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2章 双层防御:生物机械结合-《学渣穿越:我在星际荒野求生》

  地面还在颤,陈浩盯着山林边缘,手里的藤条没扔。

  娜娜的光学镜扫过那片区域,数据流在她视野里滚动。“震动频率每分钟三次,幅度低于警戒阈值。”

  “不是野兽?”

  “暂时无法确认。”

  “总不能是地震吧。”他把藤条甩进回收筐,“咱这破地方连蚂蚁都震得跑路,还震三下。”

  娜娜没接话,转身走向围栏西侧。金属网底部有几道新刮痕,边缘微微卷起。她蹲下来检查接口处的树脂封层,指尖轻触电路连接点。

  “湿度上升百分之二十三,信号延迟零点七秒。”

  “也就是说,昨晚那家伙一撞,咱们的感应线就开始罢工了?”

  “准确说,是反应变慢了。”

  陈浩挠了挠手臂,昨天留下的灼痒还没消。他走到东南角,发现补种的荆棘倒了一片,根部泥土松动,露出底下半埋的铝合金支架。

  “风刮的?”

  “可能性百分之八十二。”

  “那还有百分之十八呢?”

  “不排除动物夜间试探行为。”

  “行吧,反正现在也没法睡。”他弯腰捡起一根断藤,顺手用树脂绳绑在支架上,又踩实周围泥土,“昨晚上拼死拼活建的防线,总不能今天早上就自己散架。”

  娜娜拆开控制箱,取出机械臂里的工具模块,开始清理潮湿的线路接口。她用干燥棉布擦净金属触点,再涂上一层密封树脂,动作稳定得像台校准过的机器。

  “电压测试?”她问。

  “你说了算。”陈浩蹲在旁边,看着她重新接线,“只要别再让羊群炸圈就行。”

  “本次设定为低频脉冲模式,不会影响家畜听觉系统。”

  “那就好。”

  几分钟后,指示灯由红转绿。

  “系统恢复,感应灵敏度达标。”

  “总算有个好消息。”

  他们沿着整道防线走了一遍。东侧藤蔓生长状况良好,声波器运行正常;北侧坡地无异常痕迹;只有西南角一段新栽的刺藤被压弯,根部土壤干裂。

  “补土。”娜娜说。

  陈浩拎来一桶混合泥料,填进坑里压实。他刚直起腰,左手手套突然被什么东西勾住。低头一看,新生的荆棘尖刺穿了掌心部位,正卡在金属支架缝隙中。

  他用力一扯,刺滑出来,同时在前臂划开一道口子。血立刻渗出来,边缘发红。

  “我靠。”

  娜娜立刻伸手按住他手腕内侧。“别乱动。”

  “没事,小口子。”

  “伤口深度约一点五厘米,存在细菌感染风险。”她拉着人往工具棚走,“坐下。”

  “不至于——”

  “坐下。”

  陈浩咧了下嘴,还是坐下了。娜娜从维修包里取出消毒模块,打开盖子,蓝光亮起。她先用清水冲洗伤口,再启动紫外线照射。

  “疼。”

  “持续三十秒。”

  “我知道,就是喊一声图个心理安慰。”

  处理完表面,娜娜合上消毒仪,转身翻背包。她拿出一个玻璃瓶,里面是淡黄色液体。

  “这是……羊奶?”

  “浓缩提取物。”她说,“含有天然抗菌成分。”

  “你还研究这个?”

  “数据库显示,哺乳期羊奶富含溶菌酶与免疫球蛋白,可抑制常见革兰氏阳性菌。”

  “听着挺专业。”

  她没理他,把液体倒进小碗,加入一点蜂蜜和草药粉,搅拌成糊状。然后用干净刷子蘸取,涂在伤口上。

  “凉。”

  “会形成保护膜,防止二次污染。”

  最后她用一块透明树脂薄膜盖住创面,边缘贴紧皮肤。

  “四小时后更换。”

  “记住了。”

  “期间避免接触水源或高摩擦物体。”

  “比如荆棘?”

