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杨寰!”
等在宫门外的杨寰听到皇帝呼唤,立刻迎上前去。
拱手低头道:
“陛下。”
“传朕口谕,立刻将后宫所有太监与宫女召集到坤宁宫,朕有话要宣布。”
“再传令下去,让负责选妃的女官整理落选名单,从中挑选年纪合适的秀女入宫。”
“数量不必太多,三百人即可。告诉她们,不得强迫,若有秀女不愿入宫,依例发放路费送她们回家。”
“你们锦衣卫也安排几人监督此事,若有违反,立即扣押上报。”
“臣领命。”
杨寰应声后,快步离去执行。
待到了坤宁宫,朱由校站在高处,望着下面站成一片的宫人开口说道:
“今日召集你们前来,是有一件喜事要告知大家。”
一听皇帝说“喜事”,众人面面相觑。
对他们而言,在这宫中,除了得宠之外,哪还有什么喜事可言?
朱由校看着他们脸上流露的困惑,心中不免一阵酸楚。
皇宫如深海,一旦入宫,几乎再无出头之日。哪怕有幸出宫,也已是半截身子埋在黄土里的人。
在这宫墙之内,连皇子妃嫔都难以自保,更别提这些奴婢般的宫人。
虽为皇帝,但他心中早有现代观念。他能做的,就是尽量改变一些事。至少让他们有条生路,不至于病死冷宫,死后连块埋骨之地都没有。
“你们在宫中服侍多年,伺候过朕与先帝,朕决定,放你们出宫。”
皇帝话音未落,人群中已起波动。
出宫……
这个词对宫人来说太过遥远。
他们只能在心里想想,连说都不敢说出口。
“谢陛下恩典!”
宫女们稀稀拉拉地跪下,声音颤抖地喊着。
皇宫看似金碧辉煌,可真正苦乐,只有他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最清楚。
在宫里,没有强硬的靠山,就只能任人欺负。
很多人每天都在盼着出宫的那一天。
太监们就不同了。
他们一旦离开宫门,就等于没了活路。
早年离家,膝下无儿无女,身体又有残缺,别说在外面被人看低,就算想找份糊口的活计都难。等年纪一大,干不动重活,没了收入,只能靠乞讨过日子。
所以他们对钱看得特别重。
对别人来说钱是外物,对他们的意义却不一样,那是能救命的东西。
“万岁爷,奴才不想走,奴才愿意一辈子伺候您!”
一些太监跪在地上哭喊,与一旁宫女的沉默形成强烈反差。
“你们不用怕,朕有那么多皇庄皇店,正缺人手。你们去替朕照看,朕也不会亏待你们。”
“不过丑话说前头,谁要是敢贪墨、手脚不干净,那就别怪朕无情了。”
这话一出,太监们激动得不行。
不是因为被留下,而是因为这个差事。
去管皇庄皇店,比在宫里强太多了。不用提心吊胆,不用防着谁害自己,也不用天天担心脑袋不保。
朱由校又看向那些还在低声哭泣的宫女:
“你们也有两个选择。如果不想回家,朕会从将士中挑选合适的人,给你们安排相亲会,自己选,朕不会强求。”
“愿意参加的,每人赏银五十两、粮十石、绸缎两匹、布十匹,再加一套首饰。”
“朕还会赐你们七品命妇身份,以后每年都有俸银可拿。”
她们曾是宫中的人,走出去也代表皇家的脸面,这些排场不能少。
七品命妇的名号不值钱,俸银也不多,一千人一年也就几万两银子,对朝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。
“想家的,朕也照样赏赐,派人送你们平安出京。”
“去留,全由你们自己决定。”
一位年长的宫女壮着胆子开口:
“回陛下,敢问那相亲会……是怎样的?”
“朕会从羽林军中挑出与你们年纪相仿的单身将士,你们可以互相认识、交谈。若有人情投意合,朕亲自给你们做主成亲。”
“朕知道你们不容易,才想出这个办法。将来要是有人欺负你们,家暴你们,你们可以向宫正司申诉,朕给你们撑腰!”
“这些将士都是百里挑一的,立过战功,品德方面朕也会把好关,不会让你们受委屈。”
“嫁过去之后,你们就是正妻!”
朱由校显然是站在她们的角度为她们谋划未来,不仅赐予钱粮,还颁发敕命,已经将她们的身份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听得皇上一番话语,底下的宫女们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。
最先发问的那位年长宫女闻言也露出了笑意。她入宫已有十余载,双亲早已离世,若真出了宫,还真不知该往何处去。
她心里也清楚,自己年岁不小了,除了那些家中贫困的老光棍,没人会愿意娶她。
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去富贵人家继续做仆妇。
如今可好了,皇上亲自为她们做主,从此不必再为日后犯愁,只愿能真正找到一个好人家。
随后,又有几位宫女提出疑问,朱由校都一一耐心解答,让她们安心无虞。
听皇上亲口承诺,这些宫女心中的顾虑也慢慢消散,多数都愿意接受皇上的安排,当然也有少数人仍希望回乡。
这些人进宫时间不长,最长的也不过四年,还有家可归,青春也尚在。
朱由校依言当场兑现了所有承诺,将赏赐一并发放,并命杨寰安排马车,护送她们出城。
临行前,他还不忘叮嘱:
“你们都是宫里多年的老宫女了,虽然朕不认识你们,但你们与朕也是有缘之人。出宫之后,务必谨言慎行,别给皇家丢脸,也别让朕脸上无光。”
其他宫女见皇上言出必行,对他的信任又加深了几分。
与先前的拘谨不同,此刻她们脸上已满是笑容。
等在宫门外的杨寰听到皇帝呼唤,立刻迎上前去。
拱手低头道:
“陛下。”
“传朕口谕,立刻将后宫所有太监与宫女召集到坤宁宫,朕有话要宣布。”
“再传令下去,让负责选妃的女官整理落选名单,从中挑选年纪合适的秀女入宫。”
“数量不必太多,三百人即可。告诉她们,不得强迫,若有秀女不愿入宫,依例发放路费送她们回家。”
“你们锦衣卫也安排几人监督此事,若有违反,立即扣押上报。”
“臣领命。”
杨寰应声后,快步离去执行。
待到了坤宁宫,朱由校站在高处,望着下面站成一片的宫人开口说道:
“今日召集你们前来,是有一件喜事要告知大家。”
一听皇帝说“喜事”,众人面面相觑。
对他们而言,在这宫中,除了得宠之外,哪还有什么喜事可言?
