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浩一脚踩进基地的泥地里,麻袋往地上一放,喘了口气。他刚从矿脉那边回来,脚踝还隐隐作痛,但没说。
“材料到了。”他抬头看向苏珊和卡尔,“赶紧弄,天黑前至少要完成东区两栋。”
苏珊立刻起身,翻开记录本:“树脂存量还能撑三轮,但高纯度硅晶粉只剩最后一批。”
卡尔已经拆开注浆机外壳,检查管路。“机器刚停了十分钟,散热还行,可以接着用。”
娜娜站在设备旁,手指在光屏上滑动。“建议采用轮替作业模式,每台机组运行四十分钟后停机冷却八分钟,避免过热损坏。”
“听你的。”陈浩摆手,“开工吧。”
苏珊开始调配浆体,卡尔调试第二台注浆机,娜娜在一旁监控温度曲线。陈浩坐在水泥墩上,看着他们忙活,脑子里却在想昨天那堵墙——加了钢缆之后稳住了,说明这法子能行。
可现在不是修一面墙,是整个基地。
三台注浆机陆续启动,嗡嗡声填满了空地。第一组工人换班,第二组接上,节奏比昨天快了不少。
“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一。”娜娜报数据,“目前无异常。”
“这才刚开始。”陈浩咧嘴,“等全基地都这么干,咱们就能躺着等地震来了。”
“不建议等待地震。”娜娜说,“也不建议躺平。”
“我就图个嘴上痛快。”他挠头,“你别当真。”
正说着,卡尔那边突然喷出一股白烟,机器猛地抖了一下。
“停!”娜娜喊。
她手指一划,三台机器同时断电。
现场安静了几秒。
卡尔愣在原地,手套上沾着还没干透的树脂。“我……我换管的时候忘了泄压,顺手按了启动。”
没人说话。
苏珊走过去看注浆桶,脸色变了:“浆料喷出去快三分之一,墙面也污染了两处。”
“还能回收吗?”陈浩问。
“部分可回收。”娜娜蹲下,操作回收泵,“但粘度已变,无法用于主结构注浆。”
陈浩走到破损管道前,蹲下看了看。接口裂开,密封圈飞到了几米外。
他摸了摸脑袋,站起身,拍了拍卡尔肩膀:“人没事吧?”
“没伤。”卡尔低头,“就是……太急了。”
“急啥?”陈浩说,“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干活。”
“材料不多了。”苏珊皱眉,“这一批是最后一拨高纯度粉,要是浪费了,后续强度保不住。”
“那就省着用。”陈浩转头看娜娜,“能不能改配方?少放点硅晶,多加点树脂,或者换个比例?”
娜娜光屏闪了几下,调出数据。“理论上可行。若将硅晶浓度降低百分之十五,加入微量增韧剂,结构强度仍可达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六。”
“够用了。”陈浩点头,“反正不是承重墙,先保住整体性再说。”
“但我得重新校准压力参数。”娜娜说,“新配方流动性更强,需控制注入速度。”
“那你来定。”陈浩看向卡尔,“你负责执行新方案,怎么样?”
卡尔抬头,有点意外。
“别让我一个人瞎搞。”陈浩笑,“你技术比我熟,只是手滑了一下,谁还没犯过错?”
