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 流干的血与无奈的停战-《抗战1931:我的1立方米乱世》

  长城沿线,每一个山头都变成了血肉磨盘。

  鬼子兵尸体多到来不及焚烧,只能草草掩埋,但很快又被新一轮的炮火炸翻出来。

  关东军引以为傲的精锐师团被打得七零八落,士兵们顶着黑眼圈,机械地装填、射击,很多人已经对震耳欲聋的“没良心炮”爆炸声产生了病态的恐惧。

  “弹药!我们需要弹药!”前线的鬼子联队长对着电话声嘶力竭地吼叫,但后方只有沉默。运输线被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切得七零八落,一车车宝贵的物资还没送到前线就化为了灰烬。

  奉天司令部里,武藤信义看着触目惊心的战损报告,双手微微颤抖:

  · 第6师团损失超过百分之五十,基本失去战斗力

  · 弹药储备仅剩战前百分之十五

  · 士兵中开始流行“爆炸性精神障碍”(即对巨大爆炸声产生极度恐惧)

  · 国内大藏省连续发来十二道紧急文书,警告军费即将超支

  “司令官阁下,”参谋长低声道,“我们必须停战了。再打下去,关东军的脊梁骨就要断了。”

  与此同时,南京的作战指挥部里同样一片死寂。

  “委座,前线急电!宋哲元部伤亡殆尽,关麟征部只剩不到三成兵力!”

  “我们的'没良心炮'损耗超过七成,兵工厂根本来不及补充!”

  “药品!我们需要药品!伤员太多,医疗队已经崩溃了!”

  老蒋看着一份份求援电报,脸色铁青。虽然日军损失惨重,但国军的代价更加惊人。

  最精锐的德械师被打残了,各地军阀的部队更是十不存一。继续打下去,就算耗光了日军,自己的本钱也要赔光了。

  5月31日,当双方的谈判代表再次坐到一起时,已经没有胜利者的姿态,只有两个流干了血的巨人都急于从战场上抽身。

  《塘沽协定》主要内容:

  划定非军事区: 协定规定中国军队立即撤退至延庆、昌平、高丽营、顺义、通州、香河、宝坻、林亭口、宁河、芦台所连之线以西、以南地区。该线以东、以北至长城沿线地区划为“非武装区”。

  《塘沽协定》签署的消息传到前线时,一个浑身缠满绷带的中央军团长愣了很久,然后突然大笑起来,笑着笑着就哭了:“值吗?弟兄们,你们说值吗?我们一个团拼得只剩三十七个人,换来的就是这个?”

  旁边一个失去左臂的士兵默默擦着枪,轻声道:“团长,至少我们还活着。死了的弟兄,连这个都看不到了。”

  在“东山”基地,柯明义默默听着电台里的消息,然后对李总队长说:“看见了吗?这就是现代战争。没有赢家,只有看谁先流干最后一滴血。”

  “那我们……”

  柯明义:“没有我们,东北,在没有找到第二条对外安全交通线之前,除了一点暗中的小动作,什么都干不了。”

  “东北,我们已经做的足够了,维持现在的状态就是最好。”

  “别着急,路不是已经在铺了吗,耐心等等吧!”

  柯明义遥望着太行山的方向,几个月了,过去那么多的人,希望能安全到达,在那边有个好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