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 回广宁-《1620!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!》

  “什么摔炮?是炮仗么?”

  看摊主一脸诧异,李四白比划着解释道:

  “摔炮就是砂炮,无需点火,只需摔到地面就能爆炸!”

  老摊主半信半疑:

  “相公莫要消遣小老儿,老夫作了三十年炮竹,还是头一回听说世上有这种东西!”

  李四白无奈的摆摆手,拉着大姐就走。

  大花一脸好奇的看向他:

  “四白,世上真有不用点火的炮仗?”

  李四白微笑道:

  “当然有了。还有一拉就响的,一划就响的划炮,能射出百十颗弹子的七彩飞天炮…”

  大花惊讶的檀口微张:

  “啊~这都是古书上说的?”

  李四白忍俊不禁,大姐这都会抢答了。

  “没错!可惜这些匠人太愚钝,把老祖宗的手艺都丢光了!”

  李四白信口开河,忽见前方又一个烟花摊子,连忙拉着大姐上前打探。

  可惜连问了三个摊子,就没一个听过摔炮划炮的。其中一个年轻的,还以为他是来找事的。

  大花见势不妙,连忙买了一堆烟花。摊主才没跟他吵起来。

  李四白失望至极,也不知道雷酸汞问世没有,现在显然还没传到国内,想从民间获得底火配方是不可能了。

  大花见弟弟情绪低落,连忙拉着他到一个卖狗的摊子前:

  “四白你看,毛茸茸的多好玩!”

  只见一个蒙古人打扮的汉子蹲在地上,面前箩筐里五六只长腿细腰大嘴巴的小狗,哼哼唧唧挤做一团可爱极了。

  李四白眼睛一亮:

  “咦,这是什么狗?”

  那蒙古汉子抬起头,露出一脸的络腮胡子,语气倨傲的说道:

  “这是蒙古细犬!一只就能对抗野狼!成群结队,就算野猪黑熊也不在话下!”

  李四白面露狐疑。他头一回听说辽东还有本土细犬,这蒙古人不是忽悠自己吧?

  此时赤塔从身后探出头来:

  “老板,这鞑子没吹牛!”

  “我在苦夷见过这种细犬,三只就能打野猪!”

  李四白哭笑不得。虽然赤塔特意压低声音,可惜他吃了一个月饱饭,如今恢复的声如洪钟。一张嘴跟个小喇叭似的。

  果然那蒙古人勃然大怒,腾的一下站了起来:

  “兀那汉子,找死!”

  李四白一把拽住他:

  “狗仔多少钱一只?我买!”

  络腮胡站起来才发现,赤塔又高又壮,比他足高了半头。气势顿时弱了几分:

  “公狗八钱母狗六钱!客官你要哪只?”

  这是小孩子才做选择,李四白五指收拢:

  “我全都要!”

  眼见弟弟要买,大花连忙开口还价,最后花了四两银子拿下六只纯种猎犬。

  姐弟俩一人抱了一只,余下的被赤塔连箩筐端走。三人又逛了一会,便回家换长安小海出来逛街。

  尼夫赫人是“使犬部”之一。赤塔精通养犬训犬。一到家就自告奋勇,接下了驯养幼犬的活。

  李四白求之不得,和大姐一起给他打下手,学习调配狗饭建造狗舍。

  以后有三个男丁加上六只猎犬,自家的酒坊也算固若金汤了!

  大年三十当日,李四白请了金山来家一起过年。众人一起洒扫庭院。贴春联贴福字,贴窗花挂挂钱。

  众人虽身在异地,却丝毫不显冷清,和在家一样热热闹闹。

  天刚天一擦黑,大花便提刀砍肉。众人一起上手,和面剁馅包饺子。

  除了李四白,众人都吃到生平最丰盛的年夜饭。一个肉丸的饺子,香的差点把舌头吞下去。

  其他鸡鸭鱼肉样样不少。赤塔这个无底洞,都破天荒的吃撑了。就连家里几只狗子,剩饭都吃的直哼哼。

  假期一晃而过,元宵节次日,李四白回学院上课。每日早出晚归非常刻苦。

  这天他刚到课堂,钟文白就凑了过来,神秘兮兮的问道:

  “四白,听说了么?”

  李四白莫名其妙:

  “文白兄,听说什么啊?”

  钟文白俯首过来:

  “三日前,野猪皮在赫图阿拉登基。自称覆育列国英明汗,伪国号‘金’,建元‘天命’”

  李四白心里一翻个。十几年来提心吊胆,历史终于在今天对上号了!

  不出意外,辽东最多还有两三年好日子。就要陷入无穷无尽的苦难之中。

  不论自己能不能考上举人,都得作出相应的计划。自家的逃生大计,也必须马上提上日程了。

  看他忧形于色,钟文白自信一笑:

  “四白不必担心,朝廷大军一到,必是一番犁庭扫穴!”

  “到时建州千里江山,新设州县,我辈读书人必能大展宏图…”

  即使是忧心忡忡之时,李四白也差点笑出声来。经过这段时间的交往,他早就发现此时的读书人普遍志大才疏。却偏偏个顶个心高气傲,普遍看不起女真人。认为朝廷只要下定决心,必能再现成化犁庭。

  李四白懒得和傻叉掰扯,随口附和两句敷衍过去。心里却是急的不行。

  转眼冬去春来,时间来到万历四十四年三月。

  眼看春耕将至,李四白趁着又到了自修期。便知会了训导,准备回家一趟。

  酒坊日进斗金绝不能停。李四白便把小海和长安留下照看,只和大花两人回家。

  赤塔箭法超群,正好充当车夫兼护卫。李四白犹嫌不足,又带上三只狗子上路。

  此时沙岭驿路已经修复。三人终于不用绕远。日夜兼程风餐露宿,只用五日就进到广宁境内。

  这天夕阳西下,五花六花赶着五六头小猪丛黑砬子回家。刚到村口就见远处一辆马车迎面驶来。

  五花眼睛一眯手搭凉棚:

  “六花,你看那是不是四哥的车?”

  六花也打起凉棚,看了一眼大感失望:

  “肯定不是,赶车的是个傻大个!”

  此时五花也看到赤塔,不由得一阵泄气:

  “唉,也不知道四哥和大姐,在辽阳过的怎么样…”

  正说话间,忽见马车前门打开,探出两颗脑袋来:

  “五花…六花…”

  两个丫头对视一眼,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笑容:

  “是四哥和大姐?”

  两人尖叫一声,猪也不管了撒丫子就跑了过去。

  大花和李四白也乐不可支,把两个妹妹拉进上车。大把的点心果子往手里手里。

  四人又抱笑,笑着笑着又哭了起来。激动了好一会,才一个个平静下来。

  手拉手亲热说话时,马车终于到了李家大院门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