  “尤其是荆棘。”

  陈浩活动了下手腕。“感觉还能抡铁锹。”

  “不建议。”

  “你不信我?”

  “我信物理规律。”

  外面太阳升到头顶,气温略有回升。他们回到围栏边,准备测试整个系统的联动反应。

  娜娜站在主控台前,调出操作界面。“即将启动复合防御协议,第一阶段:模拟小型生物攀爬。”

  “我来当小白鼠。”陈浩脱掉受伤的手套,只用右手扶着藤蔓往上蹭,“看看电击有多狠。”

  “警告:非标准测试流程。”

  “你管那么多。”

  他刚爬到一半,脚下一滑,整个人撞向金属网。瞬间,脚下感应线触发,声波器发出短促高频音,同时电子围栏释放低电压脉冲。

  “啊!”

  他跳下来,甩着手。“真来电了?”

  “电流强度为安全阈值上限,足以造成不适但无实质伤害。”

  “够劲。”

  “结论:对小型生物有效。”

  “那大型的呢?”

  “需真实目标验证。”

  “那就等它再来。”

  下午三点,系统进入全功率运行状态。娜娜开启自动监控模式,所有传感器同步激活。

  刚过两分钟,警报响了。

  “火灾误报。”她查看信号源,“西侧外围出现烟雾反应。”

  两人赶过去,发现靠近电子围栏的一段藤蔓尖端发黑,冒着细烟。

  “电压过高导致局部碳化。”

  “你不是说改间歇放电了吗?”

  “初始设定仍有偏差。”

  娜娜立即调低脉冲频率,切断该区段供电。烟慢慢停了。

  “得想办法隔热。”陈浩看着焦黑的藤叶,“不然天天冒烟,报警器比门铃还忙。”

  “建议引入耐高温植被覆盖。”

  “你说的是那种长在废墟缝里的苔藓?”

  “变异苔藓样本已采集,具备吸湿与隔热特性。”

  “那就种。”

  他们挖来几块带土的苔藓,铺在电子围栏周围,重点覆盖易发热区域。绿色绒状植物很快贴合地面,形成一圈缓冲带。

  傍晚六点,第三次调试开始。

  这次没有误报。

  监控画面显示,一只小型啮齿类动物靠近围栏,刚触碰藤蔓就被电击弹开,转身逃走;稍后一头体型较大的影子从西边缓缓接近,在距离十米处停下,嗅了片刻,最终绕道离开。

  “分级响应成功。”娜娜说。

  “意思是大的吓跑,小的电麻?”

  “逻辑成立。”

  陈浩站在主控台前,看了眼实时画面。所有区域绿灯常亮,系统稳定运行。

  他揉了揉包扎好的手臂,笑了下。“这下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。”

  “建议仍将值班轮次维持每日两次,以防未知变量。”

  “你就不能说句‘问题不大’?”

  “事实不允许。”

  “行吧。”他打了个哈欠,“我去洗把脸,然后写点记录。”

  “操作日志需要补充安全防护章节。”

  “知道,回头加一条:别用手碰荆棘。”

  他转身往生活区走,脚步有点拖。衣服上沾着泥、树脂和干草屑,袖口焦痕明显。

  娜娜留在原地,继续扫描系统状态。她的机械臂外层涂层仍有轻微变形,关节转动时发出细微摩擦声,但她没停下检测程序。

  主控屏上,防御网络全线通畅。

  陈浩推开厨房门,从冰箱里拿出一瓶水。他喝了一口,抬头看见墙上挂着的旧工作服,上面还别着一张泛黄的标签。

  他伸手取下来,看了看,塞进口袋。

  外面天快黑了,基地四周安静下来。

  主控系统发出一声轻响,确认进入待机模式。

  娜娜调出明日巡检计划,正要关闭界面,忽然发现西北角感应线出现短暂波动。

  她放大画面。

  那里什么也没有。

  但她把那段区域标记为观察重点。

  陈浩坐在桌前,翻开笔记本,笔尖顿了顿。

  他写下第一行字:“今天防线修好了,我也被荆棘扎了。”

  笔尖继续往下走。

  外面,一片苔藓边缘轻轻抖了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