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章 辽阳空无一人?!-《大明铁血帝:吾乃天启,重塑乾坤》

  辽阳将门发动的这场叛乱,在两个时辰内即被李松平平息,地方豪强势力自此瓦解。

  对归降叛军,李松平亦未处置,仅命人用绳索捆成数团,尽数押于府衙外。

  随即,锦衣卫倾巢而出,搜捕城中漏网之徒,并将叛将亲族悉数缉拿。

  待城中事务安排妥当,李松平立即赶往府衙审讯谢斌等人。

  从他们口中得知整个阴谋后,李松平顿觉心惊,原来他们竟欲将辽沈要地献予建奴。

  更令他震惊的是,这些人暗中筹划已久,竟在自己眼皮底下布局。

  幸亏他谨遵圣命,牢牢掌控辽阳,否则此城将顷刻易主。

  他当即派遣三名精锐夜不收,分别赶往广宁、山海关、京师紧急通报。

  随后下令全城戒严,火炮装填完毕,火药、箭矢、金汁等守城物资陆续运往城墙,动员百姓协助搬运。

  同时,将城外营兵与兵备堡守军调往外围防守,并亲自赶赴城中军营部署军务。

  辽军统帅今夜几乎尽数殒命,眼下正是取而代之的最佳良机。

  主将既已不在,余下士卒便如乌合之众,再难成气候。

  老奴亲率大军疾驰而至,所见辽阳城竟寂静无声,城门洞开,仿佛无人把守。

  他未觉丝毫异样,只因那位辽将先前所言确凿无疑——待建奴兵临城下,城中辽军自会倒戈相迎,配合开门迎敌。

  “传我号令,全军休整一刻钟,各自用饭歇息,养好力气,待会儿随我进城大干一场!”

  老奴尚不知晓,明军早已埋伏多时,静静等待着他发动进攻。

  城墙上,士兵们紧贴墙根,悄然等待建奴靠近。

  这一切,李松平均在城楼之上尽收眼底。

  他深吸一口气,转身对身旁一名游击将军说道:

  “去告诉那些降卒,若能在此次战役中立功赎罪,本官不但会为他们免罪,还会亲自上奏朝廷,为他们请功受赏。”

  这位游击将军原是孝陵卫的一名百户,名叫梅春,乃李松平十分看中的后起之秀。因前次北征有功,又逢良机,被提拔为左卫军镇虎贲游击。

  说起梅春家世,实则远胜李松平。

  若追溯百余年前,二人身份应调换才对。

  梅春祖先乃明朝开国功臣、汝南侯梅思祖一脉。

  当初第一任孝陵卫指挥使,正是梅思祖之子梅永贞,而那时李松平的祖先,不过是普通士卒罢了。

  直到正德年间,孝陵卫才发生重大变革。

  “二哥放心,我定会办妥此事,让他们放心去与建奴死战。”

  其实,李松平并不愿如此宽纵降兵,也无此权力。

  这些曾背叛朝廷的乱贼,岂能轻易饶恕?

  倘若他真敢擅自释放,即便皇上再如何倚重,恐怕也难逃斩首之祸。

  他心中对此十分清楚。

  待建奴吃饱喝足之后,老奴立即下令进攻。

  冲在最前方的,依旧是那些被视作炮灰的蒙古与朝鲜士卒。

  虽未与建奴正面交锋,但李松平对其作战方式极为了解。

  他知道,这些前军皆为乌合之众,连基本的兵器军备都配备不齐,因此并未如其他将领那般惊慌下令反击。

  与其浪费力气对付杂兵,不如一战重创建奴精锐。

  真正的强敌,是那些身披重甲的旗兵,而李松平的目标,正是他们。

  他下令瓮城内守军全部后撤,故意放敌军前部入城,以引诱老奴派出主力披甲旗兵。

  眼见攻城如此顺利,老奴心中竟生疑虑。

  这也太不寻常了。

  即便明军毫无防备,也断无可能这么久连一箭一炮都不曾发出,更无鼓声锣响。

  这意味着,辽阳守军似乎仍毫无察觉。

  奴儿哈赤心中满是疑惑,这些辽东将门真有如此能耐?

  竟能让他一路畅通无阻?

  事情太过顺利,竟未遭遇任何抵抗,连半个明军都没见着。

  辽阳这座大城,此刻竟似空无一人。

  “父汗,这情形实在古怪。辽阳守将是新上任的总兵,传说是小皇帝的亲信。就算他被其他将领牵制,也不该毫无防备!”黄台吉眉头紧锁。

  他已察觉不对劲,情况完全超出预想。

  之前设想了种种可能,但眼前这一幕,谁也未曾料到。

  老奴沉默片刻,没有回答。

  事已至此,再怎么蹊跷,也只能继续向前。

  他别无退路。

  当炮灰队伍即将登上瓮城时,老奴抽出腰刀,直指前方辽阳城,大吼一声:

  “杀!”

  随着他一声令下,身后早已蓄势待发的建奴骑兵如洪水般冲出,数万铁骑奔腾而来,声势骇人,似要吞没一切。

  由此可见,老奴对辽阳志在必得。

  为了速战速决,他甚至不顾战法,直接强攻。

  见敌军如潮水般涌来,李松平难免紧张。

  他今晚的确是在赌,赌的是整个辽阳的命运。

  爬上瓮城的建奴炮灰兴奋不已,原本以为死路一条,谁知竟毫发无损登上城头。

  可还未等他们欢呼,城墙上骤然响起一阵密集的响动。

  紧接着,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。

  仅几个瞬间,辽阳城头便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,伴随一道道刺目的火光。

  红夷大炮与神威大将军齐发,目标直指冲锋中的建奴骑兵。

  建奴太过轻敌,以为辽阳唾手可得,冲锋时毫无章法,队列混乱,人马密集,正好成了火炮的绝好目标。

  明军火炮最擅对付这种密集冲锋,一炮便能轰倒数人。

  李松平早在得知建奴与将门勾结后,便将辽阳所有大将军炮与红夷大炮集中于城北。

  各种火炮合计达数百乃至上千门,如此火力,不仅建奴从未见过,连明军自己也未曾有过。

  这第一轮炮击,便给建奴造成惨重损失。

  夜色虽浓,但李松平仍能想象那炮火横飞、人仰马翻的场面。

  辽阳城头的巨响传遍数里,老奴心中一沉,他已然明白,自己中了圈套。

  但他并未下令撤军。

  只要能拿下辽阳,哪怕死上万旗兵,他也绝不会退缩。

  炮灰部队终于攀上瓮城,正是这一消息,促使他果断下达死命令。

  只要瓮城被占据,辽阳的防线便等于被撕开一道致命裂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