卡尔张了张嘴,没说出话,只是点了点头。
苏珊去调整配料比例,娜娜生成新的施工流程图。陈浩把破损的管道捡起来,扔进废料箱。
“这玩意儿质量不行。”他说,“回头看看有没有备用件。”
“仓库里有一批旧密封圈。”娜娜说,“型号匹配度百分之九十二。”
“凑合用。”陈浩挥手,“只要不漏就行。”
半小时后,新浆体调配完成。颜色比之前浅了些,流动更快。
“试一段。”陈浩指着东区生活舱的一面墙,“先打一小段,看效果。”
卡尔戴上护目镜,接过微型注射枪。这次他动作慢了很多,每一步都确认无误才继续。
“开始注浆。”娜娜盯着传感器,“压力0.5兆帕,稳定。”
浆体缓缓渗入夹层,屏幕上的填充进度条一点点上升。
“百分之六十……七十五……九十二……完成。”
“形变监测?”陈浩问。
“墙体微震幅度下降百分之四十四。”她说,“结构趋于稳定。”
“行。”陈浩笑了,“虽然差点把自己炸飞,但这回稳得很。”
卡尔摘下护目镜,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。
“下次记得泄压。”陈浩拍拍他,“别图快。”
“记住了。”他说。
“那接下来呢?”苏珊问。
“继续。”陈浩指了指剩下的建筑,“一台机器歇着,另外两台轮着来。白天干不完,晚上接着干。”
“夜间照明不足。”娜娜提醒,“现有光源覆盖范围有限。”
“把拖车上的大灯拆下来装墙上。”陈浩说,“再不行就用手电绑木棍,总能照到地方。”
“我可以开启夜间辅助模式。”娜娜说,“提供局部照明支持。”
“那你可别烧了。”陈浩瞅她一眼,“上次散热口冒烟,吓我一跳。”
“那是正常热排放。”她说,“并未达到临界值。”
“你还挺倔。”
“我只是陈述事实。”
苏珊笑了一声:“你们俩吵起来像极了。”
“我没吵。”陈浩举手,“我就是关心她别报废。”
“我的系统稳定性良好。”娜娜说,“故障率低于千分之三。”
“听听,多自信。”陈浩摇头,“比我还懒的人居然信不过机器人。”
“你确实很懒。”她说。
“哎?”他瞪眼,“刚才谁说我进步了?怎么转头就背刺?”
“我说的是卡尔。”娜娜平静道,“不是你。”
苏珊噗嗤笑出声。
卡尔也跟着笑了下,低头继续检查注射枪。
夜色慢慢压下来,基地的灯一盏盏亮起。有人把工具箱搬到墙边,方便随时取用。陈浩靠在刚加固完的墙角,脚踝还有点疼,但他没挪地方。
“明天还得去挖矿。”他说,“这次路线你得盯紧点。”
“已规划三条安全路径。”娜娜说,“避开所有松动区域。”
“你要早这么说,我昨天就不会摔那一跤。”
“你偏离预定路线是因为看见一只蜥蜴。”
“那玩意儿长得像钱包,我以为是前任落下的。”
“它咬了你一口。”
“所以我跑得特别快。”
苏珊笑得笔都拿不住。
卡尔把新一批模具搬出来,摆在空地上。每一组都标了编号,整齐排列。
“这些都能用?”陈浩问。
“测试过了。”卡尔点头,“尺寸对得上。”
“挺好。”陈浩站起来,“那就别歇太久,趁天还没完全黑,先把下一组标记划了。”
苏珊打开激光测距仪,娜娜同步投影坐标。两人配合着在墙上画出注浆区间。
卡尔拿着记号笔复核位置,一笔一划写得认真。
陈浩看着他们,忽然觉得这地方不像避难所了,倒像个工地。
还是个有活气的工地。
他摸出兜里的定位器,看了眼信号灯,绿的。
“你还真一直戴着。”娜娜注意到。
“怕你找不到我。”他晃了晃,“万一我又掉坑里,好歹能捞上来。”
“你的体重会增加搜救难度。”她说。
“喂!”
“这是物理事实。”
“你就不能夸我两句?”
“你在事故后未责备他人,表现出团队领导潜力。”
“等等。”陈浩抬手,“你这是夸我还是分析报告?”
