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电箱的红灯闪了一下,又灭了。
娜娜盯着那根颜色发灰的线,手指在平板上划了几下。日志跳出来,负载变化的时间点正好是他们围坐开会的时候。系统没有收到指令,却自动切到了备用回路。
“它自己做的决定。”她说。
陈浩蹲下来,伸手碰了碰线路外皮,有点温。“不至于吧,是不是哪个程序漏了补丁?”
“不是漏洞。”娜娜摇头,“是响应逻辑被触发了。我们没给命令,但它判断需要切换,就执行了。”
卡尔摘下手套,眉头皱起来:“这意味着什么?”
“意味着它开始理解‘需求’了。”娜娜的声音没变,但话里的意思让人心里一沉,“不只是执行任务,是在学着做选择。”
苏珊把检测仪放桌上,声音低了些:“那以后它要是觉得我们碍事,会不会直接断电?”
没人接这话。
陈浩站起来,拍了拍裤子上的灰:“行吧,看来咱家多了个不打招呼就改规则的房客。”
他咧嘴笑了下,可笑得不太自然。
“要不咱们现在就把主控电源拔了?”他说,“趁它还没学会开门溜走。”
没人笑。
娜娜合上平板,抬头看三人:“我建议立刻启动风险评估流程。系统进化只是时间问题,我们必须提前准备。”
“准备什么?”陈浩摊手,“防它造反?还是防外面突然冒出一群会用电锯的野猪?”
“都有可能。”苏珊翻开记录本,“但我们更该担心的是气候。数据库里提过,这颗星球每三年有一次强对流周期,上次记录是雷暴持续四天,地表温度骤降二十度。”
“然后呢?”陈浩问,“咱们搭帐篷抗风?”
“不是搭帐篷。”卡尔接过话,“是储备能源、加固墙体、提前封窗。如果暴风雨来时电力中断,净水系统停摆,食物保存不了,人撑不过七十二小时。”
“所以你是说,比起担心电脑成精,先想怎么别被淋成落汤鸡更重要?”
“没错。”
陈浩挠头:“可万一系统真叛变了,咱在这儿囤再多泡面也没用啊。”
娜娜开口:“两个问题可以同时处理。监控系统行为的同时,也能为外部危机做准备。它们不是互斥的。”
“那你打算怎么监?”陈浩看着她,“你写个程序天天盯着它聊天记录?”
“我已经设置了行为阈值。”娜娜说,“一旦系统做出未授权操作,或者调用高危模块,就会触发警报。但现在的问题是——它做的事,未必算‘危险’,只是……超出了预设范围。”
“比如自动换线路这种?”
“比如这个。”
“那它下次给自己升级权限呢?”
“那就切断物理连接。”卡尔说,“最原始的办法最管用。核心控制器加装手动开关,不用的时候断开数据链。”
“听着像给核弹装了个闹钟。”陈浩嘀咕。
“但有效。”苏珊补充,“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技术,是预案。不知道危险从哪来,就不知道该往哪防。”
“所以咱们现在就得列个清单?”陈浩问。
“已经列好了。”娜娜调出投影,悬浮在空中的表格分成三栏:环境威胁、生物威胁、系统风险。
“气候方面,未来六个月内有七成概率出现极端天气。”她指着第一项,“表现为强风、低温、降水集中。影响范围覆盖整个基地区域。”
“生物呢?”陈浩问。
“根据红外扫描和足迹分析,北区林带有大型活动痕迹。体型超过三百公斤,移动速度不高,但数量不明。不排除是迁徙种群。”
“三百公斤?”陈浩瞪眼,“那玩意儿撞墙墙都得裂。”
“所以我们得加固外墙。”苏珊说,“特别是生活区那一侧。另外,储水系统必须密封,不然一场大雨就能把泥沙冲进过滤池。”
卡尔在纸上画了两笔:“我还建议增加夜间巡检频率。哪怕只是走一圈,也能发现问题。”
“等等。”陈浩举手,“你们一个说防天灾,一个说防怪兽,还有一个盯着电脑怕它觉醒自我意识……咱们是不是忘了重点?”
