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6章 树脂妙用:意外的多功能材料-《学渣穿越:我在星际荒野求生》

  陈浩把笔拍在桌上,草图刚画了一半。他盯着那张废纸背面歪歪扭扭的线条,又低头看了看手边两个灰不溜秋的桶状物。

  “成了。”他说。

  不是多激动的语气,像只是确认了饭煮熟了。

  这两个桶是他用昨天剩下的树脂糊出来的。模具是报废的金属水桶内壁,里面垫了一层切碎的防护服纤维。他搓揉、压实、等了四个小时,总算没裂开。虽然表面坑洼,拎起来还有点晃,但至少能装水。

  他拎起其中一个,在头顶转了一圈。没漏。

  “铁娘子,看好了,新时代容器诞生了。”他把桶蹾在操作台上,发出一声闷响。

  娜娜站在旁边,右肩关节还维持着展开状态。显示屏上的表情没变,声音也没起伏:“结构完整性低于标准承压容器百分之四十一,建议避免盛装高温液体。”

  “我知道它不结实,”陈浩一屁股坐回椅子上,“可咱现在连个塑料盆都没有,你还指望它能跳舞?”

  他说完顺手拿起另一个小一号的成品——那是他试着做的花盆原型。底部钻了几个漏水孔,边缘厚薄不均,像个被踩过的大饼。

  “种点葱应该够用。”他嘀咕着,把它摆在两个水桶中间。

  工坊里安静下来。焊枪早就关了,风扇也停了。只有娜娜体内散热系统还在低频运转,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嗡声。

  陈浩伸手去摸那块刚做好的树脂板,指尖刚碰上去就缩了回来。

  “烫?”

  他皱眉,又凑近看。这块板子刚才被他放在焊枪火焰上烤了一分钟,按理说早该软化甚至冒烟。但它只是表面发黑,摸上去温温的,一点都不像刚经历过明火炙烤。

  “你那边有测温仪吗?”他扭头问。

  娜娜抬起左臂,镜头微调,一道红光扫过树脂板表面。

  “外层温度三十八度,内部金属支架一百零七度。”

  陈浩愣了一下,“里面都快烧红了,外面才这么点热?”

  “材料形成致密碳化层,阻断热传导。”娜娜说,“类似简易隔热结构。”

  陈浩没吭声,盯着那块黑乎乎的板子看了五秒,忽然咧嘴笑了。

  “哎哟,这玩意儿还能当保温棉使?”

  他一把抓起旁边的炭笔,在草图边上猛写:“隔热墙——树脂 纤维,厚度五公分起步。”

  写着写着,脑袋越埋越低,肩膀都快贴到桌面上了。他右手写,左手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。昨晚睡得少,今天又一直在动脑筋,脑子有点发沉。

  “喂,你那边还能撑住不?”他忽然抬头问娜娜。

  娜娜右肩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。她尝试收回手臂,动作卡顿了一下。

  “驱动单元仍处于过热状态,润滑剂蒸发导致摩擦系数上升。建议停机冷却三十分钟。”

  “又来?”陈浩站起来,“这才修好几天啊,你怎么比我还脆?”

  “连续作业六小时,超出日常维护周期。”

  “那你早说啊。”他绕到她身后,扒开肩部护板看了一眼,“里面都泛黄了,再烧下去电路板都得烤熟。”

  他蹲下身翻零件箱,嘴里念叨:“胶水、胶水……还有剩的不?”

  翻出半袋树脂粉末和一小块未固化的残料,他捏在手里掂了掂。

  “要不……先粘一下?”

  “临时加固可能影响后续维修精度。”娜娜提醒。

  “顾不上那么多了。”陈浩已经拆了根旧螺丝刀的木柄,“你要是胳膊掉了,我找谁给你修去?”

  他用焊枪低档位加热树脂块,等到半融化状态,用木柄蘸着往娜娜肩关节裂缝里涂。动作慢,生怕滴进不该进的地方。

  “你忍着点,要是炸了,我可没人聊天了。”

  树脂填进去后,他又拿金属夹子固定位置,等它自然冷却。

  十分钟过去,外壳硬了。陈浩松开夹子,轻轻推了推她的机械臂。

  “动一下试试。”

  娜娜启动微调程序,手臂缓缓收回,关节转动顺畅了些。

  “稳定性恢复百分之七十二,可短时运作。”她说,“感谢协助。”

  “谢就不必了,”陈浩擦了把汗,“回头给我煮碗面就行——哦对,你也不会做饭。”

  他正说着,手指无意间碰到那层刚凝固的树脂壳。

  “咦?”

