漫天野火,但能护住脚下三寸净土。"
顾元宝鼻尖倏地发红,垂首盯着青砖缝隙里探头的蒲公英。李沐别过脸去,喉结动了动。
"我有话说。"李二突然横 来,指节捏得咔咔作响,"副校长之位......"他顿了顿,目光灼灼射向顾元宝,"该给真正以校为家的人。"
风卷起满地柳絮,迷了人眼。
以顾元宝的能力担任副校长再合适不过,他的手腕与声望足以服众。
“李沐,这事你倒是可以考虑。”李二双手负于身后,目光扫过学堂檐角,“我虽顶着副校长的虚衔,原不过是想在此处留个名字罢了。”
“留名的方式多得很。”李沐失笑摇头,又望向顾元宝。待对方颔首应允,他当即拍板将副校长的印信递了过去。
李二凝视顾元宝接过职权的背影,眼底浮起一丝欣慰。这所学府的未来,或许真能如他所愿。
“放心,历史会记住你的名字。”李沐突然说道,“千百年后,人们提起这所学堂时,必会提及李二二字。”
——
李二闻言先是一怔,继而朗声大笑。
青史留名?他本就不缺这一笔。作为缔造贞观盛世的 ,即便没有这座学府,李世民三字也早已铭刻汗青。
“倒要多谢你美意。”他摩挲着腰间玉佩,半真半假地叹道,“只盼后世莫骂我沽名钓誉才好。”
“荒唐!”李沐猛然拔高嗓音,“若无你在朝堂周旋,这学府早被权贵撕碎了——民间呼声再高,终究得圣旨朱批,得朝廷点头接纳学子。”
他说着压低声音:“谁敢绕过天子来此选才?说到底是李二亲自定的章程。”
李二指节骤然发白。
他望进李沐坦荡的眼睛,忽然郑重点头:“既如此,这名分我便收下了。”稍作停顿,又补上一句,“日后若遇官场刁难,尽管来寻我。”
“自然找你!”李沐大笑着拍他肩头,“放着现成的关系不用,岂非痴人?”
李二摇头苦笑。这话虽直白得刺耳,却莫名叫他心头熨帖。横竖被这小子揶揄惯了,由他去吧。
李沐向来待身边之人宽厚,尤其对顾元宝更是倾心栽培。
顾元宝自追随李沐至今,早已今非昔比,权术谋略运用得心应手。若非如此,又怎会在此处游刃有余?
待诸事安排妥当,李沐凝视众人,心中泛起一丝异样。他难以预料众人未来如何,但确信大唐必将因此事愈发强盛。
只要这些学院生员学成出仕,大唐官场格局必将天翻地覆。届时世家大族终将没落,沦为寻常富户。到那时再想收拾他们,易如反掌。
思及此处,李沐不禁纵声大笑。李世民见他状若癫狂,只得摇头叹息,未发一言。
顾元宝此刻亦为新身份恍然。他原只是暂代副校长之职,未料竟真被擢升为正式副校长,日后将全权执掌学府事务。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令他啼笑皆非,一时难以适应。
李世民见李沐出神,轻抿嘴唇道:"小子,此后你有何打算?须知这些学子大多出身寒门,皆盼学成改命。若不良风气蔓延,只会害了他们。"
正如他所言,若师长们放任自流,这与外间有何区别?纵使学生可自学成才,又岂比得上名师指点?届时朝廷如何交待?
李沐顿感头疼,揉按太阳穴良久,终是冷声道:"既是他们自寻死路,就休怪我们心狠手辣。"
二人闻言面面相觑,倒是顾元宝最先会意。毕竟跟随李沐多年,他当即试探道:"莫非要将他们逐出学府?可他们都是正经考进来的..."
仅因此事便驱逐学子,未免不近人情。李沐听罢只觉荒谬,丢给他一个看傻子的眼神。
顾元宝被瞪得不知所措,正尴尬间——
李沐忽开口道:"找几个手脚麻利的暗卫..."话音未落,顾元宝已惊得瞪圆了眼。
“赶他们离开不过是小事一桩,若非要找个理由,那便是不守校规。即便强留,也只会拖累其他学生,总不能因几人耽误整座学堂吧?”
李沐话音落下,顾元宝沉默片刻,与李二交换眼神。李二耸耸肩,翻了个白眼,懒得开口。
他向来支持李沐的一切决定。若非李沐,何来今日的大唐?李二心知肚明,只要坚定站在李沐身后,前路自会明朗。
这份近乎盲目的信任从何而生?连他自己也说不清。
相较之下,顾元宝顾虑更深。他拧眉思索片刻,沉声道:“话虽如此,可世家必然激烈反对。他们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,若狗急跳墙……”
话音未落,李二已轻笑出声。他拍拍顾元宝肩膀,眯眼道:“怕什么?他们能使手段,我们亦有对策。朝中又不是无人,若他们不识趣,休怪我们不留情面。”
顾元宝一时语塞,最终摇头作罢,转而带二人巡视其余教舍。
不多时,李沐二人已摸清状况,索性自行探查,独留顾元宝处理琐务。身为书院实际执掌者,他既要打理新唐商盟,又得统管书院诸事。
令人称奇的是,学生们竟无半句怨言——顾元宝铁腕治学,众人心服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