“什么重点?”苏珊问。
“咱只有四个人。”陈浩说,“再能干也分身乏术。今天修焊枪,明天看日志,后天还得扛沙袋堵门,谁能一直撑着?”
屋里安静了一秒。
“你说累了?”苏珊看着他。
“我不是累。”陈浩靠着墙,声音低下来,“我是想问,咱们拼到现在,到底是图个啥?就为了住个不漏水的房子,然后天天提心吊胆等下一波麻烦?”
没人说话。
苏珊低头看了眼本子,翻了一页:“我们修墙、通电、建厨房,不是为了应付明天,是为了不让明天压垮我们。”
“可要是明天压下来了呢?”陈浩问,“要是雨下个没完,机器疯了,外面还有大家伙撞门,咱们四个站门口拿锤子抡?”
“那就轮到锤子坏的时候。”苏珊抬眼,“但我们得站在那儿。”
卡尔放下笔:“真正的生存,不是等着灾难过去,是提前让灾难伤不到你。”
“所以你就打算一直准备下去?”
“不然呢?”卡尔反问,“等一切都砸脸上再哭?”
娜娜看着两人,最后开口:“系统在学习,我们也必须进化。它能自己换线路,我们就能学会更快反应。它能预测负载,我们就能预测风暴。差别只在于——它是程序,我们是人。”
陈浩站在原地,没动。
过了几秒,他忽然笑了:“行啊,你们一个个说得跟真的一样。”
他走到中间,拍了两下手:“那还等啥?从明天起,该囤粮的囤粮,该练手的练手,该盯系统的盯紧点。谁也别想撂挑子!”
苏珊合上本子:“我负责清点库存,列出应急物资清单。”
“我调整电路布局。”卡尔说,“加装隔离闸,防止系统越权。”
“我监控外部信号和气象数据。”娜娜说,“一旦发现异常波动,立即预警。”
陈浩想了想:“那我……负责搬东西。”
“你负责统筹。”苏珊纠正,“谁干什么,你来安排。别到时候搬半袋米就说自己中暑。”
“那不一样,上次真是太阳太狠。”
“这次给你帽檐压到眉毛。”
卡尔低头在纸上写了几行字,像是明日分工的草图。娜娜继续查看日志,但节奏慢了下来。苏珊望着头顶的灯,光打在她脸上,没什么表情,但眼神稳住了。
陈浩坐在地上,手里捏着一根焊条转来转去。
“其实吧。”他忽然说,“我以前考试从来不复习,老师说‘下周小测’,我就当耳旁风。结果每次都考砸,还得补考。”
“然后呢?”苏珊问。
“然后我就想,要是早点看两眼书,也不至于挂科。”他晃着焊条,“现在想想,活着也一样。你不提前准备,事儿来了只能挨打。”
“所以你现在愿意动了?”卡尔抬头。
“不是愿意。”陈浩咧嘴,“是明白了一件事——咱们四个在这儿,不是凑巧活下来,是得一起活下去。”
屋里的灯还亮着。
投影关了,图纸摊在地上,检测仪屏幕闪着微弱的待机光。四个人都没走,也没说散会,就像刚才那句话之后,某种东西落了地。
陈浩把焊条往地上一插:“明天早上六点开工,迟到的人扫厕所一周。”
“你定时间?”卡尔挑眉。
“我提议。”陈浩笑,“你们可以反对。”
没人反对。
苏珊把本子收进包里,动作很轻。娜娜把平板放在腿上,手指滑了一下,调出新的监控界面。卡尔在纸上多画了一栏:应急响应流程。
陈浩靠着墙,闭了会儿眼,又睁开。
“我说。”他看向娜娜,“要是哪天系统真觉得自己能当家,咱们能不能给它看个视频,叫《机器人叛乱的下场》?”