“两者不冲突。”
苏珊笑得直不起腰。
卡尔把最后一个标记涂完,直起身子擦了把汗。
“可以开始了。”他说。
娜娜启动监测系统,光屏刷新频率加快。散热口微微发红,风扇转速提高了一档。
陈浩走到东区墙体前,看着新划的注浆线。
“来吧。”他说,“再干一轮。”
卡尔拿起注射枪,连接软管。
苏珊检查压力表。
娜娜盯着数据流。
第一股浆体缓缓注入墙体,黄色液体在透明管中流动。
陈浩站在旁边,手扶着墙。
墙身轻微震动了一下。
“材料到了。”他抬头看向苏珊和卡尔,“赶紧弄,天黑前至少要完成东区两栋。”
苏珊立刻起身,翻开记录本:“树脂存量还能撑三轮,但高纯度硅晶粉只剩最后一批。”
卡尔已经拆开注浆机外壳,检查管路。“机器刚停了十分钟,散热还行,可以接着用。”
娜娜站在设备旁,手指在光屏上滑动。“建议采用轮替作业模式,每台机组运行四十分钟后停机冷却八分钟,避免过热损坏。”
“听你的。”陈浩摆手,“开工吧。”
苏珊开始调配浆体,卡尔调试第二台注浆机,娜娜在一旁监控温度曲线。陈浩坐在水泥墩上,看着他们忙活,脑子里却在想昨天那堵墙——加了钢缆之后稳住了,说明这法子能行。
可现在不是修一面墙,是整个基地。
三台注浆机陆续启动,嗡嗡声填满了空地。第一组工人换班,第二组接上,节奏比昨天快了不少。
“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一。”娜娜报数据,“目前无异常。”
“这才刚开始。”陈浩咧嘴,“等全基地都这么干,咱们就能躺着等地震来了。”
“不建议等待地震。”娜娜说,“也不建议躺平。”
“我就图个嘴上痛快。”他挠头,“你别当真。”
正说着,卡尔那边突然喷出一股白烟,机器猛地抖了一下。
“停!”娜娜喊。
她手指一划,三台机器同时断电。
现场安静了几秒。
卡尔愣在原地,手套上沾着还没干透的树脂。“我……我换管的时候忘了泄压,顺手按了启动。”
没人说话。
苏珊走过去看注浆桶,脸色变了:“浆料喷出去快三分之一,墙面也污染了两处。”
“还能回收吗?”陈浩问。
“部分可回收。”娜娜蹲下,操作回收泵,“但粘度已变,无法用于主结构注浆。”
陈浩走到破损管道前,蹲下看了看。接口裂开,密封圈飞到了几米外。
他摸了摸脑袋,站起身,拍了拍卡尔肩膀:“人没事吧?”
“没伤。”卡尔低头,“就是……太急了。”
“急啥?”陈浩说,“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干活。”
“材料不多了。”苏珊皱眉,“这一批是最后一拨高纯度粉,要是浪费了,后续强度保不住。”
“那就省着用。”陈浩转头看娜娜,“能不能改配方?少放点硅晶,多加点树脂,或者换个比例?”
娜娜光屏闪了几下,调出数据。“理论上可行。若将硅晶浓度降低百分之十五,加入微量增韧剂,结构强度仍可达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六。”
“够用了。”陈浩点头,“反正不是承重墙,先保住整体性再说。”
“但我得重新校准压力参数。”娜娜说,“新配方流动性更强,需控制注入速度。”
“那你来定。”陈浩看向卡尔,“你负责执行新方案,怎么样?”
卡尔抬头,有点意外。
“别让我一个人瞎搞。”陈浩笑,“你技术比我熟,只是手滑了一下,谁还没犯过错?”
