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-《娱乐:杨老板说我肾功能不错》

  1

  如果她在公司熬上几年,看着身边其他女艺人一个个红起来,恐怕不用别人教,她自己也会悟出怎么又快又准地为自己争取机会。

  回到公司的苏凌,也正面临女艺人们的“争取”。

  祝絮丹说手头有个剧本太深奥,看不太懂,问苏凌晚上有没有空,想找他一起对戏。

  而同样来自新江的代思,则突然发来V信,说她发烧了,需要打一针。

  呃,这针……它正经吗?

  …………

  嘉形办公室里,苏凌翘着二郎腿,听甄嘉汇报工作。

  最后,甄嘉问道:“《何以笙箫默》的剧本已经定了,女主是糖嫣,男主呢?是向外试镜,还是内部消化?”

  嘉形签的女艺人不少,男艺人也有几个。

  但目前只有张斌斌有点名气。

  其他几个,基本没火起来。

  《无心法师》里的两个男主虽然是公司签约的艺人,但那部剧还没播出,能不能红,还得看播出后的成绩。

  “内外一起试镜吧,公平竞争。”苏凌想了想说,“和刘骏杰导演打声招呼,看谁合适就选谁,不一定非用嘉形的人。”

  公司签的那几个男艺人,确实撑不起“何以琛”这个角色。硬要捧,搞不好会把这部经典都市剧搞砸。

  《微微一笑》里,张斌斌演的肖奈就被一部分书粉吐槽不够帅。

  好在他之前就已经是二线流量,有铁粉支持,加上女主热芭也分担了一些争议。

  没错,就是那个哪儿都让人眼前一亮的热芭。

  虽然完美还原了原着中“贝微微”的火辣身材,

  但仍有书粉不买账。

  不少人觉得,热芭作为新疆人,面部异域风情太浓,演贝微微还不如杨蜜合适。

 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,

  无论选谁出演,都很难让所有人满意。

  原版《微微一笑》也曾被书迷吐槽,认为女主身材过于单薄,与原着差距太大。

  不过,

  只要营销到位,观众口碑是可以引导的。

  在这方面,嘉形如今已是行家。

  节奏一带,

  加上《微微一笑》整体质量不错,

  除了少数挑剔的书迷,大部分观众渐渐接受了改编。

  “这样的话,公司那几个男艺人可能会有意见…”

  甄嘉皱眉道:“公司目前出品的几部剧,自家男艺人演的不多…他们心里难免不平衡,觉得公司不捧自己人,反而捧外人。”

  “有意见可以离开,嘉形的解约费不高。”

  苏凌淡淡道:“嘉形已不是小公司,不必看艺人脸色过日子。说句实话,就算剥离艺人经纪业务,嘉形也已是头部级的影视制作公司。”

  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,

  苏凌早有规划。

  艺人经纪与影视制作,

  迟早要拆分为两家公司,

  否则太限制发展。

  正午阳光就是个典型例子。

  他们早年也兼顾两项业务,有一阵子出品的剧全是老面孔,观众都分不清谁是谁。

  后来正午解散了经纪部门,不再签约艺人,向外试镜,合适谁就用谁,剧集口碑也越来越好。

  苏凌不必完全照搬正午模式,

  但公司拆分是必须的。

  分拆后组成集团——

  “嘉形集团”这名字太普通,到时候艺人经纪公司沿用嘉形,影视制作和集团公司得换个更高大上的名字,

  比如苏氏集团,凌坤集团之类的。

  莫名想到了坤坤……

  算算时间,坤坤也快出道了。

  思绪短暂跑偏,苏凌看向对面欲言又止的甄嘉,“还有事?直接说。”

  “甄安楠想请你吃顿饭。”

  甄安楠是嘉形签约的女艺人,

  和甄嘉有点关系,算是出了五服的远亲。

  “帮我推了吧,公司请我吃饭的女艺人太多,答应谁都不合适。”苏凌摆摆手。

  “还有别人请你吃饭?”

  “请吃饭算什么?还有人叫我上门打针呢。”

  “谁啊?我们公司还有这么大胆的?”

  苏凌有多抢手,甄嘉心里清楚。

  公司女艺人主动想让老板潜规则,她并不意外,只是忍不住想八卦一下。

  “一定是你认识的,不过具体是谁你何必了解得那么清楚?好了...没什么事就挂了吧,我得去剪辑室监督《少林足球》的剪辑进度。”

  苏凌自然不会轻易透露代思的名字,这是基本的职业操守。

  甄嘉也没有继续追问,转而问道:“《少林足球》你打算什么时候上映?”

  苏凌摸着下巴想了想,“暑期档吧……想冲票房,还是得选个热门的档期。”

  “会不会有点紧张?后期不是还没完成吗?”

