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8章 动态加固:会呼吸的建筑-《学渣穿越:我在星际荒野求生》

  头顶的水泥块还在往下掉渣,陈浩被娜娜一把拽到墙角,后背贴着冰冷的金属支架,心跳快得像要撞出胸口。

  警报声没停,屏幕上的六条曲线还在乱跳。他盯着那根主梁,裂缝比刚才宽了一圈,像是被人用刀慢慢划开的口子。

  “不是塌。”娜娜的声音很稳,“是共振连锁反应。”

  “那也差不了多少。”他喘了口气,“再震一下,咱们就得埋这儿。”

  她没回话,机械臂快速在终端上操作了几下,四个液压杆的指示灯由红转黄,接着变成绿色。

  “临时接入反馈系统。”她说,“现在它们能根据压力自动伸缩。”

  “自动?”陈浩抬头,“你什么时候弄的?”

  “三十秒前编的逻辑。”她走向最近的支柱,“测试一下。”

  她用手敲了敲支撑杆底部。液压装置嗡了一声,杆体微微上升,顶住了上方的横梁。监测仪上的曲线立刻平缓下来。

  “行啊你。”陈浩咧嘴,“这不比人工盯强多了。”

  “这只是被动响应。”她说,“不能预测形变趋势。”

  “你还想让它未卜先知?”

  “理想状态是主动调节。”她调出控制界面,“像生物组织那样,提前微调。”

  陈浩挠头,“听着像科幻片。”

  “仿生工程有现成案例。”她说,“比如人体肌肉对骨骼的动态平衡。”

  “等等。”他忽然坐直,“你是说……让这破楼自己‘动’起来?”

  “准确说是自适应调整。”

  他愣了几秒,突然笑出声,“所以咱们要把基地改成一个会呼吸的胖子?”

  “比喻不准确。”她说,“但结构原理类似。”

  “反正意思到了。”他摆手,“那你赶紧让它喘两口,别光站着。”

  娜娜启动全系统联调程序。六个应变片持续传回数据,算法开始学习应力变化节奏。屏幕上,曲线波动逐渐变得规律,像心跳图一样起伏。

  “初步同步完成。”她说,“进入模拟载荷测试。”

  “来点风就行?”陈浩问。

  “用振动马达模拟强风冲击。”她按下确认键。

  地面轻微震动,从左到右扫过走廊。监测仪显示三号测点压力上升,第二根液压杆立刻加压支撑,反应及时。

  “不错嘛。”陈浩松了口气。

  可就在震动结束的瞬间,三根支柱突然同时升压。金属挤压声刺耳响起,右侧墙体猛地往上拱起,地面抬高近二十厘米。电线管崩裂,碎片飞溅。

  陈浩正弯腰检查线路接口,脚下一斜,整个人被推到墙边。左肩卡进液压杆和变形的墙体之间,动不了。

  “靠!”他闷哼一声,“卡住了!”

  娜娜立刻切断动力源,机械臂横移过去,抵住上方横梁防止进一步塌陷。她单手打开泄压阀,三根支柱缓缓回落。

  “疼不疼?”她问。

  “你说呢?”他咬牙,“骨头没断算万幸。”

  等空间松开,他抽出身子,靠着墙喘气。肩膀一片淤青,衣服也被刮破。

  “算法误判了负载峰值。”她说,“没有设置上限。”

  “它以为房子快散架,直接给打了鸡血?”他揉着肩,“下次是不是能把屋顶掀了?”

  “已经修正。”她在控制面板插入新指令,“所有动作前加0.5秒延迟,位移超过五厘米自动熔断。”

  “你这是给它戴上了笼头?”

  “确保安全区间。”

  “行吧。”他站起来,“再来一次?”

  “可以。”她说,“这次你站远点。”

  “我偏不。”他走到终端前,“看着才踏实。”

  新一轮测试开始。振动频率比上次高,持续时间更长。监测曲线波动加大,但液压系统反应平稳,逐级加压,没有突跳。

  “同步率百分之八十九。”她说,“结构形变控制在安全范围内。”

  “也就是说,它真的在‘呼吸’?”他盯着屏幕。

  “每分钟三次,接近人类静息呼吸频率。”

  “还挺有节奏。”他笑,“以后晚上睡觉能听着它打呼噜了。”

  “这只是V1.0版本。”她说,“还需要长期数据优化。”

  “先活过今晚再说。”他活动肩膀,“你觉得它能撑多久?”

  “按当前调节能力,延长结构寿命至少四个月。”

  “那咱们还有时间挖矿、换材料?”

  “前提是不再发生剧烈扰动。”

  “我尽量不摔工具。”他说,“不过你刚才那一推,差点把我夹成肉饼。”

  “已记录操作风险等级。”她说,“下次手动干预前会提前告知。”

  “这还差不多。”他靠在控制台边,“总算有点希望了。”

  她关闭警示灯,光学镜闪烁了一下,表示系统进入常态化运行。六条应力曲线平稳波动,像沉睡中的生命体征。

  “动态加固模式启动成功。”她说。

  “签个字就算验收?”他看向终端。

  “需要人工确认。”

  他接过电子笔,在界面上签下名字,顺手画了个笑脸。

  “你挺开心。”她说。

  “当然。”他把笔扔桌上,“昨天我还以为明天就得睡废墟里,现在起码能多活几个月。”

  “情绪波动值下降百分之二十三。”她说,“你的焦虑水平在降低。”

  “那是因为有事干。”他说,“闲着才容易想死。”

  她没说话,只是把系统日志归档,标记为“首次全自动响应成功”。

  外面风还在吹,但从通风口传进来的声音不再让人紧张。走廊尽头的裂缝被新的支撑结构覆盖,表面贴着闪着微光的传感器。

  “以后它要是喘得太狠,会不会报警?”他问。

  “超过阈值会提示。”

  “那你可别半夜滴滴响。”他打了个哈欠,“我好不容易能睡个整觉。”

  “不会。”她说,“我会调成静音提醒。”

  “这还差不多。”他伸个懒腰,“接下来干嘛?”

  “监测夜间应力变化。”

  “又是等?”

  “你需要休息。”

  “我躺沙发上就行。”他晃到角落的休息区,“你就在这儿盯着,有情况叫我。”

  他刚坐下,终端突然弹出一条提示。

  液压杆二号位移量异常,数值缓慢上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