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0章 量子存储:无限的可能-《学渣穿越:我在星际荒野求生》

  屏幕右下角的提示还在闪:【存储空间不足,建议扩展解决方案】

  陈浩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,伸手把它划掉了。他扭头看向娜娜,她正站在终端前,光学镜微微转动,像是在翻什么东西。

  “又来了?”他问。

  “是。”她说,“上次双存系统只能缓解,不能根治。”

  “咱这机器是不是快得老年痴呆了?记太多事,脑子不够用。”

  “类比不准确。”她回,“它不是忘了,是装不下。”

  陈浩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树脂笔记,封面写着“种菜别忘”,边角都磨毛了。他在空白页上画了个方框,写了一行字:“搞个永远装不满的硬盘。”

  写完还觉得有点傻,但没擦。

  娜娜忽然说:“有理论方案。”

  “啥?”

  “新矿脉提取的稀有金属,可用于构建量子纠缠态存储阵列。”

  “等等。”陈浩抬手,“你说的那个‘量子’,是不是那种一听就特别贵、一碰就炸的东西?”

  “理论上稳定。”

  “理论是谁说的?是你还是书?”

  “知识库记录。”

  他叹了口气:“那你把书名念给我听,我好记住等会儿骂谁。”

  娜娜没理他,调出一份尘封的技术文档。界面打开时弹了个小窗口:【数据源:‘量子信息学基础(残卷)’——录入时间:灾变前第七年】。

  “这玩意儿比我的初中毕业证还老。”陈浩嘀咕。

  “可用性经验证为87.3%。”

  “那剩下12.7%呢?”

  “可能失效,或引发不可预测效应。”

  “我就知道。”他往后一靠,“又要试新东西,又要背锅。”

  “你刚才写了目标。”

  他低头看笔记:“我是写着玩的……算了,反正菜也没死,房子也没塌,再搞点事也不差。”

  两人开始拆废弃通信阵列的电路板。这堆废铁之前被焊过三次,接口歪七扭八。陈浩一边撬零件一边说:“你说咱们以后能不能别总靠捡破烂活着?”

  “资源有限。”娜娜说,“回收利用率已达91%。”

  “我知道我知道,节约是美德。”他把一块烧黑的芯片扔进回收槽,“但我梦想有一天,能买点新的。”

  稀有金属粉末倒在培养皿里,泛着淡蓝光。陈浩伸手想戳一下,被娜娜拦住。

  “未封装材料接触空气后可能发生电离反应。”

  “意思是我手会麻?”

  “可能烧焦。”

  他缩回手:“你们高科技真难伺候。”

  他们用电路板做基底,把金属微粒按特定图案排列,再罩上手工焊接的屏蔽层。整个装置看起来像块拼凑的饼干,中间插着一根冷却管,连到沼气池的余冷出口。

  “这玩意儿能用?”陈浩问。

  “概率38%。”

  “不到四成你还敢开?”

  “不启动,永远是0%。”

  他沉默两秒:“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,像我考试前对自己说的。”

  第一次通电测试在深夜。

  娜娜按下启动键,装置内部亮起一圈幽光。显示屏跳动几下,出现一行字:【初始化中……量子态生成中】。

  然后,整个基地的灯闪了一下。

  不是忽明忽暗那种闪,是直接熄灭半秒,再重新点亮。

  紧接着,警报响了。

  不是结构警报,也不是温控异常,而是外围防御系统的红灯全亮了起来。

  “怎么回事?”陈浩冲到监控屏前。

  画面显示,防护网外一群变异雷鸟正在疯狂撞击电网。它们翅膀展开近两米,喙部带钩,撞一次,电网就抖一次。

  “它们疯了?”他说。

  “电磁干扰。”娜娜快速调取波形图,“装置释放低频脉冲,频率接近鸟类迁徙导航信号。”

  “所以你是说,这硬盘开机,等于告诉鸟‘这边走’?”

  “可以这么理解。”

  “那还不关掉!”

  她切断电源,但残留场强仍在扩散。雷鸟越聚越多,已经有几只用爪子抓挠防护网边缘。

  陈浩转身跑进储物柜,掏出香草熏蒸器。他往里面倒了一把变异薄荷混合物——这是上次治他失眠剩下的。

  “这玩意儿还能镇鸟?”

