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 镇守太监-《大明铁血帝:吾乃天启,重塑乾坤》

  镇守太监这一职位,最早出现在永乐年间。

  起初不叫镇守太监,而是称作协防守备,只有边关重镇才设有此职。

  这是一个分水岭。

  洪武和建文年间,太监只能干些杂役,到了永乐年间,却如同汉唐时期一般,被皇帝重用,走上历史舞台。

  朱棣虽出身武将,靠军功夺得皇位,但也正因如此,他对握有兵权的将领格外忌惮,尤其是镇守外地的将军,一直是他的心病。

  为了监控各地将领,他派遣太监前往各地要塞,暗中监视将领的一举一动。

  他五次亲征蒙古,客观上也有部分原因是他不信任将领,担心他们起兵夺位,所以他才亲自率领大军远征。

  朱棣性格自私,不仅不是一个好皇帝,甚至称不上一个好人。

  他为了皇位与身后名,把整个大明的国运押上,与自己一同豪赌。

  为稳固皇权,他多次违背祖训,无视朱元璋遗命,还将洪武年间的诸多政策推翻或废除。

  若他心胸能更宽广一些,不撤除大宁、赤峰等地的卫所与军镇,也就不必动用全国之力,五次远征漠北。

  在洪武年间,宣府、大同一带尚属安定,百姓生活富足。

  但到了永乐年间,大明的国策发生巨大转变。

  北方边境不再设立卫所驻防,原先的防御体系被废除。

  太祖时期所封的十三塞王重新封藩,百姓被迫迁往内地,以长城为界,逐步放弃关外土地。

  到了宣德年间,大同、宣府一带成了防御草原部落的前线要地。

  朱棣的考虑很直接。

  他不相信手下的官员,于是决定亲力亲为。

  若有外敌来犯,自己亲自带兵出征,至少可以放心。

  京师三大营的精锐从哪里来?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从边关卫所中挑选出来训练的。

  但他未曾想到,这一做法无意中成了后来明军战斗力大幅衰退的关键原因。

  边军被裁撤后,一旦发生战事,只能依靠京师的军队作战。

  然而从宣德年间一直到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前,京营的几十万士兵,已有二十多年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战斗。

  所以,土木堡的惨败虽然主要归咎于王振的专权与朱祁镇的指挥失误,但京营士兵久未实战,一遇敌军便迅速崩溃,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这次战败的后果极其严重,几乎导致国家覆灭。

  朝廷迫于无奈,只好恢复部分边境卫所的建制,除了用来保卫京城,更重要的目的,是重建一支有战斗力的新军,以此震慑四方、安定天下。

  但皇帝又开始担心这些军队不听从指挥,如何是好?

  就在这时,那些平日陪伴在身边的宦官,再次被皇帝看重,他们的权力也随之被进一步扩大。

  “镇守太监”这个特殊职位,从此出现在大明的历史舞台上。

  他们手持圣旨和任命,前往各地重要城镇和边关要地,代替皇帝监视地方文官与武将。

  这些太监拥有极高的权力,地方上的官员和将领都归他们管辖。

  无论在何种场合,镇守太监的地位永远排在最前,是一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存在。

  眼前的曹吉祥,就是朱由校此刻所面对的一位镇守太监。

  他在太原府已经担任此职七年之久,自然不认识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皇帝。

  “曹吉祥,我爷爷派你来太原监察多年,你到底都干了些什么?”朱由校冷冷开口。

  那一声“爷爷”,加上此时的环境和地点——晋王宫,曹吉祥瞬间明白,眼前之人正是“万岁爷”。

  他马上跪倒在地,涕泪横流,放声哭诉:

  “万岁爷啊,您可得给奴婢做主啊!”

  看着他这副未诉先哭的模样,朱由校只觉得一阵反胃。对于这种卑贱如尘的家奴,他可不会像对待文臣那样保持容忍。

  他直接从马祥麟腰间抽出马鞭,用力朝曹吉祥身上抽去。

  可怜的曹吉祥还不知所犯何罪,就被打得在地上翻滚不已,凄厉的惨叫声回荡在整座宫殿之中。

  足足抽了二十多鞭,朱由校手臂酸痛不堪,才停下手来。

 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,把鞭子丢回给马祥麟。

  曹吉祥满身鲜血地瘫在地上,仿佛一具死尸。

  他的声音早已嘶哑,先前的惨叫几乎耗尽了气力。

  若不是还有极其微弱的呼吸声,旁人几乎要以为他已被皇帝当场鞭死。

  晋王朱求桂站在一旁,目睹了眼前一幕,心中震惊不已。

  他从未见过如此场面,喉咙干涩,几乎要将今日所饮的酒菜尽数呕出。

  他实在料不到,年纪尚轻的皇上,竟会如此果断狠厉,连责罚人都要亲手执行,实在令人胆寒。

  “陛下为何要这么做?”

  朱求桂终于忍不住开口,语气中满是疑惑。

  曹吉祥不是皇上的亲信吗?

  怎会突然遭此重罚,被打得奄奄一息?

  皇上又为何偏偏要在晋王府中动刑?

  难道是在向自己传达什么讯号?

  只见朱由校神色平静,缓缓开口:

  “身居其位却不司其职,这种不明白自己身份的人,留着还有什么意义?”

  “祖父派他来,是要他盯紧太原城的官员与将领,不是让他在此地耀武扬威,当起土皇帝!”

  朱求桂听后,心中略有所悟,看来是曹吉祥在什么地方触怒了皇上,才落得这般下场。

  但他还是想错了。

  朱由校其实并不熟悉曹吉祥。今日之所以亲自下令施以重刑,是因为这个太监太过放肆,连对皇上都毫无敬畏之心。

  曹吉祥被打得半死,自然已无法审讯。

  许显纯随即命人将他的干儿子、干孙子,连同十多名小太监一同押进了晋王府。

  这些小太监还不知发生了何事,刚被押进来,就被侍卫一脚踢在膝盖后方,纷纷扑倒在地,跪成一排。

  侍卫还冷声提醒他们,眼前的年轻人正是当今皇上。

  众太监顿时惊恐万分,连连叩头求饶。

  虽不明所以,但见曹吉祥满身是血地躺在地上,他们便知大事不妙。

  昔日权势滔天的镇守太监如今倒台,他们失去了靠山。

  眼前这位才是真正的天子,再无翻身之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