朱由校看着他们脸上流露的困惑,心中不免一阵酸楚。
皇宫如深海,一旦入宫,几乎再无出头之日。哪怕有幸出宫,也已是半截身子埋在黄土里的人。
在这宫墙之内,连皇子妃嫔都难以自保,更别提这些奴婢般的宫人。
虽为皇帝,但他心中早有现代观念。他能做的,就是尽量改变一些事。至少让他们有条生路,不至于病死冷宫,死后连块埋骨之地都没有。
“你们在宫中服侍多年,伺候过朕与先帝,朕决定,放你们出宫。”
皇帝话音未落,人群中已起波动。
出宫……
这个词对宫人来说太过遥远。
他们只能在心里想想,连说都不敢说出口。
“谢陛下恩典!”
宫女们稀稀拉拉地跪下,声音颤抖地喊着。
皇宫看似金碧辉煌,可真正苦乐,只有他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最清楚。
在宫里,没有强硬的靠山,就只能任人欺负。
很多人每天都在盼着出宫的那一天。
太监们就不同了。
他们一旦离开宫门,就等于没了活路。
早年离家,膝下无儿无女,身体又有残缺,别说在外面被人看低,就算想找份糊口的活计都难。等年纪一大,干不动重活,没了收入,只能靠乞讨过日子。
所以他们对钱看得特别重。
对别人来说钱是外物,对他们的意义却不一样,那是能救命的东西。
“万岁爷,奴才不想走,奴才愿意一辈子伺候您!”
一些太监跪在地上哭喊,与一旁宫女的沉默形成强烈反差。
“你们不用怕,朕有那么多皇庄皇店,正缺人手。你们去替朕照看,朕也不会亏待你们。”
“不过丑话说前头,谁要是敢贪墨、手脚不干净,那就别怪朕无情了。”
这话一出,太监们激动得不行。
不是因为被留下,而是因为这个差事。
去管皇庄皇店,比在宫里强太多了。不用提心吊胆,不用防着谁害自己,也不用天天担心脑袋不保。
朱由校又看向那些还在低声哭泣的宫女:
“你们也有两个选择。如果不想回家,朕会从将士中挑选合适的人,给你们安排相亲会,自己选,朕不会强求。”
“愿意参加的,每人赏银五十两、粮十石、绸缎两匹、布十匹,再加一套首饰。”
“朕还会赐你们七品命妇身份,以后每年都有俸银可拿。”
她们曾是宫中的人,走出去也代表皇家的脸面,这些排场不能少。
七品命妇的名号不值钱,俸银也不多,一千人一年也就几万两银子,对朝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。
“想家的,朕也照样赏赐,派人送你们平安出京。”
“去留,全由你们自己决定。”
一位年长的宫女壮着胆子开口:
“回陛下,敢问那相亲会……是怎样的?”
“朕会从羽林军中挑出与你们年纪相仿的单身将士,你们可以互相认识、交谈。若有人情投意合,朕亲自给你们做主成亲。”
“朕知道你们不容易,才想出这个办法。将来要是有人欺负你们,家暴你们,你们可以向宫正司申诉,朕给你们撑腰!”
“这些将士都是百里挑一的,立过战功,品德方面朕也会把好关,不会让你们受委屈。”
“嫁过去之后,你们就是正妻!”
朱由校显然是站在她们的角度为她们谋划未来,不仅赐予钱粮,还颁发敕命,已经将她们的身份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听得皇上一番话语,底下的宫女们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。
最先发问的那位年长宫女闻言也露出了笑意。她入宫已有十余载,双亲早已离世,若真出了宫,还真不知该往何处去。
她心里也清楚,自己年岁不小了,除了那些家中贫困的老光棍,没人会愿意娶她。
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去富贵人家继续做仆妇。
如今可好了,皇上亲自为她们做主,从此不必再为日后犯愁,只愿能真正找到一个好人家。
随后,又有几位宫女提出疑问,朱由校都一一耐心解答,让她们安心无虞。
听皇上亲口承诺,这些宫女心中的顾虑也慢慢消散,多数都愿意接受皇上的安排,当然也有少数人仍希望回乡。
这些人进宫时间不长,最长的也不过四年,还有家可归,青春也尚在。
朱由校依言当场兑现了所有承诺,将赏赐一并发放,并命杨寰安排马车,护送她们出城。
临行前,他还不忘叮嘱:
“你们都是宫里多年的老宫女了,虽然朕不认识你们,但你们与朕也是有缘之人。出宫之后,务必谨言慎行,别给皇家丢脸,也别让朕脸上无光。”
其他宫女见皇上言出必行,对他的信任又加深了几分。
与先前的拘谨不同,此刻她们脸上已满是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