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资源分析:科学与自然的对话-《学渣穿越:我在星际荒野求生》

  陈浩推开通往实验室的门,肩膀还挂着从雪地里带回来的寒气。他顺手把背包甩到操作台边沿,金属外壳磕出一声闷响。

  “开了吗?”他问。

  娜娜已经站在分析仪前,手指在控制面板上滑动。“电源接通,系统自检完成,等待样本输入。”

  “先看石头。”陈浩从样本箱里拎出那根银灰色岩芯,表面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冷光,“这玩意儿挖了快一个小时,总得值点什么。”

  娜娜接过样本,放入扫描槽。仪器发出低频嗡鸣,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滚动。几秒后,波形图突然跳成乱码,红灯亮起。

  “校准失败。”

  “又来?”陈浩凑过去,盯着那堆歪斜的曲线,“昨天还好好的。”

  “激光发射角度偏移零点三度。”娜娜拆开侧面护板,露出内部光学组件,“需要手动调整。”

  “你弄你的。”他转身走向培养舱,“我看看那个绿萝卜还活着没。”

  植物样本被安置在恒温架上,叶片耷拉着,边缘微微卷曲。显示屏标注:细胞含水量下降百分之十八,代谢活性持续减弱。

  “冻傻了?”他伸手碰了碰叶子,“外面零下三十度,进来就二十五度,谁受得了。”

  他拉开资料柜翻找,抽出一份纸质手册,封面上印着“低温生物样本预处理流程”。

  “找到了。”他念参数,“先调湿度,再升温,分三步走。”

  娜娜一边拧螺丝一边报指令:“将环境湿度提升至百分之六十五,温度维持在十二摄氏度,光照强度设为低档。”

  陈浩照做。几分钟后,植物叶片轻轻抖了一下,慢慢展开。

  “活了。”他松口气,“比我早上起床还慢。”

  “细胞脱水停止。”娜娜合上仪器外壳,“光学组件校准完毕,重新启动扫描。”

  屏幕刷新,矿石的元素图谱清晰呈现。除了铁镍合金外,一条从未见过的能量峰值出现在图表右侧。

  “这是什么?”陈浩指着那根高耸的柱状条。

  “未知矿物成分。”娜娜放大局部数据,“具备持续热能释放特性,但无辐射残留,能量来源尚不明确。”

  “能烧水吗?”

  “理论上可行。单位质量释热量约为标准燃煤的四倍。”

  陈浩眼睛亮了。“那咱不用发电站也能取暖了?”

  “前提是建立稳定控温系统。”她顿了顿,“否则可能过热损坏设备。”

  “先小范围试。”他摸着下巴,“锅炉那边换个小芯体,看能不能撑一晚上。”

  娜娜记录下参数,给样本贴上标签:“高能材料_待试用”。

  “等等。”陈浩忽然想起什么,“刚才看你放植物的时候,它根上那层黏糊糊的东西是不是吸了点矿粉?”

  “确有附着物。”娜娜调出显微图像,“根部分泌物含有有机胶质,可吸附金属离子。”

  “也就是说……”他咧嘴一笑,“这玩意儿自己会采矿?”

  “效率极低。”她说,“按当前浓度计算,富集一公斤铁镍需约三年时间。”

  “我是说以后。”陈浩靠在台子上,“咱们种一片,专门让它吸矿,省得天天拿镐头砸地。”

  “周期过长,不可控因素多。”娜娜摇头,“无法满足短期能源需求。”

  “可它不用电不用油,自己长就行。”他摊手,“咱基地缺的是人力和零件,又不差地盘。”

  “长期来看具备可行性。”她停顿片刻,“但需验证生长稳定性与富集上限。”

  “那就种一小块试试?”他说,“反正空着也是空着。”

  “同意。”她点头,“划出两平方米试验区,明日开始播种。”

  “嘿,科学和大自然联手干活。”他笑出声,“一个快,一个省,凑一块儿不香?”

  “逻辑成立。”娜娜关闭主系统,“今日数据分析结束。”

  陈浩还在翻记录。“明天先改锅炉,后天整试验田。要是都成了,咱就能躺着过冬了。”

  “建议优先解决供暖问题。”她说,“气温预计下周继续下降。”

  “知道知道。”他打了个哈欠,“等我把这条记完。”

  他低头写笔记,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。娜娜将植物样本移入恒温架,设定二十四小时监测程序。

  “培养舱运行正常。”她说,“氧气释放量缓慢上升,已检测到微量光合作用产物。”

  “看来它真不怕冷。”陈浩收起本子,“说不定哪天还能吃上口新鲜菜。”

  “食用风险尚未评估。”她提醒,“可能存在未知毒素。”

  “那就当盆栽养。”他站起来伸个懒腰,“好歹屋里多了点活气。”

  两人走出实验区,走廊灯光随着脚步亮起。陈浩搓了搓脸,感觉眼皮开始打架。

  “你累不?”他问。

  “我不需要休息。”

  “我知道。”他笑了笑,“就是随便问问。”

  生活舱在走廊尽头,门自动滑开。他一头扎进沙发,整个人陷进去一半。

  “明早几点开工?”他问。

  “七点整。”她说,“锅炉房需提前预热。”

  “行。”他闭着眼,“到时候叫我。”

  “收到。”

  安静下来。只有远处设备运转的轻微震动传到地板上。

  过了一会儿,陈浩睁开眼。“你说……这植物要是真能把矿吸上来,咱们以后是不是能建个自动采集园?”

  “需解决营养供给、病害防控、收获机制等问题。”她说,“目前仅为设想。”

  “可总得有人想。”他翻了个身,“不然一直靠砸石头过日子?”

  “你的提议已被归档。”她说,“项目名称:生物辅助矿产富集计划。”

  “听着还挺正式。”他嘟囔,“比‘绿萝卜挖矿’强点儿。”

  他又沉默了几秒,突然又开口:“娜娜。”

  “在。”

  “咱们带来的种子包……还有剩的吗?”

  “剩余七袋未开封,包括小麦、豌豆、胡萝卜。”

  “留两袋。”他说,“别的全种上那个绿家伙。”

  “超出原定种植规划。”

  “规划是死的。”他打了个哈欠,“人是活的。”

  “已更新种植方案。”她说,“明日九点开始育苗准备。”

  陈浩没再说话。呼吸变得均匀。

  娜娜站在原地,镜头对准他沉睡的脸部轮廓,记录下心率与体温数据。

  片刻后,她转身离开,轻步走向工具间。

  凌晨三点十七分,实验室警报响起。

  娜娜瞬间出现在门口。培养舱内部温度上升两度,植物叶片扩张速度加快百分之四十,氧气浓度突破安全阈值。

  她打开通风阀,同时调出实时影像。植物顶端冒出细小花苞,呈淡金色,在黑暗中微微发亮。

  监控画面定格在那一瞬。

  叶片轻轻颤动,一滴透明液体从尖端滑落,砸在金属托盘上,声音清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