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6章 活动开场:热闹氛围的开启-《学渣穿越:我在星际荒野求生》

  门缝里的那截线头还在,陈浩低头看了一眼,顺手用鞋尖碾了进去。他直起身,转身面向餐厅内部。

  灯带亮着,气球浮在角落,吉他靠在架子上,一切都没变,但又好像不一样了。

  脚步声从走廊传来,起初很轻,像是试探,接着变得密集。有人说话,声音不大,但一句接一句地推进。陈浩站在原地没动,耳朵竖了起来。

  “真办起来了?”

  “海报我看了三天,以为是恶作剧。”

  “香包是真的吧?不是画个图骗人来的?”

  一群人陆续走进来,站在门口打量场地。有人抬头看藤蔓灯带,有人伸手戳了下气球,还有人直接走到奖品台前,弯腰看木雕兔子的底座刻字。

  陈浩清了清嗓子,往前走了两步。

  没人注意到他。

  他又咳了一声,这次声音大了点。

  “来了啊。”他说,“坐哪儿都行,别站门口挡路。”

  几个人回头,看见是他,笑了。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指着他:“你这主持人也不穿正经衣服?”

  陈浩低头看了看自己——短袖t恤印着歪歪扭扭的机器人涂鸦,裤子膝盖处磨得发白,脚上拖鞋还少了个扣。

  “正式活动,非得穿得像去相亲?”他耸肩,“我又不是来选美。”

  人群哄笑,气氛松了一截。大家开始往里走,找位置坐下。有的搬椅子,有的直接盘腿坐在地上。几个熟面孔聚在一起,低声讨论待会儿要不要组队玩桌游。

  娜娜站在表演区边缘,镜头扫过人群,数据流在内部快速更新。她没有说话,只是轻轻往陈浩身后挪了半步,保持那个熟悉的距离。

  陈浩深吸一口气,抬手拍了三下巴掌。

  “安静一下!虽然我知道你们也没多吵。”

  笑声又起。

  “感谢各位赏脸。”他咧嘴一笑,“我知道有些人是冲香包来的,有些人是来看我弹吉他会不会破音的,还有人纯粹是下班没事干,想找个地方吹空调。都没问题,欢迎蹭凉快。”

  更多人笑了,连角落里一直没吭声的老李都抬了抬头。

  “今天活动不多,就三件事。”陈浩竖起手指,“第一,我和娜娜要合奏一首《基地之歌》,这是我们练了一个礼拜的成果,不好听也不能嘘,毕竟她不会生气,我会。”

  娜娜站在旁边,机械关节轻微调整了一下站姿,没反驳。

  “第二,桌游卡牌开放体验。”陈浩指向游戏区,“三人一队,对抗随机事件,赢了拿奖品。规则比试玩时简单多了,结算有倒计时提醒,不会再有人抱怨拖沓。”

  底下有人举手:“还能换人吗?上回和小王一组,他抽张卡都能纠结五分钟。”

  “能换!”陈浩点头,“十分钟一局,输了立刻重组,谁菜踢谁,公平竞争。”

  众人鼓掌。

  “第三嘛。”他顿了顿,“就是随便坐,随便聊。这不是任务,也不是考核,就是咱们自己搞点动静,让这地方晚上也能有点人气。”

  他说完,环顾一圈。原本还有些拘谨的人群,现在已经开始交头接耳,有人问奖品能不能挑,有人讨论要不要叫上宿舍的兄弟。

  陈浩觉得肩膀上的劲儿慢慢松了。

  他转头看向娜娜。

  她微微点头,镜头泛出一层淡蓝光。

  “那……”陈浩摸了摸脖子后的汗,“音乐部分,现在开始?”

