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-《娱乐:杨老板说我肾功能不错》

  相比之下,刘师师与糖嫣之间始终没有建立起特别亲近的关系。

  合作并不意味着必然成为好友。

  苏凌虽然心中略感惊讶,但并未过多在意。

  她们之间的关系如何,与他何干?

  后宫嫔妃尚且明争暗斗,更何况是娱乐圈。

  除非有一天能……

  否则关系好坏又有什么意义?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求订阅!求月票!求鲜花!求评价票!!

  第章、集齐大唐诗仙?

  常沙。

  西餐厅包厢内。

  苏凌盯着盘中的牛排,一脸不解:“常沙美食这么多,你却带我来吃西餐?”

  糖嫣低声解释:“我是魔都人,湘菜太辣了,我吃不惯。”

  一旁的刘师师淡淡接话:“西餐也行,我不挑食,什么都能接受。”

  糖嫣眯起眼睛。

  真是好茶艺!

  这难道是在暗示我娇气?

  她不禁后悔选了这家餐厅。

  早知如此,应该让苏凌来决定。

  吃饭本是次要,重要的是借此拉近关系。

  若说高铁上的初遇让糖嫣对苏凌仅有些许好感,更多是出于对成功者的欣赏,那么在芒果台演播厅的经历之后,她对他产生了更深的好奇。

  那是一种探索的欲望,想更深入地了解他——为何如此年轻,却才华横溢?

  而这种探究,往往正是女人陷入感情的开始。

  探索得越深,越容易陷入其中。

  刘师师的心态也类似。

  尤其在察觉糖嫣对苏凌有意之后,她的兴趣也愈发浓厚。

  就像孩子总觉得别人手里的糖果更甜,糖嫣的主动接近,无形中提升了苏凌的魅力。

  糖嫣心中暗骂刘师师矫揉造作,脸上却仍挂着微笑:“是我太挑剔了……不像师师妹妹,什么苦都能吃。”

  不就是装模作样吗?谁不会呢。

  苏凌饶有兴致地听着两人话中有话的交谈,心里想的却是:能吃苦算什么本事?

  这年头,会“吃咸”的女人才混得开。

  不知仙剑三美中,谁最擅长这一套?

  嗯……仙剑一美倒是挺有一套。

  刘师师没有继续表演,她本就不擅长这种暗藏机锋的对话。刚才的话只是随口一说,并无讽刺糖嫣之意。

  她转而切入正题:“苏凌,你对艺人工作室有什么看法?”

  艺人工作室,或称明星工作室,早在2009年左右便开始兴起。

  最早是那些在圈内人脉深厚、资历丰富的资深艺人才敢尝试。

  例如周公子、黄小铭、双兵等人,在年前后纷纷成立个人工作室。

  不过那时都是挂靠在影视公司旗下。

  近两年随着流量崛起,成立个人工作室的明星越来越多,

  尤其是一些年轻且人气高的明星。

  他们成立工作室后发展得不错,

  引得不少艺人眼红,开始争相效仿。

  甄嘉曾向苏凌提过,刘师师与唐仁的合约大约还剩一年就要到期。

  因此,

  刘师师在苏凌面前提起个人工作室的事,

  莫非是想挂靠嘉形?

  苏凌斟酌着回应:“没有哪个艺人愿意一直做棋子,稍微有野心的都想跳出来做棋手。

  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执棋的能力,因此挂靠一家成熟稳定的影视公司,才是明星工作室最容易生存的方式。

  不过,挂靠也要选对目标。

  那种只经营经纪业务、没有自制剧能力的公司,挂了也没多大意义,还不如独立发展。”

  这番话的潜台词十分明显:

  频频推出爆款的嘉形,正是理想的选择。

  刘师师若有所思,转而问道:“业内都说你眼光独到,能精准捕捉市场风向并加以利用。你觉得我适合走什么路线?”

  刘师师适合什么路线?

  首要排除性感风格。

  其他方向,

  基本都可以尝试。

  “你目前的路线就很好,出演温柔、知书达理这类角色,是你的基本盘。”

  苏凌想起后来有位当红小花赵璐思说过一句话:

  “待在舒适区,其实是一种自信。”

  所谓舒适区,

  正是指自己擅长的戏路。

  并非每位演员都有意愿或实力突破原有戏路。

  专注一种类型,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,

  甚至可能发展得更好。

  比如军艺校草杨烊,常演面瘫冷酷型帅哥,

  照样成为顶流。

  如果刘师师无意争夺影后,延续现有路线就很合适。

  苏凌也很希望她保持这个方向。

  毕竟他是本家!

  如果刘师师成立个人工作室并挂靠嘉形,只要继续发挥她擅长的戏路,就不愁没有戏拍,嘉形也能从中轻松获益。

  当然,刘师师这样问,或许也有些别的想法。

  大多数演员都不愿被观众批评“只会演一类角色”。

  就连自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