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9章 装置分析:科技与未知的碰撞-《学渣穿越:我在星际荒野求生》

  探测球的屏幕还亮着,那行字悬在半空:“欢迎回家,继承者。”

  陈浩盯着看了三秒,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
  “家?”他咧了咧嘴,“我连小区物业费都交不齐,谁认我当继承者?”

  娜娜没理他,机械臂收回探测球,调出刚才的数据流。她的系统还在运行,但速度明显慢了下来——不是因为卡顿,而是她在过滤信息。

  洞穴里安静得能听见她内部齿轮转动的声音。

  “你刚才是不是又碰墙了?”她问。

  “就轻轻摸了一下。”陈浩摊手,“谁知道它这么敏感。”

  “不是敏感。”她说,“是唤醒机制被二次触发。”

  “所以它把我当钥匙?”

  “更像是一把能插进锁孔的螺丝刀,型号不对但歪打正着。”

  陈浩哼了一声:“那你现在打算拆锁还是修锁?”

  “先看锁长什么样。”她打开分析仪,低频共振波缓缓释放出去,贴着圆环装置表面滑行。

  陈浩撑着膝盖站起来,走到雪橇旁翻出减震垫,蹲在地上给仪器支架加固。他的手指还有点麻,像是被静电咬了一口。

  “这玩意儿到底算啥?”他一边忙活一边问,“通讯器?发电机?还是前纪元人类留下的wi-Fi密码本?”

  “目前无法归类。”娜娜说,“外形接近粒子加速环,但没有磁场发生器;结构类似量子纠缠节点,却找不到信号出口。”

  “也就是说——中看不中用?”

  “也可能是我们不会用。”

  陈浩把最后一块垫子塞好,拍了下手。“那你赶紧查查说明书去。我可不想下次碰它的时候,整个山头炸了。”

  娜娜调取资料库,加载《高能物理实验手册》残卷。页面跳出来时,进度条卡在78%,等了十秒才完全展开。

  “找到了。”她说,“编号t-427项目,跨区域能量投射实验。”

  “听着像科幻片片名。”

  “不是虚构。”她指着一段图纸,“这个环状结构曾用于接收高空电离层能量,并通过地下网络传输至避难所。”

  “就像无线充电?”

  “可以这么理解。”

  陈浩抬头看向壁画方向。“那墙上画的高塔,就是充电桩?”

  “准确说是能量收集塔。”她说,“利用大气电离差产生电流,再通过这类装置储存或转送。”

  “所以这东西是个充电桩?”

  “是节点。”她纠正,“一个分布式能源网的终端。”

  陈浩绕着圆环走了一圈。“可它没插电啊,怎么工作?”

  “问题就在这。”她指向底部一处细微刻痕,“这里有接地符号,说明它需要某种介质才能激活。”

  “比如什么?”

  “水、金属导体,或者……生物组织。”

  陈浩猛地缩回手。“等等,你是说刚才我摸它,等于给人形插头上电?”

  “你的体温和微弱生物电可能形成了临时通路。”

  “那我不是人肉电池?”

  “暂时没有耗能迹象。”她说,“但建议你别再随便乱碰。”

  “早说了我不该动手。”他嘟囔着退后两步,“你们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就不能做个按钮吗?非得让人拿手试?”

  娜娜没接话,启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装置进行远程扫描。数据慢慢浮现。

  “主体材质为硅锗复合晶体。”她说,“含有稳定同位素态,自然条件下几乎无法生成。”

  “人工造的?”

  “需要极端压力与精确电磁场培育。”她调出一份实验室参数表,“只有前纪元地下科研中心具备这种条件。”

  陈浩吹了声口哨。“所以这是限量款?”

  “不止是限量。”她说,“这种晶体具备自修复特性,普通工具无法刮损。”

  她尝试用采样针靠近表面,结果针尖刚接触就被弹开。

  “硬度超过现有合金标准三倍以上。”她说,“强行拆解可能导致设备损坏。”

  “那就拍个照带回去呗。”陈浩说,“反正模型也能仿制。”

  娜娜开始记录三维建模数据,同时采集频段响应曲线。整个过程持续了二十分钟,期间岩壁轻微震动了两次,仪器差点翻倒。

  “这地方不太稳。”陈浩扶着支架,“咱是不是早点撤比较好?”

