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2章 《风度阁风采》赏析-《诗国行:粤语诗鉴赏集》

  《风度阁风采》(粤语诗)

  文\/树科

  行咗回龙山

  企喺风度阁上

  几似啱啱坐驾马鞍

  远嘅五马归槽……

  莲花峰峦飘飘

  丹霞涅盘秒秒

  韶音天籁嘅声像

  一派箫韵啲节奏自成……

  嗬嗬……睇,睇嚟

  浈水柔柔武浆冽冽

  融融北江,三江六岸

  点止风采,秀丽韶城……

  《诗国行》(粤语诗鉴赏集)2025.7.10.粤北韶城北江畔张九龄公园

  《<风度阁风采>赏析》

  文\/阿蛋

  在粤语诗的领域中,树科的《风度阁风采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、流畅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,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粤北风光画卷,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之情。

  诗歌开篇,“行咗回龙山,企喺风度阁上,几似啱啱坐驾马鞍”,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自己登上回龙山、伫立在风度阁的情景。“坐驾马鞍” 这一形象的比喻,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位置的独特与险峻,更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与画面感,仿佛诗人正骑着骏马,俯瞰着脚下的山川大地。这里的 “回龙山” 与 “风度阁”,作为诗歌的起始意象,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标识,更成为了诗人情感与思绪的触发点,为整首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。

  接着,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,“远嘅五马归槽…… 莲花峰峦飘飘,丹霞涅盘秒秒,韶音天籁嘅声像,一派箫韵啲节奏自成”。“五马归槽” 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意象,给诗歌增添了神秘而古老的气息,让人不禁联想到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。“莲花峰峦飘飘”,“飘飘” 二字赋予了莲花峰灵动的姿态,使其仿佛在云端翩翩起舞,展现出山峰的秀丽与飘逸。“丹霞涅盘秒秒”,“涅盘” 一词本就蕴含着重生、升华的深刻含义,在这里用来形容丹霞地貌,仿佛这片红色的山峦在每一秒都经历着岁月的洗礼与重生,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与张力。而 “韶音天籁嘅声像,一派箫韵啲节奏自成”,诗人将自然之声比作天籁般的箫韵,节奏自成,宛如一首美妙的乐章。这里的 “韶音” 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风声、水声、鸟鸣声等交织而成的声音,也可看作是这片土地上悠久文化的回响,它与前面的自然景观相互交融,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、亦真亦幻的意境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神秘的世界之中。

  在古典诗词中,也不乏通过自然意象营造意境的佳作。如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,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诗人通过 “空山”“明月”“松”“清泉” 等意象,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山居秋夜图,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而树科在《风度阁风采》中,同样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,将回龙山、风度阁、五马归槽、莲花峰、丹霞等自然景观有机融合,创造出独特的意境,但其独特之处在于融入了粤语方言这一地域文化特色,使诗歌更具本土气息与独特韵味,与古典诗词在意境营造上既有相通之处,又展现出鲜明的个性。

  诗歌的下阕,“嗬嗬…… 睇,睇嚟,浈水柔柔武浆冽冽,融融北江,三江六岸,点止风采,秀丽韶城……” 诗人的视角从远处的山峦转向近处的江水,“浈水柔柔武浆冽冽”,“柔柔” 与 “冽冽” 两个形容词,分别生动地描绘出浈水的温柔婉约与武江的凛冽清澈,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,却又和谐地统一在诗歌的意境之中。“融融北江,三江六岸”,诗人用 “融融” 一词,展现出北江的宽阔与包容,以及三江六岸和谐美好的景象。最后,诗人发出 “点止风采,秀丽韶城” 的感叹,直抒胸臆,将对韶城的赞美之情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。这里的 “点止” 是粤语中的常用词汇,意为 “何止”,这种方言词汇的运用,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语言表现力,更让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,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。

  从语言特色来看,《风度阁风采》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粤语方言的运用。粤语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方言,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发音和词汇,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表现力。在这首诗中,诗人巧妙地运用粤语方言词汇,如 “行咗”“企喺”“啱啱”“睇”“点止” 等,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,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。这些方言词汇的运用,不仅让本地读者倍感亲切,仿佛在聆听熟悉的乡音,同时也为外地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粤语文化与粤北地域文化的窗口。与其他方言诗相比,如以吴方言创作的诗歌往往具有细腻温婉的特点,而粤语诗《风度阁风采》则凭借粤语本身的硬朗与干脆,展现出一种雄浑大气又不失细腻的风格,在方言诗的创作中独树一帜。

  在情感表达上,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粤北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。诗人通过对回龙山、风度阁、五马归槽、莲花峰、丹霞以及浈水、武江、北江等自然景观的描绘,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热爱融入到每一个意象之中。从开篇登上风度阁的豪情,到对远方山峦、自然之声的沉醉,再到对三江六岸的赞美,情感层层递进,如同一首激昂的交响曲,最终汇聚成对韶城的由衷赞叹。这种情感的表达真挚而热烈,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份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热爱。

  《风度阁风采》在地域文化呈现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。诗歌中所描绘的回龙山、风度阁、五马归槽、莲花峰、丹霞等自然景观,以及浈水、武江、北江等水系,都是粤北地区独特的地理标识,承载着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而粤语方言的运用,则是地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,它使诗歌成为传播粤北文化的载体。通过这首诗,读者可以感受到粤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、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浓郁的地方风情,对于传承和弘扬粤北地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  树科的《风度阁风采》以其独特的意象营造、富有特色的粤语方言运用、真挚热烈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地域文化的生动呈现,成为一首优秀的粤语诗歌。它不仅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,更让我们对粤北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,在粤语诗的创作与研究领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