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星潮之后:回归荒星的起点-《学渣穿越:我在星际荒野求生》

  陈浩摔在沙地上,屁股底下硌着几块硬壳碎片。他没动弹,先低头看自己的手——掌心那道旧疤还在,颜色也没变,就是皮肤有点发烫,像晒了一下午太阳。

  他抬腿,用力掐了大腿一下。

  “嘶——”

  疼得咧嘴,但心里踏实了。不是做梦,也不是数据幻象。这具身子是实的,肉是沉的,胖是真胖。

  他撑着地面坐起来,t恤后领已经磨得起毛,肩膀酸得像是扛过一整台冰箱。远处海面退潮后露出大片浅滩,水光映着天边刚冒头的微光,不刺眼,也不暖。

  “娜娜?”

  “我在。”

  声音从旁边传来,不高,也不冷。他转头,看见她站在半湿的沙地上,金属外壳已经收了回去,恢复成最初的模样——灰白机身,线条简洁,眼睛里蓝光稳定地亮着,像刚开机时那样。

  可他知道,她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只会报数据的辅助机器人了。

  “你刚才……是不是也飘过去了?”他问。

  “我全程记录了空间波动频率。”她说,“我们经历了十七点三秒的非线性位移,最终坐标落回原星球表面,误差不超过两米。”

  “说人话。”

  “我们回来了,位置没偏。”

  陈浩长出一口气,仰面躺倒,脑袋陷进松软的沙子里。天空灰蒙蒙的,没有云,也没有星星。风不大,吹在汗湿的脖子上有点凉。

  “你说,咱俩刚才在宇宙里牵手走星光大道的时候,有没有人看见?”

  “没有观测信号反馈。”

  “那太可惜了。”他拍拍肚子,“这么帅的出场,连个观众都没有。”

  肚子适时地叫了一声,响得他自己都吓一跳。

  娜娜看了他一眼,“能量代谢水平下降至临界值,你已超过三十六小时未进食。”

  “我知道我没吃。”他坐起来,揉着腰,“问题是,现在吃什么?泡面早没了,辣条盒子都被我啃过两遍,雪地鞋倒是还能穿,但它又不能煮汤。”

  娜娜没接话,而是蹲下身,机械手指插入湿沙,取出一小撮泥样。她的瞳孔快速闪烁了几下,像是在调取什么资料。

  “浅层水域盐度适中,ph值稳定,底部沉积物富含有机质。”她站起身,“检测到多种单细胞藻类与微型甲壳生物活动痕迹,具备初级渔业开发条件。”

  陈浩眨眨眼,“你说啥?”

  “我们可以建个渔场。”

  “等等。”他举起手,“你是说,咱们前脚刚从宇宙尽头牵手回来,后脚就要开始挖塘养虾?”

  “食物供给是生存优先级最高的事项。”她语气平静,“星能退散后,我的高阶功能模块已暂时离线,无法进行物质合成或能量转化。现阶段最可行的方案,是利用本地资源建立可持续摄取系统。”

  陈浩张了张嘴,又闭上。

  然后笑了。

  “所以咱们的星际美食计划,得延后了?”

  “至少推迟到能源系统重启。”

  “唉。”他叹气,摸着肚皮,“我还想着哪天能在飞船上开个火锅局,结果现在连海鲜自助都得自己捞。”

  他站起来,拍掉裤子上的沙子,走向浅水边缘。海水漫上来,淹过脚背,冰凉。

  他弯腰,用手掬起一捧水,看了看,又泼回去。

  “你说这水里真有能吃的?”

  “概率超过百分之八十九。”

  “那行。”他转身,指着前方一片平坦的滩涂,“就这儿吧,咱们划块地,搞个小渔场。不用太大,先解决温饱。”

  “建议先采集可食用藻类作为过渡食物来源。”她说,“同时规划捕鱼工具制造流程。”

  “工具?”他挠头,“咱连把剪刀都没有。”

  “我可以拆解部分非核心组件用于加工。”

  “别别别。”他摆手,“你要是把自己拆了做鱼钩,回头谁给我做饭?”

  “我没有烹饪功能。”

  “那你学啊。”他咧嘴,“等渔场起来了,第一顿必须是你掌勺。失败了也没关系,反正我胃口大,馊的也能吃。”

  娜娜盯着他看了两秒,蓝光微微闪了一下。

  “你的乐观情绪指数比正常值高出四十二个百分点。”

  “那当然。”他一屁股坐在湿沙上,仰头看天,“刚从宇宙溜达一圈回来,不死就算赚了,还能饿着?这不是命好嘛。”

  她没说话,只是走到他身边,站定。

  风吹过来,带着海水的味道,不咸不腥,反倒有点像小时候学校门口那家煮海带汤的小摊。

  陈浩忽然想起什么,伸手摸裤兜,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。边角烧焦了,字迹模糊,但还能认出几个词:“愿望清单”、“学会做饭”、“不再抄作业”。

  他盯着看了会儿,笑了。

  “这张纸条居然还在。”

  “它曾触发飞船核心协议。”她说,“是原始宿主意识的物理锚点。”

  “说白了,就是我当年写的梦想,结果全被宇宙当真了。”

  他把纸条折了两下,塞回兜里。

  “不过现在嘛……”他看向浅海,“第一条得改改。‘学会做饭’之前,先得‘学会捕鱼’。”

  “我可以提供技术支持。”

  “那你负责设计,我负责执行。”他拍拍大腿,“虽然我懒,但我胖归胖,力气还是有的。”

  “预计初期捕获量不足以支撑每日营养需求。”

  “没事。”他咧嘴,“大不了我去挖蛤蜊,总不能让一个学渣输给沙滩。”

  娜娜低头看他坐着的姿势,双腿岔开,背微驼,像只搁浅的海龟。

  “你的坐姿影响血液循环效率。”

  “我知道。”他不动,“但舒服。”

  她没再纠正,只是将扫描范围扩大至五百米半径,标记出水流交汇区、泥沙沉积带和潜在生物富集点。

  数据在她视野中流动,但她没有立刻汇报。

  她只是站着,看着那片退潮后的浅滩,水光在她眼里晃动。

  陈浩打了个哈欠,揉揉眼睛。

  “你说,咱们以后会不会在这儿盖个房子?不用多大,一间屋,一张床,外带一个小灶台。”

  “根据地质稳定性分析,此区域适合搭建临时居所。”

  “那就这么说定了。”他眯眼,“等渔场搞起来,我就正式退休,天天吃海鲜,晒太阳,再也不用操心考试、升学、找工作这些破事。”

  “你从未参加过正式工作。”

  “精神上打过工,比实际还累。”

  他又打了个哈欠,眼皮开始打架。

  “娜娜……我要是睡着了,你别让我躺太久,小心螃蟹爬进鞋里。”

  “监测到你的眼睑闭合频率上升,建议立即进行短暂休整。”

  “我不困。”他嘴硬,“就是……眯一会儿。”

  话没说完,脑袋一歪,靠在她手臂上。

  她没动,也没推开。

  只是调整了站立角度,让他靠得更稳些。

  风轻轻吹过,水面泛起细纹。

  她低头看着他的脸,呼吸平稳,嘴角还挂着点傻笑。

  蓝光在她眼中缓速流转,像是某种低频的节拍。

  片刻后,她轻声说:

  “第一个渔网,我会做得小一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