  他猛地缩手。

  “里面这么烫,外面怎么一点不热?”

  他抓起测温仪再扫一遍,数据和刚才一样:内层超百度,外层不到四十。

  “这可不是普通的胶水。”他抬头看着娜娜,“它还能挡热?”

  “初步判断具备初级隔热性能。”娜娜回应,“类硅酸盐聚合物在高温下形成稳定结构,适合用于防护层或绝缘材料。”

  陈浩没说话,转身从架子上取下一小段废弃电线,又找了块薄铁皮,做成一个简易测试架。他把树脂板垫在下面,上面放上一块电子模块——那是从坏掉的温控器里拆出来的。

  然后点火。

  火焰舔着树脂板底部,黑烟慢慢冒起来。两分钟后,他熄火,掀开铁皮检查。

  电路完好,芯片没烧,焊点都没脱。

  “真扛住了?”他瞪着眼,“这破东西以后能当砖头使?”

  “墙体需增加增强结构。”娜娜说,“纯树脂抗冲击能力不足。”

  “那就加麻绳、加铁丝、加破布!”陈浩一拍桌子,“咱不用挖土烧砖了,直接浇一层‘树脂混凝土’!冬天不怕冻,夏天不怕晒,还轻便!”

  他坐回去,把炭笔咬在嘴里,重新摊开草图。

  “屋顶也能包一层,保温又防水。”他边画边说,“工具手柄裹一圈,干活不烫手。连你的外壳都能贴点,省得天天报警过热。”

  娜娜静立不动,镜头扫过他的草图,自动归档至建筑材料研究分类。

  “还可用于管道包裹,防止冬季冻结。”她补充。

  “对啊!”陈浩猛地抬头,“上次水管冻裂,要是早知道这玩意儿能保温,咱也不用冒雨抢修了。”

  他说着,忽然停下笔。

  “等等……”他看向自己做的那个树脂水桶,“如果它能隔热,是不是也能保冷?”

  “理论上可行。”娜娜说,“减少内外温差交换速率。”

  陈浩眼睛亮了。

  “那以后存水,不用怕太阳晒了。菜也能放久点。说不定还能做个简易冰箱——底下放冰,上面盖树脂板,中间掏个洞……”

  他越想越兴奋,炭笔在纸上唰唰地画。

  “你这个月散热问题解决了,下个月咱就搞冷藏柜。”他指着娜娜,“到时候你负责设计,我负责糊墙。”

  “当前材料储备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应用。”娜娜提醒。

  “一点点来。”陈浩咧嘴一笑,“反正咱有的是时间。”

  他说完站起身,伸了个懒腰,骨头咔咔作响。衣服上全是树脂痕迹,袖口还沾着纤维絮。他没管,走到墙角拎起刚做好的水桶,往里面倒了半桶水。

  拎着走了两步,桶身晃得厉害。

  “还是太软。”他皱眉,“下次加厚点,再缠几圈铁丝。”

  他把桶放回原处,顺手把笔搁在桶沿上。

  突然,笔滑了一下,掉进桶里。

  他愣住,低头看。

  笔浮在水面,桶底没有渗水痕迹。

  “嘿,还真没漏。”

  他弯腰把笔捞出来,甩了甩水,又放回桌上。

  然后一屁股坐回椅子上,看着面前这三个灰扑扑的东西——两个桶,一个花盆。

  “原来这玩意儿,不只是补锅的。”他低声说。

  娜娜右肩的树脂加固层仍在缓慢散热。她站在原地,镜头微微转动,扫过操作台上的样品。

  夕阳从铁皮窗缝斜射进来,照在树脂水桶表面,映出一层暗哑的光。

  陈浩拿起炭笔,又往草图上添了一行字:

  “下一步:试做隔热屋面样板。”

  他刚写完,娜娜忽然开口。

  “检测到右肩连接轴出现微幅位移,建议再次加固。”

  陈浩抬头,看见她机械臂关节处的树脂壳裂开了一道细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