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3章 小鬼子进退两难-《抗战1931:我的1立方米乱世》

  日军的难题在1938年春夏之交变得空前严峻。

  东京,大本营的会议室内,正在激烈的争论。

  “诸君,必须正视现实!”

  一位负责后勤统筹的官员敲着桌子,

  “华北方面军此次遭受重创,短期内已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。

  若要维持在华优势,甚至扭转战局,至少需要向中国战场增派五到十个师团的兵力以及相应的装备补充!

  否则,冈村君的局面只会持续恶化,华中和华南很可能步其后尘!”

  他的话引起一阵骚动。

  另一些将领则持反对意见。

  “五到十个师团?谈何容易!

  本土的防卫怎么办,关东军对苏联的威慑怎么办,难道要拆东墙补西墙吗?”

  “更重要的是,即使我们投入这些兵力,就一定能彻底消灭八路军和那个该死的‘东山’体系吗?

  长白山深处的“东山”基地吞下了抗联二十万部队。

  北平明义五金厂本身近五万半摩托化部队,还有几十万华北抗日联军守着。

  太行山基地地处深山,被八路军牢牢包围着。

  而他们在这次战役中展现出的火力、机动性和组织力,已经远超我们的预估!

  这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游击队,这是一支现代化的、拥有完整后勤和军工支撑的正规军力量!”

  争论的焦点,逐渐从“如何支援中国战场”转向了“是否值得继续在中国,尤其是在华北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”。

 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东南亚的地图。

  那里,形势似乎一片大好。

  帝国的太阳旗几乎插遍了东南亚,英美荷联军在帝国皇军的兵锋面前节节败退。

  那里的对手,无论是殖民军队还是本地武装,战斗意志和顽强程度,与华北这些死战不退、甚至越打越强的中国军队相比,简直如同温顺的绵羊。

  东南亚的橡胶、锡矿、石油等等,这些鲜嫩多汁的战利品,正源源不断地被掠夺,支撑着帝国庞大的战争机器。

  帝国的“南进”国策正在收获丰厚的果实。

  相比之下,中国战场,这个吞噬了无数帝国鲜血和财富的无底洞,显得愈发“得不偿失”。

  是继续将宝贵的兵力和资源投入中国这个“难啃的骨头”,陷入与一个似乎无法彻底征服的巨人的长期放血消耗?

  还是果断调整战略重心,将主要力量用于巩固和扩大在东南亚的胜利果实,对付那些相对“好打”的对手,确保帝国获得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?

  兵力就那么多,蛋糕只有一块,保东南亚,还是陷入中国的两线持久战?

  这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抉择,让东京大本营的高官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头疼。

  曾经以为很快就能解决的“中国事变”,如今已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,正在拖拽着整个帝国的战车,走向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。

  在这一片沉默中,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忽然意气风发,手指敲在南洋,

  “诸君,菲律宾、马来亚、荷属东印度已尽入我手!

  橡胶、锡矿、石油,如同无穷无尽的血液,正输入帝国躯体!

  我们在婆罗洲的山体工厂,每月能组装三十架最新式的‘烈风’战机!

  我们的船坞,正以皇国魂的速度,孕育新的海上巨兽!”

  他环视全场,目光锐利:

  “支那事变,该结束了。

  应将全部资源投入海洋,构筑不可摧毁的‘大东亚共荣圈’堡垒,让米英鬼畜在帝国的铜墙铁壁前撞得头破血流!”

 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。

  东条英机面沉如水,他缓缓起身,走向那片疮疤般的中国地图。

  “山本君,”

 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“你说我们拥有了海洋,那么,请你告诉我,这是什么?”

  他的指挥棒,没有指向任何一座城市,而是点向了那片广阔的、被标注为“匪区”的华北腹地,点向了那个让参谋们夜不能寐的代号,“东山”。

  “我们恐惧的,从来不是蒋介石的重庆政府。”

  东条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寒意,

  “我们恐惧的,是这片土地本身!

  是那个延续了五千年的幽灵!

  是那个只要我们稍一松懈,就会再次君临东亚的文明巨兽!”

  他猛地转身,眼中布满血丝:

  “‘东山’是什么?它不是一股土匪!

  它在教支那人造飞机、造重炮、造发动机!

  它在用我们的语言,编写他们的理工教材!

  它在太行山里,复制另一个‘明治维新’!”

 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。

  每一个在场的将领,潜意识里都明白那个千年来的梦魇:

  白江口的惨败、盛唐文化的碾压、蒙元铁蹄的阴影……

  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与恐惧,早已渗入骨髓。

  民国初年的虚弱,让他们以为抓住了千年一遇的窗口期,可以一举将这个巨人肢解、奴役。

  然而,“东山”的出现,击碎了他们的幻想。

  “现在撤退?”

  东条惨笑一声,

  “等于我们亲手为那个幽灵松绑!

  今天我们把河北让出去,明天‘东山’的工厂就能在那里拔地而起!

  今天我们从山西撤军,明天他们的坦克就会开到满洲国的边境!”

  海军派系的将领试图反驳:“但我们可以在海上困死他们……”

  “困不死!”

  一位资深参谋猛地站起,将一份情报拍在桌上,

  “我们的商船,在南海被美军潜艇猎杀!

  而‘东山’的物资,有支那农民用独轮车在土路上运输!

  他们可以用人命和土地自给自足,我们能吗?

  海洋是帝国的生命线,也是帝国的绞索!”

  局面清晰得令人绝望:

  海洋派(海军) 主张:利用东南亚的胜利,巩固海洋霸权,与英美谈判媾和。

  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无底洞,继续投入是战略自杀。

  大陆派(陆军) 嘶吼:必须集中全部力量,彻底铲除“东山”体系。

  他们认为“东山”是中华文明复兴的癌细胞,不将其根除,帝国在东南亚的所有胜利都将失去意义。

  是英美好说话还是东山的三大基地容易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