  “来得及,《少林足球》的特效镜头不多,我已经让特效公司在加班赶工了。而且暑期档有两个月,我们可以安排在七月底或八月初上映。”

  “那好吧。”

  甄嘉离开办公室后,苏凌坐了一会儿,也动身前往剪辑室开始忙碌。

  转眼间,四月份已进入中旬。

  忙碌的日子告一段落,苏凌终于告别了剪辑室。

  他回家洗了个澡,整理出一个帅气的发型,准备出门参加《美人鱼》的试镜会。

  或者可以说——这是一场新一代“京女郎”的选拔会!

  想当年,王京的“京女郎”曾是和张艺谋的“谋女郎”齐名的存在。

  可惜后来王京拍的烂片越来越多,审美也逐渐下滑,“京女郎”渐渐成了传说。

  当然,“谋女郎”的光环也没能持久。

  再过几年,随着一位叫刘皓存的新人出现,“谋女郎”的名声也将一落千丈。

  不过这些都和苏凌无关。

  今天的试镜会,其实是嘉形借新电影《美人鱼》来提升影响力!

  王京很久没有这样的大动作,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。

  到了现场,苏凌远远就看到试镜间外坐着一排年轻女孩。

  她们看到苏凌从车上下来,引起了一阵 * 动。

  几个胆子大的女孩甚至快步朝他走来,但苏凌没给她们搭话的机会,在安保人员的引导下,径直走进了试镜间旁边的房间。

  王京正翘着二郎腿坐在里面,旁边还有男主角邓抄。

  虽然嘉形这版《美人鱼》的导演换成了王京,但男主角苏凌并没有更换。他自己不演,就需要找一位有一定知名度、票房号召力,并且有喜剧感的实力派演员。

  邓抄这个人,只要不演自己导演的电影,在别人电影里的表现其实都还不错。

  虽然很多观众认为他更适合正剧,而不是喜剧,但实事求是地说,他在原版《美人鱼》中演得挺不错。

  加上两人之前在《跑男》中有过合作,苏凌就决定找他来演。

  见面后,双方照例进行了一番商业互吹。

  王京感慨道:“苏总,你的号召力真不错啊。今天来试镜的,清一色都是高校校花,还有不少已经有些名气的当红小花……”

  “哈哈……王导过奖了,你是导演,这些人摆明了是冲着你来的。”苏凌谦虚地回应。

  王京摆摆手:“我这个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,以前也搞过不少试镜,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的场面。”

  那年春节档,王京执导的《奥门风云》成为票房冠军,总票房超过亿元。

  但大家并没有把这份成绩全算在王京头上。

 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,这部电影能成功,更多是靠“炒冷饭”和卖情怀。

  而嘉形公司出品的三部电影,则完全是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宣传策略打出来的天下,含金量不言而喻。

  尤其是在新片《美人鱼》上,观众更看中的是苏凌执笔的剧本,以及嘉形公司的品牌保障,而不是王京的导演命运。

  王京这些年的拍片风格早已被观众总结出来——烂片率高达百分之几十。

  区别只在于,有些烂片口碑与票房双扑,有些烂片虽然口碑差却能票房大爆。

  总体来看,大家之所以对《美人鱼》抱有期待,是相信在苏凌的把控下,王京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准!

  …………

  与王京聊了几句之后,苏凌开始浏览参加试镜的女演员名单。

  其中几个被选角导演用红笔特别标注的人选,属于重点观察对象。

  这也很正常。

  尽管嘉形对外宣称“只选对的、不选贵的”,名气不重要,关键是与角色适配,但现实世界哪来绝对公平?

  有些女演员有背景、有人脉,事先通过关系向王京打过招呼,面试时自然会被适当放宽标准。

  比如对一般演员要求达到八分,对她们可能六分即可。

  这类情况在所难免。

  被标记的女演员,要么是有一定演艺经验、小有名气;要么是背后经纪公司或家庭背景不一般。

  苏凌此刻关注的就是其中两位代表人物:

  一个是李吣,另一个是关小瞳。

  选角导演为李吣写的评语是:“自《红楼梦》出道,走青衣路线,主演过多部电视剧,演技稳定。缺点是观众缘偏弱,性价比高。”

  这段评价很中肯。

  李吣比大蜜蜜小不了几岁。在李绍红版《红楼梦》中,大蜜蜜只演了晴雯这样的小角色,而李吣饰演的却是薛宝钗。

  之后李吣的影视资源一直不错,女主角一部接一部。

  可惜始终未能大红。

  反观大蜜蜜,如今已是顶流,红得发紫。

  至于关小瞳,选角导演只简单写了一句:“光鲜传媒塞进来的。”

  此时的关小瞳还是光鲜传媒旗下的艺人。

  苏凌继续往下看名单,又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——

  李一彤。

  苏凌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