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 懋功会师!精良武器震巴蜀-《抗战1931:我的1立方米乱世》

  1934年5月,川西高原的天蓝得晃眼。懋功这个小县城,从来没这么热闹过。

  先是红四方面军的部队开了进来,战士们穿着虽然不算崭新但还算齐整的军装,扛着步枪,热情地筹备粮草,打扫房屋,脸上洋溢着期盼的笑容。

  “中央红军就要来了!咱们的兄弟部队!”消息像风一样传开。

  然后,这一天终于到了。

  远处的地平线上,先是出现了一面红旗,在高原的风中猎猎作响。接着,越来越多红旗出现了,像一片移动的火焰。

  然后,是队伍。

  一支难以形容的队伍,从山坳里转了出来。

  当先的是侦察兵和前锋部队。他们身上的军装洗得发白,甚至打着补丁,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像鹰一样锐利,带着久经沙场的警惕和沉稳。

  他们手中的武器,让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战士看得眼睛发直!

  那是什么枪?好像不用拉大栓?(快响二十式半自动步枪) 那轻机枪怎么看着比我们的花机关还敦实?(太行式轻机枪) 还有那几个人扛着的,粗粗的铁管子,是啥玩意儿?(没良心炮\/火箭筒)

  这还只是开胃菜。

  随着主力部队陆续抵达,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们嘴巴越张越大。

  队伍虽然带着长途行军的疲惫,风尘仆仆,但纪律严明,行列整齐。战士们背着鼓鼓囊囊的粮食袋和弹药袋,脚步沉稳有力。

 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装备!

  放眼望去,汉阳造、中正式算是普通货色,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支那种“不用拉大栓”的快枪(半自动步枪),每个排都有一挺那看着就扎实的轻机枪!

  偶尔还能看到骡马驮着的、用油布包裹的重机枪和迫击炮零件,那保养得油光锃亮的金属部件,在阳光下闪着寒光。

  甚至还有几门看起来就不好惹的小炮(步兵炮\/无后坐力炮)被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推着!

  (红军的精良武器由太行基地秘密提供,毕竟马上要做邻居,还是这么生猛的邻居,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强得多,柯明义哪能不意思意思。

  再怎么说中国交给他们总比交给国民党强,他虽然是个穿越人士,可他也自问没那能力坐的住那个位置。人心不可控,就他现在能维持现状已经很不容易了,好在他还年轻,可以成长嘛。)

  “额滴个娘嘞…”一个红四方面军的小战士喃喃自语,“这…这是中央红军?这装备比刘湘的模范师还阔气啊!”

  他们想象中的中央红军,应该是衣衫褴褛、装备破烂、疲惫不堪。没想到,看到的却是一支虽然面带倦色,但装备精良、杀气腾腾的铁血雄师!

  这种视觉上的巨大冲击,带来了心理上的强烈震撼。

  原先红四方面军里少数因为兵强马壮而隐隐有些自傲的情绪,瞬间被压下去不少。取而代之的是惊讶、好奇,甚至是一丝敬畏。

  “兄弟,你们这枪…啥牌子啊?咋不用拉枪栓?”红四方面军的战士好奇地凑上去问。

  “嘿嘿,快响二十式!好用着呢!”中央红军的老兵略带自豪地拍拍枪身。

  “你们一路上咋过来的?听说湘江打得老惨了,你们这装备没丢?”

  “丢?哪能啊!那是咱的命根子!光头想吃掉我们,反倒被我们崩掉了牙!”中央红军的战士语气铿锵,带着一股百战余生的傲气。

  很快,两军的战士们就混在一起,热烈地交流起来。中央红军的战士讲述着湘江的血战、四渡赤水的神奇、飞夺泸定桥的英勇、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险。红四方面军的战士则介绍着川陕根据地的情况和反“围剿”的经验。

  三人团等领导与红四领导人热烈握手、拥抱。

  “辛苦了!辛苦了!你们终于来了!”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看着中央红军这支虽然减员但骨干犹存、装备甚至超乎想象的队伍,心情复杂,但更多的是喜悦和振奋。

  第二人握着对方的手,用力摇晃:“会师了就好!会师了,力量就更大了!咱们合兵一处,拳头更硬,看光头还能耍出什么花样!”

  当晚,懋功县城内外燃起了无数的篝火。两军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。虽然食物简单,但气氛热烈到了极点。

  战士们唱着各自的军歌,喊着口号,互相赠送着小小的礼物——可能是一颗舍不得吃的糖,可能是一双新打的草鞋,可能是一个缴获的子弹壳。

  中央红军带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兵力和新颖的装备,更带来了一种经过千锤百炼、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丰富的作战经验(尤其是《纲要》体现的新战术思想)。

  而红四方面军则提供了宝贵的休整地和兵员补充。

  两支英雄部队汇合而成的洪流,声势浩大,震动了整个四川盆地。

  消息传到成都,刘湘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地上。

  “啥子?!他们会师了?!他们还…还装备精良?!格老子的!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多好家伙?!”

  他立刻感到头皮发麻。原本对付一支红军就够吃力了,现在两支合流,还他妈武装到了牙齿!这四川以后还能安生?

  他一边紧急加强成都防务,一边连连向光头发报,语气前所未有的惊慌:“红军主力已会师懋功,势大难制,其装备奇异,火力凶猛,恳请速发大兵入川增援!”

  光头在南京接到电报,先是震惊,随即是滔天的怒火。

  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”他一把将电报摔在地上,“红军流窜万里,早已疲惫不堪,装备匮乏!怎么可能‘装备精良’?!刘甫澄这个废物!一定是他为自己作战不力找借口!”

  但很快,薛岳、周浑元等人的情报也陆续传来,都证实了中央红军主力保存完好,并且确实拥有相当数量的自动火器和不明爆炸装置,战斗力远超预期。

  “查!给我彻底地查!”光头脸色铁青,对着戴笠和陈立夫咆哮,“他们的武器到底从哪里来的?!是不是苏联直接援助的?!还是…还是那本该死的书(指《纲要》)真的有那么大魔力?!一定要给我查个水落石出!”

  懋功会师,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砸进水里,激起了千层浪。

  红军实力暴增,士气如虹。下一步是北上?还是南下?决策层内部必然会有新的讨论和抉择。

  而光头和四川军阀们,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压力。

  一场新的、更大规模的风暴,正在青藏高原的边缘酝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