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8章 淬火的刀刃与带刺的陷阱-《抗战1931:我的1立方米乱世》

 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。

  冈村宁次:“吉田旅团!”

  “嗨!”独立混成第1旅团旅团长吉田次郎少将肃立应道。

  “你的任务,不再是简单的试探或追击。”冈村宁次的目光锁定在他身上,“你将是帝国投下的一颗‘淬火之石’,也是一块‘带刺的诱饵’。”

  他详细下达了指令,这是一个多层级的复合任务:

  1. 谨慎接敌,弹性防御: 吉田旅团主力不得冒进。前出至将军垭以西约十五公里的 “狼牙岭” 一线,立即依托有利地形,构筑坚固的、呈梯次配置的防御阵地,阵地要能抵御敌军中等强度的炮火袭击,并预设多个反击出口。

  目的:以自身为坚固支点,吸引谢毅峰部来攻,通过防御作战,进一步消耗敌军弹药,疲惫其兵力,并更精确地评估其攻坚能力和战术细节。

  2. 前锋示弱,诱敌深入: 派出一个加强大队(约1100人),配属工兵和炮兵观测小队,前出至狼牙岭前方的 “鬼哭涧” 谷地,该部队的任务是:

  · 进行战斗侦察,摸清敌军动向。

  · 伴装主力前锋,进行“顽强”但“逐步”的抵抗,将敌军主力诱入狼牙岭预设的伏击区域。

  · 如果敌军势大,则利用鬼哭涧的复杂地形进行节节抵抗,最大程度迟滞敌军,为后方主阵地赢得时间。

  3. 外围策应,伺机而动: 旅团所属的骑兵搜索队和摩托化步兵中队,分散在主力侧翼外围活动。

  他们的任务是保持机动,监视战场,一旦发现敌军露出破绽(如后勤车队、侧翼薄弱点),立即像狼群一样扑上去撕咬。

  目的:骚扰敌军,分散其注意力,并寻找打击其后勤线的机会。

  4. 空中之眼,全程监控: 请求航空兵专门派出侦察机,对吉田旅团行动区域进行不间断监控,随时汇报敌军大规模机动情况。

  “吉田君,”冈村宁次沉声道,“你的旅团,不是去送死,你的任务是‘粘住’谢毅峰,让他把时间和弹药消耗在你的阵地上。

  同时,我会命令第108、第110师团主力,加速向你的侧后方向迂回,一旦你将谢毅峰部牢牢吸引在狼牙岭,我们的主力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!”

  他做了一个合围的手势:“届时,谢毅峰部久攻不下,弹药消耗加剧,锐气受挫,再被我主力从外线包围,他就是瓮中之鳖,你的旅团,将是这场围歼战的头号功臣!”

  “嗨!明白!定不负司令官重托!”吉田次郎眼中燃起战意,他理解了这盘大棋,他的旅团是诱饵,但也是带着坚硬外壳和毒刺的诱饵,目的是缠住猛虎,为猎人的最终一击创造机会。

  谢毅峰很快接到了侦察报告:日军一个旅团在狼牙岭构筑工事,其前锋一个大队已前出至鬼哭涧,摆出了防守反击的架势。

  “哦?学聪明了?”谢毅峰看着地图,冷笑一声,“想当钉子户,消耗我们,等他们主力来包饺子?”

  参谋长点头:“司令员,看来冈村是摸到我们一点脉了,狼牙岭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强攻的话,正中其下怀,就算打下来,伤亡和弹药消耗也必然巨大,届时鬼子主力赶到,我们就被动了。”

  “他给我们摆了个刺猬阵,我们就非得去硬啃吗?”谢毅峰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,“他想让我们打阵地战,我们偏要打运动战!他想粘住我们,我们偏要调动他!”

  他迅速做出决策:

  1. 主力隐遁,外线机动: 第九路军主力绝不强攻狼牙岭,除留下少量部队伴动,制造准备攻坚的假象外,主力携带重装备,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,秘密向西北方向转移,跳出日军预想的包围圈。

  目的:保持机动自由,寻找新的战机。

  2. “尖刀”出鞘,猎杀孤军: 但是,送到嘴边的肉,也不能不吃。谢毅峰命令麾下最擅长山地作战和快速突击的一个精锐团,配属加强的炮兵和“空中三蹦子”部队,负责对付鬼哭涧的那个日军加强大队。

  战术:不以全歼为目的,而是采取 “剥笋”战术,利用绝对的火力优势和“空中三蹦子”的精准打击,一点点削弱、消耗这个大队,攻击其一点,迫其收缩,再攻击另一点,同时,派出小股精锐分队,渗透袭扰,切断其与狼牙岭主力的联系。

  目的:既打击了日军前锋,削弱了吉田旅团,又避免了主力陷入攻坚消耗,同时给日军造成我军“主力仍在试图啃下这块骨头”的错觉。

  3. 后勤佯动,布设疑阵: 故意让一支伪装的后勤车队在相对暴露的路线行进,吸引日军航空兵和外围机动部队的注意力,掩护真正的主力转移和补给线安全。

  于是,在狼牙岭前线,出现了这样的景象:

  鬼哭涧的日军大队陷入了苦战,他们原本打算诱敌,却发现自己成了被反复捶打的铁砧。

  第九路军的炮兵和“空中三蹦子”如同手术刀般,精准地拔除他们的火力点。

  精锐步兵的多波次突击,让他们疲于奔命,伤亡持续增加,却始终无法与期望中的“敌军主力”进行决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