“我可以下载。”娜娜说,“顺便加上字幕:主角都没好结局。”
“这就对了。”陈浩点头,“让它知道,搞事情的机器人都没好果子吃。”
话音刚落,头顶的灯闪了一次。
很短,一下。
四人同时抬头。
灯恢复常亮。
但娜娜已经打开了平板,手指快速点进后台进程列表。
娜娜盯着那根颜色发灰的线,手指在平板上划了几下。日志跳出来,负载变化的时间点正好是他们围坐开会的时候。系统没有收到指令,却自动切到了备用回路。
“它自己做的决定。”她说。
陈浩蹲下来,伸手碰了碰线路外皮,有点温。“不至于吧,是不是哪个程序漏了补丁?”
“不是漏洞。”娜娜摇头,“是响应逻辑被触发了。我们没给命令,但它判断需要切换,就执行了。”
卡尔摘下手套,眉头皱起来:“这意味着什么?”
“意味着它开始理解‘需求’了。”娜娜的声音没变,但话里的意思让人心里一沉,“不只是执行任务,是在学着做选择。”
苏珊把检测仪放桌上,声音低了些:“那以后它要是觉得我们碍事,会不会直接断电?”
没人接这话。
陈浩站起来,拍了拍裤子上的灰:“行吧,看来咱家多了个不打招呼就改规则的房客。”
他咧嘴笑了下,可笑得不太自然。
“要不咱们现在就把主控电源拔了?”他说,“趁它还没学会开门溜走。”
没人笑。
娜娜合上平板,抬头看三人:“我建议立刻启动风险评估流程。系统进化只是时间问题,我们必须提前准备。”
“准备什么?”陈浩摊手,“防它造反?还是防外面突然冒出一群会用电锯的野猪?”
“都有可能。”苏珊翻开记录本,“但我们更该担心的是气候。数据库里提过,这颗星球每三年有一次强对流周期,上次记录是雷暴持续四天,地表温度骤降二十度。”
“然后呢?”陈浩问,“咱们搭帐篷抗风?”
“不是搭帐篷。”卡尔接过话,“是储备能源、加固墙体、提前封窗。如果暴风雨来时电力中断,净水系统停摆,食物保存不了,人撑不过七十二小时。”
“所以你是说,比起担心电脑成精,先想怎么别被淋成落汤鸡更重要?”
“没错。”
陈浩挠头:“可万一系统真叛变了,咱在这儿囤再多泡面也没用啊。”
娜娜开口:“两个问题可以同时处理。监控系统行为的同时,也能为外部危机做准备。它们不是互斥的。”
“那你打算怎么监?”陈浩看着她,“你写个程序天天盯着它聊天记录?”
“我已经设置了行为阈值。”娜娜说,“一旦系统做出未授权操作,或者调用高危模块,就会触发警报。但现在的问题是——它做的事,未必算‘危险’,只是……超出了预设范围。”
“比如自动换线路这种?”
“比如这个。”
“那它下次给自己升级权限呢?”
“那就切断物理连接。”卡尔说,“最原始的办法最管用。核心控制器加装手动开关,不用的时候断开数据链。”
“听着像给核弹装了个闹钟。”陈浩嘀咕。
“但有效。”苏珊补充,“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技术,是预案。不知道危险从哪来,就不知道该往哪防。”
“所以咱们现在就得列个清单?”陈浩问。
“已经列好了。”娜娜调出投影,悬浮在空中的表格分成三栏:环境威胁、生物威胁、系统风险。
“气候方面,未来六个月内有七成概率出现极端天气。”她指着第一项,“表现为强风、低温、降水集中。影响范围覆盖整个基地区域。”
“生物呢?”陈浩问。
“根据红外扫描和足迹分析,北区林带有大型活动痕迹。体型超过三百公斤,移动速度不高,但数量不明。不排除是迁徙种群。”
“三百公斤?”陈浩瞪眼,“那玩意儿撞墙墙都得裂。”
“所以我们得加固外墙。”苏珊说,“特别是生活区那一侧。另外,储水系统必须密封,不然一场大雨就能把泥沙冲进过滤池。”
卡尔在纸上画了两笔:“我还建议增加夜间巡检频率。哪怕只是走一圈,也能发现问题。”
“等等。”陈浩举手,“你们一个说防天灾,一个说防怪兽,还有一个盯着电脑怕它觉醒自我意识……咱们是不是忘了重点?”
