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 至爱之诗的母爱絮语-《诗国行:粤语诗鉴赏集》

  《至爱嘅你》(粤语诗)

  文\/树科

  我知道我唔够好

  好多时间嘟激到你嬲

  查实,我嘟唔想你嬲

  你嬲嘅好多时候

  我己己嘟嬲己己……

  我真嘅真嘅几钟意你

  你话几钟意噈有几咁钟意

  真嘅钟意你唔嬲嘅时候

  钟意你精灵嘅嗰对双手

  钟意你教唱《月光光》嘅情景……

  《诗国行》(粤语诗鉴赏集)2025.6.30.粤北韶城铁姑娘生态园

  《至爱之诗的母爱絮语》

  ——《至爱嘅你》赏析

  文\/阿蛋

  在诗歌的浩瀚星空中,每一首佳作都承载着独特的情感与故事。树科的《至爱嘅你》以粤语为载体,深情描绘了母子之间细腻动人的情感画卷。这首恋母诗,用质朴的语言、真挚的情感,叩击着读者的心灵,展现出母爱的深沉与伟大。

  一、粤语方言中的母爱温度

  粤语,作为一种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的语言,为《至爱嘅你》赋予了独特的韵味。诗中 “唔够好”“激到你嬲”“几钟意” 等粤语词汇的运用,不仅使诗歌充满浓郁的地域风情,更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。这些方言词汇,是粤语地区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,用在描绘母子情的诗歌中,显得格外亲切自然,仿佛让人置身于充满烟火气的粤语家庭,感受到那份熟悉而温暖的氛围。

  从音韵角度剖析,粤语九声六调的丰富性,让诗句读来韵律流转。“我知道我唔够好” 一句,声调高低起伏,仿佛是孩子在母亲面前略带羞涩与自责的喃喃自语,节奏与情感完美契合。“嬲” 字精准地传达出母亲略带嗔怪的情绪,相较于普通话的 “生气”,它更具生活气息和情感张力,将母亲对孩子既疼爱又无奈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;“钟意” 一词,饱含着亲昵之感,把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喜爱,以一种质朴而直白的方式呈现出来,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母子之间情感的深厚与纯粹 。

  二、细腻真挚的母子情长

 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,《至爱嘅你》中流淌着孩子对母亲细腻而真挚的情感。诗歌开篇,“我知道我唔够好 \/ 好多时间嘟激到你嬲”,孩子以坦诚的自我审视,道出成长过程中因不懂事而让母亲生气的愧疚。这种对自身不足的反思,是孩子在成长中逐渐懂事的体现,也展现出母子之间亲密无间、可以直面问题的关系。“查实,我嘟唔想你嬲 \/ 你嬲嘅好多时候 \/ 我己己嘟嬲己己”,进一步深化了孩子的自责心理,当看到母亲生气时,孩子内心的痛苦与懊恼溢于言表,凸显出孩子对母亲情绪的在意,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。

  诗歌后半部分,孩子将对母亲的爱意尽情抒发。“我真嘅真嘅几钟意你 \/ 你话几钟意噈有几咁钟意”,用重复的语句和强烈的语气,强调对母亲的喜爱程度,如同孩子急切地想要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意,充满童真与纯粹。“钟意你唔嬲嘅时候 \/ 钟意你精灵嘅嗰对双手 \/ 钟意你教唱《月光光》嘅情景”,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,将对母亲的爱具象化。母亲不生气时的温柔模样、灵巧的双手,以及教唱童谣的温馨画面,这些生活细节凝聚着母子之间无数美好的回忆,展现出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,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母爱的无处不在。

  从情感表达逻辑上,诗歌先以自责愧疚铺垫,再转入对母亲的喜爱赞美,形成情感的递进与升华。这种情感的转变,真实地反映出孩子在成长中对母亲情感认知的变化,从懵懂惹母亲生气,到逐渐理解母亲、深爱母亲,使诗歌的情感层次丰富饱满,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。

  三、意象勾勒的母爱图景

  意象是诗歌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,《至爱嘅你》中 “精灵嘅嗰对双手” 和 “教唱《月光光》嘅情景” 这两个意象,勾勒出充满温情的母爱图景。“精灵嘅嗰对双手”,将母亲的双手赋予灵动的特质,这双手或许曾为孩子缝制衣物,抵御寒冷;或许曾为孩子烹饪美食,满足味蕾;或许曾在孩子生病时温柔抚摸,给予安慰。这双手承载着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,是母爱的具象象征。

  “教唱《月光光》嘅情景” 这一意象,极具感染力。《月光光》作为经典粤语童谣,承载着无数粤语地区孩子的童年记忆。母亲教唱童谣的画面,充满温馨与诗意,月光下,母亲轻柔的歌声、慈爱的眼神,与孩子专注的神情交织在一起,构成一幅美好的亲子画卷。这一意象唤起读者内心深处对童年、对母爱的回忆,使诗歌的情感内涵更加深厚,同时也展现出母亲在孩子精神世界构建中的重要作用,传递出浓浓的亲情与温暖。

  这些意象相互关联、相互映衬,共同构建起一个充满母爱的诗意世界。它们与诗歌情感紧密相连,将抽象的母爱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,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,以及母爱的伟大与无私。

  四、与传统母爱诗的传承与创新

  在诗歌发展历程中,母爱一直是重要的创作主题。《至爱嘅你》与传统母爱诗既有传承,又有创新。从传承角度看,自古以来,众多诗人都以诗歌歌颂母爱,如孟郊的《游子吟》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”,通过缝衣这一细节,展现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与关爱;《至爱嘅你》同样通过生活细节,如母亲的双手、教唱童谣等场景,描绘母爱,在以细节传情上与传统母爱诗一脉相承,都致力于展现母爱的细腻与深沉,唤起读者对母爱的共鸣与感恩。

  在创新方面,《至爱嘅你》独具特色。语言上,突破传统母爱诗多使用文言文或普通话的局限,采用粤语方言创作,赋予诗歌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,为母爱诗创作注入新活力;表现手法上,传统母爱诗常运用比喻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或引用典故,而《至爱嘅你》则以直白质朴的语言、贴近生活的细节描绘情感,更显真实自然,拉近了与现代读者的距离,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母子深情 。

  《至爱嘅你》以独特的粤语魅力、真挚细腻的情感、生动鲜活的意象,以及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,成为一首别具一格的恋母诗篇。它如同一曲深情的母爱赞歌,在诗歌的舞台上久久回响,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,重温母爱的温暖,唤起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感恩与眷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