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 年夜饭-《1620!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!》

  李四白闻言一愣,自己离家才半个时辰啊。这肯定是有急事了!

  “大小姐稍等一会,我去看看什么情况…”

  萱薇刚渐入佳境就被打断,郁闷的嘟起小嘴:

  “那你快点回来…”

  小孟正在前厅等候,一见李四白连忙起身,递过一封信来:

  “老板,这是吴公子派人送来的,人还在咱家等您回信呢!”

  吴公子大名吴天德,之前和李四白同住辽阳会馆,是今科倒数第二的举人。

  李四白展信一看,原来是住在辽东试馆的几个举人,邀请他和吴天德一起过春节。

  吴天德特意派书童来报信,去与不去要他个准信,人家好一并答复。

  李四白哑然一笑:

  “小孟你去告诉他,我会准时赴约!”

  打发了小孟,李四白回到书房。 就见萱薇一脸好奇:

  “有什么急事,还用得着追到这来?”

  李四白把事情一说,萱薇顿时露出向往神色:

  “真羡慕你们男人,还能搞什么同窗聚会。不像我,连学堂都去不得…”

  李四白哈哈一笑:

  “倒也不难,你办一所女学不就行了,自己做山长还不是想去就去…”

  李四白随口一说,萱薇的眼睛却亮了起来:

  “女子学堂?好像很有意思…”

  李四白心道哪有那么容易。不过他不能自打耳光,连忙提起笔来岔开话题。

  三日之后,新春佳节上午。李四白和吴天德同乘一车,前往宣武门外的广和居。

  一路上百业萧条,大部分商铺酒楼已经关门放假。难得他们能找到一家照常营业的。

  两人进到包房时,其他人已经到齐。贝志诚连忙起身介绍:

  “这就是我正学书院的同窗,十六岁的少年举人李四白!”

  “四白,这位是辽阳卫学的王越…”

  今科辽镇一共七名举人,除了贝志诚、赵元谋、王越。另外两人分别是杨祯、胡云升。

  七人中只有李四白出身辽西。杨祯来自辽北铁岭,胡云升和贝志诚、王越都是辽阳人。赵元谋来自沈阳卫,吴天德则是辽南金州人。

  其中胡云升也是正学书院的,虽然不是同班,但身在异乡,和李四白贝志诚天然亲切几分。

  至于其他几人,虽然没有交往,但一路同行四十余日,彼此都算的上熟面孔。

  片刻后饭菜上桌,几杯烧酒下肚,一群人迅速打成一片。

  贝志诚滋的抿了一口烧酒,立刻露出不屑之色:

  “都说京城如何如何,但就这烧酒来说,倒还不如咱们辽东”

  王越闻言深以为然,放下酒杯附和道:

  “没错,辽阳有一种酒,名曰秋露白”

  “清澈如水,凛冽如刀,京师的浊酒差的多了!”

  赵元谋和吴天德半信半疑:

  “辽东还有这种好酒?怎么之前从没听过?”

  胡云升闻言插言道:

  “千真万确。从去年开始,好像一夜之间卖遍了辽阳!”

  说着忽然面露疑惑,看向李四白和贝志诚:

  “听说明伦堂有不少同窗,都靠卖这秋露白发了财!”

  众人闻言都看向两人。贝志诚嘿嘿一笑:

  “年兄所说不错,小弟就是靠这营生,才有银子进京赶考!”

  吃瓜吃到当事人面前,众人无不愕然。王越原是辽东都司卫学的生员,闻言恍然大悟:

  “早听说秋露白是一群生员在卖,原来是贝兄的生意…”

  贝志诚闻言做谦虚状:

  “诸位年兄有所不知,小弟不过马前小卒,真正的老板是四白!”

  众人大吃一惊,卖酒虽然赚的不少,不过和酿酒的比起来就差远了。

  王越半信半疑:

  “四白,贝兄说的可是真的?”

  李四白欣然点头:

  “贝兄说的没错,秋露白的确是寒家的产业!”

  王越早喝过这酒,闻言顿时两眼放光:

  “贤弟,有此财路,可否带契一二?”

  不等李四白发话,贝志诚先叹了口气:

  “王兄来迟了,我们自己定时定量!多要一斤都不成呢!”

  王越面露尴尬之时,李四白朗声笑道:

  “贝兄此言差矣,王兄若真有此意,我自会回广宁增加产量,怎可负了同窗之谊…”

  王越闻言大为感动,连忙举杯敬酒:

  “为兄绝无戏言,还请贤弟照拂”

  几人一番造作,胡云升和吴天德家资巨万,只当做席间笑谈。杨祯和赵元谋都是寒门子弟,却是听的心里痒痒的。

  别看他们中了举人,有的是人想巴结他们。可两人都没备案选官,短期内是难以变现的,反倒没了廪米和具保的收入。面对后续的科举花费,总的说来仍是非常缺钱。

  赵元谋犹豫再三,终于鼓足勇气提起酒杯:

  “四白,你家秋露白如此畅销,为何没有卖到沈阳来?”

  李四白笑道:

  “赵兄有所不知。寒家不善经营,秋露白全靠亲朋好友代销,沈阳卫虽好,但苦无人脉…”

  赵元谋眼睛一亮:

  “贤弟若是看得起我,为兄倒想试一试…”

  杨祯也附和道:

  “还有我铁岭卫…”

  李四白心中暗喜。原本他没想过这事,没想到贝志诚满嘴跑火车,倒带来了意外之喜。

  如果是去年,他连王越都会拒绝。如今有了举人牌子,倒不怕把生意再做大些。

  毕竟辽东的生意,恐怕没两年好做了。正该趁此机会,尽可能的多赚一些,以后不论是走是留都,也多一分保障…

  “两位兄长尽可放心,这事就包在我身上…”

  赵元谋和杨祯喜出望外,立刻举杯敬酒。李四白来者不拒,不过只见举杯却不见酒少。

  七人推杯换盏高谈阔论,一场酒宴直到午后,店家也要关门歇业才不得已散去。

  李四白回了南瓜营,当晚和赤塔小孟一起和面包饺子,吃了一餐还算丰盛的年夜饭。

  不过到底身在异乡,家人又不在身旁。除了赤塔本就不过春节,李四白和小孟心情都有些低落。

  转眼到了午夜,村里一阵鞭炮声响,噼里啪啦犹如爆豆。遥望着京城万家灯火,李四白顿时起了思乡之情。

  想起爹娘,想起大姐二姐三姐,还有最可爱的五妹六妹。连续两年没在一起过年,自己是不是有点太拼了?

  些许软弱在心底一闪而过,很快就被抛到脑后。春节假期一晃而过,转眼到了二月二,会试已经近在眼前。

  这天中午刚过,被李四白派去吏部“盯榜”的小孟火急火燎的推门而入:

  “老板,喜事来了!”