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章 粤韵幽情与生存哲思的交织-《诗国行:粤语诗鉴赏集》

  《粤韵幽情与生存哲思的交织》

  ——赏析树科《喺丛林度》

  文\/克克

  在诗歌的广袤星空中,粤语诗宛如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星辰,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别样的情感韵味闪耀着。树科的《喺丛林度》便是粤语诗中的一抹亮色,它宛如一幅生动的岭南生活画卷,又似一首对生存状态的深沉咏叹,在字里行间流淌着独特的韵味与深刻的哲思,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地域风情与人性思索的艺术世界。

  诗作开篇“企喺度,食喺度,瞓喺度”,以简洁质朴的粤语词汇,勾勒出一幅日常生活的场景。这里的“喺度”重复出现,强调了生活的特定空间,如同生活的锚点,将人们的日常行为牢牢地固定在这片区域。这种表述方式,让人联想到古诗中“日出入而作,日入而息”的生活状态,展现出一种原始而本真的生活节奏。它描绘出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,进行着最基本的生活活动,这是生存之基,也是生命与这片土地建立联系的最直接方式,仿佛生活的画卷在此徐徐展开,为后续的诗意延展奠定了基调。

  “噈系喺呢度生生息息\/噈系喺呢度奔奔走走\/噈系喺呢度屈屈质质”,诗人运用排比句式,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,如同一首激昂的乐章在耳边奏响。从“生生息息”中,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延续与繁衍,这片土地承载着人们的生老病死,是生命的摇篮;“奔奔走走”则展现出生活的动态,人们在为生活忙碌、奔波,有着对生活的追求与奋斗,似《诗经》中“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”所传达出的勤劳身影;而“屈屈质质”一词,生动地描绘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,人们在困境中挣扎、在局限中努力生存,像被生活磨砺的礁石,虽历经风霜却仍屹立不倒。这一系列排比,全方位地展现了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全貌,有希望、有奋斗,也有无奈与艰辛,构成了一幅复杂而真实的生活图景。

  “最多嘅噈系喺呢度嘅\/谂谂啲呢度嘅嘢\/谂谂啲唔喺呢度嘅嘢”,诗人将笔触聚焦于人们的思绪。在这片土地上,人们的思考围绕着这里的一切,既有对身边事物的关注,也有对远方或不在眼前之事物的遐想。这反映出人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,即使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空间,心灵却可以自由驰骋。这种对思考的描写,使诗歌从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,如同在生活的画卷上增添了思想的色彩,让读者感受到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不仅仅是生存,更是在思考生存的意义,与古人对人生“三不朽”的追求在精神层面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即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思想印记。

  “我哋仲可以点呢?\/呢度,根本唔系谂唔谂\/要唔要嚟同唔嚟嘅\/呢度,嘟唔系我哋\/走定系唔走\/我哋唔走嘟唔得嘅\/呢度,嚟咗噉唔舍得嘅……”,这一系列语句充满了疑问与矛盾,展现出人们面对生活环境的复杂情感和内心的挣扎。这里仿佛是一个命运的漩涡,人们在其中纠结于去留、选择与无奈。这种情感的表达,深刻揭示了人类在生存面前的无力感与眷恋感。就像人在面对故乡时,既有对熟悉环境的依赖和不舍,又有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冲动,这种矛盾心理在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,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,如同在心灵的湖泊中投下了一颗巨石,泛起层层涟漪。

  “查实,嘟冇乜嘢好多谂嘅\/我哋齐齐噉你睇睇佢\/佢哋噉睇睇我哋:山睇山高,人睇有冇……”,最后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收尾。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与挣扎后,意识到其实无需过多纠结,生活就是如此简单而真实。人们相互观察、相互比较,“山睇山高,人睇有冇”既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描述,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它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生存中的竞争与比较心理,同时也暗示着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些,如同古人云“君子坦荡荡”,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时,保持一种坦然和淡定,在这看似平凡的生活中领悟生命的真谛。

  从艺术特色上看,这首诗具有浓郁的粤语特色。粤语词汇的运用,使诗歌充满了地方韵味,如“企”“瞓”“嘟”等词,让熟悉粤语的读者倍感亲切,同时也为不熟悉粤语的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岭南文化的窗口。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,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,使其在众多诗歌中脱颖而出,像是一首用岭南方言吟唱的民谣,具有强烈的地域标识性。其次,诗歌的结构自然流畅,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。诗人以平实的语言,按照生活的逻辑和思维的脉络展开,如同一条潺潺流淌的溪流,带领读者自然地走进诗歌的世界,在不经意间被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所触动。再者,诗歌善于运用重复和排比等修辞手法,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,使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强烈,在思想上更加深刻,如排比句式的运用,让诗歌的气势如虹,将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  《喺丛林度》这首诗在文学价值上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它通过对特定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的描绘,反映了岭南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,为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添了宝贵的文学素材。同时,它所蕴含的关于生存、思考、选择等主题的探讨,具有普遍性,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。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偏远乡村,人们都能在这首诗中看到自己的影子,感受到生活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的酸甜苦辣。从更广泛的文化层面来看,这首诗是粤语文化与诗歌艺术的完美结合,它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表现形式,为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如同在诗歌的花园中增添了一朵独具风情的岭南之花。

  在诗歌的鉴赏之旅中,我们如同在丛林中探寻宝藏,树科的《喺丛林度》就是那隐藏在岭南文化丛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它以独特的粤语韵味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,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性光辉的艺术世界。我们在品味这首诗的过程中,不仅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对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。它让我们明白,生活无论处于何种境地,都有着其独特的美好与意义,我们应在这“丛林度”中,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,去探寻生命的精彩。正如古人云“文章合为时而着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这首诗正是为时代、为生活而作,将在文学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,成为我们珍贵的文学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