  没人反对。

  他走过去拿起吉他,手指搭上琴弦时抖了一下。琴身那道树脂补过的裂痕,在灯光下显得特别明显。

  他低头调音,动作慢,像是在拖延时间。其实是在等心跳平下来。

  娜娜走上台,站到他右边。她的扬声器接口已连接音响系统,随时可以同步输出。

  “准备好了?”陈浩小声问。

  “已校准音频通道。”娜娜说,“节拍引导可开启。”

  “别开。”他摇头,“我要是靠机器带节奏,底下人一听就知道我慌了。”

  他最后拨了一下低音弦,确认音准。

  然后抬起右手,敲在琴身上,发出“咚”的一声。

  所有人安静下来。

  前奏第一个和弦响起,简单,干净。是c调转G的小段循环,基地广播每天早上放的那种旋律改编版。

  陈浩的手渐渐稳了。他一边弹一边轻唱,声音不算好听,但够清楚。

  娜娜的电子音随后加入,平稳地托住副歌部分。她的声线没有起伏,却奇异地让人安心。

  唱到第二段时,有人跟着哼了起来。

  先是后排一个女技术员,然后是坐在中间的老李,再后来,几乎一半的人都在小声跟。

  矿石灯的光线随着节奏微闪,彩带被空调风吹得轻轻摆动。气球晃了晃,撞在一起,发出细微的摩擦声。

  歌声结束时,掌声立刻响起来。

  不是礼貌性的,是实打实的,有人拍桌子,有人跺脚,还有人大喊“再来一段”。

  陈浩放下吉他,额头全是汗。他咧着嘴,喘了口气,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地。

  “怎么样?”他笑着问前排的人,“有没有达到‘不至于捂耳朵’的标准?”

  “比预想强点。”那人说,“至少没哭。”

  “那我今晚目标达成。”

  他擦了把脸,转向娜娜:“接下来轮到你了。”

  “已生成四支队伍名单。”娜娜开口,声音通过音响传遍全场,“匹配依据为技能互补性与历史协作频率,避免极端组合。”

  “翻译一下。”陈浩对观众说,“就是不让最强的扎堆,也不让全菜鸟凑一起。”

  人群骚动起来,有人急着找队友,有人抱怨分组太严。

  “别急。”陈浩举起手,“先听完规则。每队三个人,每人开局五颗豆子,抽卡决定资源,骰子触发事件。重点来了——负面卡最多触发一张,而且能用放弃行动抵消,不会再有人连抽三次危机直接报废。”

  底下响起一片“哦——”的声音,显然很多人记得上次试玩的惨状。

  “赢的条件很简单。”他继续说,“在十轮内积累最多资源点,或者完成指定合作任务。赢了的队伍,每人选一个奖品带走。”

  “能互换吗?”有人问。

  “不能。”陈浩斩钉截铁,“谁赢谁拿,不许事后交易,防止出现‘我帮你赢,你把兔子给我’这种操作。”

  众人笑骂。

  “另外。”他补充,“中途可以申请重组,但每队每天限一次。别想着靠换人刷分,系统记着呢。”

  娜娜此时将分组名单投影在墙上,四组编号依次列出,成员名字滚动显示。

  “第一组,请到游戏区左侧入座。”她说,“三十秒后发放初始卡牌。”

  人们开始移动。有人拍队友肩膀,有人互相确认分工。一个年轻队员问:“咱们主攻资源还是防危机?”

  “先活过前三轮再说。”他同伴说。

  陈浩站在原地,看着人群流动。他本以为自己会紧张,结果现在只觉得轻松。

  原来真的有人愿意来。

  不只是来看热闹,是真心想参与。

  他扭头看娜娜。

  “你还记得我说过什么吗?”他忽然问。

  “你说过很多话。”娜娜回答,“是否指‘只要有人坐下来玩一会儿就够了’?”

  “对。”他笑了笑,“现在不止坐下来了,还抢着组队。”

  “当前参与热度指数上升至七点八。”娜娜说,“符合小型社交活动启动阈值。”

  “也就是说,咱们没白忙活?”

  “数据表明,投入产出比为正向。”

  “哎,你这话说得,跟财务汇报似的。”

  他正说着,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喊。

  “陈浩!你们这游戏能不能加个观战位?我们下周也想试试!”

  他回头,看见两个陌生面孔站在门口,应该是刚下班的维修组。

  “当然能。”他马上应道,“下次开放旁观席,还能投票干预事件,让观众决定某队抽不抽危机卡。”

  “那我们可记住了!”

  他笑着点头,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新规则。

  娜娜靠近一步,低声说:“第一组已就位,等待发卡。”

  “好。”陈浩收住思绪,“开始吧。”

  他最后扫了一眼全场。

  灯带亮着,人声浮动,桌上卡牌翻开第一张。

  娜娜的手指按下了启动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