卡尔张了张嘴,没说出话,只是点了点头。
苏珊去调整配料比例,娜娜生成新的施工流程图。陈浩把破损的管道捡起来,扔进废料箱。
“这玩意儿质量不行。”他说,“回头看看有没有备用件。”
“仓库里有一批旧密封圈。”娜娜说,“型号匹配度百分之九十二。”
“凑合用。”陈浩挥手,“只要不漏就行。”
半小时后,新浆体调配完成。颜色比之前浅了些,流动更快。
“试一段。”陈浩指着东区生活舱的一面墙,“先打一小段,看效果。”
卡尔戴上护目镜,接过微型注射枪。这次他动作慢了很多,每一步都确认无误才继续。
“开始注浆。”娜娜盯着传感器,“压力0.5兆帕,稳定。”
浆体缓缓渗入夹层,屏幕上的填充进度条一点点上升。
“百分之六十……七十五……九十二……完成。”
“形变监测?”陈浩问。
“墙体微震幅度下降百分之四十四。”她说,“结构趋于稳定。”
“行。”陈浩笑了,“虽然差点把自己炸飞,但这回稳得很。”
卡尔摘下护目镜,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。
“下次记得泄压。”陈浩拍拍他,“别图快。”
“记住了。”他说。
“那接下来呢?”苏珊问。
“继续。”陈浩指了指剩下的建筑,“一台机器歇着,另外两台轮着来。白天干不完,晚上接着干。”
“夜间照明不足。”娜娜提醒,“现有光源覆盖范围有限。”
“把拖车上的大灯拆下来装墙上。”陈浩说,“再不行就用手电绑木棍,总能照到地方。”
“我可以开启夜间辅助模式。”娜娜说,“提供局部照明支持。”
“那你可别烧了。”陈浩瞅她一眼,“上次散热口冒烟,吓我一跳。”
“那是正常热排放。”她说,“并未达到临界值。”
“你还挺倔。”
“我只是陈述事实。”
苏珊笑了一声:“你们俩吵起来像极了。”
“我没吵。”陈浩举手,“我就是关心她别报废。”
“我的系统稳定性良好。”娜娜说,“故障率低于千分之三。”
“听听,多自信。”陈浩摇头,“比我还懒的人居然信不过机器人。”
“你确实很懒。”她说。
“哎?”他瞪眼,“刚才谁说我进步了?怎么转头就背刺?”
“我说的是卡尔。”娜娜平静道,“不是你。”
苏珊噗嗤笑出声。
卡尔也跟着笑了下,低头继续检查注射枪。
夜色慢慢压下来,基地的灯一盏盏亮起。有人把工具箱搬到墙边,方便随时取用。陈浩靠在刚加固完的墙角,脚踝还有点疼,但他没挪地方。
“明天还得去挖矿。”他说,“这次路线你得盯紧点。”
“已规划三条安全路径。”娜娜说,“避开所有松动区域。”
“你要早这么说,我昨天就不会摔那一跤。”
“你偏离预定路线是因为看见一只蜥蜴。”
“那玩意儿长得像钱包,我以为是前任落下的。”
“它咬了你一口。”
“所以我跑得特别快。”
苏珊笑得笔都拿不住。
卡尔把新一批模具搬出来,摆在空地上。每一组都标了编号,整齐排列。
“这些都能用?”陈浩问。
“测试过了。”卡尔点头,“尺寸对得上。”
“挺好。”陈浩站起来,“那就别歇太久,趁天还没完全黑,先把下一组标记划了。”
苏珊打开激光测距仪,娜娜同步投影坐标。两人配合着在墙上画出注浆区间。
卡尔拿着记号笔复核位置,一笔一划写得认真。
陈浩看着他们,忽然觉得这地方不像避难所了,倒像个工地。
还是个有活气的工地。
他摸出兜里的定位器,看了眼信号灯,绿的。
“你还真一直戴着。”娜娜注意到。
“怕你找不到我。”他晃了晃,“万一我又掉坑里,好歹能捞上来。”
“你的体重会增加搜救难度。”她说。
“喂!”
“这是物理事实。”
“你就不能夸我两句?”
“你在事故后未责备他人,表现出团队领导潜力。”
“等等。”陈浩抬手,“你这是夸我还是分析报告?”
“两者不冲突。”
苏珊笑得直不起腰。
卡尔把最后一个标记涂完,直起身子擦了把汗。
“可以开始了。”他说。
娜娜启动监测系统,光屏刷新频率加快。散热口微微发红,风扇转速提高了一档。
陈浩走到东区墙体前,看着新划的注浆线。
“来吧。”他说,“再干一轮。”
卡尔拿起注射枪,连接软管。
苏珊检查压力表。
娜娜盯着数据流。
第一股浆体缓缓注入墙体,黄色液体在透明管中流动。
陈浩站在旁边,手扶着墙。
墙身轻微震动了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