  “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。”她说,“前提是浓度足够。”

  他点燃熏香,打开通风口。淡绿色烟雾缓缓飘向外围。

  过了几分钟,雷鸟的动作慢了下来。有的停在空中盘旋,有的干脆落在地上打盹。最后一只拍了两下翅膀,飞走了。

  警报解除。

  陈浩瘫在椅子上:“我以后再也不信‘理论上安全’这句话了。”

  “问题已定位。”娜娜说,“屏蔽层结构缺陷,导致特定频段泄漏。”

  “你能修?”

  “能。需要增加共振吸收层。”

  “那就修。”他摆手,“但我有个条件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“下次测试,先拿老鼠试。”

  “基地无实验用活体生物。”

  “我算吗?”

  “你不算。”

  “你看,你们机器人说话永远这么扎心。”

  第二次改造花了六小时。

  他们在屏蔽层内加了三层交叉导网,冷却系统也换了更稳定的循环方式。新装置启动时,电流声变得平稳,显示屏上的进度条稳步前进。

  【量子态建立成功】

  【纠缠维持时间:0.3秒】

  “才零点三秒?”陈浩皱眉,“我打个喷嚏都比这久。”

  “数据写入失败率97%。”

  “那就是基本写不进去。”

  “需要优化。”

  娜娜提出用动态纠错算法,利用冗余量子位实时校验信息。听起来很玄,实际操作就是让系统一边写一边自己检查,错了立刻补。

  陈浩负责加固冷却管。他把沼气池的冷排口接过来,又加了两个散热风扇。做完直起腰,肩膀一阵疼,但他没吭声。

  第三次启动前,他问:“这次要是再引鸟,怎么办?”

  “已设定自动断电阈值。”她说,“超过安全辐射值,立即关闭。”

  “行。”他点头,“那你按吧。”

  按钮按下。

  装置运行安静,屏幕上数据流开始滚动。一秒、五秒、十秒……纠缠态持续上升。

  【纠缠维持时间突破60秒】

  【写入成功率提升至99.2%】

  接着,主控屏弹出一条新消息:

  【量子存储阵列上线】

  【可用空间:当前系统的1000倍】

  陈浩愣了几秒,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:“真的假的?”

  “真实数据。”

  他冲到屏幕前,手指划过参数列表。农业模型、历史日志、结构监测数据、所有备份文件,全部成功迁移。

  “这下……真够我记一百年零食账了。”

  “建议优先备份防御协议。”

  “你怎么老想着正事?”他坐下,喘了口气,“就不能让我感动一会儿?”

  她没回答,只是继续监测运行指标。光学镜泛着淡蓝光,像夜晚的湖面。

  陈浩拿起树脂笔记,在最新一页写下:“量子硬盘上线,容量翻一千倍。”

  写完顿了顿,又加了一句:“警告:开机可能招鸟,慎用。”

  外面风声轻,基地安静。监控屏上,各项数值平稳。没有警报,没有裂缝,没有误删文件的红色弹窗。

  他靠在椅背上,闭眼三秒,又睁开。

  “娜娜。”

  “在。”

  “你说这东西要是坏了,我们还能修吗?”

  “理论上可以。”

  “又是理论。”

  “但这次有图纸。”

  他笑了下:“那还行。”

  她调出一份新界面,是量子存储的维护手册。第一页标题清晰:【日常检查流程】。

  陈浩看着看着,忽然说:“其实吧,我一直觉得,咱们干这么多事,其实就是为了不让一点点小事,变成压垮一切的最后一根稻草。”

  她转头看他。

  “比如昨天删错文件,今天硬盘不够,明天鸟撞墙。”他耸肩,“我们拼命升级,不是想变多厉害,是怕哪天突然撑不住。”

  “理解正确。”她说,“系统稳定性与容错能力直接决定生存概率。”

  “可你看现在。”他指着屏幕,“我们居然真的做出个‘永远装不满’的东西了。”

  “目前来看,是。”

  “那这一刻……算不算赢了一小下?”

  她停顿了一秒:“算。”

  陈浩咧嘴笑了,伸手去拿水杯。杯子碰到终端边缘,晃了一下,水洒出来一点,在桌面上慢慢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