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有人欢乐有人愁-《1620!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!》

  “恭喜金兄!”

  李四白和李长生同声道喜。不同的是一个语出至诚,一个声音中却带着几分焦急。

  金山和李四白对视一眼,连忙继续跟着看榜。

  把榜单上上下下看了个遍,两人也没找到李长生的名字。倒是看到蔡东升的名字。

  “怎么会这样的,明明我很有把握的…”

  看着李长生失魂落魄的模样,李四白和金山都不是滋味。

  科举这事颇有几分玄学,历史上不少文豪大家,一辈子甚至连个秀才都没考上。

  所以两人虽然中试,却也只是觉得自己运气不错,而不会歧视落榜者。

  偏偏他俩又不好劝,还是李二黑看出端倪,拽着侄子就走:

  “多大点事,回家好好复习,咱下科再考呗!”

  李长生有多大气,也不敢和长辈炸刺,跌跌撞撞穿出人群。

  在去南关的路上,李四白还是没忍住好奇:

  “金兄,你府试高居案首,现在跌了这么多,就没一点失落么?”

  金山自嘲一笑:

  “咱们辽东的案首不值钱!”

  “运气不好的话,院试被黜落都有可能。能考上秀才,我已经很满足了!”

  李四白大感诧异:

  “不是说案首在下一场不会黜落么?”

  金山不以为然:

  “那是别处!咱们辽东可不一定!”

  李四白一拍脑门,想起辽东的与众不同之处。没有提学官情况下,考试内容糊名与否,全是巡抚大人一言而决。

  金山被他的动作逗笑:

  “你这是干什么!”

  “没用的是县试府试案首,你这个院试案首,可是实打实的有好处!”

  “整榜二十五名生员,可就你一个癝生!”

  “运气!运气而已!”

  李四白顿时笑而不语,有了癝生的身份,每个月就能领六斗癝米。给人具保也能赚上一笔!

  而金山这个二十四名,就只能当个附生,必须要通过一次岁试考核,才有机会递补增生癝生缺额。

  而所谓的癝生增生附生,一切都源于官学的生员限额。

  明初天下初定,官学只设癝生,全名“廪膳生员”。名额固定,按月供给癝米。

  当时读书人很少,定额足够覆盖所有生员甚至还有缺。随着承平日久,读书人逐渐增加,考上生员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
  癝米的定额有限,如果一直被癝生霸占,后进生员必然不服。为了消弭矛盾利益均沾,朝廷在宣德年间新设“增广生员”。虽然没有癝米可拿,但可通过岁试获得成为癝生的机会。

  后来生员一增再增,朝廷又新设附学生员,都是基于同样的考虑。

  说穿了,癝米原本是财政补贴,应该每个生员都有的。

  可朝廷出不起那么多,就将癝米的性质变成奖学金。打开上升通道,把矛盾转移到生员内部。

  节省开支的同时,又避免了生员不思进取,空耗国家钱粮。如果你不学习,是很难通过岁试的,也就吃不到国家的癝米了!

  牛车在书店门前停下,李四白和金山刚进店门,就见刘掌柜与人争执。

  “客官,我这真的没有这种书,要不你到别家看看?”

  一个瘦削中年站在柜台前,一脸的不悦:

  “没有你就去进货,或者借一些珍本来抄!”

  刘老板急的差点跳脚:

  “这位客官,有钱谁不想赚,这种书全广宁都没有,你叫我上哪抄去?”

  金山和李四白看的有趣,也不敢随便掺合,就杵在一边看热闹。

  没想到刘老板一眼瞥到,就像看到救星一般:

  “四白金山你们来了”

  “院试考的怎么样?”

  明知道刘掌柜在转移话题,李四白还是礼貌回应。

  “我和金兄都侥幸中式!”

  金山也笑道:

  “四白还是案首呢!”

  这下不但刘掌柜吃了一惊,连那客人也好奇的瞥了一眼。

  “好小子,老夫早就看你不简单”

  “就冲你这手台阁体,起码是个举人的材料!”

  那客人闻言面露惊讶,转头看向李四白:

  “你就是那个台阁体?”

  李四白一脸懵逼,这算是什么外号?再说我认识你么!

  刘掌柜哈哈一笑:

  “四白,你那些书,有一半都是替这位客官抄的!”

  “哦~”

  李四白恍然大悟,连忙拱手应承:

  “正是在下,多谢客官几年来的照拂!”

  那人上下打量他一番,忍不住赞叹道:

  “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,果然前途不可限量!”

  李四白刚想谦虚两句,这位忽然沉下脸,转向刘掌柜道:

  “我的事情尽快解决,银子不是问题!”

  说罢丢下错愕的几人,就那么拂袖而去!

  目送那人的背影出门,刘掌柜不由得轻叹一声:

  “还好你们来了,要不然他还不肯走呢!”

  金山和李四白都惊呆了。头一次见识强买强卖,好像刘掌柜还拿人家没办法?

  事不关己,李四白懒得多问。两人拿出抄好的书交了任务。各自结了几钱银子。

  现在店里又没任务,李四白便起身告辞。却被刘掌柜一把拉住:

  “四白,那位客人想找算经的古籍。你帮我问问周先生,知不知道谁有收藏?”

  李四白惊讶至极:

  “算经?书名叫什么?”

  刘掌柜一脸无奈:

  “问题就是没书名!”

  “凡是世面上有的他都不要,非逼着我给他找什么古籍!”

  李四白回想了下过去抄的书,若有所思的道:

  “这人是藏书家?还是做学问的?”

  刘掌柜一摊手:

  “我也问过,可人家不说”

  “反正只要是古书珍本他都要,十两起步上不封顶!买不到原本,能弄到抄本也行!”

  李四白点点头:

  “好,我会转告先生!”

  两人出了书店,李二黑鞭子一甩,牛车赶到车行门口。金山给李四白留下住址后拱手告别,相约来日再见!

  送别了金山,李二黑喜气洋洋,赶着牛车折返杜家屯。李长生沉默不语,李四白也总觉得忘了点什么。

  眼瞅着到了村口,李四白忽然一拍大腿,大姐的话本忘记卖了!

  李二黑吓了一跳,回过头来:

  “咋啦,四白?”

  李四白忙说没事,这可是自己和大姐的秘密,可不敢随便泄露。

  牛车转进屯子,转眼到了李家门前。李四白跳下车刚推开大门,院里西厢房门嘎吱被推开。娘亲张氏快步走了出来。

  东厢房门晚了刹那,几乎是同时打开,大娘神色焦急也走了出来。

  两个女人在院里碰到一起,没等说话身后正房的门也开了,爷爷李大黑和奶奶徐氏都走出门来。

  几乎一眨眼的工夫,院里忽然挤满了人,大姐二姐三姐五妹六妹都走了出来。一群人全都往大门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