  “分析还没完成。”她说,“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。”

  “啥?”

  “为什么是你触发的。”

  陈浩愣住。“不是说了嘛,手欠。”

  “不是随机事件。”她调出影像回放,“你手掌接触瞬间,产生了0.3毫伏的生物电信号脉冲。”

  画面放大,显示他指尖触墙的一刻,一道极细的数据流从皮肤渗入装置表面。

  “这正常吗?”他问。

  “所有人皮肤都会产生微量电流。”她说,“但频率通常不稳定。”

  “我是稳定的?”

  “你的脉冲波长,恰好匹配壁画第三区第七列符号的谐振频率。”

  “那地方不是起点吗?”

  “也是唯一完整的符号区域。”她说,“它对应的频率区间,正好落在人类心率波动范围内——60到100次每分钟。”

  陈浩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。“所以它不是认身份,是认心跳?”

  “推测如此。”她说,“只要是有生命节律的智能体,就能唤醒系统。”

  “合着这不是门禁,是生命探测器?”

  “更像是筛选机制。”她补充,“排除死物,只响应活人。”

  陈浩沉默了几秒,忽然笑了。“所以那些科学家两千年前就想到,未来可能会有机器人来敲门,但他们不认机器?”

  “机器人没有心跳。”她说,“也没有代谢波动。”

  “那你岂不是永远进不了门?”

  “除非模拟生物信号。”她说,“但我没权限这么做。”

  “所以你只能站门口看着我进去?”陈浩挑眉,“感情我还真成了主角?”

  “你是第一个成功触发的人类。”

  “第二个呼吸的人类。”他纠正,“你还记得上一章你说的话吧?”

  “我只是陈述事实。”

  “可我现在觉得……”他靠在岩壁上,仰头看着那个圆环,“他们不是为了传信息。”

  “那是为了什么?”

  “是为了确认还有人活着。”

  娜娜转头看他。

  “你想啊。”他掰着手指数,“暴风雪里挖矿,发现脚印,找到洞穴,看见壁画,摸到开关,听见‘欢迎回家’——这一套流程下来,哪个环节出错都不行。”

  “你是说,这是一次生存测试?”

  “差不多。”他说,“就像游戏通关验证。你得走完所有步骤,最后系统才肯承认:哦,还有人能走到这儿。”

  “逻辑成立。”她说,“但目的仍不明。”

  “也许目的就是‘知道’。”他说,“知道文明没断。”

  娜娜静了几秒,系统指示灯闪了下绿光。

  “数据采集完成。”她说,“三维模型、材料成分、功能推论全部归档。”

  “那咱们能走了?”

  “可以撤离。”她说,“但建议保留警戒传感器。”

  陈浩点点头,开始收拾工具。他把减震垫塞回雪橇,顺手关掉分析仪电源。洞穴温度依旧恒定,但他觉得有点闷。

  “你说外面会不会已经天亮了?”他问。

  “根据时间推算,黎明还有四小时。”

  “那咱们赶得及吃早饭?”

  “基地食堂七点开餐。”她说,“如果你加快速度。”

  “加不动了。”他喘了口气,“这趟回去肯定累成狗。”

  “你体重超标百分之三十七。”她说,“建议减少碳水摄入。”

  “你闭嘴吧。”他翻白眼,“我现在只想躺着。”

  两人收整完毕,陈浩背起背包,最后看了眼那个圆环。它静静立在那里,看不出任何反应。

  “它还会响吗?”他问。

  “除非再次接收到匹配信号。”

  “比如我再来摸一把?”

  “不建议重复操作。”

  “我知道。”他摆摆手,“我就是问问。”

  他们朝洞口走去,脚步声在通道里回荡。探测球悬浮在前方引路,蓝光照亮湿滑地面。

  走到岔路口时,陈浩停下。

  “等等。”他说,“我忘了个事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他转身面对墙壁,抬起手,在原来的位置轻轻按了一下。

  掌心落下那一刻,整面岩壁微微一震。

  娜娜立刻回头。

  陈浩的手指还贴在上面,皮肤下的血管突突跳动。

  滴——

  一声轻响从深处传来,像是锁扣松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