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室友范文程-《1620!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!》

  出了辽东试馆,贡院附近还有许多的客栈。李四白随便问了一家,吓的转身就走。

  一间上房每天要价二两银子。李四白一算日子,中秋节乡试结束,自己最少得在这住半个月。

  万一走狗屎运中了举,就得住到来年二月参加会试。这一住半年多,自己这点身家还真住不起。

  离开贡院三四里,前方一个招牌辽阳会馆。李四白想起学官说过,这也是辽东士绅捐建的。连忙招呼赤塔把车赶过去。

  到柜台一问,生员双人间每天一百文包食宿,随员住通铺每天五十文,绝对的成本价。

  李四白大喜过望,直接交了半个月的房钱。

  被小二送到房间,李四白放下行李,蹬了鞋子就栽倒在床上。几乎是沾枕就着。

  这一路风尘仆仆,差点把他颠散架了。一觉也不知睡了多久,迷迷糊糊听到人声,这才揉揉眼睛爬了起来。

  之间一个青衫学子冲他抱拳作揖:

  “抱歉,扰了兄台好梦!”

  “小弟范文成程有礼了!”

  李四白睡眼惺忪的摆摆手:

  “都是自己人,无碍的!”

  说完感觉好像哪里不对,摇摆的手僵在半空,忽然间瞪大了眼睛:

  “谁?你是范文程?你是哪里人?”

  范文程吓了一跳,心说多大个事,至于大呼小叫么?

  “小弟沈阳卫人!”

  “吵到兄台实非我愿,还请多多包涵!”

  李四白瞠目结舌,好一会才回过神来。虽然见过不止一位高官,但活生生的历史名人,猝然出现在自己眼前,范文程还是头一个!而且还是个遗臭万年的大汉奸。

  “无碍的,无碍的…”

  “小弟广宁李四白见过范兄”

  李四白再次摆手,有气无力表示无妨。两只眼睛却上上下下打量起来。

  范文程身材高大,仪表堂堂颇为英俊。搁到后世那就是唱跳拉普的选手。一点也看不出是主动投敌的人。

  范文程感觉怪怪的。不过对方既然说没事,他也就不再客气。打开书箱开始摆放行李。

  李四白脸色变幻,终于压下突袭的念头。人家现在好端端的辽东士子,自己哪怕骂人两句也师出无名。

  干脆换上和善表情,有一搭没一搭和范文程聊了起来。

  不聊不知道,一聊吓一跳。

  范文程竟然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孙。而且谱系清晰,不是那种贴金蹭祖宗的。

  洪武年间,六世祖范岳从江西贬谪至辽东,自此世居沈阳。曾祖范鏓官至兵部侍郎,祖父范沈任沈阳卫指挥同知。

  正儿八经的名人之后官宦世家。本人年方18,就和兄长范文采同为沈阳卫学秀才。堪称天之骄子顺风顺水。

  李四白一下就理解了,为什么他会他主动投敌。

  这种文官世家,心里只有家族荣辱,从不会把国家民族放在眼里。

  尤其是曾经风光无限,如今却有些落寞的世家,为了复兴什么都敢出卖。

  反正儒家一杆笔,不论做了多少缺德事,后世自有同道帮他甩锅翻案。

  李四白彻底息了暗杀的心思。这种人杀一个没有卵用,除非像黄巢一样,把他家族连根拔起,否则总会有子孙出来兴风作浪。

  范文程哪知道李四白满脑子的坏主意。只觉这位小兄弟见识不凡,相谈甚欢大有收获。

  抛去个人品德不谈,李四白也十分佩服范文程。这货哪怕聊天之间,手中书本也没片刻放下。

  不论谁来评价,都是个手不释卷的勤奋士子。

  没了别样心思,李四白对范文程的关注也淡了下来。休息一晚恢复了精神,便有些待不住,次日吃完早饭,便让赤塔套车要逛一逛京城。

  在辽东见惯了几万人口的小城。突然到来到百万人口的北京,李四白恍然回到现代,置身于影视城中。

  城中车水马龙人流如织。商铺酒楼鳞次栉比。繁华丝毫不输后世。

  若不是街对面一群乞丐,扯开裤子当街就撒尿,李四白还真就梦回现代了。

  “欸!那小子给我过来!”

  对着街心撒尿的乞丐一哄而散,只有一人对着墙角尿的,被赤塔堵了个正着,吓的一个哆嗦尿了一手。

  回头一看不是衙门的人,才蹭了几下提了裤子,慢悠悠的走到车窗前。

  “老爷行行好,赏一口吃的吧!”

  李四白哑然失笑,这位进入角色还真快。

  “你是哪里人,到京城多久了?”

  乞丐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白牙:

  “回老爷话,去年河南大旱蝗灾,小人从洛阳逃荒到京城”

  “不是我吹,四九城没有我到过的地方,您想去哪尽管吩咐!”

  李四白大感意外:

  “呦,脑子还挺好使!”

  “赤塔,给他二十文,带我们去京城最繁华的市场!只要让我满意,再给你三十文!”

  从赤塔手里接过铜钱,乞丐笑的合不拢嘴:

  “老爷您叫他跟紧了,咱们先去正阳门…”

  有了小乞丐做向导,李四白终于找对了门路。

  正阳门到棋盘大街,毗邻六部衙门,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。书市、首饰、衣服鞋帽应有尽有。

  在一家书店,李四白甚至买到了《几何原本》。虽然很幸运,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。忍不住问小乞丐:

  “小孟,你知不知道,京城哪里粮行最多?”

  小孟笑道:

  “老板,你要买粮,那就得上崇文门外”

  “那是漕运纳税的地界,江南商帮扎堆,粮行、木材厂那里最多…”

  李四白大喜,立刻让小孟指路,马车直奔崇文门外。

  到了地头,果然木料堆积如山,粮行一家挨着一家。正是大宗交易的枢纽。

  李四白自称辽东粮商少东家,一溜的粮行挨家进去谈生意。结果令他大失所望,没有一家出售玉米的。

  眼瞅着到了中午,李四白只能无奈放弃。

  “小孟,找一家馆子,我请你吃饭!”

  小孟受宠若惊,指引马车停在一个草棚前。一群苦力在里头吃驴肉火烧。

  三人找了张桌子,李四白和赤塔坐下后,小孟却一脸尴尬抄着手,站在一边说什么都不肯坐。

  “老板,我就一臭要饭的,哪配跟您坐一张桌”

  李四白把脸一沉:

  “让你坐你就坐,赚我的的钱就得按我的规矩…”

  一提到钱,小孟顿时老实了,感恩戴德的坐下。连吃五个驴火,忽然抬头问道:

  “老板,你去了这么多粮行,却啥也没买。是在找啥东西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