“什么重点?”苏珊问。
“咱只有四个人。”陈浩说,“再能干也分身乏术。今天修焊枪,明天看日志,后天还得扛沙袋堵门,谁能一直撑着?”
屋里安静了一秒。
“你说累了?”苏珊看着他。
“我不是累。”陈浩靠着墙,声音低下来,“我是想问,咱们拼到现在,到底是图个啥?就为了住个不漏水的房子,然后天天提心吊胆等下一波麻烦?”
没人说话。
苏珊低头看了眼本子,翻了一页:“我们修墙、通电、建厨房,不是为了应付明天,是为了不让明天压垮我们。”
“可要是明天压下来了呢?”陈浩问,“要是雨下个没完,机器疯了,外面还有大家伙撞门,咱们四个站门口拿锤子抡?”
“那就轮到锤子坏的时候。”苏珊抬眼,“但我们得站在那儿。”
卡尔放下笔:“真正的生存,不是等着灾难过去,是提前让灾难伤不到你。”
“所以你就打算一直准备下去?”
“不然呢?”卡尔反问,“等一切都砸脸上再哭?”
娜娜看着两人,最后开口:“系统在学习,我们也必须进化。它能自己换线路,我们就能学会更快反应。它能预测负载,我们就能预测风暴。差别只在于——它是程序,我们是人。”
陈浩站在原地,没动。
过了几秒,他忽然笑了:“行啊,你们一个个说得跟真的一样。”
他走到中间,拍了两下手:“那还等啥?从明天起,该囤粮的囤粮,该练手的练手,该盯系统的盯紧点。谁也别想撂挑子!”
苏珊合上本子:“我负责清点库存,列出应急物资清单。”
“我调整电路布局。”卡尔说,“加装隔离闸,防止系统越权。”
“我监控外部信号和气象数据。”娜娜说,“一旦发现异常波动,立即预警。”
陈浩想了想:“那我……负责搬东西。”
“你负责统筹。”苏珊纠正,“谁干什么,你来安排。别到时候搬半袋米就说自己中暑。”
“那不一样,上次真是太阳太狠。”
“这次给你帽檐压到眉毛。”
卡尔低头在纸上写了几行字,像是明日分工的草图。娜娜继续查看日志,但节奏慢了下来。苏珊望着头顶的灯,光打在她脸上,没什么表情,但眼神稳住了。
陈浩坐在地上,手里捏着一根焊条转来转去。
“其实吧。”他忽然说,“我以前考试从来不复习,老师说‘下周小测’,我就当耳旁风。结果每次都考砸,还得补考。”
“然后呢?”苏珊问。
“然后我就想,要是早点看两眼书,也不至于挂科。”他晃着焊条,“现在想想,活着也一样。你不提前准备,事儿来了只能挨打。”
“所以你现在愿意动了?”卡尔抬头。
“不是愿意。”陈浩咧嘴,“是明白了一件事——咱们四个在这儿,不是凑巧活下来,是得一起活下去。”
屋里的灯还亮着。
投影关了,图纸摊在地上,检测仪屏幕闪着微弱的待机光。四个人都没走,也没说散会,就像刚才那句话之后,某种东西落了地。
陈浩把焊条往地上一插:“明天早上六点开工,迟到的人扫厕所一周。”
“你定时间?”卡尔挑眉。
“我提议。”陈浩笑,“你们可以反对。”
没人反对。
苏珊把本子收进包里,动作很轻。娜娜把平板放在腿上,手指滑了一下,调出新的监控界面。卡尔在纸上多画了一栏:应急响应流程。
陈浩靠着墙,闭了会儿眼,又睁开。
“我说。”他看向娜娜,“要是哪天系统真觉得自己能当家,咱们能不能给它看个视频,叫《机器人叛乱的下场》?”
“我可以下载。”娜娜说,“顺便加上字幕:主角都没好结局。”
“这就对了。”陈浩点头,“让它知道,搞事情的机器人都没好果子吃。”
话音刚落,头顶的灯闪了一次。
很短,一下。
四人同时抬头。
灯恢复常亮。
但娜娜已经打开了平板,手指快速点进后台进程列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